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方哲学十五讲 » 西方哲学十五讲全文在线阅读

第十四讲 费希特和谢林

关灯直达底部

费希特的知识学 谢林的同一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有四位主要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我们这一讲讨论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思想。由于黑格尔哲学不仅具有重要地位,而且思想更晦涩,内容也更丰富,所以我们在下一讲专门讨论。

关于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与康德哲学之间的关系,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哲学史上有时将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哲学运动称为“德国唯心论”,他们的哲学思想应该是一脉相承的。然而,人们一方面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看做是康德的继承者,另一方面亦意识到他们的思想在许多方面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把康德与他之后的德国哲学是否归属于同一个哲学思潮,总令人有些犹豫不决。更有甚者如逻辑经验主义的哲学家们,他们不仅不把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看做康德的继承人,而且视之为康德哲学的叛徒。例如赖欣巴哈就认为,把黑格尔看做康德的继承者乃是对康德的严重误解,也是对黑格尔不当的过誉。(注1: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第61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这种观点有相当的代表性。

今天,我们虽然对待康德和他的后继者尤其是黑格尔已经不再坚持非扬此抑彼不可的激进态度,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他们对哲学的贡献和意义了,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个难题:德国古典哲学如果像恩格斯所说的是一个“连贯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的”发展过程(注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589页。),那么表面看来完全不同的费希特、谢林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与康德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究竟体现在哪里?换言之,应该怎样看待康德之后的德国哲学与康德哲学之间的关系?

因为从康德哲学出发,可以走不同的方向。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也是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文德尔班在评价康德哲学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了解康德,就是要超越康德。康德哲学对后人的影响,一方面是他将哲学的维度深入到了理性批判的层面,使独断论不再有市场,从而构成了以后哲学思考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从康德的理性批判如何向前走,乃是摆在所有哲学家面前的课题。所以文德尔班的意思是说,没有人能够停留在康德哲学上不向前走,我们甚至可以不无夸张地说,连康德自己也不能停留在康德哲学上止步不前:康德晚年最大的心病就是体系的问题。

然而,康德已经不可能再超越康德了。但是后人却不能不超越康德。

从康德哲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方向。从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至少是其中的一条道路,虽然不是惟一的道路。在康德的后继者中,费希特的思想与康德哲学是最相似的,他抛开了康德的物自体,从“绝对自我”出发来构建哲学体系,他称之为“知识学”。与康德对理性认识能力的静态的结构分析不同,费希特试图把康德的范畴体系从“自我”中推演出来,从而发展了一种按照正、反、合的方式运行的辩证法。谢林则试图超越费希特的“自我”,他从主客同一的“绝对”出发,以一种自然哲学来补充知识学的缺陷,并且为哲学融入了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工作已使黑格尔哲学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