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杂病源流犀烛 » 杂病源流犀烛全文在线阅读

《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

关灯直达底部

咳嗽,肺病也,然虽为肺之主病,五脏六腑皆有之。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其大较也。而咳与嗽异,先不可不辨,有声无痰曰咳,非无痰,痰不易出也,病在肺,肺主声,故声先而痰后。有痰无声曰嗽,非无声,痰随嗽出,声不甚响也,病在脾,脾藏痰,故痰出而嗽止。二者总因心火困土克金所致。因咳有痰,重在咳,肺为主,急宜顺气,肺恶温燥,橘红、贝母、桔梗、桑皮、知母、麦冬、紫菀为要药。因痰致嗽,重在痰,脾为主,速宜消痰,脾恶寒润,二术、南星、半夏为要药,清火兼之,最是要法。而致咳之由,则有两大头脑,一曰内伤,七情饥饱是也;一曰外感,风寒暑湿是也。而风寒暑湿所感,竟有不咳者,感太重径伤脏腑,不留于肺,故不咳。不然,先中皮毛以次传及五脏,故亦不复咳。七情饥饱所伤,竟有不嗽者,病尚浅,止在本脏,不上干于肺,故不咳。否则,脏气受伤以次病及上焦,故一时不遽咳。所以伤寒以有嗽为轻,七情之咳,必久而后见也。自表入者病在阳,若用寒凉收敛,必连绵不解,变生他证,故宜辛温(宁嗽汤,或二陈汤加防风紫苏之属),以求其属,散其邪,肺清而嗽自愈。自内生者伤其阴,阴虚阳浮,水涸金燥,喉痒而咳,最忌辛香助阳,故宜甘润(宜保和汤、滋阴清化丸),以滋养肺,水旺气畅,而咳自愈。然外治虽宜散,若病气形气俱虚,又当补益以温解,如参苏饮之用参,桂枝汤之用甘芍,实脾也,脾实则肺金得养,前邪易出,后邪难入矣。内治虽宜润,若命门火衰气不化水,不得概执滋阴之说,而参羌附桂不妨酌用也。

然则内伤外感之殊,不可先悉其源流乎,而其发于五脏移于六腑者,可更条析言之。经曰:肺咳之状,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宜以肺经药治之,如桔梗、贝母、瓜蒌、桑皮、苏子、花粉等)。咳不已,大肠受之,咳则遗尿(引上加升麻,引下加大黄。主治余粮汤)。心咳之状,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宜以心经药治之,如黄连、细辛、郁金、麦冬、远志等)。咳不已,小肠受之,咳则失气,气与咳俱失(引上加桔梗,引下加木通、小茴。主治芍药汤)。脾咳之状,右胠下痛引肩背,甚或不可动,动则咳剧(宜以脾经药治之,如半夏、二术、陈皮、腹皮之属)。咳不已,胃受之,咳则呕,或长虫出(引上加升麻,引下加石膏、益智、厚朴。主治乌梅丸)。肝咳之状,左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宜以肝经药治之,如柴胡、前胡、川芎、青皮、青黛等)。咳不已,胆受之,咳则呕胆汁(引上加川芎,引下加青皮。主治黄芩汤)。肾咳之状,腰背相引痛,舌本干,咽作咸,甚则咳涎(宜以肾经药治之,如独活、天冬、山萸、故纸等)。咳不已,膀胱受之,咳则遗溺(引上加羌活,引下加橘核。主治茯苓汤)。久嗽不已,三焦又受之,咳则腹满,不欲饮食(引上加川芎,引下加青皮。主治木香顺气散)。心包络咳,心胸间隐隐作痛(宜以心经药治之,如丹皮、山栀、肉桂等)。此经言脏腑相因之咳,所当分别而治者也。其余又有肺胀,痰挟瘀血,或左或右,不得眠,动则喘急者(宜四物汤加山栀、红花、诃子、青皮、竹沥、姜汁等。不得卧者不治)。又有肺劳热,生虫如蚕,咳逆气喘,谓之膏肓病,针灸不至者(宜驱二竖丸)。又有脾胃先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水冷金寒而咳者(宜六君子汤加减)。又有过服凉冷,脾胃受伤,寒水挟木势而上侵肺胃,前病未除,新病更甚,若进寒凉,必至危殆者,急补土母(宜八味丸、六君子汤加炮附)。又有因火烁肺金而咳者,清金降火,谁不知之,芩连二冬知柏误用,必至更甚,急补北方以泻南方(宜六味丸、桔梗汤)。补阴后,随用参芪救肺,使金土相生,方可谓识先后着,若用参芪于壮水之先,阳火愈旺,金愈伤矣。以上皆脏腑余证,未可忽视者也。且夫咳之为病,有新久虚实之殊。新咳者,肺有实邪,风则散之(宜参苏饮),寒则发之(宜二陈汤加紫苏、葛根、杏仁、桔梗),热则清之(宜金沸草散去麻黄、半夏,加薄荷、五味、杏仁、桑皮、贝母、茯苓、桔梗、枇杷叶之属),火则泻之(宜清火止咳汤),湿则除之(宜白术汤),痰则涤之(宜加味二陈汤)。有久病忽咳,病虽久而咳则暴,亦为新咳,必新伤风食也,风则疏之(宜消风宁嗽汤),食则消之(宜大安丸去连翘、黄连,加桔梗、枳实等),即愈矣。久咳者,属虚属郁。有由气虚者(宜补中益气汤)。有由血虚者(宜阿胶四物汤)。有由血虚火盛,喘咳声嘶者(宜芩连四物汤)。有气血两虚者(宜宁肺汤)。有虚劳嗽,痰热渴汗者(宜滋阴清化丸)。有虚劳咳血痰喘者(宜五汁膏)。有虚劳嗽一二声,无痰,夜则发热,过则冷,睡多梦者(宜劫劳散)。有火郁于肺,咳则有声无痰者(宜桔梗汤)。有湿痰内郁,痰出则咳少止,少顷又咳者(宜加味二陈汤)。而又有咳久伤脾,满面生疮者(宜人参蛤蚧散)。有久咳失音者(宜杏仁膏、清肺汤)。有久咳失气者(宜劫嗽丸)。有久咳面目浮肿者(宜葶苈散)。有久咳不止,诸药不效者(宜噙化丸、立效方)。有久咳成痨者(宜保和汤)。有久咳经年百药不效,余无他证,与劳嗽异者(宜百部膏、乌梅膏)。有痰郁火邪在中,成干咳嗽者,此证极难治,先用开剂(宜逍遥散重加桔梗),后用补阴之品(宜本事鳖甲丸加熟地、当归、白芍、麦冬、阿胶、茯苓之属)。咳之为病,又有四时昼夜之异:春嗽,春气上升也,宜清气(宜二陈汤加川芎)。凡咳遇春即发,为脾病,健脾为主(宜异功散加止嗽药)。夏嗽,炎火逼肺也,无黄连不愈(宜桔梗汤加石膏、黄连)。秋嗽,燥金用事也(宜二陈汤加桑皮、天冬)。秋末发嗽,交夏方愈,乃寒包热也,还须解表(宜二陈汤加柴胡、葛根)。冬嗽,风寒外束也,亦须发散(宜二陈汤加麻黄、杏仁、羌活、防风)。五更嗽,或五更痰多,或清晨痰多,总皆脾虚所致(宜六君子汤加炮姜)。日夜不咳,但朝晨咳几声,火空则发也(宜二陈加黄芩、桔梗、桑皮)。日夜亦嗽,惟早晨嗽更甚,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中也(宜泻白散加知母,或二母散,五更嗽同)。上半日咳,痰稠黄,胃火也(宜二陈汤加竹茹、贝母、石膏)。午后咳,痰黑粘滞,阴虚火动也(宜六味作汤,加止嗽药)。黄昏咳,肾经阳衰阴弱,虚火上炎也,当补脾肺,生肾水,不可专用嗽药(宜六味丸、六君子汤间服)。不论大人小儿,黄昏熟睡中忽咳两三声,食积痰也,消其痰而咳自止(宜二陈汤加山楂、神曲、麦芽)。后半夜嗽,风也(宜二陈汤加防风)。日轻夜重咳,血少也(宜二陈汤多加当归即止)。凡黄昏五更,上半夜咳属实,后半夜咳属虚,此又不可不知者。

