首页 »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 »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第六章 百花齐放 心理学的分支

关灯直达底部

第一节我们的童年

题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让·雅克·卢梭

如果把心理学比作一株大树,那么我们之前谈到的构造主义、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各种流派可以看作是大树的主干,我们把它们统称为“一般心理学”。在此之外,心理学还有许多的分支,就像大树的枝叶一样。很多时候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并不是那些为了理论吵来吵去的流派,而是这些更加偏于实用的分支。比如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发展心理学,比如研究人类在社会中心理状态的社会心理学,比如研究怎样治疗心理疾病的变态心理学,再比如探讨如何帮人解决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学……

我们首先要说到的是发展心理学,以前称之为儿童心理学。不过现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早已不再局限于儿童和青少年,而是包括了人类从出生到去世的全过程。笔者之所以先聊它,既因为这一分支出现的时间最早,也因为这一领域汇聚了许多的心理学大师,更因为这方面的理论最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如果能够以心理学的眼光回顾当年的时光,或许会对自己有更深一层的认知。

家里有小孩儿的家长大概都会有所感受,儿童的心理是最难揣测的。有可能这一秒还乖得像个小天使,下一秒就突然变身“熊孩子”,让你恨不得揪着耳朵把他扔出窗外。有一些大人看来无足轻重的小事,比如橡皮泥捏的小人被揉坏掉,孩子却死咬着不肯罢休,哭得稀里哗啦;也有一些大人眼里十分重要的大事,比如期末考试成绩,在孩子心目中却无关紧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孩子、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天使与恶魔的混合体到底在想什么呢?不妨来学一点发展心理学吧。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为代表的哲学家们就已经在思考,儿童除了身体之外,到底和成年人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大人应该怎样对待儿童?1762年,卢梭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解读儿童心理和讲述儿童教育的书籍《爱弥儿》。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叫爱弥儿的男孩儿,故事从他出生的时候谈起,按照年龄顺序分成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五个阶段分别阐述,把卢梭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贯穿在了教育过程之中。

卢梭的书中对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并没有使用科学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在他之后又相继有许多对儿童心理发展感兴趣的学者如提德曼(Tiedemann)等人加入研究进程。这其中就包括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他在对一个孩子长期观察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在1876年写出了一部《一个婴儿的传略》。

不过无论是提德曼还是达尔文,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都并非单纯是为了儿童心理学本身,比如达尔文的研究就主要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进化论观点。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儿童心理学家是德国人普莱尔(William Thierry Preyer),他在对自己儿子从出生到长到3岁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之后,在1882年写出了《儿童心理》一书,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本被公认的科学、成系统的儿童心理学专著。平地一声惊雷,儿童心理学就此诞生!

《儿童心理》一书包括三部分: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或动作)的发展和儿童理智(或言语)的发展。在书中,普莱尔不但记录了他每天对儿子心理状态的观察结果,还记录了许多比较科学的心理实验,当然这也是历史上最早在儿童身上做的心理实验。

我们稍微回想一下就能获知,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时间仅仅比冯特创立科学心理学晚了3年。那么很显然,它很难从一般心理学这里汲取理论成果,因为当时就连最早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都还未成型,这就让儿童心理学在一开始就有了几分野蛮生长的味道。

紧随普莱尔之后,儿童心理学早期最重要的研究者当属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他年轻时在欧洲学过神学,当过几天牧师,直到1874年30岁时读到冯特的《生理心理学》一书才突然发现自己的真爱是当时新兴起的心理学。于是来到哈佛大学跟随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威廉·詹姆斯学习,并有幸拿到了美国心理学界的第一个博士学位——就连他的老师詹姆斯拿的都是哲学博士。他仍不满足,便再次漂洋过海来到德国莱比锡大学投奔冯特门下,成为横跨机能主义心理学和构造主义心理学两大流派的第一人。

跟随冯特学习两年之后,霍尔发现构造主义心理学实在不是自己的菜,之前学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也没多大兴趣。他最关心的,其实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然而对于古板的冯特来说,任何偏离了对成人心理元素研究的心理学都是大逆不道的,于是霍尔只得收拾铺盖再次回到了美国。

