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秘的荣格 » 神秘的荣格全文在线阅读

《神秘的荣格》导言

关灯直达底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道格拉斯(William Douglas)在《当代心理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曾经说过:“如果你能把荣格的观点仔细研究一番,你的观点绝不会再像过去那样一成不变。”[1]事实的确如此。荣格的思想博大精深,有非常深刻的内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致力于荣格心理学思想研究三十多年,也曾翻译过这位心理学大师的一些著作,目前正在和申荷永教授等人致力于《荣格全集》的翻译。虽然对他的学术观点、理论思想和实践还有很多不甚了解之处,但他深刻的理论思维却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也使我对心理学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虽然我们在理论上把荣格划归精神分析学派,但实际上荣格的理论并不是纯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特有产物。相反,他的理论和思想主要来自他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独立思考,是具有独创性的心理学理论,他所依据的是他对人类本性的独特看法和对那些不同于弗洛伊德的临床材料的解释。

但是,也正是由于他的思想晦涩艰深,他的著作中有很多方面让人一时难以读懂。即使在西方社会,人们对荣格的兴趣也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大量翻译、介绍和评价荣格思想的著作问世,迄今已有百余种之多。人们普遍认为,荣格所揭示的人类经验的非理性方面——人类的集体潜意识——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非常深刻的思考。然而,我们的很多研究主要是在理论上进行的,很少有人写出一本既适合初学心理学的学生,也适合对概括介绍和评价荣格心理学理论感兴趣的一般读者的系统著作。本书旨在弥补我国学术界对荣格心理学研究的这种不足,根据笔者30多年来对荣格思想的感悟和所收集到的资料写成本书,希望它的问世能够引起那些对荣格感兴趣的学界同仁和读者们的认真思索和积极反响。作为一本入门性质的学术著作,本书比较全面地评介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主要概念和观点,并且尽可能把近年来国外对荣格的理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的研究结果也收集在内,使荣格那些艰深晦涩的思想变成通俗易懂的思想启迪,使人们加深对荣格心理学内容的认识,加深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理解。

荣格虽然主要是一位心理学家,一位努力探索人类心灵奥秘、试图解脱人类心灵痛苦的心理治疗学家,但我们也应看到,荣格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心理学领域。尤其是他对原型和集体潜意识理论方面的研究,对学术领域和科学领域的影响甚至大于对心理学本身的影响,例如在文学艺术领域、历史和人类文化学等领域,都可以看到荣格思想的影响。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学院派的主流心理学家们对荣格的理论几乎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荣格不是严格的实验意义上的心理学家,而是一位诗人型的学者、直觉型的思想家,因为他的思想很难用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验证,而且他的研究和写作风格使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他是一位神秘主义者。本书虽然冠之以《神秘的荣格》,但我们绝没有把荣格视为神秘主义者,因为我们认为,他是一个研究超越一般人类知识的神秘现象的人。而且,现代心理学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荣格的某些观点吸收到现代心理学体系中,但却常常意识不到这些观点就是从荣格那里起源的。例如,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Erikson)把人一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自主对羞怯和焦虑(1~3岁);主动对内疚(3~5岁);勤奋对自卑(5~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4岁);繁殖对停滞(24~65岁);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其中前五个阶段应归属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libido,即性本能)发展阶段,而后三个阶段则起源于荣格的个性化(inpiduation)概念,[2]即人在成年之后的心理发展过程及其对自我实现的追求。

尽管在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里进行的研究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有很大差异,尽管两者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大不相同,但是,实验心理学家们已开始部分地接受和承认那些目前尚不能受实验控制的可观察资料。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实验法和统计学研究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们对神秘的东方哲学、心灵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日益增长的兴趣。这种兴趣不仅在学术界存在,而且在广大民众中也表现得非常强烈。怀着对探索人类未知世界的极大兴趣,尤其是对人类心灵奥秘的强烈好奇心,不同领域的人们从各自的角度进行着不懈的研究。荣格心理学为人们认识人类心灵的奥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要理解荣格的心理学必须具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知识。虽然荣格的思想与他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长期实践有关,但他毕竟也受过弗洛伊德的极大影响。他从1907年在维也纳与弗洛伊德第一次见面,到1914年与弗洛伊德彻底决裂之后,阐发了很多与弗洛伊德有分歧的观点。我们在评介荣格心理学的时候,也必然会和弗洛伊德的某些观点进行比较。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可以结合弗洛伊德学说进行对照,如果读者能够阅读一些西方心理学史方面的书籍,其中有关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章节,或许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也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同的看法。我真诚希望通过这种思想的交流,能促进我们对荣格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促进我们对人类心灵的正确认识。

荣格是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一位心理学思想家和理论家。但是,在有生之年里,他却从来没有建立心理学理论体系的企图,尽管他的许多学生和其他赞赏他观点的人都希望他能这样做。荣格曾经说过,要完成建立心理学理论体系这样一项任务,“需要花费不止一生的时间”。然而,尽管荣格没有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系统创建工作,但他一生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展现出一种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他在逝世前几周才写完的《人及其象征》(Manand His Symbols)一书,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他的理论思想。在这本书里,他着重探讨了对象征作用的理解,象征在潜意识和在梦境中的显现,对人格类型理论及其个别差异的研究,对梦在弥补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裂痕方面所起作用的解释等。这些都涉及他的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内容,尽管这些内容还不是他的理论体系的全部。本书在全面地理解和分析荣格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把他的观点进行系统的梳理,一方面使那些从事理论研究的人能够全面地把握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另一方面也使那些对荣格的思想还不太了解、但又对他很感兴趣的人增加对这位心理学大师的了解。因此,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荣格的生平和思想发展历程,读者们可以从中发现这位心理学大师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脉络。然后,以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为主线,着重分析人类精神的共同结构和成分,但同时也阐明由于人的态度类型和功能类型的不同,使人们的这种看似共同的精神结构也表现出很大的个别差异。人的精神结构是一个整体,各组成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使他们发生相互联系的是心理能量、自我调节、情结和投射等动力学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诸如象征、共时性和心理机能失常。在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心理成分、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和动因都会影响人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化。最后,本书还把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尝试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和解释一些诸如人际关系、宗教、心理治疗、梦的解释以及社会和政治问题等。从这些理论分析和实践活动中,我们完全可以比较完整地了解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思想内涵。

除了荣格自己的理论观点之外,本书还引证了其他分析心理学家的观点,并且最后阐述了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基本思想,从而使读者对荣格学派的全部思想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当然,书中的很多观点是我多年研究荣格的一些思考,其中可能会有一些引发争议的问题,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学术的分析判断、选择和评析。


【注释】

[1] 威廉·道格拉斯,《一个智慧的人和一门年轻的科学》,载《当代心理学》1959(4),第72页。

[2] H.F.Ellenberger,The discovery of the unconscious.New York:Basic Books,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