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释云。若有能所。未得名密。悟四谛理。推能闻及所闻。皆是自心。心即是本觉光明。圆照法界。始觉智心亦圆照法界。即是因声得悟。一切众生依此观亦得解脱。
这段开始是中国古代大德所说的内容,说明了由小乘的修法,因声悟道而跳上大乘的境界,其内容是要我们修佛法的人一定要认清能所的道理。实际上,能所的关系从哲学、逻辑的道理可知。譬如说,不管你是念佛、参禅或是修止观,当你宁静到一个念头都不起;非常清净时,这是什么境界呢?也是心所所呈现的意识境界上的清净状态。在学理上来讲,这也是心所境界。用功修持到这个境界,不属悟道,但也没有走错路,能修持到有这个功夫是很不错的。
然而悟道是智慧,当你修到心所呈现清净的意识境界时,你那个知道现在清净的,不著于清净境界上,而你知道这个清净是心所呈现的境界,那个“知”即属于般若,属于悟道的悟。进一步再去找能使意识呈现清净的能,在什么地方?当你在找时你会发现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它无在无不在。找到了那个能,就知道这个清净只是个变相。虽然它只是变相,但是不管你是在家、出家或是什么职位,以什么方式谋生,假如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的修持功夫能随时随地心境念念都在清净上,自然可以证果。
“若有能所,未得名密”,假如不了解能所的问题,就不能了解真正佛法的奥秘。
“悟四谛理”,声闻众跟着佛听闻佛法,而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理。人世间一切皆苦,人为什么那么苦?那是人甘愿的,自己去“集”,抓来许多的苦,把它当成人生,一天不抓些苦,就好象活得没有意思,活得不起劲。这个苦、集就是凡夫的境界。什么是道呢?一切的苦痛没有了,烦恼没有了,灭了一切苦、灭了一切集,这就是道的境界。学佛的人都知道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陰炽盛苦。尤其这二十几年来佛教杂志大量发行,几乎都是绕着这个四谛、八苦的主题在讨论。许多人往往都在理上搞,从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去切实反省,改正心行。
依我看越是学佛的人,越是巴不得求这个苦给自己受,所以这“八苦”就变成“巴苦”。就好比曾经有个读书人所说的:
四十年来公与侯,纵使是梦也风流。
就是这股味道。明知道人生如梦,但是能做做这个梦也不错呀!这就是人,这是很糟糕的。其实你知道是苦,只要不求就无苦,这是很简单的,这中间并没有什么方法。虽然讲起来那么简单,但是常常有学生来问我说;“老师呀!我打坐什么都好,就是妄想去不掉,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不妄想?”其实,妄想也没什么难办,只要你不会八苦,巴望着苦,不去自找烦恼,妄想自然不生。由此可知,四谛理也不好懂。
本觉与始觉
这个懂了以后呢?“推能闻及所闻,皆是自心”然后你用智慧去推理,心里头平静下来了,再进一步用逻辑去分析这平静的意境,知道它不是究竟。假如你认为它是究竟,这又掉入“八苦”里头去了。因为这个平静的意境会随着生理的变化而变化,到时候,你又烦恼,你的佛法掉了。其实这个平静的意境,任何人突然间都会碰到。尤其是体力劳动者或是爱运动的入,在累到极点时随便坐在一块石头上喘口气,当下马上清净。所以,中国古人说:“劳者善心生”,一个人体能上的劳动很重要,一劳动善心就起来了,社会风气就可以得到改善。象现在生活在城市的人,营养吃得好、日子又安定,大家舒服得很,因此坏事就多了。
假如你知道了这个意境的清净不是道,而只是境界、只是功夫。你就会“推”,就是分析。“能闻及所闻”,就修“官印阀门”则言。“皆是自心”,就会发现能分析、能呈现清净意境的能与所都是本体的心所造的。你只要一认清这个本心就悟道了。
“心即是本觉光明,圆照法界”,这里的本觉光明,圆照法界,只是文学上的形容词。它的意思是,心就是道,心就是佛。在教理上,这时的悟境叫政“始觉智心”。与始觉相对的另一名词是“本觉”,即指众生本有的佛性。意指众生本来都是佛,都是清净的,一迷了才成凡夫.所以我们的自性是“本觉智心”。什么情形叫始觉呢?禅宗常讲:“他开悟了!这下子他明心见性、悟道了。”悟了就是开始觉悟了。所以,诸佛菩萨刚开悟时叫做始觉菩萨。始觉,觉个什么?就是觉本觉。所以,悟到底悟个什么?就是悟到本觉智心。今天刚刚明白就叫始觉。
“亦圆照法界”,这个始觉智心亦无所不在,所以说圆照法界。“即是因声得悟”,这是由于修“官印阀门”而开悟的。“一切众生依此观亦得解脱”,这个“观”不是你打起坐闭起眼睛在里头看来看去的观,而是指观念。一切众生只要这个理到了,就可以得到解脱。所以,佛法很容易,你明白了就得到解脱。
心声之辨与“官印阀门”
若闻声可意不可意生憎爱。便被声缚。但观心海中是声出处。以心海元无有相。心虽含声,声亦无相。无相即于一切声中而得解脱。
“若问声可意不可意生憎爱,便被声缚”,比如拿耳朵听声音来讲,假如听到合己意的生贪爱心,不合己意的生讨厌心,就被声音给绑住了。这个时候如何求解脱呢?“但观心海中是声出处”,我们要晓得声音也是心理行为的一种作用,因此回转来返观念头的出处。“以心海元无有相”,因人心的本身就是空的,其实也无所滞空,也无所谓有。“心虽含声,声亦无相”,心里头虽然有声音的影像留下来,实际上声音的本身是无相、本来就是空的。“无相即于一切声中而得解脱”,你懂得声音是无常、无相以后,就不会再让声音给骗去了,自然在声音中而得解脱。