还好他回国之后的生涯堪称一帆风顺,先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担任教授并培养出了包括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约翰·杜威在内的一大批心理学人才。接着又受邀担任克拉克大学校长,把这所大学建设成了名校。1892年,霍尔走上了人生巅峰,由他主持筹办的美国心理学会正式开张成立,他也获选为第一届主席。当然,这样崇高的学界地位也离不开他心理学学术方面的贡献。

霍尔的发展心理学观点来自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人类从出生到成年时期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发展和进化过程。比如说最早的时候人类是一颗单细胞的受精卵,之后在母亲的羊水之中成长分裂为胚胎,就好像远古时代生命在海洋里孕育时一样;在成长为婴儿后,人类一开始只会爬行,不会走路,就像我们的哺乳动物祖先一样;人类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难以理解的心理乱象,也可以用他们在向好动活泼的“猿人”致敬解释;最后人类进入性格稳定的成年时期,就像人类终于进入文明社会一样。霍尔把自己的这套发展心理学观点称为“复演论”,意思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史实际上是在无意中模仿人类的进化历史。

在1904年出版的著作《青春期》(Adolescence )中,霍尔把13~23岁的心理发展也拉进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并且将其命名为“青春期”。按照霍尔的复演论观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暴风骤雨”一样的心理剧变期。在这里他借用了德国文学家歌德、席勒等人在“狂飙突进运动”中的一个概念,认为青春期是一个伴随着强烈心理冲突和情绪波动的躁动阶段,就像夏天的天气一样随时都可能出现狂风与骤雨交加的心理变化。

歌德有一部以青春期少年为主角的自传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中的少年维特出身贵族家庭,但他却对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制度充满憎恨。他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更热爱一名叫绿蒂的姑娘。但是现实是如此的残酷,绿蒂最终嫁于他人,维特也在一个肃杀的冬天里自杀身亡。在这个故事里,少年维特身上有着青春期少男少女们共同的特质:他们精力旺盛、易走极端,追求新风尚的同时又喜欢特立独行;但与此同时又有着迷茫和软弱的一面。他们既憧憬美好的爱情,又往往不知道怎样和心上人相处,往往把感情搞得一团糟。他们总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总觉得社会黑暗、权威无能,但是当自己得到权威认可时又会很快把对方引为知己,热情崇拜对方。

现在青少年中特别流行的一部玄幻小说《斗破苍穹》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主角小时候是一个世人公认的天才,但是在少年时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特殊能力光环沦为废柴,不但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就连早已订婚的对象也退掉了婚约。幸好主角得到了一位隐居老人的帮助重新得到了更为强大的天才能力,让世人刮目相看的同时,也找到了能理解他、陪伴他的妻子。从霍尔对青少年心理的研究角度看,大概是因为这种情节最能刺激青少年敏感的神经,便于他们代入自己吧。

霍尔还认为,青少年特别容易在快乐和痛苦之间摆动。他指出:“过得快乐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青少年为了快乐而生活,不管是享乐主义型的,还是唯美主义型的。” 我们会发现青少年特别容易感受到快乐,一本好看的小说、一部精彩的电影、一场酣畅的球赛或者一次浪漫的约会都会让他们开心得仿佛飞到天上。然而青少年的压抑和苦痛也来得同样快,老师和家长的几句批评或者路人一个鄙视的眼神都可能让他们觉得人生黯淡无光,甚至寻死觅活。现在回忆一下,还记得当年那个因为考试不及格就想要饮药自尽的你吗?