总而言之,咳嗽之因,共十有六:一曰风嗽,风乘肺也,其脉浮,必兼鼻塞,流涕声重,口干喉痒,憎寒发热,自汗恶风,烦躁,语未竟而咳(宜款冬花散、金沸草散)。二曰寒嗽,脾肺皆受寒邪也,其脉弦微,必兼面白口甘,水反侮土,寡于畏也,腹中大寒,痰白作泡,口甘涎沫者,胃寒不和,必以辛甘热去之(宜紫苏饮子、半夏温肺汤)。或有遇寒即发者,乃寒包热也,解表则热自除(宜桔梗汤加麻黄、防风、杏仁、陈皮、紫苏、木通、黄芩)。大概寒伤肺而咳者,其脉紧,必兼鼻塞声重,憎寒发热,无汗,烦躁,不渴胸紧,甚至音哑(宜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桔梗)。三曰热嗽,伤于暑热而得嗽也,其脉数,必兼口燥,声嘶,烦热引饮,或吐涎沫,甚至咯血(宜洗肺散、芩半丸、黄连化痰丸)。须知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足乍有时冷,其脉洪滑者,必热痰留滞于内,故嗽而胸满也(宜半黄丸、小陷胸汤)。四曰湿嗽,湿伤脾也,其脉濡细,必兼骨节烦疼,四肢沉重,或有汗,小便不利,痰多(宜白术汤、白术丸)。五曰郁嗽,即火嗽也,其脉数,必兼面赤,或肺胀喘急,睡不安,痰少,甚者干咳而无痰,乃肾水枯涸,邪火独炎所致(宜清化丸、清金降火汤)。六曰劳嗽,虚劳咳嗽也,其脉细数,必兼盗汗出,痰多,作寒热,火升喘促,盖缘酒色过度,虚劳少血,津液内耗,心火上炎,遂使燥热乘肺,唾咯脓血,上气涎潮,其嗽连续不已也(宜人参清肺汤、诃黎勒丸、人参芎归汤)。七曰食积嗽,伤食生痰,久积发咳也,其脉数硬,必兼胸满噫酸,发热,或稠痰壅滞喘满,皆由胃火上炎,冲逼肺气,久而不愈也,此非青黛、瓜蒌不除(瓜蒌丸、二母宁嗽汤)。总之,凡有食积者,必面青黄白不常,面上如蟹爪路,一黄一白者,此又可望色而知也。八曰气嗽,七气积伤成咳也,其脉浮洪滑数,必兼上气喘急,痰涎凝结,或如败絮,或如梅核,滞塞咽喉,吐不出,咽不下,多因七情郁结,或劳伤脾肺,甚而多吐脓血,渐成肺萎,将作劳瘵也。然气嗽一证,妇人多有之(宜团参饮子、苏子降气汤、星香丸)。九曰痰嗽,嗽动便有痰声,痰出即嗽止也,其脉浮滑,必兼胸膈满,痰涎多,或寒热交作,面浮如盘,缘湿痰在胃,上干于肺也(宜半瓜丸、滴油散、澄清饮)。其有一种发咳时,直至顿吐饮食,痰物俱尽,方小安者,此乃肝木克脾土,风痰壅盛所致也(宜白圆子)。十曰干嗽,肺中无津液也,其脉细涩,必兼气弱或促,乃痰郁火邪于肺中,轻则连咳数十声,方有痰出,重则虽多咳亦无痰,故为干咳嗽,极难治,始宜用苦桔梗以开之,再用补阴降火之剂,不已,则成劳瘵,在不得志者多患此(宜干嗽补肺膏、加味二母丸、琼玉膏)。十一曰血嗽,嗽而多唾瘀血也,其脉浮芤而数,必兼喉中有腥气,或因上焦有热,血瘀沉闷,嗽声连并,气不得透(宜桑皮散),或因打扑损伤肺气作咳,多吐黑血(宜当归散)。十二曰酒嗽,伤酒而成也,盖酒大热有毒,或冷热兼饮,日久渐伤胃脘,其气结聚不流,致成湿痰作嗽(宜瓜蒌青黛丸、瓜蒌杏连丸、蜂姜丸)。十三曰久嗽,诸般嗽久也,盖积痰留聚肺脘,粘滞如胶,以致气不升降,或上气喘急(宜蜂姜丸、贝母汤、加味百花膏)。并有至数十年不愈者(宜马兜铃丸、润肺除嗽饮)。十四曰火嗽,火热嗽也,其脉洪数,必兼面赤,烦渴引饮,有声痰少。或由肺家积热(宜清肺饮)。或由伤寒潮热,痰盛,胸胁痛(宜柴胡枳桔汤)。或由火郁肺胀,气急息重(宜海青丸)。盖以肺肾二经,乃人身之化源,二经有亏,则化源绝,故痰火益盛,而嗽发不止也(宜滋阴清化丸)。十五曰夜嗽,阴虚嗽也,多属肾气亏损,火炎水涸或津液壅而为痰,故夜间属阴分,阴气相感,故咳声不绝,至晓方缓,或兼口苦,胸痞,胁痛,多吐涎沫,不进饮食,故夜咳必用知母,切忌生姜,以其辛散,恐复伤阴也。古人多以六味丸加知、柏、天冬、贝母、橘红治之,所以滋化源也(宜滋阴清化丸、麻黄苍术汤)。十六曰天行嗽,感时行之气作咳也,盖因时令不正,人多感冒,以致痰盛,寒热,或鼻塞声重(宜人参饮子、一服散)。而亦有四时感受风寒作嗽,不尽由一时天行之气者(宜参苏饮)。由是以治诸咳,庶几用药皆有关窍,而罔弗奏功矣。

