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召天下讨国贼
治承四年的一天夜里,后白河法皇之子以仁王的住所来了一个神秘的拜访者。
以仁王聪慧,善于音律,尤其精于吹笛,非常有才气,早在二条天皇在位的时候,就被视为皇位的最佳继承人。但是,他并不是后白河法皇的宠妃平滋子所生,后来平滋子的儿子继位,做了高仓天皇,断绝了以仁王的登基之路。
平滋子为了彻底断绝以仁王的念想,甚至不允许以仁王获得亲王的尊号。按照日本皇室的规矩,直系三代以内的皇子皇孙都称亲王,女孩称内亲王。现在日本明仁天皇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分别是德仁亲王和文仁亲王,三女儿是纪宫亲子内亲王。血亲超过三代的就只能叫王和女王,至于皇太子、皇太孙、皇后、皇太后、太妃等都跟中国古代的称呼一样。
以仁王是后白河法皇的儿子,嫡系血亲,按说称亲王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但是平家阻挠他,不给他亲王封号。以仁王甚至惨到只能到隐蔽之所,偷偷举行成人礼,然后隐居起来不问政事。幸亏他投靠了自己的姑妈——后白河法皇的妹妹,获得了庞大庄园的继承权,才保证了衣食无忧。
这天夜里,前来拜访他的人,叫源赖政。他在平治之乱的关键时刻投靠了平家,深受平清盛的喜爱,成为平氏政权当中少有的源家人,而且一路飞黄腾达,已经升到从三位,位列公卿了。
源赖政毕竟是源家人,对平氏一族的飞扬跋扈,非常看不惯。但苦于自己势单力孤,讨贼无名,这一次他来忽悠以仁王说:“只要殿下您振臂一呼,发出讨伐平家的令旨。各地和平家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源氏武士必然响应,灭掉平氏根本不在话下。”
以仁王本来就与平家有不共戴天之仇,没有平家,自己不至于混得连个亲王都封不上。听了源赖政的话,以仁王立刻动心了。俩人找到了源氏的另一名潜伏者——源义朝的十弟源行家。他在源家兵败之后隐居熊野,应源赖政之邀,朝见了以仁王,然后拿着以仁王的密令前去联络各地的源氏武士,准备讨伐平家。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很快走漏了,平清盛立刻派出大军来围捕以仁王和源赖政。平家人多势众,激战当中,源赖政父子三人全部被杀。侥幸出逃的以仁王也被平家军一路追到光明山,一时间乱箭齐发,把这位堂堂的皇亲贵胄射成了刺猬,然后斩首示众。
以仁王和源赖政起兵讨伐平家,短短几天就失败了。但是,他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天皇家的名义发出了讨伐平家的令旨。从此之后,源家武士讨伐平家,就有了合法的依据。
一再使出美男计
漏网之鱼源行家拿着以仁王的令旨,到处去联络源氏残余力量,第一个找到就是平治之乱后被流放到伊豆半岛的源赖朝。
源赖朝是源氏的嫡系,也是源氏的首领,相当于宗主。他是平治之乱中兵败身亡的源义朝的儿子,虽然不是长子,但是他妈是尾张国热田神社大神官藤原季范之女。而藤原季范出身于藤原南家,是公卿之后。虽然藤原氏一直都是北家掌权,但是藤原南家也是藤原氏的正宗血脉。源义朝作为一介武士,能跟这样的世家大族攀上姻亲,倍感荣耀。子以母贵,源义朝一直想把源赖朝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源义朝兵败之后,源赖朝被俘,幸亏平清盛的母亲池禅尼求情,他才得以苟全性命,被流放伊豆。这一流放,就在伊豆待了二十年。
源赖朝流放期间,一直念念不忘要恢复父兄基业,向平家复仇。但是身为囚犯,跟林冲的境遇差不多,很难有所作为。况且平家下令关东两大豪强监视他,一个叫伊东佑亲,还有一个叫北条时政。源赖朝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打动伊东佑亲和北条时政。如果这两个人肯听命于自己,那么起兵反平氏就大有可为。
源赖朝身为囚犯,靠什么打动两位看守呢?源赖朝自然有他的本钱,就是色相。源赖朝长得很俊美,当年也正是因为他长相俊美,打动了池禅尼,才得以保全性命。源赖朝简直就是一个师奶杀手,你想啊,老太太都能被打动,小姑娘能受得了诱惑吗?
