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聪明爱:别拿男人不当动物 » 聪明爱:别拿男人不当动物全文在线阅读

《聪明爱:别拿男人不当动物》Chapter 1 想要了解男人,得去动物园看猩猩

关灯直达底部

偷情的收益是巨大的,完全有可能为他的基因带来意外的收获——纵使他以为自己只是为了爽或者寻求浪漫。但我们都知道,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是我们的基因在暗中操纵,对于人类自认的“理智”,基因只会发出窃笑。

人类为什么实行一夫一妻制,同时喜好偷情

在32盏聚光灯高悬、亮如白昼的演播厅内,选手们正紧张地在后台候场。

这个挑战比赛规则着实简单。台上一共有100名评委,选手只要上台阐述一句话,这句话如果能获得超过六成的评委支持,他就可以拿走巨额奖金。

别看规则简单,倒下的人却不少。在之前的比赛中,有的在“人生而平等”这类四平八稳的话面前倒下了;“男女平等”竟然被评委们嘘下了场;有的选手投机取巧地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个无法解释的谜”,结果他也倒下了;甚至连“评委都是好人”,这种讨好卖乖的话都没有获得半数以上评委的支持。

一个又一个的选手沮丧地下场而去。

台上的10万元奖金分文未动。随着时间的流逝,只剩下了最后一名选手。

这位选手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张小纸片,朗声读道:“人——就——是——黑——猩——猩。”

话音刚落,台下的观众忍不住乐开了花。评委席上的一名评委也飞快地掏出了反对牌,他前面的另一位评委稍微迟疑了一下,也掏出了反对牌。

因为按照规则,如果选手获得支持,本期的10万元就将分给获得支持的选手们;如果没有任何选手得到这10万元大奖,奖金就将会平分给每一位观众。

键盘手正要奏起悲伤的背景音乐,灯光师也准备将灯光转暗,谁知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第3名评委掏出了支持牌,第4名评委也掏出了支持牌。

然后是第5名、第6名、第7名……第99名、第100名。

也就是说,除了一开始的两位评委,剩下的整整98位评委,全部掏出了支持牌。

选手嘴角挂上一抹笑容,似乎他对这个结果早已成竹在胸。现场观众包括主持人却被大大地震惊了,从主持人召唤礼仪小姐的话音可以听出来,她嗓音里有一丝不解和一丝颤抖:“请礼仪小姐送上10万元奖金。”

台下的观众原本都呆若木鸡,但听到“10万元”几个字,他们突然群情激奋起来。到手的钱突然被一句莫名的话顶掉,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突然,一位时髦女郎尖声叫道:“有黑幕啊!”这句话更是刺激了在场的所有人。

接着,一位年轻小伙子粗声大气地吼道:“我早就怀疑你们这群人了,你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你们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你们有什么资格做评委?老实交代,否则我们这些被愚弄的观众是不会对你们客气的!”

骚动……

还是骚动……

眼看局面就要进一步失控,剧组人员匆忙上前调停……良久,评委们点了点头。

灯光亮起,音乐响起,只见100名评委沉默地齐刷刷地转过身去,每个人背后都写着鲜红的、一模一样的两个大字:基因。

如果你去过动物园,你会发现黑猩猩简直是一种“不知廉耻”的动物。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它们都可以随时随地与不同的异性性交。雌性黑猩猩在发情的时候,晃着红肿的屁股,不管逮到谁都当成老公。

呃,倘使人类和黑猩猩一样发情,我们的世界将会多么可怕……

人怎么会和黑猩猩一样呢?也许你对这样的假设嗤之以鼻。但不管是分子生物学还是基因研究,都指向同一个事实:我们和滥交的黑猩猩是亲缘关系极为接近的动物。

英国动物学家莫利斯在对大量的动物进行了观察和实验后,写了一本书,叫《裸猿》,销量直逼《圣经》。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杰拉德后来出版了一部《第三种猩猩》,也揭示了我们和猩猩的同源性。

实际上,我们和黑猩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和大猩猩之间的亲缘关系还来得近一些,我们的基因组中,98.4%的基因和黑猩猩一致。倘若外太空人造访地球,他们一定会将我们和黑猩猩关在同一个笼子里。

