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诸药方论
桂枝汤方
经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盖桂枝汤。本专主太阳中风。其于腠理致密。荣卫邪实。津液荣固。寒邪所胜者。
则桂枝汤不能发散。必也皮肤疏凑。又自汗。风邪干于卫气者。乃可投之也。仲景以解肌为轻。以发汗为重。是以发汗吐下后。身疼不休者。必与桂枝汤。而不与麻黄汤者。以麻黄汤专于发汗。其发汗吐下后。津液内耗。虽有表邪。而止可解肌。故须桂枝汤小和之也。桂味辛热。用以为君。必谓桂犹圭也。宣道诸药。为之先聘。是犹辛甘发散为阳之意。盖发散风邪。必以辛为主。故桂枝所以为君也。芍药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二物用以为臣佐者。内经所谓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药为臣。而甘草为佐也。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二物为使者。内经所谓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姜枣为使者也。姜枣味辛甘。固能发散。而此又不特专于发散之用。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荣卫者也。麻黄汤所以不用姜枣者。谓专于发汗。则不待行化。而津液得通矣。用诸方者。请熟究之。
桂枝(君三两去皮) 芍药(臣佐三两) 甘草(臣佐二两炙) 大枣(使十二枚擘) 生姜(使三两切)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 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使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麦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卷下 诸药方论
麻黄汤方
本草有曰。轻可去实。即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实为寒邪在表。皮腠坚实。荣卫胜。津液内固之表实。非腹满便难之内实也。圣济经曰。汗不出而腠密。邪气胜而中蕴。
轻剂所以扬之。即麻黄葛根之轻剂耳。麻黄味甘苦。用以为君者。以麻黄为轻剂。
而专主发散。是以为君也。桂枝为臣者。以风邪在表又缓。而肤理疏者。则必以桂枝解其肌。是用桂枝为臣。寒邪在经。表实而腠密者。则非桂枝所能独散。必专麻黄以发汗。是当麻黄为主。故麻黄为君。而桂枝所以为臣也。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辛苦者。是兹类欤。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温。用以为佐使者。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者荣之主也。伤寒荣胜卫固。血脉不利。是专味甘之物以缓之。故以甘草杏仁为之佐使。且桂枝汤主中风。风则伤卫。风邪并于卫。则卫实而荣弱。仲景所谓汗出恶风者。此为荣弱卫强者是矣。故桂枝汤佐以芍药。
用和荣也。麻黄汤主伤寒。寒则伤荣。寒邪并于荣。则荣实而卫虚。内经所谓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者是矣。故麻黄佐以杏仁。用利气也。若是之论。实处方之妙理。制剂之渊微。该通君子。熟明察之。乃见功焉。
麻黄(君三两去节) 桂枝(臣二两去皮) 甘草(佐使二两炙) 杏仁(佐使七十枚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缓取微汗。并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卷下 诸药方论
大青龙汤方
青龙东方甲乙木神也。应春而主肝。专发主之令。为敷荣之主。万物出甲开甲。则有两歧。肝有两叶。以应木叶。所以谓之青龙者。以发散荣卫两伤之邪。是应肝木。
之体耳。桂枝汤主中风。麻黄汤主伤寒。二者发散之纯者也。及乎大青龙汤则不然。虽为发汗之剂。而所主又不一。必也中风脉浮紧。为中风见寒脉。是风寒两伤也。伤寒脉浮缓。为伤寒见风脉。是风寒两伤也。风兼寒。寒兼风。乃大青龙汤专主之也。见兹脉证。虽欲与桂枝汤解肌以祛风。而不能已其寒。则病不去。或欲以麻黄汤发汗以散寒。而不能去其风。则病仍在。兹仲景所以特处大青龙汤。以两解之。麻黄味甘温。桂枝味辛热。寒则伤荣。必以甘缓之。风则伤卫。必以辛散之。此风寒两伤。荣卫俱病。故以甘辛相合。而为发散之剂。表虚肤缓者。则以桂枝为主。此以表实腠理密。则以麻黄为主。是先麻黄后桂枝。兹麻黄为君。桂枝为臣也。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苦甘为助。佐麻黄以发表。大枣味甘温。生姜味辛。温辛甘相合。佐桂枝以解肌。石膏味甘辛微寒。风阳邪也。寒阴邪也。风则伤阳。寒则伤阴。荣卫阴阳。为风寒两伤。则非轻剂所能独散也。必须轻重之剂以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已。荣卫之气俱和。是以石膏为使。石膏为重剂。而又专达肌表者也。大青龙汤。发汗之重剂也。非桂枝汤之所同。用之稍过。则又有亡阳之失。经曰。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又曰。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即此观之。剂之轻重可见矣。其用汤者。宜详审之。