源赖朝先去勾引伊东佑亲的闺女,勾引成功,把没见过世面的傻妞弄上了床。源赖朝毕竟是京城阔公子出身嘛,那风度样貌不是关东地区土头土脑的武士比得了的,伊东佑亲的闺女还给源赖朝生了个儿子。
没想到伊东佑亲不吃这一套,坚决不认这个上门女婿。他把自己的闺女迅速嫁掉,把私生子丢进湖里淹死,同时准备攻杀源赖朝。
源赖朝一看美男计没成功,就急忙逃到另一个监视人北条时政那儿。北条时政其实也是平氏后人,在当地算是一方豪族,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要粮有粮。源赖朝逃到北条时政那儿,故技重施,勾引北条时政的女儿北条政子,很顺利地又把政子搞上了床。
政子不像伊东家闺女那样是个无知少女,她很有政治眼光,很有野心,看出来源赖朝奇货可居,是个绩优股,所以主动委身。与其说是源赖朝勾引她,不如说是她勾引源赖朝,或者说是俩人互相勾引。
俩人生米做成了熟饭,北条时政莫名其妙地当了岳父。北条时政也比伊东佑亲聪明得多,装聋作哑,任由两个年轻人明铺暗盖,假装把北条政子嫁给了当地的一个豪族叫平兼隆。结婚当晚,北条政子就逃了出来,跟随源赖朝私奔到了山中,由当地僧兵保护。平兼隆虽然震怒,但是无计可施。
后来,政子跟源赖朝生了个闺女,两人公开以夫妻相称。这样一来,北条家就成了源赖朝的坚实后盾。
凤凰男对阵富二代
接到源行家传来的以仁王令旨之后,源赖朝认为时机已到,在北条家的支持下,就在伊豆举起了反旗。
源赖朝首先干掉了自己的政敌兼情敌平兼隆。平兼隆真是比窦娥都冤,媳妇被人尝了鲜,还害得自己把命都丢了。源赖朝首战告捷,信心大增,急欲扩大战果。在当地豪族的支持下,率领几百名骑兵准备大干一场。
当时的平家势力还很强,联合支持平家的豪族武士,迅速组成大军,以图一举歼灭源赖朝。到了8月,源赖朝以三百骑兵在石桥山跟平家将领率领的三千人对阵。源赖朝手下这帮人,都是当地野武士,街头打架还行,没怎么经历过正规阵仗;而平家的兵将都是久经沙场之人,兵力又是源赖朝的十倍。双方一交手,形势就是一边倒。源赖朝大败,幸亏对方阵营中有人反水,再加上随行武士拼死奋战,才保着他侥幸逃脱。
源赖朝逃脱之后,仰天大笑,说我活着就是最大的胜利。果然,源赖朝石桥山失败之后,逃到了安房,得到了两位平氏贵族相助。这两位平氏贵族,虽然是平氏,却是源赖朝的父亲源义朝的郎党 ,一直支持源氏。两个人归顺了源赖朝之后,源赖朝手下就拥有了两万人马,后来又得到上总国国司的相助。在石桥山失败之后七天,源赖朝就已经坐拥三万大军,并且拥有上总、下总、安房三国,进入了祖先发迹之地——镰仓。
源赖朝跟三国时的刘备似的,打了败仗,势力反而得以扩大,石桥山之战的时候他只有三百人,七天之后竟然拥有了三万军队。平家对此目瞪口呆,太匪夷所思了,不由得恼羞成怒。
平清盛面见女婿高仓上皇,要求发布院宣,拿到讨伐源氏的上皇圣旨,然后任命自己的嫡孙——平重盛的长子平维盛为总大将,统帅大军,出兵平叛。可惜此时的平家子孙早已贵族化了,沉浸于京都公卿的优雅生活,空顶着一个武士的名头,未经战阵,武艺稀松,既不知兵,也不善战。
平维盛一介纨绔子弟,凭借一腔激情,背负着爷爷巨大的期望走马上任。他完全不懂得兵贵神速的道理,接令之后二十天才从平家的根据地福原率领大军开拔,来到京都,等待出师的黄道吉日。这些纨绔子弟到了京都甚至还幽会情人,逛妓院,一再延误战机。
源赖朝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势力,一度将兵力发展到了四万人,在以镰仓为核心的关东站稳了脚跟。
源氏另一支甲斐源氏,就是后来在战国时代大放异彩的武田氏,也及时南下配合源赖朝作战。等到平维盛大军进入源赖朝的地盘,源氏大军早已摆好了迎敌阵势,沿着富士川一线,源氏旌旗漫山遍野。
富士川之战
平维盛不知道对手有多少兵力,抓了一个源氏的信使询问。这个信使也是吹牛不上税,为了长己方的威风,张嘴就报了一个吓死人的数字,说源家有二十万人马。
日本小国寡民,历史上打仗,军队人数基本上都是以千为单位,上了万就不得了了,几乎没有上过十万。二十万这个数字简直吓死人!