故知无法不心。无心不法。如是明达。则于一切诸法。不合不散。无缚无脱矣。
由此道理,我们就知道“无法不心”,这是由外而影响内,也就是一切的客观环境会影响你而形成主观的。心理行为。“无心不法”你自己主观的观念随时会影响你客观的环境。“如是明达”,人要是懂得这个,通达了。“则于一切诸法,不合不散,无缚无脱矣。”这是佛法修持的重点了。“则于一切诸法”,你的修持已能对于一切万法,声音也好、色相也好。“不合不散”,不会被粘缚住,也不需要解开它。因此不要入世、也不必出世。“无缚无脱矣”,根本就没有受束缚,何须再求个解脱,本来就在解脱中。理论听起来很容易,但是真要达到这个境界是很困难的,真能做到这样就不是人,而是佛了。
故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宗镜录》到这里又引用《楞严经》的原文,还是佛跟阿难的辩论。
当时佛跟阿难讲,你随我出家那么多年,“汝学多闻”,阿难学问非常渊博,而且记忆力超强,是众生中的第一人。当时没有录音机,但是佛每次说的话,阿难每个字都记得,所以叫多闻第一。“未尽诸漏”,虽然学问渊博,但是在妄想尚未清净之前都是有漏的。
“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虽然藉由闻法你知道了颠倒的道理,然而在生活上、行为上却无处不颠倒。“实未能识”,而你却不知道。“恐汝诚心犹未信伏”,我现在就怕你诚心不够,因为理上虽然懂了,然而在功夫上、行为上还没有到,这不是佛法。“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我现在把普通世间的道理跟你做个试验,使你在佛法上能建立正信而不再起怀疑。
即时如来敕罗候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候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消,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即时如来敕罗候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佛命令罗候罗去撞一下钟,钟响后佛问阿难,你现在有听到吗?“阿难大众俱言我闻”,大家都说有听到。“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过了很久不再有钟声时,佛又问:现在你们有听到吗?“阿难大众俱言不闻”,大家都说没有哇!“时罗候罗又击一声”,当时罗候罗跟佛很有默契,不需佛的指示又撞了一下钟。“佛又问言,汝今闻不”佛又问说:现在你们听得到吗?“阿难大众又言俱闻”,大家都说我们听到啦!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佛问阿难:怎样你叫做听到,怎样你叫做听不到呢?“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文字上虽然是大家一起讲,但在当时应该是阿难代表大众起来回话的。“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消,音响双绝,则名无闻。”阿难说:这个道理很简单嘛!钟敲时,我就听到了。等音波散开后。“音”是钟所发出来的声。“响”,是我们所听到的钟声。这个音跟响都没有了,就叫做听不到。
如来又敕罗候罗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阿难言声。少选声消。佛又问言:汝个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又顷罗候罗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消。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佛又命令罗候罗撞一下钟,问阿难说:现在有声音吗?阿难回答:有声音。“少选声消”,过一阵子声音消失了。佛又问说:现在有声音吗?阿难和大众回答:没有声音。“顷罗脉罗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又命令罗候罗撞钟,再一次地问:现在有声音吗?阿难回答说:有声音。“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消,音响双绝,则名无声。”佛问阿难:怎么样叫做有声音?怎么样叫做没有声音?阿难回答:撞钟时就有声音;过一阵子,钟不打了就没有声音。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佛就说:真奇怪!你们简直在乱说话,不合逻辑嘛!“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阿难就说:我们刚才讲的话没有错哇!怎么会是乱说话呢?“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佛说;在第一次、第二次敲钟时,我问你们听到吗?你问就说听到了。没有撞钟时,问你们听到吗?你们说没有听到。在第三次。第四次撞钟时,问你问有声音吗?你们说有声音。没撞钟时,问你们有声音吗?你们说没有声音。我问什么,你们就跟着我的嘴上转什么?这不是乱说话吗?拿现在话来讲,就是一点头脑都没有,不合逻辑。