〔脉法〕 (咳嗽哮喘肺萎肺瘫)。《内经》曰:喘鸣肩息者,脉实也,缓则生,急则死也。《脉诀》曰:咳嗽所因,浮风紧寒,数热细湿,房劳涩难。右关濡者,饮食伤肺。左关弦短,疲极肝衰。浮短肺伤,法当咳嗽。五脏之嗽,各视本部。浮紧虚寒,沉数实热,洪滑多痰,弦涩少血。形盛脉细,不足以息,沉小伏匿,皆是死脉。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证内脉,参考调停。《正传》曰:关上脉微为咳,脉弦或紧为寒,脉浮为风,脉细为湿,脉数为热,脉沉为留饮,沉数为实热,洪滑为多痰,脉浮软者生,沉小伏匿者死。又曰:喘脉滑而浮者生,涩而数者死,大抵宜浮迟,不宜急数。又曰:咳逆脉浮而缓者易治;弦急而按之不数者难治;脉急或促或微皆可治;脉代者死;右关脉弦者,木乘土位,难治。仲景曰:咳唾脓血,脉数虚,为肺萎;数实,为肺痈。《脉经》曰:喘脉滑而手足温者生,脉涩而手足寒者死,数者亦死,为其形损故也。又曰:肺痈唾血,脉紧强者死,滑者生。《回春》曰:喘急脉沉,肺胀停水,气逆填胸,脉必沉取,沉而实滑,身温易愈,身冷脉浮,尺涩难补。《入门》曰:咳逆上气,脉散者死。散即数也,咳逆脉数,为火刑金,故必死。

〔咳嗽之因〕 《内经》曰:人感于寒,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河间曰:经云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者,盖伤湿积于脾也。大抵秋气宜清肃,若反动之,气必上冲为咳嗽,甚则动脾湿而为痰也,是知脾无留湿,虽伤肺气,亦不为痰。若有痰而寒少热多,故咳嗽。是咳嗽非专主于肺病,以肺主皮毛,而司于外,故风寒先能伤之也。经云:五脏六腑皆能使人咳,非独肺也。各以其时主之而受病焉,非其时,则传以与之也,所病不等。风寒燥湿火,皆能令人咳,惟湿病痰饮入胃,留之而不行,上入于肺则为嗽。假令湿在心经,谓之热痰;湿在肝经,谓之风痰;湿在肺经,谓之气痰;湿在肾经,谓之寒痰。各随证用药。又曰:无痰有声曰咳。肺气伤而不清也。无声有痰曰嗽,脾湿动而为痰也。有痰又有声则曰咳嗽耳。

〔喘咳由肾家虚〕 《直指》曰:肾虚不能纳气归元,故气逆。咳喘痰盛,或喘或胀,髓虚多唾,足冷骨痿,胸腹百骸俱为牵掣,咳愈重,声愈干,当于受病之处图之。又曰:肺出气,肾纳气,凡咳嗽暴重,动引百骸,自觉气于脐下逆奔而上,此肾虚不能纳气也,当以补肾为主,毋徒宁肺。

〔咳嗽不治证〕 《灵枢》曰:咳而羸瘦,脉坚大者死;咳而脱形发热,脉小坚急者死。《入门》曰:凡咳喘至肺胀有咽疮,失音者必死。脉数有热,喘嗽吐血上气不得卧者死。《正传》曰:久嗽不止,成痨声哑,或喉中生疮者不治。《丹溪》曰:咳嗽肺胀,郁遏不得眠者,为难治也。

