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冷读术 » 冷读术全文在线阅读

《冷读术》第四节 找到共同的话题

关灯直达底部

有道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想和人畅谈,就要有话题可聊。同时,如果能够找到共同的话题,还会使交谈变得更加融洽自如。

认同对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认知包括知、情、意、行等被他人、被社会所认同。然而,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不会直接说自己希望怎么样被认同,我们的交流对象也不例外。

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冷读技巧,巧妙地传达出我们的认同。

“小姐,你一般喜欢什么颜色?”

“紫色吧。”

“紫色对你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吧?”

“我觉着紫色是完美的颜色,看起来有点神秘但又不会太冷。”

“看来小姐很有思想啊,看似与世无争,其实是完美主义者哦!”

“趁现在年轻有资本,一定要多拼几年嘛。”

这位小姐喜欢紫色,在冷读术中喜欢紫色的含义是总想比现在更好,无论是情感方面还是追求财富方面。所以,她在无意识中透露了自己希望这样被认同。

如果掌握这种询问技巧的话,还可以这样继续。

“你觉得在朋友聚会上,男士穿什么样颜色的衣服才能显出其独特之处?”

“我觉得是深蓝色,会让人感觉比较冷静。”

“很多时候你可能会不听男朋友理性的建议,结果按自己想的去做却会后悔吧。”

“嗯,仔细想想这样的事还真不少。”

从这个问题中也透露了这位小姐欣赏的男士的标准:要有理性。看似都是随意的交谈,却利用个人的被认同感,获得了我们想知道的信息。

问开放性问题

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说过人们最关心的人是他自己。由这一点可知,在寻找共同话题时,我们可以通过问开放性的问题,让对方主动说出来。

开放性问题能使当事人对事情进行详细描述,而且注意力也会自动转向这件事上。相对的,封闭式问题就会局限很多,当事人会以简单的词回答,像“是的”、“嗯,是”。

比方说,在回应对方的话“我这段时间对我朋友感到很生气”时,用开放性问题“具体地说,朋友做了什么事让你产生了这种感觉”会比封闭式问题“是吗,那你把这种感觉告诉了他吗”效果更好。

这是因为开放性问题能引导对方说话,我们能从对方的回答中听到更多信息,而且可以迸出新的“火花”,引出交流点。

封闭式话题则相反,听着对方简单的回答,会使气氛慢慢沉闷下来。

“你有时候是不是喜欢自己去公园啊?”

“是的。”

“那你会在那呆很久吗?”

“嗯,对啊。”

“哦,对了,那你一般几点来啊。”

“哦,快五点吧。”

如果接下来换做开放性问题交流,则效果会好很多,也容易把交谈的注意力放到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上。

“五点还蛮早的,那你来了都做什么啊?不会就在椅子上发呆吧?”

“当然不是。我经常会看看动物们,尤其是那些鸽子,喂它们食物很有趣啊,它会一下一下地啄你的手;还有啊,去看看花,去看看鱼;再就是会爬爬那个山。”

“原来这么多啊,我能感觉到你很有爱心,我想你对你的朋友也这样吧?”

“也可以这么说,我喜欢朋友找我帮忙,这样我会很快乐。”

“做你的朋友真不错耶……”

其实,在日常交往中,有着许多开放性的话题:

“听朋友说,你之前住在东区,为什么决定搬到这里了?”

“休假的时候,你都喜欢做些什么?”

“对网上购物我不太熟悉,你能否告诉我些技巧?”

“你现在工作怎么样,已经完全融入团队了吗?”

