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卫国里有一个老人,和自己的儿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后来老人受到佛陀教义的启发,就和儿子一起出了家,老人做了比丘僧,他的儿子成了小沙弥,于是两人不再是父子,而成为师徒。
这天,老比丘带着小沙弥去化缘,师徒俩不知不觉越走越远,等他们想到要回去时,天已经快黑了。师父年纪大,走得很慢,徒弟就上前来搀着师父走。
天越来越黑,当他们来到一片树林中时,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只能听见师徒俩行走的脚步声和树叶的沙沙声,还有从远方传来的各种野兽凄厉的嗥叫声。
小沙弥知道树林中常有野兽出没,为了保护师父,就紧紧抱住师父的肩膀,连扶带推地快步向树林的边缘走。
师父年老力衰,又东奔西走了一整天,早就累得走不动了,再加上看不清楚道路,一个踉跄跌倒在地,头刚好磕在硬石头上,一下子就死去了。
小沙弥看到师父倒在地上,赶忙把他拉起来,可是见他没什么反应,才发觉师父已经死了。小沙弥不禁大吃一惊,失声痛哭!
天亮以后,小沙弥独自一人回到寺庙。
寺里的比丘们知道事情的经过后,纷纷谴责小沙弥:
“你看!都是你不小心,害死了自己的父亲。”
“就是说嘛!竟然把自己的父亲推去撞石头,真是个不孝子!”
小沙弥有口难辩,心中很委屈,就去找佛陀诉苦。
佛陀让小沙弥坐下,说道:“你要说的话我全都知道了,你师父的死不是你的错。”
话虽如此,但小沙弥还是眉头紧皱,无精打采的。
佛陀看了,微笑着继续说:“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吧!从前有一个父亲生了重病,儿子很着急,到处求医问药。每天他服侍父亲吃过药后,就扶父亲上床躺下,让父亲睡个好觉。可是他们住的是一间茅草屋,地上非常潮湿,引来许多蚊蝇,整天嗡嗡地飞来飞去,打扰父亲睡眠。儿子见父亲在床上睡不着,马上找来苍蝇拍到处追打蚊蝇,却怎么也打不完。”
“儿子又急又气,转身抄起一根大棍子对着空中的蚊蝇拼命追打。恰巧有一只蚊蝇落到了父亲的鼻子上,儿子一时没看清楚,慌忙一杖打去,父亲就这样被棍子打死了。”
佛陀停了一会儿说:“孝顺的儿子在无意中伤人性命,只能算是一个意外,不能因此指责儿子是杀人犯,否则就冤枉他了。”
佛陀看到小沙弥听得很认真,似乎有所感悟,就进一步问:“你使劲推你的师父,是怕师父遭到野兽的袭击,想赶快离开树林,并不是心存恶念,故意要伤害他的性命,是吗?”
小沙弥点头称是。
佛陀说:“我讲的故事和你所经历的事有些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佛法是慈悲的,你安心修行吧!”
小沙弥听了佛陀的话,心中获得了安慰,从此更加勤奋修行了。
世间最可怕的并不是做错事,而是生错心。事情做错了可以弥补、可以改正;可是如果心错了,就没办法了,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小沙弥做错了事,但是没生错心,所以虽然师父的死他有责任,但并不该受到太多的责罚,这跟故意伤害师父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我们做人,就要做那不生错心的人。我们对人也要分清是错事还是错心,不要因为别人有那么一丁点的错误,就将对方看成是十恶不赦的坏人。要懂得从对方的角度去想,要明了他们为什么犯错,是做了错事,还是生了错心。
如果仅仅是做了错事,而我们却给予大大的惩罚,反而容易让人心灰意冷,生出错心来。如果对方真是生了错心,那么就要给予惩罚了。
我们要用错心、错事的标准要求自己,也要用这个标准衡量别人。克制自己只许做错事,不许生错心,也要原谅别人的错事,惩罚他们的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