〔禁忌法〕 《入门》曰:凡久嗽,忌用人参、半夏、陈皮等燥药,久喘亦忌人参。凡气嗽,忌罂粟壳、肉豆蔻等涩药。丹溪曰:凡咳嗽,口干咽燥而有痰者,忌南星、半夏,宜瓜蒌仁、贝母。若有饮水者,又忌瓜蒌,恐腻膈。

〔导引〕 《保生秘要》曰:伸足坐定双捏儿诀,用力撑起,低头躬身渐下,以两手扳足尖三次,随原诀用力仰起,次咽津下降幽阙。如此躬法二十四回,养静半香效。

〔运功〕 《保生秘要》曰:此证有三种:或感风寒而嗽,或因心火妄动,灾于肺窍,但用归元凝神一法封固,火不上行,肺窍不痒,其嗽自止。却寒嗽持守微用闭法,却火嗽但用封固取静,后引肾水浇灌肺火,周旋度数,肺得水润,嗽自然止。

哮肺病也,当先辨哮与喘与短气三证之相似而不同。李氏士材曰:喘者,促促气急,噏噏痰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哮者,与喘相类,但不似喘开口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呷者口开,呀者口闭,开口闭口,俱有声音,呀呷二音,合成哮字,以痰结喉间,与气相击,故呷呀作声。短气者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痰声,亦不抬肩,但肺壅而不能下。按士材分别三证,至为精细,临证时所当详察。哮之一证,古人专主痰,后人谓寒包热,治须表散(宜陈皮汤,冬加桂枝)。窃思之大都感于幼稚之时,客犯盐醋,渗透气脘,一遇风寒,便窒塞道路,气息急促,故多发于冬初,必须淡饮食,行气化痰为主(宜千金汤能治一切哮)。禁凉剂恐风邪难解也,禁热剂恐痰火易升也,苏子、枳壳、青皮、桑皮、桔梗、半夏、前胡、杏仁、山栀皆治哮必用之药。士材谓先于八九月未寒时,用大承气下其热,至冬寒无热可包,此法大妙。而又有食哮(宜清金丹),有水哮(宜水哮方),有风痰哮(宜千缗导痰汤),有年久哮(宜皂荚丸、青皮散,若服青皮散愈后,宜用半夏八两,石膏四两,苏子二两,丸服)。皆当随证治之,无不可以断其根也(宜定喘汤)。

〔哮病证治〕 《入门》曰: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纲目》曰:哮喘遇冬则发者有二证,一由内外皆寒,须用东垣参苏温肺汤,一由寒包热,须用越婢加半夏汤表散之。《正传》曰: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

喘,肺病也。《内经》论喘之因甚多,独诸病喘满,皆属乎热一语,足为纲领。王海藏云:气盛有余便是火,气盛当作气衰,有余当作不足,肺气果盛有余,则清肃下行,岂复为喘,皆以其火入肺,炎烁真阴,气衰不足,故喘。所谓盛有余者,非肺之气,肺中之火也。海藏诚发千古之精奥,而犹未究火所由来。火之有余,即水之不足,诸逆冲上,皆缘壮火食气,销烁肺金。真阴虚,故火益旺,其证多自小腹下火起而上,左尺大而虚,非四物阴血之剂可疗。下焦龙火,亦非寒凉可降。其挟痰者,乃水挟木火而上,非竹沥枳半能消,必当补泻兼行(宜六味作汤,加麦冬、五味子,大剂浓煎服之),则水自升,火自降,痰自消。若六脉俱沉实,遍身痰气火气,坐卧不得,则又不在此例(宜黄连膏)。总之,喘因虽多,而其原未有不由虚者,元气衰微,阴阳不接续,最易汗脱而亡,一时难救。古人言诸般喘证,皆属恶候是也。盖人身气血阴阳,如连环式样一般,两圈交合图两圈交合之中,一点真阳,命也。牵扯和匀即呼吸调息也,若不接续,即见鼻扇唇青,掀胸抬肚,张口摇肩等状,脉亦不续,无神即死,故凡喘皆不可忽视也。试条列之:火郁喘,六脉俱涩,或沉伏,四肢厥冷,拂拂气促而喘,以为有余,脉却不紧数,以为阴虚,尺脉又鼓指,寒热俱难投,惟当宣散蓄热(宜逍遥散加黄连、吴萸),使之发汗,既愈,再养阴和阳(宜六味丸)乃佳。水气喘促,乃水气逆行乘肺,肺得水而浮,喘不能卧,气不宣通,当从小便去之(宜桂苓甘术汤、肾气丸)。风寒外束喘,喘必有力,其气粗,有余之喘也(宜三拗汤)。劳碌气虚喘,必呼吸急促(宜六君子汤)。胃虚喘,抬肩撷肚,喘而不休(宜五味子汤)。食喘,凡病初起即喘急,多食,或放屁,或咬人,或见壮脉,皆食重之故,消其食自愈(宜资生丸)。痰喘,动作便有痰声(宜先服定喘汤加瓜蒌三剂,次照痰证治)。痰甚喘,痰声更甚,喘不休(宜神仙住喘汤)。气喘,呼吸急促无痰声(宜定喘汤)。火喘,乍进乍退,食则减,已则发(宜桔梗二陈汤)。暑喘,遇暑热即病(宜清暑益气汤)。湿喘,不论内蒸外感,皆胸满,张口促急,以利水为要(宜渗湿汤)。阴虚喘,火自脐下上冲,便喘不休(宜四物汤加知柏、麦冬、五味,间服六味丸)。肺痈喘,必口燥,胸中隐隐痛,吐脓,右寸脉数实,以保金化毒为主(宜桔梗汤加防风、橘红、金银花、麦冬)。肺萎喘,唾有脓血,或浊痰(宜紫菀散)。肺胀喘,上气烦躁,目如脱状,脉浮而大(宜越婢加半夏汤),脉浮,心下必有水气(宜小青龙汤加石膏)。药后喘,或其人素来劳倦气虚,或当病后用攻伐药太过,以致喘不能收(宜补中益气汤)。忽作喘,必因感风感气,或多食饮酒而然,须兼所感治之(宜以定喘汤为主,各加所感药)。似喘非喘之喘,由阳明之气下行,胃络不和,逆而上出也(宜六君子汤)。似火非火之喘,真元耗极,肾气上奔,四肢厥冷,面赤烦躁恶热,此非邪火,乃命门真火离宫不归,两寸浮数,两尺微弱,用凉药似稍快,少顷依然,此当细求其绪,与以助元接真镇坠之品(宜六味丸、肾气丸,生脉散送下),觉气稍定,复用大剂以镇于下,或可回生(宜大剂参、芪,加故纸、牛膝、阿胶)。小儿行走气急作喘,必是食,食喘必兼感,如感风疏风,感气开气,受惊镇惊,加入消食药中自愈(宜以平胃散为主,各加所感药)。老人动即作喘,皆由虚衰,必用补益,不可专任定喘之剂(宜嵩崖脾肾丸)。喘遇秋冬即发,寒包热也,解表则愈(宜陈皮汤)。喘不休,汗出如油,气脱也,不治,惟独参汤浓煎多服,或可少延时日。种种喘证,皆当详察治之,至用药,通忌敛涩升发燥热酸咸之品,降气清火润肺,方为治喘平和之法(宜通用苏子、桑皮、枇杷叶、前胡、乌药、枳壳、半夏、山栀、元参、知母、青黛、黄芩、梨肉、贝母、杏仁、花粉、桔梗、橘红、天冬、麦冬等)。孙庆曾先生云:凡喘,皆不可轻视,言易治,旨哉言乎,诚见乎喘病之重,而治喘之难也,临证者慎旃。

