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文所指的与众不同,在界定异常行为时我们还会扩展到行为的与众不同,我们称其为行为另类(deviance)。另类行为是指与主流社会常模不同的行为。
1964年2月9日,4名来自英国利物浦的年轻人出现在《埃德·苏利文秀》并引起了相当的轰动。他们“长”头发,穿着“古巴跟”靴子,音乐喧吵。年轻人很快就爱上了他们,而家长们则感到震惊。
与当时的主流文化常模相比,披头士在打扮、行为和音乐上都很另类。在1964年,他们被视为大逆不道。而在今天看来,他们的音乐、着装和行为就很平常了。他们的行为异常吗?他们的外表和行为确实与众不同,但他们并没有因此伤害自己或他人。同样的行为,在1964年显得离谱和反常而在今天则很平常,这意味着重要的一点,即另类行为确实违反社会和文化常模,但这些常模总是在改变。
从特定背景来理解行为被称作适合度(good-ness-of-fit)(Chess&Thomas,1991)简单来说就是看一个行为有没有问题要依它发生的背景而定。就像调整建筑以适合使用者一样,一些人会通过调整环境来适应某个行为。德里克的情况就说明了适合度的概念。在家里和在一年级的时候,他的父母和老师通过改变环境来满足他的高活动水平。他们不觉得他的行为有问题,只不过是需要适应而已。相反,他的二年级老师则希望他去适应原来不能适应的环境。在一年级,德里克被认为是“活跃的”,而在二年级时他的行为被认为是异常的。因此,当我们尝试去理解某个行为的时候,对其所发生背景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1.群体期望
家庭、朋友、邻居和文化的期望对于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是一贯的、无处不在的。有时一个群体的标准与其他群体不同。比如,青春期的孩子会为了与父母相区别(分离)以成为同龄群体的一员而刻意在行为上与父母不同(偏离父母的期望标准或常模)。在这种情况下,对一个群体常模的偏离就涉及对另一群体常模的遵从。与家庭常模一样,文化传统和实践也通过很多方式影响着行为。比如,节日庆典通常就涉及家庭和文化传统。随着年轻人的成熟以及离开原生家庭,其扩展家庭、婚姻或朋友们新的节日庆典方式会与原来的习惯和传统相混合,形成一种新背景下的庆典方式。
这些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通常不引人注意,但有时它们能造成误解:
玛利亚是个12岁大的女孩。她家刚从菲律宾搬到美国。老师认为她有“分离焦虑”,因此强烈建议她妈妈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她的老师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玛利亚告诉老师她和奶奶同床睡。然而,一份心理评估则显示玛利亚并没有分离焦虑。在菲律宾文化里,孩子与父母或祖父母一起睡是很正常的。
文化(culture)是指将一群人区别于另一群人的共享行为模式和生活风格。文化影响个体的行为也同样被其成员的行为所影响(Tseng,2003)。养育我们的文化中的价值观会在我们的行为里体现出来。比如,在某些文化里,孩子们被希望“多看少说”,而在另一些文化里,则会鼓励孩子们自由表达自己。文化相关疾病(culture-bound illness)作为一个术语最初指的是在特定地区或群体出现的异常行为(Yap,1967)。在今天我们知道了某些文化相关疾病是跨民族的、跨地域的。文化如何影响行为将是贯穿本书的一个主题,玛利亚的行为就是不同文化对同一行为持有不同观点的例子。
2.发展与成熟
在考查行为异常时还有一个必须要考虑的背景因素——年龄。在孩子生理上、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成熟过程中,在当前发展阶段合适并因此被称为正常的行为,如在其他发展阶段出现则可能变得不正常。
尼克4岁大,坚持晚上要开灯睡觉以赶跑妖怪。
4岁的孩子,还没有完全理解“妖怪并不是真的”的认知或心理能力。但12岁大的孩子就能理解想象和真实的区别。因此,如果尼克到了12岁还要坚持晚上开灯睡觉以赶跑妖怪,他的行为就会被看作异常并可能需要治疗。同样,因为学步期的孩子还没有控制自己膀胱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尿床是很常见的行为。当孩子达到了一定水平的生理和认知成熟之后,尿床就成了异常行为并会被诊断为遗尿症(见第12章)。
行为古怪。你怎么看一个百万富翁将他的全部遗产都给了他的狗这样的事?这种行为偏离了文化标准,但它往往被称作古怪而不是异常。古怪行为可能会偏离社会标准,但通常不是消极的或不会伤害到他人。但就像在“泰德·卡钦斯基(大学航空炸弹怪客)”的案例里那样,有时最初表现为古怪的行为会越线变成危险的行为(见“真实病例:泰德·卡钦斯基”)。
真实病例 泰德·卡钦斯基(大学航空炸弹怪客)
在1978~1995年的18年里,希尔多·约翰(泰德)·卡钦斯基[Theodore John(Ted)Kaczynski]用一系列邮件炸弹杀死3人杀伤29人。他曾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因为对技术感到大失所望,于是移居到蒙大拿州的一个偏僻地区,住在一个没有电和自来水的小木屋里。他认为他的邮件炸弹是为了对抗罪恶的技术和进步。尽管卡钦斯基拒绝了他的辩护律师对他患有精神病的辩护,一位法庭指定的精神科医生诊断他患有偏执性精神病——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见第10章),但有能力出庭。他被宣判有罪并在监狱里度过余生而且不得假释。远离文明社会并在一个很原始的小木屋里独居当然可以被看作行为古怪,但这是否意味着他有心理困扰?
在学业上卡钦斯基是个天才,他16岁上哈佛大学,并选取了一个很少有人懂的数学领域作为自己的专业。他深居简出并难以与他人建立关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仅仅因为选择独居就比选择社会交往要异常呢?
卡钦斯基认为,技术进步是不受欢迎的并施加给人们非自然的需要。没有了现代技术人们会更快乐和更简单地生活。因为准备独居避世,他对任何侵入他那荒野领地的进步都感到愤怒并因此决定报复。那么,他的这些想法不合理吗?
他的炸弹目标是教授、航空公司官员、电脑店还有一位广告业主管,这些人没有一个与他所谓的领地侵入有关。那么,他的这些想法和做法有没有跨越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线?
据各方传言,卡钦斯基是一个社会适应不良的人,是个怪人,从行为另类到危险行为(也许是思维紊乱的结果)他都有。在本例中,他的行为对他人极度危险而不能仅用“另类”一词就一言以蔽之。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即许多精神障碍者并不危险,他们没有犯罪也不会尝试伤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