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存在主义 » 存在主义全文在线阅读

第二节 萨特哲学的特征

关灯直达底部

萨特的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从1936年到1945年,萨特先后发表了不少哲学著作。这些著作大多是以胡塞尔的方法论研究现象、自我等主观意识现象。从这些著作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萨特哲学是处在形成的过程中。他虽然同海德格尔一样,以胡塞尔的现象论作为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他本身也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建立存在主义哲学的,但是,他的哲学从一开始建立就有着与海德格尔不同的特点。最突出的是他所强调的“我的存在”是从“我的存在”的主观意识性出发的,而海德格尔是强调“我的存在”的直观性。萨特是在我的主观意识、自我意识的范围内研究“我的存在”的。正因为这样,他的存在主义带有特殊的虚无性、浪漫性、幻想性。关于这一点,下面还要详细论述。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萨特哲学的这几个特性是同他的哲学形成时期的出发点紧密相关的。萨特的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以1943年发表《存在与虚无》第一著作而基本结束。《存在与虚无》的出版,宣告萨特的独具特征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成。

2.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50年代下半期。这一时期,萨特的存在主义深受法共的修正主义式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其基本特征是人道主义思潮。人道主义,是法共的马克思主义同萨特的存在主义结成哲学联盟的思想基础。在这方面,萨特的代表作有《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1946)和《辩证理性批判》(1960)。

3.20世纪60年代以来。萨特的哲学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既保留原有的虚无主义、浪漫主义和人道主义,又掺杂小资产阶级左派的激进主义。

综合以上三个时期的萨特哲学,可以概括出他的哲学的以下三个特点:

一、虚无主义

早在1939年发表《关于感情的理论纲要》时,萨特就说道:人的生活遇到困难时,我们往往会试图用自己的心境去改变客观世界。⑨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也遇到这种情形。譬如,当我们想到离别多年的父母而又不能见到时,我们的心境就会设想各种情况,力图改变与父母相隔甚远的状况。尽管这一努力在实际上不能真正地实现与父母相聚的愿望,但它可以暂时满足自己的主观愿望。接着,在《想象的现象心理学》中,萨特又强调,人的意识的否定作用使我们和现实世界相隔离。所谓意识的否定作用,就是意识的虚无化。但意识又是什么呢?意识本身不也是虚无吗?所以,意识的虚无化也就是虚无的虚无化!

意识为什么能使事物虚无化呢?萨特认为,所谓虚无化就是超越于一切现有的事物,即超越存在。虚无化并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种“把某物消灭掉,使之变为无”;而是在想象力中超越它们,越过它们的实际存在,无视它们的现实存在,而达到一种真正的“存在”。

萨特认为,存在自己是不能超越存在的,只有虚无才能超越存在。因为唯有虚无是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人的意识能在想象中超越一切实际的存在,这一事实本身表明人的意识就是虚无。但是,虚无要越出存在,虚无本身就必须存在。如果虚无本身本来就不存在,这种虚无之越出存在也毫无意义。由此可见,越出存在的虚无是存在的。所以,作为虚无的人的意识也是存在的。

人的意识的存在性就立足于人的存在本身,也就是说,没有人的存在,就无所谓人的意识的存在性。人的意识的虚无性,就来源于人的存在本身。

这样一来,剩下的问题是:人的存在,怎样凭借人的意识的虚无化能力,使一切存在变为虚无呢?也就是说,人怎样凭借虚无去实现虚无化呢?怎样使一切存在化为乌有呢?

萨特认为,人无法消灭在他面前的现实事物。人所能做到的,充其量也只能改变人与外界事物的关系。所谓改变人与外界事物的关系,就是指把某一事物置于圈子之外(mettre hors de circuit)。或者,换句话说,把自己划在某一事物之外。前面已说过,人有着一种特有的天赋:这就是人的想象力,人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可以自外于事物,即自我外化,自我超越,或自我隐退,自我掩盖。所以,萨特又把人的这种能力称为“向虚无彼岸的自我退隐”。人在完成了自我退隐以后,就可以用想象力这面幕纱把自己与周围事物隔离开来,就像我们退入一个人造的暗室中去——在这暗室中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见,周围的事物也就等于不存在一般。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同世界上其他存在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有这么一种自我虚无化的能力。这一能力,用人们常用的话来说,就是自由。

让我再说一遍,自由,就是人的自我隔离的能力,就是使自己从周围现实世界的困扰中摆脱开来,使自己的存在陷入虚无之中的能力。而人在自我虚无化的过程中,外在世界也同时遭到了虚无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样,虚无本身乃是人的存在的产物。人的生活要进入自由的境界,就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把自己同周围事物隔开。上述人的自由虚无化,不仅具有否定性的、消极的意义。因为在萨特看来,人的自由不只是否定周围事物,使之虚无;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虚无化,达到自我肯定,自我选择——凭借主观意识对周围事物的否定,为自己选择一种最理想的存在方式,使自己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所拣选的事物上。

萨特综合以上人的存在的自我虚无化的意义,集中到一点,也就是人的自由的可贵性。他认为,人的存在的这种自由本性是人的存在的价值的真正所在。真正的人的存在,应该是有真正的自由——他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如果遇到周围事物的阻挠、干扰,就凭借自己的思想去克服它、超越它,一直达到自己所要选择的目标为止。所以,什么是人呢?萨特回答说:“除了他自己所造成的自己以外,人什么也不是。”(I/'homme n/'est rien d/'autre que ce qu/'il se fait.)⑩