麻黄(君六两去节) 桂枝(臣二两去皮) 甘草(佐一两炙) 杏仁(佐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佐三两切) 大枣(佐十枚擘) 石膏(使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止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一作逆)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又温粉方白术 本 川芎 白芷(各等分)
上捣罗为细末。每末一两。入米粉三两。和令匀。粉扑周身止汗。无 本亦得。
卷下 诸药方论
小青龙汤方
青龙象肝木之两歧。而主两伤之疾。中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则为荣卫之两伤。
故以青龙汤主之。伤寒表不解。则麻黄汤可以发。中风表不解。则桂枝汤可以散。
惟其表且不解。而又加之心下有水气。则非麻黄汤所能发。桂枝汤所能散。乃须小青龙汤。始可祛除表里之邪气尔。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表不解。应发散之。则以麻黄为君。桂味辛热。甘草味甘平。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用二者所以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所以为佐者。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收逆气。干姜味辛热。细辛味辛热。半夏味辛微温。三者所以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则肾气燥。
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细辛半夏为使。以散寒水逆气。收寒水。
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心下有水气散行。则所传不一。故又有增损之证。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水蓄则津液不行。气燥而渴。半夏味辛温。燥津液者也。去之则津液易复。栝蒌根味苦微寒。润枯燥者也。加之则津液通行。是为渴所宜也。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水气下行。渍入肠间。则为利。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麻黄专为表散。非下利所宜。故去之。芫花味苦寒。酸苦为涌泄之剂。水去利则止。芫花下水。故加之。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经曰。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溏。
又曰。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噎为胃气虚竭。麻黄发汗。非胃虚冷所宜。
故去之。附子辛热。热则温其气。辛则散其寒。而噎者为当。两相佐之。是以祛散冷寒之气。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水蓄在下焦不行。为小便不利。少腹满。凡邪客于体者。在外者可汗之。在内者下之。在上者可涌之。在下者可泄之。水蓄下焦。渗泄可也。发汗则非所当。故去麻黄。而茯苓味甘淡。专行津液。内经曰。热淫于内。以淡渗之。渗溺行水。甘淡为所宜。故加茯蓄。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喘为气逆。麻黄发阳。去之则气易顺。杏仁味甘苦温。加之以泄逆气。金匮要略曰。其形肿者。故不内麻黄。乃内杏子。以麻黄发其阳。故喘逆形肿。标本之疾。加减所同。盖其类矣。
麻黄(君三两去节) 甘草(臣三两炙) 桂枝(臣三两去皮) 芍药(佐三两)
五味子(佐半升) 北细辛(佐三两) 干姜(使三两) 半夏(使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卷下 诸药方论
大承气汤方
承顺也。伤寒邪气入胃者。谓之入腑。腑之为言聚也。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水谷会聚于胃。变化而为荣卫。邪气入于胃也。胃中气郁滞。糟粕秘结。壅而为实。是正气不得舒顺也。本草曰。通可去滞。泄可去邪。塞而不利。闭而不通。以汤荡涤。使塞者利而闭者通。正气得以舒顺。是以承气名之。王 曰。宜下必以苦。宜补必以酸。言酸收而苦泄也。枳实苦寒。溃坚破结。则以苦寒为之主。是以枳实为君。浓朴味苦温。内经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泄满除燥。则以苦温为辅。是以浓朴为臣。芒硝味咸寒。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人伤于寒。则为病热。热气聚于胃。则谓之实。咸寒之物。以除消热实。故芒硝为佐。大黄味苦寒。内经曰。燥淫所胜。以苦下之。
热气内胜。则津液消而肠胃燥。苦寒之物。以荡涤燥热。故以大黄为使。是以大黄有将军之号也。承气汤下药也。用之尤宜审焉。审知大满大实。坚有燥屎。乃可投之也。如非大满。则犹生寒热。而病不除。况无满实者。而结胸痞气之属。由是而生矣。是以脉经有曰。伤寒有承气之戒。古人亦特谨之。
枳实(君五枚炙) 浓朴(臣半斤炙去皮) 芒硝(佐三合) 大黄(使四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
卷下 诸药方论
大柴胡汤方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此言所共知。至如峻缓轻重之剂。则又临时消息焉。大满大实。坚有燥屎。非峻剂则不能泄。大小承气汤峻。所以泄坚满者也。如不至大坚满邪热甚。而须攻下者。又非承气汤之可投。必也轻缓之剂攻之。大柴胡汤缓。用以逐邪热也。经曰。伤寒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宜大柴胡汤。又曰。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