即使这个数字含有水分,平维盛也是叫苦不迭。他又叫来一个曾在关东混过的武士,问他关东武士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这个武士跟平维盛说:“像我这样的人,在关东要多少有多少。他们用的强弓,五六个人才能拉得开;两三领铠甲,一箭能射穿;一个部下最少的大名,手下也有五百个骑兵;再险恶的地方,他们的马也能通过。打起仗来,父亲死了儿子上,哥哥死了兄弟上,只知向前,不知后退!”
听完这番话,平家武士三魂七魄吓丢了两魂六魄。以平家为代表的西国武士,在平治之乱后,其实是走上了一条与京都朝廷公卿相融合的道路,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很多人甚至和朝廷公卿一样,拉不开弓,挥不动刀,对于关东武士是既鄙视又害怕。
平家军一听关东武士这么能打仗,又有二十万人马,顿时士气低落,开始开小差了。10月23日晚上,富士川沼泽里栖息的水鸟群因为遭到了惊动,一起飞起,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人心惶惶的平家大军误以为是源氏大军来袭,昏暗之中陷入一片混乱。很多人连马鞍子都没放上,骑着光背马就跑了。有的人甚至连拴马的缰绳都没解开,急得骑在马上一圈圈地转。
平维盛一看约束不住部下,只好下令全军撤退。平家大军还未与源家军交阵,仅仅是听闻水鸟惊飞,便全军溃散,未战先败,丢尽了平家武士的脸。从此之后,平家再也阻止不了源赖朝在关东地区壮大势力。
平维盛败退回福原,爷爷平清盛勃然大怒,大骂自己的孙子:“你奉命为总大将的那一天,就应该把性命交给天皇,马革裹尸。但是你现在没跟敌人交兵就全军覆没,竟然还有脸回来?”平清盛气恼归气恼,毕竟面对的是自己的嫡孙,也没有给任何处分。
富士川之战后,源赖朝的势力越来越大。他定下策略,先经营关东,不急于向京都进军。按照计划,源赖朝一步一步平定了关东八国,获得了关东大批的土地。他把这些土地分配给效忠他的武士,使得这些武士紧密地团结在以镰仓为核心的源氏政权周围,成为源赖朝的御家人 。
为了管理这些御家人,源赖朝专门设立了一个叫侍所的机构,任命亲信为最高长官。实际上从这时开始,镰仓幕府的雏形就已经形成了。
平清盛火烧三大寺
源赖朝崛起之后,平家已经是危机四伏。平清盛英雄暮年,更是昏着迭出,完全不顾源氏武士、皇室、公卿贵族、南都佛教都反对他的不利局面,非得弄得连老百姓也反对他不可。
据说平清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挑了三百多个半大小子,潜入大街小巷,专门搞舆论监督,探听有没有人在说平家坏话。这些半大小子仗着平清盛的威风,披着短发,穿着奇装异服,每人手里拿枝梅花,胳膊上架着一只鸟,甚至出入皇宫都不报姓名,在街上更是横行霸道。不论是谁,一旦被他们抓住一点儿把柄,就会被抓去拷问,简直跟明朝的东厂和西厂有些类似。
一时间,京都鸡飞狗跳,老百姓个个惶恐不安,惹得京都民怨四起。富士川之战后一个月,平清盛下令迁都,要把京都迁到他的老根据地福原。后白河法皇、高仓上皇和安德天皇都接到了强迁令。
平清盛跟宋朝的贸易,就是以福原为主要港口,护佑平家的严岛神社也在这个地方。平清盛考虑如果跟源氏决战,必须依靠福原提供给养。更为重要的是,福原是天然良港,平家海上势力强大,而源家陆军强大。平家善乘舟,源家善骑马。迁都福原更能发挥平家的海上军事优势。
这个设想虽然不算太离谱,但是具体操作起来谈何容易。天皇家毫无思想准备,莫名其妙地被平家武士驱赶着,放弃了花团锦簇的京都,一路远去萧瑟荒凉的福原。更何况事出仓促,匆忙迁都,以至于天皇的宫殿都还没有建造好,只能暂用平清盛在福原的住所代替。