黑猩猩与人类有多么接近呢?如果你将黑猩猩和大猩猩看作是表兄弟,我们和黑猩猩就是一母所出的亲兄弟。黑猩猩与人类幼儿在智力上的相似程度,显然比外表的相似程度更高。科学家曾经成功地教会一只黑猩猩认识阿拉伯数字,这家伙会将0~9的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并能记住多达5位的数字。有的黑猩猩经过语言培训后,能听懂几千个英文单词,并能借助键盘等工具“说话”。实际上,黑猩猩幼年时期与人类的幼儿发育类似。有的甚至比人类幼儿更聪明,一直到幼儿能够牙牙学语时,它们才会落败。

从这张进化图(图1-1)中我们可以得知:人类和黑猩猩在生物图谱上是如此相似的近亲。实际上,在大约600万年前,我们才从黑猩猩和人类的祖先那里分化出来,从此走上独立演化的道路。

图1-1

仅仅1.6%的基因差别,就让我们成了“智人”吗?就决定了我们的外貌、生活习性、智力,还让我们成为非滥交的动物吗?基因告诉我们:1.6%真的不算什么,它不足以使我们变成万物之灵,红眼绿鹃和白眼绿鹃之间的差异也不止这么多。

近年来,随着对基因序列研究的逐步深入,科学家发现人类的Neuropsin基因[1] 内含子[2] 中的一个胸腺嘧啶[3] 点突变导致了人类与黑猩猩的分化,而且这个突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引导改变。在人和黑猩猩的分割线上,起关键作用的只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剪切点,加上这个剪切点黑猩猩就能变成人,去掉这个剪切点人就与黑猩猩无异。

Note

[1]Neuropsin基因: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它在动物的学习和记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内含子:是阻断基因线性表达的序列,发生改变后能影响人的基因。

[3]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酸中的碱基之一,发生突变后会破坏DNA基因的稳定。

很多人根深蒂固地想要和黑猩猩划清界限,人类中心论的科学家们更是不遗余力地试图做到这一点。但一切事实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我们和黑猩猩并无太大的区别。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会因为“爱情”的存在而采用与其他动物截然不同的择偶策略。难道没有爱情之前,人类就不繁殖了吗?人类就不抚养子女了吗?当然不是。也许你不知道:人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存活已经有500多万年了,而将爱情视为婚姻基础的这个念头,从产生到现在不到200年。这短短的200年,并不足以让人类的本能理解“爱情”这种虚无缥缈的事物。倘若地球人之外的智能生物来到地球,他将会很肯定地告诉我们:我们的“爱情”除了带有一些偶然性或者人为的浪漫装点之外,和黑猩猩追逐雌性发情的红臀部并无不同,它们同样是由基于两性繁殖的一些择偶偏好组成的。

热爱繁殖的祖先孕育了我们。实际上,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热爱两性关系的生物进化史。对两性关系无感的生物早就孤独地死去,他们没有给世界留下任何东西。而那些热爱繁殖的祖先,乃至祖先的祖先,他们是用什么原则或者倚仗什么方式来进行配偶选择的呢?这种本能冲动是如何扎根在我们体内,支使我们做出选择的?我们身上带着哪些祖先遗传给我们的择偶偏好呢?这个话题还得回到人类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上。

人类和黑猩猩最显著的不同,是直立行走和脑容量的增加。科技已经证实,人类的很多行为乃至高度发达的社会文化,其实只是直立行走的副产品。

有专家认为,与制造工具相比,直立行走更应该看作区分人与猿的标志,因为它不仅低能耗,还解放了双手、开阔了视野,而且为其他方面的演化奠定了基础,比如人类脑量的膨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还是改变我们人类择偶策略的关键。

人类为了直立行走,改变了盆骨形状,女性的产道也随之变窄了(也就是变得不那么圆了);在最近200万年的进化中,人类脑容量扩大了3倍,婴儿的头也因此变得很大。这两种改变的叠加结果便是增加了女性分娩的难度——产道变小,但婴儿的头却比以前还要大得多。这就意味着女性不得不采取一些手段来使自己的产道变大,实际上,她们这么做了,她们的产道确实大了一些,但这无异于杯水车薪——人类婴儿出生时候的平均体重在3公斤左右,黑猩猩的婴儿只相当于它的一半重。但是你要知道,雌性黑猩猩的体重一般是90公斤,接近人类女性体重的2倍。也就是说,按体重比来算,人类的宝宝相当于黑猩猩宝宝的4倍。实际上,人类婴儿的头实在太大了,人类女性已经在尽可能地生下最大的婴儿。

