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学僧向洛浦禅师告假辞行,想到其他地方去参学。
洛浦禅师问学僧道:“此处四面是山,你要往何处去?”
学僧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
洛浦禅师开释道:“如果你在十天之内,能够回答这个问题,那就请便。”
学僧就日夜思索,打坐经行、经行打坐,可是都没有办法明了。
有一天,学僧在菜园里走来走去,苦思应对,正巧遇见担任园头的善静禅师。善静禅师见状,趋前问道:“听说你已告假辞行到他处去参学,为什么还每天在这里走来走去?”学僧就将不能回答洛浦禅师问题的经过,详述一遍。
善静禅师听罢说道:“我可以教你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你千万不能告诉洛浦禅师是我教你的。”
学僧闻言,恳求善静教示。
善静禅师慢慢地说道: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洛浦禅师听完学僧的回答,问道:“这答案是谁告诉你的?”
学僧就回答:“是我自己的。”
洛浦禅师两眼圆睁说道:“我不相信。”
学僧不敢说谎,只好说是善静禅师教的。当晚,洛浦禅师上堂对大众宣布道:“莫轻园头善静禅师,他日其座下将会有五百人。”
后来善静禅师弘化一方,真有弟子五百多人。
真人不露面,露面非真人。禅宗的丛林里,多少烧火的、挑水的、煮饭的苦行者,都是在工作中参究悟道,但是却无人认识他的真面目。
“工作无尊卑,悟道有深浅。”真正的禅者不在于从事什么,而在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口里说着无上妙法的火工头陀,一样是佛。吞吞吐吐,词不达意的上座同样是禅的门外汉。
然而,人们却更愿意相信上座的词不达意,而不认识火工头陀的无上妙语。不是佛不度我们,而是我们无法自度。
一个可以自度的人,看人看的是言和行,而不是那人的地位。他们不会因为一个人衣冠楚楚,就觉得那人嘴里的话都是对的;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衣衫褴褛,就认为那人说什么都是一派胡言。
这样的人,有判断力,有决断力,也有一颗清醒的头脑。靠着这颗头脑,可以自救,也可以自度。
一个只会通过别人外在标签而判定人的人,必然是一个不懂得自度的人。这样的人只会跟着别人刻意营造的氛围走,从而让自己陷落。别人只给他一点点好处,他就认定那人是个大大的良善,从不去看那人之前做过什么。
一颗清醒的头脑,一个自度的心,不仅能让我们生活安宁,一样可以让我们少受欺瞒者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