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成佛之后,回到他的故乡迦毗罗卫城去传法。由于释尊本人德范的感召,加上净饭王的鼓励,于当地引起一阵随释尊出家修行的热潮。甚至连生性傲慢的释迦王族王子,即释迦牟尼佛的堂兄弟提婆达多也出家为僧。
提婆达多从佛出家后,修行非常认真,但是进步不大。
当时,佛陀已有多种神通,而且佛陀得到人们的尊重,供养丰厚。见到这些,提婆达多非常妒忌,也想拥有佛陀拥有的一切,于是他便向释尊乞求修得神通之道。因为他觉得,大家之所以都尊敬佛陀,是因为他有神通,如果自己获得了神通,也便会有人敬仰了。
提婆达多不了解,佛陀拥有神通和他受人敬仰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佛陀受人尊崇是因为有大般若的智慧,他以最伟大的人格来感化一切众生。
佛陀觉得提婆达多的目的不纯,便拒绝了他的请求,开释他,神通并不是万能的利器,不能解脱轮回之苦。最重要的是注重内心的修行,启迪内在的智慧,觉悟宇宙的真理。
提婆达多求佛尊不成,就向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及神通第一目连以及大迦叶请求,要他们教他神通,但同样遭到了拒绝。
提婆达多并不死心,又去找自己的亲弟弟,即在佛尊身旁担任侍者的阿难。阿难在佛弟子当中,号称为“多闻第一”。他所听闻的佛法数量之多,为其他弟子所无法企及,对神通的修研方法自然掌握颇多。
阿难个性温和,当时也还未证得阿罗汉。他对于哥哥求教的动机,并未多想,就将自己听闻到的神通修习法教给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学会后,勤加练习,终于学会了多种神奇本事。此刻,对佛陀的妒忌之火煎熬着他的心,他恨不得立即取代佛尊,获得众人的供养。
提婆达多蛊惑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子,让王子迫害父亲取得王位。阿阇世王成了新国王,给予了提婆达多在各个方面的支持。
阿阇世王给了提婆达多超越人们想象的供养:每天一早一晚,阿阇世王都会用五百辆宝车到提婆达多那里礼敬。每到吃饭的时间,阿阇世王还会供上五百尊食器的美味佳肴。同时,还有五百比丘追随在提婆达多的左右,一起受到阿阇世王的供养。
佛陀的弟子们把提婆达多的情况告知了佛尊,佛尊说:“你们不要羡慕提婆达多,这样隆重的供养会害了他,就如同竹子开花、骡子怀孕,最终会给自身带来毁灭。”之后,佛尊说了一个偈子:
芭蕉若结子,竹苇生其实。
如骡怀妊时,斯皆还自害。
利养及名闻,愚人所爱乐。
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
提婆达多的欲望越燃越热,甚至想要取代佛尊。他大闹竹林精舍,将一位比丘尼活活打死,因此也犯下了杀阿罗汉的重罪,最终堕入地狱。
不管是谁,放不下便会有灾魔,越是有牵挂的东西,这灾魔就越重。如果得到了那放不下的东西,便更是祸害了。
就像提婆达多,他得到了供养,因此便心生狂意,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这种身处成功之处的目空一切,正是让人犯错的最根本原因。
要追求成功,更要学会如何面对成功,如果觉得能够取得想要的成功,便说明自己能够做成一切,那便离失败不远了。
越是风光的时候越要低调,越是辉煌的时候越要小心。成熟的麦穗头是低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