主客之间
阿难。声消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干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阿难!声音消失没有音响了,你把它叫做听不见。假如真的听不见。“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假如听的功能随着声音的消失而丧灭。那就象一根干木头一样的没有生机,起不了作用了。钟声再打时,你为何又听到呢?可见你那能听的功能并没有随着声音的消灭而丧失。
“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有时听到有钟声,有时听不到钟声,那是客观环境有的时候有声音,有的时候没有声音而引起的。“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那个能听闻的功能,不属于有声或无声,而是本来就存在的。“闻实云无,谁知无者”,那能听的功能,如你刚才的回答:“没有了”。假如真的没有了,断灭了,你怎么晓得没有了。因为晓得没有了这个功能和那能听到的功能是同一个作用。佛用各种教育的手法,只是要告诉人们,无始劫来我们本觉的自性从来未曾变动过,个个都是佛,只要你找到了生命功能的本性,你就成佛了。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佛在这里继续跟阿难讲。在闻性的功能中,声音的现象是客观的,它有生灭,而我们自性的主体并不在声音的生灭上,所以不能说它是空或是有。因为这个道理你搞不清楚,所以修行起来不能进步。“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你现在最严重的错误便是把现象界的声音抓得牢牢的,当成真实。这八个字很重要,尤其是修净土宗念佛或密宗念咒的朋友。有的人迷信咒语的力量大得很,其实咒子本身是对的,音声也有无比力量的作用,但它仍是心所,是物理的,客观的现象,不是主体。
“何怪昏迷,以常为断”,因为你不懂这个道理,所以现在迷了。其实我们的本性永远是不生了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清净的,而你却把它当成随着声尘的消失而断灭。比如:年纪大的人,老化了,记忆力差了,其实你的本性一点也没有差,只不过是由于脑神经老化,因此记忆力变差了。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做人而成佛或做鬼,那时所有或许多记忆力都会恢复,因为那时不会受到生理机能的限制。
由此可知,若修定得力把生理机能转化过来,记忆力和悟性都会大大恢复。因此,要求智慧,求博学多闻,需要修定,有了定力生理机能一转,智慧的现象就开了。“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拿声音来讲,听到声音叫动相;听不到声音叫静相。“闭塞”,例如加了隔音设备使音声不得传递。“开通”,撤掉了隔音设备,使声音流畅。不要以为离开了动静、闭塞,开通这些作用,就找不到闻性的功能。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复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呼。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消。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消灭。
佛为了说明闻性永恒存在,不会因为离了动静、闭塞、开通而失去它的功能。在这里做个比方:有一个人睡着了,他的家人在他睡时舂米,那个睡觉的人在梦中把舂米声误以为是打鼓或敲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醒过来时,才知道是杵舂米的声音,于是告诉他的家人,原来是你们在舂米哟!我刚才在梦中还以为是击鼓的声响哩!“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
这些故事暂不管它,重点在于当我们在睡觉时,旁边有人做事(真熟睡时有时听不见)万一听到了我们会做梦,而把声音当错了。虽然听错,但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人的形体虽然睡着了,但是能听的功能却是始终存在的。“纵汝形消,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消灭”,佛说:就是死了、肉都烂了,变成白骨头了,然后化成灰了,形体消失,那个能问的本性却没有生灭。这说明本性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学佛修道就是在于如何找到这个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