霍尔对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论述可谓超前,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在指导我们的青春期教育工作,这也是霍尔被世人铭记的最大原因之一。他在晚年又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产生了兴趣,于是写出了一部专门研究此问题的《衰老》,这也让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充到了全年龄段。

和霍尔同一时代的另一位心理学巨匠也对发展心理学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他针对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五阶段说”我们之前讲过就不再赘述了。他的理论后来被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所继承,发展成了更为科学和规范的儿童心理八阶段说。

埃里克森的老师就是弗洛伊德的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如果你还记得本书前面提过的“恋父情结”,就应该对安娜有较深的印象。所以埃里克森也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一员,不过我们从他的理论中看,其受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明显更大。1950年,埃里克森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儿童与社会》,改掉了弗洛伊德以“性驱动”为主要内因的心理发展学说,认为尽管这八个心理发展阶段由遗传(内因)决定,但是能不能度过这些阶段却由社会环境(外因)决定。

因为这个儿童心理八阶段说实在经典,所以我就原文照抄如下:

第一阶段: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简单来说就是婴儿要学会信任自己身边的家长或者监护人,相信自己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

第二阶段: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羞耻感。简单来说就是这个阶段要学会自己控制自己的身体做自己想干的事。

第三阶段:幼儿期(3~6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新阶段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世界。

第四阶段:童年期(6~11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简单来说就是这个阶段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不要贪玩。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搞清楚“我是谁”这个问题。

第六阶段:成年初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交往朋友和爱人的阶段,并且有可能会步入婚姻的殿堂。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简单来说这时候人的生命意义已经不再限于自己一个人,而是要考虑家庭、工作和社会。

第八阶段:成年后期(5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简单来说这是人最后总结自己一生的阶段。

每个人身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经济条件也不一样,家长或者监护人给予的关怀与照顾也千差万别,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严格地在同一年龄段处于同样的心理状态。有的人在幼儿时期(第三阶段)因为家长过于溺爱,什么也不让做,连饭也不让自己吃,就有可能直到6~7岁还未能“获得主动感”,无法进入童年时期(第四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晚熟”。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不管是弗洛伊德的五阶段说还是埃里克森的八阶段说,都和精神分析学派很多的理论一样,仅仅建立在对某一些个案的临床观察和治疗,以及自己的总结和思辨基础上,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验证,也就很难称之为真正的科学。

真正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并获得举世公认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当数20世纪30年代瑞士心理学大师让·皮亚杰(Jean Piaget)创立的“发生认识论”。他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一位儿童心理专家,没有之一。在2011年美国心理学权威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评选出的历史上99位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中,皮亚杰排名第二,仅次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级人物斯金纳,力压弗洛伊德、马斯洛等名家。

那么皮亚杰在心理学界创下的偌大名头从何而来呢?我们不妨先来八卦一下这位儿童心理学专家的童年生活。

1896年,皮亚杰出生在瑞士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母亲则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富足的家庭和开明的父母给他提供了从小接触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机会。或许是出于“缺什么补什么”的需要,尽管父亲在大学教授历史和文学之类的“文科”课程,但皮亚杰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自然科学教育,养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科学思维。

在皮亚杰的传记中记录了他童年的一件趣事:某次他到公园去玩,在地上捡到了一只长着纯白羽毛的小麻雀。如果是一般的顽童,或许只会捡起来玩几下就丢掉,但是当时才11岁的皮亚杰却并非如此。他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对小麻雀进行了仔细观察后判断它是患上了白化病,然后他写了一篇“研究”文章寄给了家乡纳沙特尔一家名为《冷杉树》的自然科学杂志。没想到文章居然被刊登了出来,他也就此进入了纳沙特尔博物馆馆长的视野。很快小皮亚杰就收到了一份邀请函,馆长邀请这个爱科学的“红花好少年”协助收集软体动物的标本。

对馆长而言,这可能只是提携后进的举手之劳,却没想到皮亚杰就这样一只脚迈入了科学的大门。

此后的两年间,欧洲很多自然科学期刊上都收到了一些关于软体动物的研究文章,这些观察细致、观点犀利而又充满朝气的文章立刻引起了欧洲生物界的一阵惊叹。不过他们谁也不知道,这些文章竟然出自一位十几岁少年的手笔——没错,就是皮亚杰。他此后的发展也没有让人失望,19岁就获得学士学位。22岁时,凭借一篇研究软体动物的论文,皮亚杰拿到了生物学与哲学双博士学位,一个生物学天才像初生的星辰一样冉冉升起了。