〔喘急形证〕 《内经》曰: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其气逆而上行,冲冲而气急,喝喝而息数,张口抬肩,摇身掀肚者是为喘。丹溪曰:喘急者,气因火郁,而成稠痰在肺胃也。《入门》曰:呼吸急促者谓之喘,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虚者气乏身冷,痰如冰,实者气壮胸满,身热便硬。又曰: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乃肺之络脉逆,而不得随经上下也。又曰:喘非风寒伤肺,则痰火胀急,风寒则祛散,痰火则疏导,但火热者亦不可纯用苦寒,宜温以劫之。又曰:凡喘未发,以扶正为主,已发以散邪为主。

〔喘由肾虚〕 《得效》曰:下元虚冷,肾气不得归元,上喘气急,安肾丸、八味丸主之。

〔喘嗽声嘶〕 丹溪曰:声嘶者,由血虚受热也,蛤粉、青黛,蜜丸,时常含化。

〔喘病不治证〕 仲景曰:凡喘,烦躁无脉,身冷神昏者死。发汗如油,汗出如珠不流,抬肩撷肚,喘而不休,及膈前高起,手足厥冷,脉散及数者,皆死。《直指》曰:汗出发润喘者为肺绝,身汗如油喘者为命绝,直视谵语喘满者不治。诸有病笃,正气欲绝之时,邪气盛行,都壅逆而为喘。然则喘之危急,又何可以寻常小证目之哉!

〔导引〕 (哮喘同)。《保生秘要》曰:用手法于十一椎下脊中穴,掐之六十四度,擦亦如数,兼行后功,喘自然安。

〔运功〕 (哮喘同)。《保生秘要》曰:以手摩擦两乳下数遍,后擦背,擦两肩,定心咽津降气,以伏其喘。

【治咳嗽方八十三】

宁嗽汤 〈表病嗽〉

桔梗  半夏  枳壳  陈皮  前胡  葛根  桑皮  茯苓  苏叶  杏仁  甘草

加姜、葱。冬加麻黄取汗。服此方后,再用加味二陈汤一剂,痊愈,不必多服。

二陈汤 〈寒嗽〉

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保和汤 〈内伤咳〉

贝母  知母  天冬麦  冬  款冬花  苡仁  杏仁  五味子  炙草  紫苏  薄荷  马兜铃  紫菀  桔梗  百合  阿胶  当归  百部  饴糖

加姜。失血加蒲黄、生地、小蓟;痰多加橘红、茯苓、瓜蒌仁;喘者,去紫苏、薄荷,加苏子、桑皮、陈皮。

滋阴清化丸 〈内伤咳〉

天冬  麦冬  生地  熟地  知母  贝母  茯苓  山药  花粉  五味子  甘草

蜜丸弹子大,含化。

芍药汤 〈小肠咳〉

白芍、甘草各四钱煎。

余粮汤 〈大肠咳〉

禹余粮  赤石脂

乌梅丸 〈胃咳〉

乌梅  细辛  炮附子  桂枝  人参  黄柏  干姜  黄连  当归  蜀漆

饭丸。

黄芩汤 〈胆咳〉

黄芩  生姜  半夏  甘草

茯苓汤 〈膀胱咳〉

茯苓  桂枝  生姜

炙甘草

木香顺气散 〈三焦咳〉

木香  香附  青皮  陈皮  厚朴  苍术  枳壳  砂仁  甘草

四物汤 〈肺胀〉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驱二竖丸 〈肺劳生虫〉

麦冬  炮姜  川椒  黄芪  人参  肉桂  百部  白术  远志肉  细辛  炙甘草  杏仁

蜜丸含化。

六君子汤 〈水冷金寒咳〉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半夏  广皮

八味丸 〈过服寒凉〉

地黄  萸肉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附子  肉桂

六味丸 〈火烁肺金〉

地黄  山药  萸肉  丹皮  泽泻  茯苓

桔梗汤 〈火郁于肺〉

桔梗  香附  山栀  黄芩  前胡  贝母  知母

参苏饮 〈风嗽〉

人参  紫苏  葛根  半夏  前胡  桔梗  枳壳  广皮  茯苓  甘草  木香

金沸草散 〈热嗽〉

金沸草  麻黄  前胡  荆芥  甘草  半夏  赤苓  细辛

加姜、枣。

清火止咳汤 〈火嗽〉

枳壳  杏仁  黄芩  石膏  山栀  瓜蒌霜  桔梗  桑皮  知母  贝母  前胡  甘草

加生姜。

白术汤 〈湿嗽〉

白术(三钱)  半夏  橘红  茯苓  五味(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姜(五片)