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可大柴胡下之则愈。是知大柴胡为下剂之缓也。柴胡味苦平微寒。伤寒至于可下。则为热气有余。应火而归心。苦先入心。折热之剂。必以苦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味苦寒。王 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推除邪热。必以寒为助。故以黄芩为臣。芍药味酸苦微寒。枳实味苦寒。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泄实折热。必以酸苦。故以枳实芍药为佐。半夏味辛温。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辛者散也。散逆气者。必以辛。甘者缓也。缓正气者。必以甘。故半夏生姜大枣为之使也。一方加大黄。以大黄有将军之号。而功专于荡涤。不加大黄。恐难攻下。必应以大黄为使也。用汤者。审而行之。则十全之功可得矣。
柴胡(君半斤) 黄芩(臣三两) 枳实(佐四枚炙) 芍药(佐三两)
生姜(使五两切) 半夏(使半升洗) 大枣(使十二枚擘)
上件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汤。
卷下 诸药方论
小柴胡汤方
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为和解表里之剂也。柴胡味苦平微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邪在半表半里。则半成熟矣。热气内传。攻之不可。则迎而夺之。必先散热。是以苦寒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为臣。以成彻然发表之剂。人参味甘温。甘草味甘平。邪气传里。
则里气不治。甘以缓之。是以甘物为之助。故用人参甘草为佐。以扶正气而复之也。半夏味辛微温。邪初入里。则里气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为之助。故用半夏为佐。以顺逆气而散邪也。里气平正。则邪气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里。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表邪未已。迤逦内传。既未作实。宜当两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发散。故生姜大枣为使。辅柴胡以和表。七物相合。两解之剂当矣。邪气自表未敛为实。乘虚而凑。则所传不一。故有增损以御之。
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烦者热也。呕者气逆也。胸中烦而不呕。则热聚而气不逆。邪气欲渐成实也。人参味甘为补剂。去之使不助热也。半夏味辛为散剂。去之以无逆气也。栝蒌实味苦寒。除热必以寒。泄热必以苦。加栝蒌实以通胸中郁热。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栝蒌根。津液不足则渴。半夏味辛性燥。渗津液物也。去之则津液易复。人参味甘而润。栝蒌根味苦而坚。坚润相合。津液生而渴自已。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宜通而塞为痛。邪气入里。里气不足。寒气壅之。则腹中痛。黄芩味苦寒。苦性坚而寒中。去之则中气易和。芍药味酸苦微寒。酸性泄而利中。加之则里气得通。而痛自已。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大枣味甘温。去之则硬渐散。咸以软之。牡蛎味酸咸寒。加之则痞者消。而硬者软。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心下悸小便不利。水蓄而不行也。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坚肾则水益坚。黄芩味苦寒。去之则蓄水浸行。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茯苓味甘淡。加之则津液通流。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不渴则津液足。去人参。以人参为主内之物也。外有微热。则表证多。加桂以取汗。发散表邪也。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肺气逆则咳。甘补中。则肺气愈逆。故去人参大枣之甘。五味子酸温。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气逆不收。故加五味子之酸。生姜干姜一物也。生者温而干者热。寒气内淫。则散以辛热。
盖诸咳皆本于寒。故去生姜。加干姜。是相假之。以正温热之功。识诸此者。小小变通。独类而长焉。
柴胡(君半升) 黄芩(臣三两) 人参(佐一两) 甘草(佐三两炙)
半夏(佐半升洗) 生姜(使三两切) 大枣(使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卷下 诸药方论
栀子豉汤方
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治伤寒之妙。虽有变通。终不越此数法也。伤寒邪气自表而传里。留于胸中。为邪在高分。则可吐之。是越之之法也。所吐之证。亦自不同。