此后好学的皮亚杰把兴趣方向转向了心理学,又经过数年苦读,不管是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分析学派还是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知识全都来者不拒,像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的杨过那样博采众家之长,把别人的观点融会贯通后创出了自己的一套神功。

和很多发展心理学的同行一样,皮亚杰也对自己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进行了大量的观察、询问、心理测试以及科学实验。我们不禁要问,从普莱尔到皮亚杰,为什么心理学家总是喜欢折腾自己的孩子呢?首先当然是因为方便,在照看孩子的同时顺便也就干了;其次是为了防止类似出现华生那个“婴儿恐惧实验”所造成的伦理难题。当然,即使是自己家的孩子,设计实验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要太过于变态才好。

皮亚杰就设计了很多既有趣又不会留下心理阴影的儿童心理实验,其中有一些早已经成为了经典。比如著名的“皮亚杰三山实验”是这样做的,他在桌子上摆上三座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假山模型,然后要求儿童从“三山”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告诉他们要记下每个角度山的形状。之后要求儿童面对“三山”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由此,皮亚杰证明了幼童心理学上的“自我中心”特征。

皮亚杰三山实验的模拟图

还有一个实验也很经典,他首先给儿童两个装满水的相同水杯,然后把这两杯水倒入不同口径的杯子里,问儿童哪一个杯子的水多,或者两杯水一样多。他在实验中发现,对这个问题,六七岁以下的儿童仅根据杯子里水的高度判断水的多少而不考虑杯子口径的大小。六七岁以上的儿童则会综合考虑水的高度和杯子口径问题。

在大量临床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皮亚杰提出了自己的发展心理学观点。他认为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既受到内因(比如遗传)的影响,也受到外因(外界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等)的影响,两者是互相作用拧成一股绳子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并且随着人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人类的心理功能也会一直变化。所以,不管是只强调内因还是只强调外因都是十分愚蠢的。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成了四个阶段,不过跟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都不同,他的划分方式是根据儿童的认知结构来做的,又因为他的自然科学背景,带有非常深厚的“科学感”。

第一个阶段叫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Sensory motor Stage,0~2岁),这个时候小婴儿只会通过身体运动来感知这世界,所以你会看到婴儿把人和自己能够得着的东西填到嘴里尝,他并不是为了满足“口唇性欲”,而是通过皮肤来感知。

第二个阶段叫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这个时候的幼儿开始学会用一些“符号”来代替自己感知到的世界——比如用“妈妈”代表那个经常喂自己吃饭、给自己穿衣服和帮自己拿小书包的人。也是这个时期,儿童才真正掌握了说话的技巧,知道了自己说的话代表什么。不过,正如皮亚杰水杯实验所揭示的那样,他们的思维当中还没有“运算”和“相等”这些概念。还在认为全世界都在围绕着自己转。这一阶段差不多相当于学龄前。

第三个阶段叫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7~11岁),这个时期儿童懂得了一杯水不管倒进什么形状的杯子都还是那一杯水的“守恒性”,知道了世界很大自己只是一粒灰尘,会把小学应用题列成算式来计算了。不过,这个时候他们依然要靠一只苹果两支香蕉等具体的东西来代替数字,还不会用x和y这些字母代替,看到列方程就蒙一脸了。这一阶段差不多相当于小学。

第四个阶段叫(形式运算思维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从大概小学5~6年级开始,儿童开始学会了逻辑思维、学会用未知数列方程、知道了什么叫“假如爸爸妈妈同时掉水里并不是真的掉了进去”,思维形式上其实已经跟大人相差无几了,此后的发展不再是跨越式的,而是一点一点地线性发展。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有时候也会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一部分,不过这里所说的是广义上的认知心理学,跟后来兴起的那种把人脑按照计算机编码研究的心理学流派并不一样。不过,皮亚杰从认知结构角度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天才想法,也确实启迪了后来的认知心理学。