人参饮子 〈天行嗽〉

人参  桔梗  五味子  赤苓  半夏(各一钱半)  枳壳  甘草(各七分)

加姜。

麻黄苍术汤 〈夜嗽〉

麻黄  苍术  黄芪  草蔻仁  柴胡  羌活  防风  归尾  炙草  生草  黄芩  五味子  姜

加味二陈汤 〈痰嗽〉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枳壳  桔梗  瓜蒌仁  杏仁  黄芩  前胡  山栀

消风宁嗽汤 〈新风嗽〉

桔梗  枳壳  半夏  陈皮  前胡  葛根  茯苓  紫苏  杏仁  桑皮  甘草

大安丸 〈食嗽〉

白术  山楂  橘红  半夏  神曲  麦芽  茯苓  苏子  连翘  黄连

补中益气汤 〈气虚嗽〉

人参  黄芪  甘草  陈皮  白术  归身  升麻  柴胡

阿胶四物汤 〈血虚嗽〉

阿胶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芩连四物汤 〈声嘶〉

黄芩  黄连  麦冬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宁肺汤 〈气血两虚〉

人参  当归  白芍  桑皮  阿胶  麦冬  茯苓  白术  熟地  炙甘草  五味子  川芎

五汁膏 〈虚劳咳血〉

天冬  麦冬(各二钱半)  生地  薄荷(各二钱)  贝母  丹皮(各一钱)  茯苓(八分)  犀角  羚羊角(各五分)  梨汁  藕汁  莱菔子  蔗汁  人乳汁(各二杯)

水八杯,将诸药煎至三杯,去渣,入五汁炼成膏,收蜜二两,重汤顿半日。

劫劳散 〈虚劳嗽〉

白芍  黄芪  人参  甘草  熟地  麦冬  茯苓  当归  五味  阿胶  半夏

人参蛤蚧散 〈久嗽生疮〉

人参  蛤蚧  杏仁  甘草  茯苓  桑皮  知母  贝母

杏仁膏 〈失音〉

杏仁(三两)  姜汁  砂糖  白蜜(各一两五钱)  桑皮  木通(一两二钱半)  紫菀  五味(各一两)

将后四味先熬三炷香,去渣,入前四味炼成膏,含化。

清肺汤 〈又〉

五味子  五倍子  黄芩  甘草(等分)

劫嗽丸 〈久嗽失气〉

诃子  百药煎  荆芥

蜜丸含化。

葶苈散 〈浮肿〉

葶苈(隔纸炒)  郁李仁  桑皮(各一钱)  旋覆花  槟榔  木通(各八分)  大腹皮(七分半)

加生姜。

噙化丸 〈久嗽〉

熟地  阿胶  五味子  贝母  款冬花  杏仁  人参  炙草

蜜丸。

立效方 〈又〉

五味子(四钱)  贝母  瓜蒌(各五钱)  杏仁  苏梗  天冬(各一两)  款冬花(八钱)  葱白(七根)  川椒(每岁一粒)

共为末,入猪肺中,荷叶包,蒸熟,五更作一次食尽,大妙,否则留第二日五更再食,同淡烧酒食,食完另饮陈酒少许,安卧至晓。

百部膏 〈经年咳〉

百部,只一味,煎膏,每含化。

乌梅膏 〈又〉

乌梅,只一味,煎膏,每含化。

逍遥散 〈干咳〉

白术  白芍  当归  柴胡  茯苓  丹皮  薄荷  麦冬  山栀  牛膝  甘草

本事鳖甲丸 〈补阴〉

鳖甲  五味  地骨皮

蜜丸,食前盐汤下。

异功散 〈春嗽复发〉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泻白散 〈晨嗽〉

桑皮  地骨皮  甘草  粳米  人参  茯苓  知母  黄芩

款冬花散 〈风嗽〉

麻黄  贝母  阿胶  杏仁  炙草  知母  桑皮  半夏  款冬花

加姜。

紫苏饮子 〈寒嗽〉

苏叶  杏仁  桑皮  青皮  陈皮  五味  麻黄  甘草  人参  半夏  姜

半夏温肺汤 〈胃虚冷嗽〉

半夏  细辛  桂心  旋覆花  陈皮  人参  桔梗  白芍  甘草(各一钱)  赤苓(六分)

加姜五片。

桔梗汤 〈寒包热嗽〉

桔梗  去白陈皮(各一两)  半夏(八钱)  枳实(二钱)

为粗末,每三钱,姜五片煎。

洗肺散 〈热嗽〉

半夏(三钱)  黄芩  天冬  麦冬(各二钱)  五味  杏仁(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五片)

芩半丸 〈又〉

黄芩  半夏(各一两)

姜汁糊丸,每姜汤下五七十丸。

黄连化痰丸 〈又〉

黄连  梨汁  藕汁  莱菔汁  生薄荷汁(等分)

入砂糖,细火熬膏,以匙挑服。

半黄丸 〈热痰嗽〉

黄芩(一两半)  南星  半夏(各一两)

姜汁打糊丸,姜汤下三五十丸。

小陷胸汤 〈又〉

白术丸 〈湿嗽〉

白术(一两半)  南星  半夏(各一两)

姜汁糊丸,姜汤下五七十丸。

清化丸 〈郁嗽〉

贝母(一两)  杏仁(五钱)  青黛(三钱)

姜汁、砂糖丸,含化。

清金降火汤 〈肺胃痰火〉

陈皮  杏仁(各一钱半)  赤苓  半夏  桔梗  贝母  前胡  瓜蒌仁  黄芩  石膏(各一钱)  枳壳(八分)  甘草(三分)  姜(一片)