如不经汗下。邪气蕴郁于膈。则谓之膈实。应以瓜蒂散吐之。瓜蒂散吐胸中实邪者也。若发汗吐下后。邪气乘虚留于胸中。则谓之虚烦。应以栀子豉汤吐之。栀子豉汤。吐胸中虚烦者也。栀子味苦寒。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涌者吐之也。涌吐虚烦。必以苦为主。是以栀子为君。烦为热胜也。涌热者。必以苦。胜热者。必以寒。香豉味苦寒。助栀予以吐虚烦。是以香豉为臣。内经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
治有轻重。适其所以为治。根据而行之。所谓良矣。
栀子(君十四枚擘) 香豉(臣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渣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卷下 诸药方论
瓜蒂散方
华佗曰。四日在胸。则可吐之。此迎而夺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气浮上部。填塞心胸。
胸中满者。吐之则愈。此随证治之之法也。大约伤寒四五日。邪气客于胸中之时也。加之胸中烦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则为吐证具。乃可投诸吐药。而万全之功有之矣。瓜蒂味苦寒。内经曰。湿气在上。以苦吐之。寒湿之气。留于胸中。以苦为主。是以瓜蒂为君。赤小豆味酸涩。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分涌膈实。必以酸为佐。
是以赤小豆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涌泄。寒以胜热。去上膈之热。必以苦寒为辅。
是以香豉为使。酸苦相合。则胸中痰热涌吐而出矣。其于亡血虚家。所以不可与者。以瓜蒂散为峻剂。重亡津液之药。亡血虚家。补养则可。更亡津液。必不可全。用药君子。必讲究焉。
瓜蒂(君一分熬黄) 赤小豆(臣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七。以香豉一合。用熟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渣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卷下 诸药方论
大陷胸汤方
结胸由邪在胸中。处身之高分。邪结于是。宜若可汗。然所谓结者。若绑定之结。不能分解者也。诸阳受提于胸中。邪气与阳气相结。不能分解。气不通。壅于心下。为硬为痛。是邪正因结于胸中。非虚烦膈实之所同。是须攻下之物可理。低者举之。
高者陷之。以平为正。结胸为高邪。陷下以平之。故治结胸。曰陷胸汤。甘遂味苦寒。
苦性泄。寒胜热。虽曰泄热。而甘遂又若夫间之。遂直达之气。陷胸破结。非直达者不能透。是以甘遂为君。芒硝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又曰。咸以软之。气坚者。以咸软之。热胜者。以寒消之。是以芒硝为臣。大黄味苦寒。将军也。荡涤邪寇。除去不平。将军之功也。陷胸涤热。是以大黄为使。利药之中。此为峻剂。伤寒错恶。结胸为甚。非此汤则不能通利之。剂大而数少。取其迅疾。分解结邪。此奇方之制也。
黄帝针经曰。结虽大。犹可解也。在伤寒之结。又不能久。非陷胸汤。孰可解之矣。
甘遂(君一钱七) 芒硝(臣一升) 大黄(使六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渣。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未。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卷下 诸药方论
半夏泻心汤方
凡陷胸汤攻结也。泻心汤攻痞也。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陷胸汤为直达之剂。塞而不通。否而不分为痞。泻心汤为分解之剂。所以谓之泻心者。谓泻心下之邪也。痞与结胸。有高下焉。结胸者。邪结在胸中。故治结胸曰陷胸汤。痞者。邪留在心下。故治痞曰泻心汤。黄连味苦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苦先入心。以苦泄之。
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味辛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甘草味甘平。大枣味甘温。人参味甘温。阴阳不交曰痞。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所谓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而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水升火降。则痞消热已。而大汗解矣。
黄连(君四两) 黄芩(臣三两) 半夏(佐半升洗) 干姜(佐三两) 人参(使三两) 甘草(使三两炙)
大枣(使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卷下 诸药方论
茵陈蒿汤方
王 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发黄者。热之极也。非大寒之剂。
则不能彻其热。茵陈蒿味苦寒。酸苦涌泄为阴。酸以涌之。苦以泄之。泄甚热者。必以苦为主。故以茵陈蒿为君。心法南方火而主热。栀子味苦寒。苦入心而寒胜热。
大热之气。必以苦寒之物胜之。故以栀子为臣。大黄味苦寒。宜补必以酸。宜下必以苦。推除邪热。必假将军攻之。故以大黄为使。苦寒相近。虽甚热。大毒必祛除。分泄前后。复得利而解矣。
茵陈蒿(君六两) 栀子(臣十四枚擘) 大黄(使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蒿。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则黄从小便去也。
卷下 诸药方论
白虎汤方
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者。非此汤则不能解之也。夏热秋凉。暑 之气。