以上所说的萨特的虚无主义特性,乃是萨特哲学的精髓。

二、行动先于存在

萨特哲学的第二个特点是强调个人的主观的行动精神。如果说,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先于一切的话,那么,在萨特那里,存在就是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存在。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行动是人的存在的先决条件。

上面在谈到萨特的虚无主义的时候,引用了给“人”下的那个定义。在这个定义中,萨特把“自己创造自己”看作是人的本质特点。正是在这个定义中,表现了萨特的行动精神。

人是虚无的;但是,正因为他是虚无的,所以,他是“一穷二白”——在一无所有的白纸上,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要画什么,就画什么。但关键在于你行不行动。你毫无创造性,无所事事,白的永远还是白的;虚无仍然是虚无的。人的特点在于:他有自由选择的能力,而且,这个自由不只是具有否定一切的消极方面,还具有创造一切和肯定一切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的积极方面。问题在于人自己敢不敢发挥自己的自由的上述两种可能性。

由此看来,萨特的“干”的哲学是以他的虚无主义为基础的。没有他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就不会有创造一切的决心和能力。要创造一切,必须首先否定一切。这就像我们要建设,就必须清除地基上的一切存在物一样。

萨特经常说:“你就是你的生活;而你的生活无非就是你的生活中的一切行动的总和。”萨特的这句话会使人想起法国著名小说家安德烈·马尔劳(AndreMalraux,1901-1976)的一句话:“人就是他所做的那些事情。”萨特的哲学,实际上就是马尔劳的人生观的哲学抽象化。

我们还要指出,由于“行动”是在“虚无化”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所以,萨特的“行动”又带上浓厚的幻想性和主观性。这一点,正好反映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小资产阶级性。小资产阶级是中间阶级,它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来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夹击;它不满现实,又无力面对现实;只好用萨特的“虚无化”,到自己的主观想象中去躲避。但是,它不满足于幻想,要付诸行动;在行动中就表现为幻想性和主观性。而这种幻想性和主观性又决定了资产阶级的行动的脆弱性、狂热性、不稳定性。

三、折中主义

萨特哲学所经历的上述各个阶段决定了它的体系中必然包含着多种不同的思想因素;萨特本人思想的不稳定性和狂热性又使这些多种因素的组合结构一再发生变化。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四十年中,在萨特的哲学中不断地吸收和扬弃外来的思想因素,使他的哲学朝着折中主义的方向前进。

到目前为止,在萨特的哲学中,除了他自己所独有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外,还包含着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布朗基主义、尼采主义以及柏格森主义的哲学因素在内。

在《话语》(The Words,1964年出版)一书中,萨特曾坦率地说出自己的变化:30岁时,他写了《呕吐》,当时他完全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看待人生;在他看来,人生是一场梦,既不知来自何处,又不知去向;人无从掌握自己的一生;人只能决定自己想干什么,至于行动了之后得到什么样的效果,那就无从知晓。因此,人生中,最确实和最可把握住的是自己的现在的一瞬间,这一瞬间的行动就是我的存在的唯一可靠标志。从30岁以后,萨特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磨炼,逐渐地发现个人的虚弱性,于是他投靠了法共。但是,在那以后,仅仅十年的时间,到1956年-1957年,由于苏共二十大反斯大林和苏军镇压匈牙利的叛乱,他脱离了法共。他从1956年的事件中,看到了他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同共产主义之间的对立。但他之脱离法共并不彻底,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仍然保留了共产主义的影子。这是由他的小资产阶级性决定的。小资产阶级的中间地位一方面产生了他的立场、观点的动摇性,同时也决定了他的每次动摇的不彻底性。他每次同旧思想的决裂总是要保留一点旧思想的影子或尾巴。这就是他写出《辩证理性批判》这本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大杂烩的思想基础。萨特在《话语》一书中还写道:从1954年至1964年,他逐渐从过去的狂妄中苏醒过来,以致他情不自禁地嘲笑自己。1964年4月18日,法国《世界报》(Le Monde)发表了一篇萨特访问记。萨特对该报记者宣称,他的兴趣已从写作转为行动;他要站在20亿饥寒交迫的人民这边,尝试着改造世界。

在萨特那里,马克思主义如何同存在主义相调和?萨特在1957年发表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一文,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最好的线索。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一文最先发表于波兰的一份杂志上。接着,萨特又将此文略加修改,发表在他自己创办的《现代》杂志上,题目改为《方法问题》(Questions de Methodes),然后,他把〈方法问题〉编入他写的《辩证理性批判》,作为该书的序言。

就在这篇文章里,萨特提道:人的最重要的特性是能够超越自己的处境;而这一超越是以人的需要(besoin)为基础。萨特在人的“需要”上作文章,把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调和在一起。

如果说,早期的萨特在讲到“超越”时完全是主观的自我意识范围内的幻想的话,那么,现在的萨特就强调了主观和客观的两种因素。这就是说,在“超越”外在事物的时候,一方面要有自我意识的“虚无化”,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行为超越客观条件的过程,也就是“实践”的过程。实践的过程,也就是把自己的主观设计加诸于客观对象的过程。当自己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条件发生矛盾时,人类的历史就出现不平衡的状态;克服这一不平衡状态的唯一出路是实践。

萨特认为,他的新观点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地方在于:马克思过于强调客观存在是人的行动的基础,而他则强调,人的存在是由他自己的努力决定的;客观存在固然对自己的未来起着某种约束作用,但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实践,是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的。

萨特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调和,反映了一部分小资产阶级企图把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调和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