水煎,食后服。

诃黎勒丸 〈劳嗽〉

诃子皮(五钱)  海粉

瓜蒌仁  青黛  便香附  杏仁  贝母(各二钱半)

姜汁和蜜丸,樱桃大,含化。

人参芎归汤 〈嗽血〉

当归  川芎  白芍(各一钱半)  赤苓  人参  陈皮  半夏  阿胶  细辛  五味  甘草(各七分)

加姜三片,枣二枚。

瓜蒌丸 〈食嗽〉

瓜蒌实  山楂  半夏曲  神曲(等分)

瓜蒌瓤、竹沥和丸,姜汤下。

二母宁嗽汤 〈又〉

石膏(二钱)  知母  贝母(各一钱半)  山栀  黄芩(各一钱二分)  瓜蒌仁  赤苓  桑皮  陈皮(各一钱)  枳实(七分)  甘草(二分)  五味子(十粒)  姜(二片)

团参饮子 〈肺萎痨瘵〉

人参  半夏  紫菀  阿胶  百合  天冬  款冬花  杏仁  桑叶(各一钱)  细辛  甘草(各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加姜(二片)

苏子降气汤 〈气嗽〉

橘红  半夏  当归  前胡  厚朴(各一钱)  炙甘草  沉香(各五分)  姜

星香丸 〈又〉

南星  半夏  去白陈皮(各三两)  香附(二两)  皂角(水浸一伏时,晒干)

姜汁糊丸。

半瓜丸 〈痰嗽〉

半夏  瓜蒌仁(各五两)  贝母  桔梗(各二两)  枳壳(一两半)  知母(一两)

姜汁糊丸。

滴油散 〈又〉

蚌壳(煅,一两)  青黛(二钱)

研和,淡齑水滴入麻油数点,调服三钱。

澄清饮 〈痰嗽他药不效〉

蚌粉  南星  半夏  知母  贝母  白矾(各一钱)  姜(五片)

水煎,澄清。

干嗽补肺膏 〈干嗽〉

生地(二斤)  杏仁(二两)  生姜  白蜜(各四两)

捣如泥,饭上蒸五七度,每于五更挑三匙咽下。

加味二母丸 〈又〉

知母、贝母,同巴霜十粒炒黄色,入明矾、白及,四味等分,姜汁蜜丸,含化。

琼玉膏 〈又〉

生地(十六斤,捣,绞取汁)  人参细末(二十四两)  白茯苓(细末,四十八两)  白蜜(炼,去渣,十斤)

一方加天冬、麦冬、地骨皮各八两,名益寿永真膏。制法、治法,详在喘病方后。

桑皮散 〈血嗽〉

甘草(一钱半)  薄荷  桔梗  川芎  防风  桑皮  黄芩  前胡  柴胡  苏叶  赤苓  枳壳  川贝母(各八分)

加姜三片,枣二枚。

当归饮 〈又〉

川大黄  苏木  生地  当归  赤芍(等分)

为末,每三钱,温酒调服。

瓜蒌青黛丸 〈酒嗽〉

瓜蒌仁(一两)  青黛(三钱)

蜜丸,含化。

瓜蒌杏连丸 〈又〉

瓜蒌仁  杏仁  黄连(等分)

竹沥、姜汁丸。

蜂姜丸 〈又〉

便香附  白僵蚕  蛤粉

瓜蒌仁  蜂房  杏仁  神曲(等分)

姜汁、竹沥加蜜和丸,噙化。一方无便香附,有茜根。

贝母汤 〈久嗽〉

贝母(姜制)  干姜  五味子  陈皮  半夏  柴胡  肉桂(各五钱)  黄芩  桑皮(各二钱半)  木香  甘草(各一钱二分半)

共为粗末,每五钱,入杏仁七枚、姜五片煎。

加味百花膏 〈久咳不愈〉

紫菀  款冬花(各一两)  百部(五钱)

每用末三钱,姜三片、梅一枚煎汤下。

马兜铃丸 〈又〉

马兜铃  杏仁  半夏(各一两)

另研巴豆二十一粒,去皮、心、油,皂角煎膏和丸,雄黄为衣,每用十丸,空心,乌梅二个煎汤送下,以能利为度。

润肺除嗽饮 〈又〉

款冬花  紫菀  麻黄  陈皮  石膏  半夏  桔梗  桑皮  枳壳  乌梅肉  罂粟壳(各七分)  杏仁  薄荷  甘草(各五分)

五味子(九粒)  加姜(三片)  茶叶(三分)

清肺饮 〈火嗽〉

前胡  荆芥  桑皮  枳壳(各一钱)  知母  贝母  薄荷  赤苓  桔梗  苏叶  阿胶  杏仁  天冬  甘草(各七分)  姜(三片)  梅(一个)

柴胡枳桔汤 〈又〉

麻黄  杏仁  枳壳  桔梗  柴胡  黄芩  半夏  知母  石膏  葛根(各一钱)  甘草(五分)

加生姜三片。

海青丸 〈又〉

海蛤粉  青黛  瓜蒌仁

诃子皮  便香附  半夏(各一两)

姜汁糊丸,姜汤下三十丸。

滋阴清化丸 〈又〉

生地  熟地(并酒浸)  天冬  麦冬(各二两)  黄柏(盐酒炒,一两半)  酒白芍  茯苓  山药  杞子  元参  苡仁(各一两)  五味子(七钱)  甘草(五钱)

蜜丸,弹子大,空心含化下一丸。如痰嗽太甚,加入陈皮、贝母各一两。

一服散 〈天行嗽〉

大半夏(三个)  杏仁(七个)  罂粟壳(二个)  乌梅(二个)  阿胶(一钱)  生姜(十片)  紫苏(十叶)  甘草(一钱)