顿悟瞬间:人之初

题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禅师

有人曾问笔者,作为一个心理学从业者,最容易被人问起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当然是“人性是什么?”实际上,古往今来凡是跟心理学沾边的人,肯定都回答过这个问题。因为它出现的时间很可能跟心理学的萌芽一样早,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贯穿了整个心理学史——或者可以反过来说,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史都只是为了回答这一个问题。

一个刚生出来不久的小婴儿,看起来肉肉的、嫩嫩的,除了扯开嗓子哭叫什么都不会。这样一个小东西长大以后,竟然有可能变成仁义善良的君子,也有可能变成残暴无耻的盗匪。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变成那样的呢?这个话题从一开始就吸引了那些哲人们的注意力。不过,中国古代对人性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了“善恶”问题上,这跟西方古代人的关注点完全不一样。

中国古人对人性善恶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发生在战国时代,论战的双方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

首先出场的是正方辩手孟子同学,他一开场就提出,人生来就有所谓“善端”,就好像水天生就往低处流一样。人心没有不向善的,就像水没有不往低处流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孟子又提出了每个人都应有的“四端”:“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非人”和“衣冠禽兽”呢?孟子解释说,是因为社会上物欲横流,本来纯洁的人沾染了物欲就会变得放纵自己,从而产生恶念。所以要想保持自己的善性,就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我们知道,孟子在儒家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宋代以后被尊称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所以他的人性观也在很长时期内成为了儒家的主流价值观。现在作为“国学经典教材”的《三字经》中一开篇就写:“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正是孟子性善论最典型的体现。不过在孟子生活的时代,他的理论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比如荀子。

那么反方辩手荀子又是怎么说的呢?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小人,如果没有人教导,他就会变成只懂得谋求私利的坏人(“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荣辱》)。和孟子一样,他接下来也抛出了人性中的四种初始属性:“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说,什么天生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都是胡扯,人一生下来知道什么呢?只知道饿了要吃饭、饱了要穿衣服、累了要休息、有了利益就上有了危险就躲开。所以啊,每个人都是天生就贪婪、自私和懒惰的,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不过荀子说这话又不单单是出于纯粹的愤世嫉俗,他认为尽管人一生下来是恶的,但可以通过教育来感化。“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积善成德,圣心备焉。”——《荀子·礼论》,荀子认为人性是可以被环境改造的,只有国家施行“礼制”才能让全社会的人都成为君子。

如果你前面有认真读这本书,就会很惊奇地发现孟子的人性观竟然跟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的想法如出一辙。他们都强调人身上的美好属性,相信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善良、纯洁和可以信赖的,如果一个人不那么善良也并不说明他本性多坏,而是受到了社会的沾染。

荀子的性恶论则在某种程度上很像是精神分析学派大宗师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合体。一方面他强调人的生物属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能欲望,这些欲望很可能是比较肮脏卑劣的;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人是可以教育和改造的,生活在一个良好环境中的人,就很可能通过长期的学习,让自己摆脱那些原始的生物性欲望。

如果一定要在这两种观点中选一种的话,笔者估计还是会选荀子的“性恶论”。没有太多的原因,只因为笔者亲身养育了两个女儿,知道“熊孩子”这种神奇的物种到底有多可怕……

在孟子和荀子的时代,还有一位独树一帜的哲学家——没错,就是那位在对话中被孟子吊打的老兄。正是因为他提出了“性无善无恶论”,才引出了孟子的“性善论”。那么他是怎么说的呢?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下》)他认为,人的品性就像流水一样,东边决口了就往东流,西边决口了就往西边流,根本没有所谓的性善和性恶。

当然告子还说过更有名的一句话:“食色,性也。”意思是说不管是对食物还是对异性的追求,都是人类的本性,而这种本性本身是无善无恶的。

告子的这一观点虽然被孟子“怼”了,但在笔者看来倒是更符合现实中的情况——人生下来就如同一张白纸,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有的人接受了善的教育就成了善良的人;有的人接受了恶的教育,就成了邪恶的人。就如同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约翰·华生所说:“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