由于福原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再加上比叡山延历寺的和尚施加了压力,要求把都城迁回来。于是,迁都半年之后,首都又迁回了京都,劳民伤财,引起了上上下下很大的不满。一般看日本历史的人,以为从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到1868年明治天皇定都东京,其间将近一千一百年,日本的首都都在京都,其实有半年在福原。
回到京都之后,平清盛又把矛头对准了他的一个心腹大患。当初以仁王举兵的时候,奈良的三井寺、兴福寺这些南都的寺院,曾经大力支持过以仁王。兴福寺势力庞大,平清盛本来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没想到寺里的僧兵抓了平清盛手下六十多人,还砍了脑袋。
平清盛一怒之下,派平重衡为总大将,率军四万杀气腾腾直奔兴福寺。兴福寺僧兵集中了七千多人抵抗。平家军人多势众,占了上风,南都僧兵虽然尸横遍野,但是信仰坚定,死战不退。为了打破僵局,平重衡下令火攻,大火一起,把东福寺、东大寺、兴福寺全部烧毁,东大寺和兴福寺甚至烧成了一片白地,总共烧死了三千五百多人。
这在日本历史上是前无古人、无法无天的行为。佛教自从传入日本之后,一直非常受重视。桓武天皇之后更是以佛教为国教,一直到明治维新,一千多年以来,日本的公卿贵族包括老百姓都是把斋茹素的,顶多吃点儿海产品,只有猎户之类从事贱业的人才吃肉。即便是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武士,平时也是吃素的。平家现在竟然胆敢火烧寺庙,行如此人神共愤之事,当时的很多人认为平家必然会遭到报应。
果然,火烧南都寺庙之后,报应就来了。治承五年(1181年)初,平清盛的女婿、一向支持平家的高仓上皇去世。过了一个月,平清盛也得了重病,临死时留下遗言:“我自从保元、平治以来,屡次荡平朝敌,作为天子的外祖父,进位为太政大臣,位极人臣,荣华富贵延及子孙,我没有遗恨。唯一的不足之事,就是没有见到伊豆国的流放者源赖朝的首级。我死之后,不要给我建造坟塔,也不要给我供养,只要派讨伐军斩了赖朝的首级,挂在我的坟前,就是最好的贡献了。”
交代完这件事之后,一代枭雄平清盛在京都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放弃京都去西国
平清盛死后,平家进入灭亡倒计时。
给平家第一场重大打击的不是源赖朝,而是源赖朝的一个堂兄弟源义仲。源义仲在源家战败之后,潜伏到木曾的山谷里,躲避平家的追杀。他的父亲是源赖朝的叔叔源义贤,源义贤被自己的亲侄子、号称恶源太的源义平所杀。由此可见,源家一直以来就有骨肉相残的传统,一直到镰仓幕府建立之后,依然保留着这一特点。
源义仲在山里隐姓埋名过了二十年,最终还是暴露了身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纠合乡党,明目张胆地奉了以仁王的令旨,响应堂兄源赖朝,正式拉起了反旗。二十七岁的小伙子源义仲,勇不可当,由木曾出发之后,所向披靡。
第二年6月,平家派了大军前来征讨,结果横田河原一战,被源义仲杀得几乎片甲不留。平家当时能够领兵上阵的大将已经不多了。平维盛再次出任总大将,调集各地大军十余万,浩浩荡荡开进北陆道,意欲一举荡平源义仲,重振平家威风,继而剿灭源赖朝,以雪富士川战败之耻。
源义仲在俱利伽罗山麓接战,利用夜袭,使用中国战国名将田单的火牛战术,直捣平家大营,杀得平家军鬼哭狼嚎,跌落到山涧中摔死的不计其数。十余万大军损失了三分之一,平家很多勇将也丧生于此役。
平维盛旧耻未雪,又添新败,中兴平家之梦,断灭俱利伽罗山麓,只好再次使出看家本领,一路溃逃。源义仲带领五万大军,紧追不舍,追至筱原,再破平军,一路乘胜直捣京都。京都附近的僧兵们,为了报复当年平家的烧杀,纷纷响应,义仲的声势更是浩大。
