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迷上了读书,不过直到2016年9月为止,从未想过自己也可以写一本书。
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性情疏懒,曾经有过好几番写小说的想法,最终都只挖了坑没能填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缺少一技之长,读的书虽然很多也很杂,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满足于看看故事、懂个皮毛而已。
我有一个习惯,读完一本书之后就会在微博和微信上面写一篇一两百字概括性的小书评或者说读后感,这样我去翻翻微博就能知道自己这一年读过哪些书了。2016年是我读科普作品比较多的年份,到9月的时候就已经读了十余本。一时兴起,就去写了一篇总结帖,发到了知乎。
万万没想到,帖子发出去两天以后居然收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刘杨的一封私信,询问我是不是愿意也来写一部科普作品。“清华大学”这一金字招牌让我有一些受宠若惊,又隐约意识到这可能会是一个让自己一举成名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的好机会,于是立刻加了这位编辑的微信。
这时候我方才发现,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科普作品,我能写点什么呢?
我所理解的“科普”,并不仅仅是把科学文化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讲给读者听,更是作者在把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倾诉给全世界的过程。那么,这就需要科普作品的作者本人对自己所写的领域做到十分熟稔,在自己的大脑中对自己写的领域有一番既独到又普适于大众的理解。
对我来说,这个领域是什么呢?数来数去也只剩下自己目前工作中正在从事的心理学了。尽管我自己并不是心理学专业的科班出身,不过工作之后的自学和日常实践,让我对心理学还算有一番自己的认识。
领域确定下来了,那么又该怎么写呢?我想到了一个取巧的办法。
在我读过的科普作品中,最喜欢的莫过于曹天元老师(capo)写于2005年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作者用通俗易懂又不乏幽默风趣的语言把本来挺深奥的前沿物理知识讲得既好懂又好看,而且还顺带着把物理学的历史复习了一遍,中间更穿插着物理学大牛们的逸闻趣事,把一个个原来课本里的老头子们写得有血有肉。
那么我能不能照着曹天元老师这部书的风格样式,写一部适合普通人读的心理学史话呢?这个想法从脑海里一出现,我就兴奋地不能自已。于是赶紧同刘杨编辑沟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刘杨听完之后也很兴奋,因为这个领域目前国内还没人写过,我这本书写出来没准能火!
在最初的策划中,我想的是用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们来比喻那些历史上的著名心理学家,把他们的辩驳论战也写得像是江湖血战。不过很快就发现我的笔力并不足以支撑这样对真实历史改动太大的写法,而比较适合按部就班一样把心理学的历史讲述一遍,于是就有了现在这部书的框架。
在我和刘杨编辑最初商定的协议中,我需要在三个月内把书稿写出来。但是等我开始写以后才发现,自己所知的心理学知识,在写书的时候完全不够用。毕竟你要想给别人一桶水,自己的知识储备至少也要有一缸水。于是我只得一边写作,一边开始了读书充电之旅。在这本书写完的时候,我几乎算是把心理学史重新学了一遍。
这本书能够一路写完,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的编辑刘杨先生。是他鼓励之前从未曾写过书的我下决定动笔,也是他帮我完善了书的各种细节设定以及写法,当然最关键的是他还忍受了我的拖延症晚期——因为我把书稿写完的时候整整往后推了3个月。
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我很害怕本书会有一些科学事实上的疏漏和错讹。幸好,我有一位可爱的专业助理,她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王静怡同学。她帮我认真地把全书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指出了许多和事实不符或者已经不符合最新心理学理论的问题。在这里向她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本书写完之后,处于感恩和崇敬,我找到了曹天元老师,央求他为本书写一篇序言。毕竟我能写出这本书,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他大作的写法。没想到他不但爽快答应了,而且还在读完全书后用专业的科普眼光为我挑了好几处缺点和问题。我对他的感激难以言表,只好在这里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在写作过程中,我还把一些自己感觉不错的桥段发到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没想到竟然得到了不少人的转发和点赞。尤其是我的好友和兄长马伯庸先生,科普作家韩雪涛老师和刘夙老师的点评对我的影响和帮助非常大,在这里也向他们表示感谢!
感谢我的老婆大人孙丽女士,为了让我安心写书,她承包了家务劳动并且照顾两个孩子,而且还在我写到半途想要放弃时鼓励我坚持下去,没有你的包容我很难完成这本书。
最后,感谢愿意读完本书的各位读者!鞠躬!
安晓良
2017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