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不是空洞的,它需要有一副骨架子支撑,也需要有一堆肉来充实,更需要有一个点发力,不然就成了行尸走肉。马化腾弃天文投计算机,给自己定了个理想大方向,下一步就是如何寻找一个平台来实现理想。
1993年,马化腾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尽管这所大学在全国名气并不是很大,但是它所处的环境却对这里的毕业生非常有利。当时的深圳,由于受到改革开放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城市的建设,还是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都是惊人的。因此,马化腾在求学的日子里,就已经形成了实用主义的理念。他不像一些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学生,满脑子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划。
马化腾从深圳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月薪1100元。这个润迅公司可不是小角色,在当时的传呼行业中算得上是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
润迅成立于1990年,主营的是传呼业务。它凭借着“市场主导,技术先行”的理念,推出了几款小有名气的产品,很快打开了市场,那时候润迅有句广告语“一呼天下应”红遍大江南北。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打拼,润迅在最辉煌的时候,年收入达20亿元之多,毛利润超过了30%,它也是当时深圳福利待遇最好的单位,每天为2万名员工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
传呼业是中国通讯行业中最早开放的子行业之一,后来鼎鼎大名的瀛海威的创始人张树新,在进军互联网之前也曾经投身这个行业。在1995到1998年期间,润迅神话写到了最高潮。虽然马化腾在润迅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然而坐着公司这艘乘风破浪的快艇,小马哥的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无论是看问题的高度还是角度,都比不少同行超前一步。
润迅给马化腾最大的帮助有两个。
第一,它给了马化腾在管理上的一次思想启蒙。在润迅,马化腾学会了如何构建和治理一家大规模的公司,学会了如何在一个新兴市场中争夺属于自己的产业份额,学会了如何跟香港的资本市场取得互动(香港润迅是香港的上市公司)。
第二,它给马化腾带来了腾讯最早的客户资源。在马化腾刚开始创办腾讯时,最初的产品就是给传呼台做配套服务。由于小马哥曾经在全国最有名的传呼公司工作过,所以他在各地传呼台积累了一些前同事和哥们儿,这让他在创业之初走得比别人顺了很多。
从马化腾在润迅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所谓的鸡头凤尾之争,其实太过执着于人的价值和地位,而忽视了人成长的最关键因素——平台。拥有一个良好的平台,才能持续促进一个人不断成长。从这个角度看,宁当凤尾也决不当鸡头也是有道理的。
马化腾在润迅干得很出色,从一名普通的程序员一直做到了开发部的主管。在这段时间,马化腾对开发软件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发现软件的最大意义不是它如何绚丽夺目,而是它是否实用。因此,马化腾在做软件的时候,不会把这种创造性劳动当成自娱自乐,他只是希望被更多的人接受。
在润迅的工作是辛苦的,在外人看来甚至是乏味的,然而马化腾整天面对着计算机和各种程序,却没有丝毫的厌倦。他越是频繁地接触计算机,对它的兴趣越是与日俱增。就这样,他的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有时候还到朋友的公司里帮忙解决一些软件和网络问题,慢慢地,他的名气和口碑也在圈子里传开了。
当马化腾在润迅工作到第三个年头时,他开始“不务正业”了,而这个“副业”就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惠多网。
中国惠多网(Chinese fidonet,CFido)诞生于1991年,最盛行的时期是1993年到1998年。它是一种通过电话线路连接的BBS互联网网络,网络之间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转送信件。恵多网并不是什么官方网站,而是由中国计算机网络通讯爱好者自行创立并维持运作的一个业余网络系统。高峰时段,恵多网在国内有上百个站点,使用者达到上万人。
1992年,北京罗依的长城站和汕头黄耀浩的手拉手站成为了中国fidonet模式下最早建立起来的BBS交换系统,是惠多网的雏形。作为一个资深计算机爱好者,马化腾也对惠多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利用半年的时间进行摸索,最后决定在深圳成立一个分站。1995年,马化腾扯出了四条电话线,弄来八台计算机,将深圳分站建立起来了,给它命名为“Ponysoft(Pony是马化腾的英文名字)”。
这个分站建得相当不容易,当时一部电话的安装费就要4000多块——相当于马化腾四个月的工资。幸好小马哥的姐姐在电话局工作,帮助他申请到了半价的优惠价格。由于马化腾白天还要工作,所以将系统维护的工作交给了半懂不懂的老妈。
马化腾像爱护孩子那样爱护Ponysoft,他绞尽脑汁地想让这个宝贝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以至于当时的各大媒体都被马化腾吆喝个遍。马化腾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坚韧劲儿让Ponysoft最终成为深圳地区的代表站台,一时间知名度飙升,Ponysoft也被圈内人亲切地称为“马站”。
马化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背后支撑他的完全是一种精神驱动力,因为像恵多网这样的BBS在当时是不牵涉商业利益的,它只是一帮爱好计算机的年轻人联手构建的精神家园而已。借助这个桥梁,大家互相交流工作和生活,分享喜怒哀乐,体验别样人生。
马化腾一边忙着照顾Ponysoft,一边还要做好润迅的工作。不过这个时期,他的工作重心开始渐渐转移到惠多网上,因为上面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高端互联网人才,他可以从这些人那里获得很多前沿信息。
有意思的是,当年参与恵多网建设的很多人中,有不少后来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先行者,比如金山软件公司的求伯君,当时出任珠海西点的站长;8848网站的董事长王峻涛,当时出任福州站的站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马化腾不断借助平台的力量和圈子的力量,让自己走向更高的山顶观赏更广阔的风景。
甘于蛰伏,敢于爆发,这是马化腾的成功特质之一,也是很多人不容易把握的东西。马化腾懂得何时出击,懂得何时收手,这有赖于他能理性地认识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因此极少做出错误的决定。在一边打理Ponysoft一边上班的日子里,马化腾虽然有些分身乏力,却提前演练了互联网公司的主管角色,这可是花钱都买不来的机会。
一次,马化腾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的时候曾经表示,他在资本市场上是一个企业家,而在技术领域却是一个工程师,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工程师这个角色,也对编程有着始终无法磨灭的兴趣。据说,当腾讯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时候,马化腾还偶尔会客串“首席体验官”的角色,他不仅亲自对公司的各项产品进行尝试,也对其他公司开发的产品试用。马化腾曾经自豪地对外宣称,他使用过所有的即时通讯软件。
在互联网中冲浪的马化腾偶然间接触了一个名叫“ICQ”的通讯软件,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住了,而他的人生也由此迎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平庸向左,崛起向右,马化腾终于坚定地向右打轮,从马站这个弹丸之地飞驰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