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君子之道 » 君子之道全文在线阅读

《君子之道》本论

关灯直达底部

既然君子之道是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那么,古人心中的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我多年来特别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为今天的年轻读者介绍君子之道的简单轮廓。

不要看不起简单,请相信,任何祖先遗嘱都不会艰深复杂。艰深复杂了,一定不是最重要的遗嘱,也不值得继承。

我选出的君子之道,有这样九项:

一、君子怀德;

二、君子之德风;

三、君子成人之美;

四、君子周而不比;

五、君子坦荡荡;

六、君子中庸;

七、君子有礼;

八、君子不器;

九、君子知耻。

下面我一点点解释。

一、君子怀德

如果要把君子的品行简缩成一个字,那个字应该是“德”。因此,“君子怀德”,是君子之道的起点。

德是什么?说来话长,主要是指“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利天下”是孟子说的,在《孟子·尽心上》中以“摩顶放踵利天下”来阐释“兼爱”,意思是只要对天下有利,不惜浑身伤残。

当然,这是太高的标准,一般人达不到,因此还是回过头去,听听孔子有关“君子怀德”的普遍性论述。

孔子说: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对这句话的注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做得最好。朱熹是这样注的:

怀,思念也。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按照朱熹的说法,君子、小人的差别,根子上是公、私之间的差别。以公共利益为念,便是君子;以私自利益为念,则是小人。因为这里所说的小人是指普通百姓,所以“怀土”、“怀惠”也是合理的,算不上恶。但是,即使是普通百姓,如果永远地思念立足的自家乡土而不去守护天良大善,永远地思念私利恩惠而不去关顾社会法规,那也就不是君子。

孔子把“德”和“土”并列为一个对立概念。“土”,怎么会成为“德”的对立面呢?这是现代人不容易理解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一看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排列。在这个排列中,君子心目中的轻重关系分五个等级:第一是德,第二是人,第三是土,第四是财,第五是用。结论是,德是本,财为末。原文如下: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大学》第十章

这段话,如果用我的语言方式来说,就会是这样:

作为君子,放在最前面的必须是道德。有了道德,才会有真正的人;有了人,才会有脚下的土地;有了土地,才会产生财物;有了财物,才能有所享用。因此,道德是本,财物是末。

原来,“土”是作为“物”的滋生者而出现的。现在国际间有人喜欢把中国那些只重物、不重德的有钱人称之为“土豪”,它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英语词汇,这中间的“土”,倒恰恰与孔子所说的“小人怀土”同一个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更彻底,不赞成把“土”、“物”并列地与“德”比先后,而认为它们之间是承载和被承载的关系。那就得出了《周易》里的那句千古名言:

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象传》

“厚德载物”可以有两种解释,那就是把“厚”看成动词,还是形容词。

如果看成动词,意思就是:先要培植、加重德性,然后可以承载万物;

如果看成形容词,意思就是:只有以厚重、稳固的道德为基座,才能承载万物。

这两种意思,没有什么差别。一个“载”字,说明了“德”和“物”之间的主、属关系。

历来也有很多富豪行善,可惜他们往往是“厚物载德”,也就是厚积大量财物,然后浮现一些善行。他们的居所里,很可能也挂着“厚德载物”的牌匾,但在行动上却把主、属关系颠倒了。

颠倒还算好,更要防范的是完全没有德。

那将会如何?《潜夫论》认为,“无德而贿丰,祸之胎也”。

对“德”产生侵扰的,除了物,还有力。其实,很多人追求物,目的还是在追求力。直到今天,在很多人心目中,炫耀财物比较庸俗,而炫耀力量却让人羡慕。因此,古往今来,更能消解“德”的,是“力”。应该佩服荀子,他那么及时地说了八个字:

君子以德,小人以力。

《荀子·富国第十》

这是在说立身之本。君子立身于德,小人立身于力。

即使君子拥有了力,那也要以德为归,以力弘德。总之,万物之间,德是主宰。

西方近代社会,主要着眼于力。我国当代很多人片面地模仿,又变本加厉,把德和力的关系颠倒了。他们崇尚“成功”,甚至从童年开始,就永远地弥漫着“输赢”的符咒,一直贯穿终身。他们所说的“成功”和“赢”,也就是荀子所警惕的“力”。按照儒家哲学,这是一条背离君子之道的“缺德”路。

不妨设想一下,多少年后,我们居住的城市和街道,拥挤着一个更比一个“成功”的“力士”,摩肩接踵,我们还敢继续住下去吗?我们真正企盼的,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德,是一个宏大的范畴。在它的周边,还有一些邻近概念,譬如仁、义等等。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德的“家庭成员”,当作“君子怀德”这一基本命题的衍伸。它们都用近似的内涵说明了一个公理:良好的品德,是君子之魂,也是天下之盼。

虽然同属于“德”,但是“仁”、“义”的色彩不太一样。一般说来,仁是软性之德,义是硬性之德。

孔子对“仁”的定义是“仁者爱人”。于是,以后人们说到“仁”,总是包含着爱。例如《盐铁论》所说“仁者,爱之效也”,《淮南子》所说“仁莫大于爱人”,等等。

至于“义”,孔子则斩钉截铁地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那么,什么是义?大致是指由德出发的朗朗正道。相比之下,“仁”显温和,“义”显强劲,正如《扬子法言·君子》所说: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扬子法言·君子》十二

一柔一刚,合成道德,然后合成君子。

这也就是说,君子怀德,半是怀柔,半是怀刚,面对着广泛不一的对象。如此广德,便是大德。

只有大德,才能巍然屹立,与更广泛的小人行径构成系统性的对比。

对于这个问题,唐朝的魏徵作了简明的概括,他在《十渐不克终疏》中说:

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

这种划分,早在屈原的作品中就已经出现,而到了唐代这么一个诸般生命力一起勃发的时代,对文化品性的重新裁划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因此,屈原的个人评判变成了一种社会共识。例如,“好谗佞”这三个字,显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法典中的大恶条款。把这三个字翻译成现代话,句子会长一点,就是“习惯于用谣言毁人,热衷于以媚态奉迎”。这种人,当然应该判定为缺德的小人。

与之相反,君子的本质也在对比中展现得更明确了:“蹈仁义而弘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