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得道高僧来到一座无名荒山,山间茅屋中闪烁金光,高僧料定此间必有高人,遂前往一探究竟。
原来,茅屋中有一位老人,正在虔诚礼佛,老人目不识丁,从未研读过佛经,只是专注地念着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哞。”高僧深为老人的修为所动,只是他发现老人将六字真言中的两个字念错了,于是便指点了老人正确的梵音读法,然后便离开了,心想老人日后的修为定能更上一层楼。
一年后,高僧再次来到山中,发现老人仍在屋中念咒,但金光已不再。高僧疑惑万分,与老人攀谈得知,老人以往念咒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而得高僧指点后总是过于关注其中两字的读法,不由心绪烦乱,因此经常出错。
高僧一片好心,却办了坏事,让本来已经有所成就的老人反而不如之前了。这是因为高僧虽然有大法力,但还没有到达真正的悟的境地。
真正觉悟的僧人,自然会明白佛家不立文字的道理。佛法的真要是导人向善,引人专注的,只要达到了这目的,那佛法是真法还是人们的以误传误,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佛家依靠的本来就是专注而清净的内心。有了这份心,自然一切皆成。
凡事都要专一,不专一便会流于表面,因此不得深入。“杂则多,多则扰”,考虑得太多,困扰了自己,也搅乱了他人;“扰则忧,忧而不救”,思想复杂了,烦恼太多了,痛苦便会增多,最后连自己也拿自己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