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知母味苦寒。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又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欲彻表热。必以苦为主。故以知母为君。石膏味甘微寒。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之。热胜其气。必以甘寒为助。是以石膏甘寒为臣。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热气内蕴。消燥津液。则脾气燥。必以甘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是太阳中 。得此汤则顿除之。即热见白虎而尽矣。立秋后不可服。以秋则阴气平矣。白虎为大寒剂。秋王之时。若不能食。服之而气哕逆不能食。成虚羸者多矣。(春沂云立秋后至多矣四十二字疑后人所加。)
知母(君六两) 石膏(臣一斤碎) 甘草(使二两炙) 粳米(使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卷下 诸药方论
五苓散方
苓令也。号令之令矣。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茯苓味甘平。猪苓味甘平。甘虽甘也。终归甘淡。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渗泄。水饮内蓄。须当渗泄之。必以甘淡为主。是以茯苓为君。猪苓为臣。白术味甘温。脾恶湿。水饮内蓄。则脾气不治。益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白术为佐。泽泻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泄饮导溺。必以咸为助。故以泽泻为使。桂味辛热。肾恶燥。水蓄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散湿润燥。故以桂枝为使。多饮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气外泄。是以汗润而解也。
茯苓(君十八铢) 猪苓(臣十八铢去皮) 白术(佐十八铢) 泽泻(使一两六铢) 桂枝(使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卷下 诸药方论
理中丸方
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应土。处在中州。在五脏曰孤脏。属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独治在中。一有不调。此丸专治。故名曰理中丸。人参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缓中益脾。必以甘为主。是以人参为君。白术味甘温。内经曰。脾恶湿。甘胜湿。温中胜湿。必以甘为助。是以白术为臣。甘草味甘平。内经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补之。补中助脾。必先甘剂。是以甘草为佐。干姜味辛热。喜温而恶寒者胃也。胃寒则中焦不治。内经曰。寒湿所胜。
平以辛热。散寒温胃。必先辛剂。是以干姜为使。脾胃居中。病则邪气上下左右无所不至。故又有诸加减焉。若脐下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桂。气壅而不泄。则筑然动。白术味甘补气。去白术则气易散。桂辛热。肾气动者。欲作奔豚也。必服辛味以散之。故加桂以散肾气。经曰。以辛入肾。能泄奔豚气故也。吐多者去白术。加生姜。气上逆者则吐多。术甘而壅。非气逆者之所宜也。千金方曰。呕家多服生姜。此是呕家圣药。生姜辛散。是于吐多者加之。下多者还用术。气泄而不收。则下多。术甘壅补。使正气收而不泄也。或曰湿胜则濡泄。术专除湿。是于下多者加之。悸者加茯苓。饮聚则悸。茯苓味甘。渗泄伏水。是所宜也。渴欲得水者加术。津液不足则渴。术甘以补津液。腹中痛者加人参。虚则痛。本草曰。补可去弱。即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寒多者加干姜。辛能散也。腹满者去白术。加附子。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术甘壅补。于腹满者则去之。附子味辛热。寒气壅郁腹为之满。以热胜寒。以辛散满。
故加附子。内经曰。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此之谓也。
人参(君) 白术(臣) 甘草(佐炙) 干姜(使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 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
卷下 诸药方论
四逆汤方
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也。四肢者。诸阳之本。阳气不足。阴寒加之。阳气不相顺接。
是致手足不温。而成四逆也。此汤申发阳气。却散阴寒。温经暖肌。是以四逆名之。
甘草味甘平。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却阴扶阳。必以甘为主。是以甘草为君。
干姜味辛热。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逐寒正气。必先辛热。是以干姜为臣。附子味辛大热。内经曰。辛以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以附子为使。此奇制之大剂也。四逆属少阴。少阴者肾也。肾肝位远。非大剂则不能达。内经曰。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谓也。