到了东汉时期,又有一位提出了新的人性善恶观——有善有恶论,他就是王充,一位在历史书上以“唯物主义哲学家”知名的人物,我们前面讲到灵魂时也提过一次。他的观点看上去跟告子针锋相对,但其实怼的对象却连孟子和荀子也都包括在内了。王充认为,由于先天禀气之不同,人的生理素质是有差异的。他在自己的作品《论衡》中说:“实则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意思是说,实际上每个人的人性都是生下来不同的,有善有恶,就像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一样。又说:“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

王充的思想就比较接近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观点了。他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在出生的时候是不太一样的,但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和改造,就算是天生的坏人也能变成好人——所谓“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是也。不过王充那个时代还没有遗传学的知识,所以他不知道人天生的性格来自于哪里,只能简单归结成了“天生元气”。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回头再复习总结一下当代各大心理学派对人性的解读:

精神分析心理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人性论强调人类的生物本能,认为人的任何心理过程都是由“力比多”驱动。人之所以能够表现出“人性”而不是“兽性”,全靠人格中的“超我”约束,如果哪天约束不住了,就会呈现出只凭好恶行事的“本我”状态。简单来说,人性本恶。

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人一生下来是无所谓人性的,不管是性格、爱好还是特长,都是在成长过程中从周围环境中学会的。不管是华生简单的“刺激-反应说”还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抑或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说到底都是把人性当成是一块璞玉,可以在学习和教育中随意打磨。简单来说,无善无恶。

而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看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潜力。简而言之,人性本善。

最后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中,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等研究人的接受、储存和运用信息的认知过程。既然是计算机,当然也就无所谓人性善恶了。不过在广义上的认知心理学中,也把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包括进去了,这样一来就比较接近“有善有恶”了。

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即王阳明)把前人的善恶观总结到了一起,并且加上了自己“心学”的看法,凑成了四句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什么意思呢?解释起来又要写一本书,还是请各位读者善用搜索引擎吧!

和中国古代对人性善恶的持久关注不同,西方古代的先哲们更关注人的思维更加理性还是更加感性。古希腊的人性理论可分为三个主要派别,即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感性学说”,认为人性在于人的感性欲望,强调对个性的解放;以德谟克里特为代表“理性学说”,认为人的本性是通过理性认识外界事物、指导自己行动;还有以柏拉图为代表的一派,虽然认为人有理性的一面,但是必须排除欲望的干扰、接受法律的约束才可以达到真正的“理性”。

古希腊哲学家还把“理性主义”称为“神性”,那么相对应的,“感性主义”就可以称为“兽性”了。比如柏拉图就曾有一句名言:“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野兽一样。”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关于人性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人性观点。他第一次把人与动物加以区别,肯定了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得出了“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的动物”两个重要命题。

亚里士多德说:“动物中只有人知善与恶、正义与不正义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而在这些方面的合作关系造就了家庭和城邦。必须要对这些合作关系进行好的管理,从而实现人的优良生活。”他进一步指出,人是具有理性的,要实现幸福,就必须充分发挥理性活动的作用。

进入罗马时代,特别是基督教称为罗马国教之后,整个西方世界的人性论被同一种学说统治了,这就是基督教的“原罪说”。按照基督教经典《圣经》的说法,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这种罪来自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他们违背与上帝的约定,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这种悖逆带来了罪,也带来了罪恶感和羞耻感。正如《圣经·诗篇》中所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西方文明史中,这种源自于宗教的“性恶论”观点几乎贯穿始终,甚至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带头人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等人还都对“原罪说”深信不疑,这种情况一直到了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才有了改观。

西方第一位提倡性善论的是18世纪的法国大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他提出了“归于自然”的自然主义哲学,否认人的不完善性,信任人类个体的“性善”能够关注并克服社会群体的性恶,达到“以善治权,以善扬善”的最终目的。卢梭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非常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几位大师后来回忆说,他们很多人都受到了卢梭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