【治哮方九】

陈皮汤 〈表散〉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壳  紫苏  桔梗  苍术  黄芩

冬加桂枝。

千金汤 〈总治〉

麻黄  桑皮  苏子  杏仁  白果  黄芩  半夏  甘草  款冬花

清金丹 〈食哮〉

萝卜子(蒸晒为末,一两)  猪牙皂角(烧,存性,三钱)

姜汁糊丸。

水哮方 〈水哮〉

芫花  大水上浮萍  米粉

三味搜为膏,清水煮熟,恣意食之。

皂荚丸 〈久哮〉

皂荚(去皮、子、弦,蜜丸,二钱)  明矾  杏仁  白丑(头末,各一钱)  紫菀  炙甘草  桑皮  石菖蒲  半夏(各二钱)  胆星(一钱半)  百部(一两二钱)

煎膏丸前药。

千缗导痰汤 〈风痰哮〉

半夏(七个,泡,切四片)  南星  陈皮  赤苓  枳壳(各一钱)  皂角  甘草(各一寸,并蜜炙)

加姜五片,煎服。

参苏温肺汤 〈内外皆寒〉

人参  紫苏

木香  肉桂  五味子  桑皮  陈皮  半夏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加姜三片。

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

石膏(四钱)  麻黄(二钱)  半夏(一钱半)  甘草(一钱)  姜(五片)  枣(二枚)

定喘汤 〈除根〉

麻黄(八分)  杏仁(一钱半)

黄芩  半夏  桑皮  苏子  款冬花  甘草(各一钱)  白果(二十一粒,去壳,炒黄色)

【治喘方二十四】

六味丸 〈总治〉

地黄  山药  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黄连膏 〈喘难坐卧〉

川连四两,金银各一锭,水九碗,煎二碗,再用水六碗,煎一碗,再用水二碗,煎半碗,共成膏,入人乳一碗、童便一碗、姜韭拍田螺汁各一碗,薄蜜收,贮瓷器中,渐渐服。

逍遥散 〈火郁〉

当归  茯苓  白术  白芍  柴胡  甘草

桂苓甘术汤 〈水气〉

茯苓(四钱)  桂枝  白术(各三钱)  甘草(二钱)

金匮肾气丸 〈又〉

地黄  萸肉  山药  丹皮  泽泻  茯苓  附子  肉桂  牛膝  车前子

三拗汤 〈风寒〉

麻黄(不去节)  杏仁(不去尖)  甘草(不炙,等分)

加姜取汗。

六君子汤 〈劳碌〉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半夏  陈皮

五味子汤 〈胃虚〉

五味子  人参  杏仁  麦冬  陈皮  白术

加姜、枣。

资生丸 〈食喘〉

人参  白术  茯苓  橘红  山楂  神曲  川连  白蔻仁  泽泻  桔梗  广藿香  白扁豆子  建莲肉  薏苡仁  山药  芡实  麦芽

定喘汤 〈痰喘〉

紫菀  五味子  橘红  炙甘草  苏子  桑皮  苏叶  杏仁  半夏  枳壳

加生姜。甚者加葶苈子、厚朴、陈皮、前胡。

神仙住喘汤 〈痰甚〉

黑丑(头末,一钱)  明矾(三分)  皂角(四分)  木香(三分)  人参(一分)

共为末,用莱菔汁调下十服,无不愈者。

桔梗二陈汤 〈火喘〉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桔梗  枳壳  黑山栀  黄芩  黄连

清暑益气汤 〈暑喘〉

人参  黄芪  苍术  白术  升麻  陈皮  神曲  泽泻  当归  青皮  麦冬  葛根  甘草  五味子

渗湿汤 〈湿喘〉

苍术  白术  甘草  干姜  茯苓  橘红  丁香

加姜、枣。

四物汤 〈阴虚〉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桔梗汤 〈肺痈〉

桔梗  贝母  当归  瓜蒌仁  枳壳  苡仁  桑皮  黄芪  汉防己  甘草节  杏仁  干百合

紫菀散 〈肺萎〉

紫菀  知母  贝母  人参  桔梗  甘草  茯苓  阿胶  五味子

越婢加半夏汤 〈肺胀〉

麻黄  石膏  生姜  甘草  半夏  大枣

先煮麻黄去沫,再入诸药合煎。

小青龙汤 〈水气〉

麻黄  桂枝  白芍  细辛  甘草  干姜  半夏  五味子

补中益气汤 〈药后喘〉

人参  黄芪  归身  白术  甘草  陈皮  升麻  柴胡

生脉散 〈似火非火〉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平胃散 〈小儿〉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加姜、枣。

嵩崖脾肾丸 〈老人〉

熟地  山萸  山药  补骨脂  益智仁  砂仁  丹皮  茯苓  泽泻  桂  附子  车前子  牛膝

蜜丸。

琼玉膏 〈干咳〉

生地(十六斤,捣,绞取汁)  人参末(一斤半)  茯苓末(三斤)  白蜜(炼,去渣,十斤)

上和匀,入磁缸内,以油纸五重,厚布一重,紧封缸口,置铜锅内水中,悬胎令缸口出水上,以桑柴火煮三昼夜,锅内水减,用暖水添之。日满取出,再用蜡纸紧封缸口,纳井中浸一日夜,取出,再入旧汤内煮一日夜,以出水气,乃取出,先用少许祭天地神祗,然后每取一二匙,温酒调服。如不饮酒,白汤下,日进二三服。如夏热天置阴凉处,或藏水中,或埋地中,须于不闻鸡犬声幽静处,不令妇女丧妇人见之。制时终始勿犯铁器,服时忌食葱、蒜、莱菔、醋、酸等物。此膏填精补髓,调真养性,返老还童,补百损,除百病,万神俱足,五脏充溢,发白还黑,齿落更生,行如奔马。日进数服,可免饥渴,攻效不可尽述。一料分五剂,可救瘫痪五人。一料分十人,可救劳瘵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