甘草(君二两) 干姜(臣一两半) 附子(使一枚生用去皮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卷下 诸药方论
真武汤方
真武北方水神也。而属肾。用以治水焉。水气在心下。外带表而属阳。必应发散。故治以真武汤。青龙汤主太阳病。真武汤主少阴病。少阴肾水也。此汤可以和之。真武之名得矣。茯苓味甘平。白术味甘温。脾脾恶。腹有水气。则脾不治。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渗水缓脾。必以甘为主。故以茯苓为君。白术为臣。芍药味酸微寒。生姜味辛温。内经曰。湿淫所胜。佐以酸辛。除湿正气。是用芍药生姜酸辛为佐也。附子味辛热。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温经散温。是以附子为使也。水气内渍。至于散则所行不一。故有加减之方焉。若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咳者水寒射肺也。
肺气逆者。以酸收之。五味子酸而收也。肺辛寒。以辛润之。细辛干姜辛而润也。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茯苓专渗泄者也。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酸之性泄。去芍药以酸泄也。辛之性散。加干姜以散寒也。呕者去附子。加生姜。气上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气。两不相损。气则顺矣。增损之功。非大智孰能贯之。
茯苓(君三两) 白术(臣二两) 芍药(佐三两) 生姜(佐二两切) 附子(使一枚泡去皮脐作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
卷下 诸药方论
建中汤方
内经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位在上。肾处在下。左右上下。四脏居焉。脾者土也。
应中央。处四脏之中。为中州。治中焦。生育荣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荣卫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汤温建中脏。是以建中名焉。胶饴味甘温。甘草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脾者。必以甘为主。故以胶饴为君。甘草为臣。桂辛热。辛、散也。润也。荣卫不足。润而散之。芍药味酸微寒。酸、收也。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芍药为佐。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黄帝针经曰。
荣出中焦。卫出上焦是矣。卫为阳。不足者益之必以辛。荣为阴。不足者补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荣卫通。是以姜枣为使。或谓桂枝汤解表。而芍药数少。建中汤温里。而芍药数多。殊不知二者远近之制。皮肤之邪为近。则制小其服也。桂枝汤芍药佐桂枝同用散。非与建中同体尔。心腹之邪为远。则制大其服也。建中汤芍药佐胶饴以建脾。非与桂枝同用尔。内经曰。近而奇偶。制小其服。远而奇偶。
制大其服。此之谓也。
胶饴(君一升) 甘草(臣一两炙) 桂枝(佐三两去皮) 芍药(佐六两) 大枣(使十二枚擘) 生姜(使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卷下 诸药方论
脾约丸方
约者结约之约。又约束之约也。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
麻仁味甘平。杏仁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仁杏仁。润物也。本草曰。润可去枯。脾胃干燥。必以甘润之物为之主。是以麻仁为君。杏仁为臣。枳实味苦寒。浓朴味苦温。润燥者必以甘。甘以润之。破结者必以苦。苦以泄之。枳实浓朴为佐。以散脾之结约。芍药味酸微寒。大黄味苦寒酸。苦涌泄为阴。芍药大黄为使。
以下脾之结燥。肠润结化。津液还入胃中。则大便软。小便少而愈矣。
麻子仁(君一两) 杏仁(臣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枳实(佐半斤炙) 浓朴(佐一尺炙去皮) 大黄(使一斤去皮) 芍药(使半斤)
上六味。蜜和丸。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卷下 诸药方论
抵当汤方
人之所有者。气与血也。气为阳气。流而不行者则易散。以阳病易治故也。血为阴血。蓄而不行者则难散。以阴病难治故也。血蓄于下。非大毒峻剂。则不能抵当其甚邪。故治蓄血曰抵当汤。水蛭味咸苦微寒。内经曰。咸胜血。血蓄于下。胜血者。必以咸为主。故以水蛭为君。虻虫味苦微寒。苦走血。血结不行。破血者必以苦为助。
是以虻虫为臣。桃仁味苦甘平。肝者血之源。血聚则肝气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散血缓急。是以桃仁为佐。大黄味苦寒。湿气在下。以苦泄之。血亦湿类也。荡血通热。是以大黄为使。四物相合。而方剂成。病与药对。药与病宜。虽苛毒重疾。必获全济之功矣。
水蛭(君三十个炙熬) 虻虫(臣三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佐三十个去皮熬) 大黄(使三两去皮酒洗)
上四味。锉如麻豆大。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未利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