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新浪瞄准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推出了自己的开山之作——爱问,并召开了以“问尽天下事,搜索新坐标”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声势十分浩大。
当时新浪的总裁是汪延,他这样介绍爱问:爱问是不同于以往搜索引擎的,以往的搜索引擎是根据一定的“算法”,将海量的资源整合在一起,然后经过用户输入的关键字跳出网页。而爱问却不是,在爱问上,搜索的用户都可以“互动”,即有问必答。
新浪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四通控股有限公司、图盟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中搜在线有限公司等强强联合,在内容和资源上都做到了“包罗万象”。另外,爱问中汇集了众多网友的智慧,里面有很多经验都来自网友,新浪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网友与网友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针对“互动”的环节,爱问自行研发了一个其他搜索引擎不具备的功能——内容直达特区。这个直达特区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捷,比如在搜索栏里面输入某个明星的名字,其图片、电影、电视、音乐以及资料全部都会展现出来。另外,假如某个网游用户打算查找某款游戏,只要在爱问上面输入关键字,那么与这款游戏相关的资料便会全部显示出来。对于网游新用户来说,这一功能是十分便利的,用户不用再去海量的信息网上寻找相关的链接了。
汪延表示,新浪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门户网站,做搜索是很有前途的,因为一般的纯搜索网站根本不能与新浪上网民的浏览量相比。此外,新浪不搞竞价排名,他认为那样容易误导网民。爱问采用的排名方式都是很贴近网友的,是根据网民的需求排名的。
然而事情并不像汪延预期的那么好,在爱问推出的两年间,它并没有在搜索引擎的市场上掀起多大的风浪,也没有创出多少佳绩,搜索引擎的市场还是被百度和谷歌霸占着,爱问根本就没有与它们抗衡的能力,最后便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新浪与谷歌合作。
2007年,谷歌中国的“本土化”策略实施得并不成功,因此在与百度PK的时候吃了不少亏。而新浪的爱问搜索引擎也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被百度杀得人仰马翻。在这种情况下,谷歌与新浪的合作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在这一年,新浪宣布正式与谷歌合作,共同打造互联网搜索的新纪元。至于新浪的爱问,则完全被“雪藏”了。
这两家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可以称为“强强联合”。新浪是中国重要的门户网站之一,海量的新闻资讯是其最大的特点;谷歌是做搜索出身的,而且名气着实不小。在当时来说,除了百度它是最受欢迎的。这种搭配的优势非常明显,新浪以门户为依托,让用户可以一边看新闻,一边搜索资料;而对于谷歌来说,能够好好地“教训”一下百度也是一件很过瘾的事。
谷歌与百度竞争失利的一个原因是百度持有“新闻牌照”,但是谷歌却没有,而谷歌与新浪的合作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谷歌与新浪的联合也被认为是被逼无奈,因为他们都觉得百度的实力的确强大,唯有联起手来才能在某一方面占有优势。但是不管它们怎么联合,李彦宏自有法宝应对。
谷歌与新浪大张旗鼓地合作之后,新浪的爱问被冷落了,新浪使用了谷歌的搜索引擎。此时,出现了一个人——搜狐的当家人张朝阳。搜狐原本不叫搜狐,它的前身是爱特信公司。1998年,爱特信推出了“搜狐”产品,随后将公司改名为搜狐。张朝阳曾经带着搜狐四次融资。2000年,搜狐终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
对于新浪与谷歌的合作,张朝阳一直是不看好的,因为在他看来,门户网站的搜索技术不管怎么样,有和没有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说,搜狐的后台信息需要搜索引擎的帮忙,没有搜索技术的门户网站的前途是不可想象的。张朝阳之所以有底气站出来说新浪和谷歌的合作有问题,是因为他的搜狐网开通的博客已经有1000多万的用户数了,这样的成绩让张朝阳倍感欣慰。
在张朝阳的眼里,技术是很重要的,他和李彦宏一样,把技术看做是互联网公司生存的基础,没有技术作为依托的互联网公司离倒闭就不远了。于是在2004年8月,张朝阳带领搜狐研发出了一个新的搜索网站——搜狗网。据说,“搜狗”这个词来自于电影《大腕》里面的台词:“他们搜狐,我们搜狗,各搜各的。”张朝阳声称,搜狗网是全球第一个第三代中文互动式的搜索引擎。张朝阳推出搜狗网,明显是向百度开火。
张朝阳对搜狗网充满了信心,他觉得搜狗网凭借本身的技术驱动和性能,还有搜狐门户的支撑,在两年后超过百度并不是痴人说梦。有意思的是,张朝阳这番话是在其会见美国投资人时说的,当时李彦宏也在场。
张朝阳对自己的搜狗网虽然信心十足,但是在事实面前,他还是要承认其不足的。两年后,百度还是百度,搜狗还是搜狗,百度既没有被搜狗掠夺去大量的市场份额,也没有失去中文搜索市场上“巨擘”的头衔。而张朝阳无论是宣称第三代互动式搜索引擎革命搜狗是领军人物,还是对外声明别的消息,搜狗网的水平也只到百度的腰部,再也上不去了。虽然是这样的结果,但是张朝阳并不灰心。
在混乱的搜索大战中,几乎每个新诞生的搜索公司都会将百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竞争对手,只是还没有谁真的超越百度。百度在这场搜索大战中表现出了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强势,面对众多的强悍对手,依然安然自若。
同样,对于带着搜搜进入这块战场的马化腾来说,他也没有找出更有效的办法和百度一争高下。但马化腾依然以庞大的用户数量为主要的信心来源,加上时而迸发出的“灵光”,小心谨慎地寻找着一切机会向搜索引擎的腹地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