看着这些问题,对方还能用简单的几个词来回答吗?这样你就可以获得更多相关的信息,从而抓住对方的喜好。

让对方侃侃而谈

如果你想和对方交谈顺畅,尤其是让对方沉醉于这场对话中,那么就要有吸引点。我们前面说过,一个人最关心的莫过于他自己,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我们可以用对方最感兴趣的话题开始,以对方为谈话核心,展开交流。

对方的兴趣点包括个性、爱好等,要由细微处见其品性。

一次琳达拜访一位客户,见其办公室墙上挂着幅字“心静自然通”,就顺势说道:“您平常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吗?”“是啊,外界稍有一点声响我就会烦躁。明知道外界环境有时并不影响什么,但我就是静不下心来,所以就写下来,时刻警戒自己啊。”琳达首先表示自己的理解,接着以此为话题,和对方讨论,感觉相见恨晚。这样,琳达和客户就缩短了距离,你想她的项目计划对方还会有意见吗?

我们既然生活在现代社会,就得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们必须学会找适当的话题闲聊,并在闲聊中建立起情感联系。

对方拿着一本书,以此为媒介,你就可以开始交谈了。“这是什么书啊?你一定很爱看书吧?看你经常随身带着书。”

对方随身带的东西,可以是小包、饰品,也可以是身上的个性装饰,都是交谈的媒介,你可以对对方的一切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引发对方表露自我,使交谈顺利进行。

另外,如果你语言天赋不错,还可以秀一段对方的家乡话,这是非常容易拉近对方距离的方法。如果你找不到可以利用的媒介,也可以试试前面讲过的开放性话题。

交谈是双方共同参与的,如果对方的兴趣点没有找到,就可以用自己的兴趣点来打破这种僵局,但你要注意一点就是你说自己兴趣的目的是引起对方的共鸣,使对方想“说”话。

男:“最近我打算去旅游,你觉得现在的季节去哪比较好?”

女:“我觉得去云南、海南感觉会很好吧,虽然也快到夏天了,但那边的风情这里是比不上的。”

男:“很不错啊。我觉得你应该是一个喜欢四处走动的人,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呆很久,可是现下的事情又不得不让你呆在一个地方。”

女:“你说的没错,我的电脑里存了很多我过去去过的地方的照片,想起那些地方,我就想再次出发。”

男:“你去过很多的地方,那可以和我分享那些经历吗?对你的经历我充满了向往。”

这位男士以自己的想法激起对方对此的讨论,在简单的冷读后找到了话题,开始了交谈。像这样以自己开始的话题还有很多:

昨天晚上有排球比赛,是……(以爱好为饵)

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实验……(以自己的经历为饵)

我们公司要庆祝……(以当前实际为饵)

这样交谈就会迸出共同的话题,但就像刚才说的要从对方的回答中抓住新的话题,使谈话继续下去。

巧妙挖掘共同点

心灵交流就如一场双人舞,只有激发双方的兴趣,才有可能舞出最美妙的舞蹈。所以,我们在交流中,不但要迎合对方的兴趣点,还要挖掘双方的共同兴趣点。

如果通过初期交流,我们无法了解到对方的任何信息,那么可以通过察言观色来挖掘我们和对方之间的共同点。

(1)寻找同类的感觉。

正所谓,梦里寻他千百度,她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要我们积极地去挖掘,工作关系、同学关系、家乡关系、生活经历,以及共同喜欢的电视剧、体育比赛、国内外大事、旅游、文学、建筑等都可以是双方情感交流中的共同点。

(2)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

一个人的表情、谈吐、举止、服饰等都是其内心世界的写照,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喜好、人生观、价值观、脾气和深度等内容,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与对方之间的共同点。

(3)以话试探,侦察共同点。

与他人交往,为找到共同点,可以通过打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职业等问题,从中获取信息;或者通过听对方的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最后,还可以用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说话试探等,以此发现对方特点,找到共同点。

(4)揣摩谈话,摸索共同点。

寻找共同点,可以留心分析、揣摩这个人同别人的谈话,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

(5)步步深入,挖掘共同点。

有时发现共同点很简单,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双方的谈话更有益于对方,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一层的共同点。

只要我们按照上面的技巧和方法,即使对于那些与我们相似点不多的人,我们也能做到“异中求同”,投其所好。

————————————————————

(1) 打高空:足球比赛中本该进球却将球踢向了空中,这里泛指一些不切实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