满朝文武公卿十分震恐,后白河法皇紧急召集会议,商讨对策。源赖朝早在占据了镰仓之后,就曾经给平清盛的弟弟平赖盛写了一封信,向平家求和。同时也上了一道奏折,希望天皇能主持源平二家讲和,共同辅佐王室。可惜平家把源赖朝的乞和看作是软弱,一口回绝了。到了此时,法皇只好旧话重提,源义仲要打过来了,咱们怎么办?唯一可行之道就是赦免源氏的罪恶,源平讲和,共佐王室。
但是平家咽不下这口气,此议再次作罢。源义仲大军直奔京都郊外的比叡山下,眼瞅着京都不保。此时平家的主心骨平宗盛一看大势已去,召集族人,表示要带着后白河法皇和安德天皇一同到西国避难,徐图再举。平宗盛的弟弟平知盛劝哥哥说:“万万不可如此,我们平氏本来就是皇族后裔,八世为武臣,不能退让,宁可决战于此,刀折矢尽而后已。”平宗盛的两位叔叔也认为不能放弃京都。
平宗盛一意孤行,执意退守自己的总根据地西国。行前派人去请法皇,不想法皇狡诈,早已不知所踪。他只好带着小天皇、皇太后——也就是自己的妹妹平德子,带着三件神器和族人西去了。
攘外必先火拼
源义仲率领他的东国武士在平家撤退之后大摇大摆地进入了京都。
源义仲是在木曾山沟里长大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土老帽儿。他来到京都,看到花花世界,锦绣乾坤,眼珠子都掉地下了,觉得这才是人过的日子。他手下的东国兵将也跟他一样粗野,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缺乏教养,进都之后大发兽性,奸淫掳掠,无所不为。
京都百姓被这帮人骚扰得不堪忍受,大家两厢一比较,源义仲还不如平家,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开始怀念平氏把持京都的日子。
法皇成功地逃脱平家的绑架,万万没想到来了个更狠的,也是惊慌失措,给源义仲不断地封官,后来更擢升他为征夷大将军,就是武将的最高职位了,并且赐给他大量的领地,希望他能够约束部下,不要再胡作非为。
可怜朝廷虽然用尽了办法,可是源义仲油盐不进,软硬不吃,朝廷拿他束手无策。光军纪败坏倒还是小事,关键是源义仲特别执拗,他觉得自己劳苦功高,也想插手皇室内部事务。安德天皇远逃西国,现在国中无主,源义仲就想立以仁王的儿子做新天皇。
对于源义仲插手皇室的事情,后白河法皇和朝中公卿十分愤恨。他们不顾源义仲的反对,先下手为强,抢先立了高仓天皇的另一个儿子继位,这就是后鸟羽天皇。源义仲原本一介粗暴武夫,谋立之事没能成功,愤恨之余,行为更加凶暴。
法皇坐卧不安,只好诱骗他出师西国去攻打平军。西国是平氏的根据地,祖宗世代基业所在,人脉很广,又可发挥平家水师优势,所以源义仲出师不利。
此时,源义仲的堂兄源赖朝派两个弟弟源范赖、源义经率领大军西进。源义仲与源赖朝两个人虽然都是源氏,但是早有仇恨,源义仲的父亲就是被源赖朝的哥哥杀死的。源氏内斗非常激烈,根本不和。源赖朝耳目甚众,把源义仲跟皇室之间闹别扭的事儿打听得一清二楚,而且拿到了后白河法皇讨伐源义仲的院宣。
源义仲讨伐西国不利,回京之后正窝着一肚子火,又听说源赖朝起兵,怀疑是法皇暗中指使。他一怒之下,放了一把大火,烧了法皇住的殿堂,还将卫戍法皇的武士僧兵六百多人全部砍头,四十九个公卿撤职,公开囚禁了法皇和天皇。
源义仲如此倒行逆施,更是众叛亲离。很快,源范赖和源义经的大军逼近京都,源义仲仓皇应战,一败再败,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脑袋被挂在京都御门前。
一代猛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一岁。
源范赖、源义经兄弟平定了同胞手足源义仲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对平家发动总攻击。平家的丧钟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