黑猩猩的孩子断奶之后就可以自行找东西吃,倘若想要生育和黑猩猩的孩子一样成熟的婴儿,人类女性需要怀孕18个月——但她们非常容易在这样的生产中死去。在生育辅助技术出现之前,生育对于女性已经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举动。只要胎儿的双顶径超过10厘米,就几乎不可能顺产下来。可以想象,如果怀孕18个月(双倍于现在的时间),鬼门关将会变得多么凶险。即使女性本身乐意怀孕18个月,用生命或者用近乎毁损的阴道换来头大无比、一断奶就能生活自理的婴儿,男人们也不会答应(你知道原因的)。

最终博弈的结果是,女人们不得不把孩子早点生出来,于是我们都在9个多月的时候呱呱坠地。与初生的小猴和猩猩相比,人类的婴儿是如此虚弱不堪。小猴生下来可以牢牢地抓住母亲,但是人类的婴儿6个月才能坐起来,8个月才会爬,12个月左右才能开始学习走路。多数时候,他们除了会哭和吃奶之外没有任何技能——忘记了,还有排泄,如果这也算技能的话。

实际上,幼猴出生的时候,其大脑已经达到成熟大脑的70%,其余30%将在出生后的半年内发育完成,黑猩猩的婴儿1年内可以完成大脑所有的发育,但人类婴儿出生时的脑容量仅有成人的23%——也就1/5多一点,在他过6岁生日前,他的大脑会持续发育,但一直到23岁才会完成(也就是说,有些人在大脑发育完成之前就结婚了)。

在直立行走的智人女性怀孕后期,她们的行动是如此不便,她们没有办法去参与正常的捕猎或者采集,于是就必须依靠雄性来为她们提供淀粉和蛋白质。在婴儿出生后的一段漫长的时间内,她还得需要雄性来做这些事,因为没有任何灵长类物种比人类的婴儿更依赖母亲。这意味着,母亲必须整天待在孩子身边,对他进行大量的亲代投资[1],她无法像其他动物的雌性一样去捕猎或者采集。如果她背着一个随时啼哭的婴儿出去觅食,那无疑是在主动对猛兽说:看这边,买一赠一呢!

出生到成年之前这段漫长的时间内,人类的幼儿需要父母来提供保护和食物,他们无法自己觅食,没有太多生活技能。他们甚至要到15岁以后,才能跑得和成年人差不多一样快。而对曾经生活于人类身边的野兽来说,这小东西在漫长的15年成长期中,就是一团美味的肉。

为了取得更好的繁衍成果,让孩子活下去,这种可怜的雄性“猩猩”必须做出一点什么来。事实上,在那样残酷的大环境下,如果他们不愿意参与抚育婴幼儿和家庭建设,他们的孩子就会死得很快。他们没有办法做到像黑猩猩和大猩猩那样洒脱。

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根据亲代投资理论,最好的方法是雄性配合雌性一起抚育、培养、训练(也就是投资)他们的婴儿,让其好好地存活下去。这就是雄性亲代投资(Male Parental Inverstment,简称MPI)。可想而知,愿意对自己的后代实施亲代抚育的雄性,比做完爱拍拍屁股走掉的雄性,拥有更容易存活、吃得更饱、长得更壮的后代。

Note

[1]亲代投资:指亲代为增加后代生存的机会(以让其成功繁殖)而进行的投资,但会以牺牲亲代投资其他适应度成分的能力为代价。适应度的成分包括现存后代的福祉、亲代的未来生殖能力和辅助家族的整体适应度。

很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群婚群居的制度对男性而言是缺乏动力的,这就好像大锅饭一样,若是做好做歹一个样,我为什么要外出狩猎?狩猎消耗体力且存在风险,待在洞穴里和女性交配显然更加吸引人。

这呼唤了一夫一妻制的出现。

实际上,从300万年前开始到现在,只有在15,000年前的农业社会里一度实行过一夫多妻制(而且只有少数地位高的雄性能实现这一点),多数时候,人类都实行一夫一妻制,无论狩猎民族社会,还是现代工业社会,人们都始终如一地奉行着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是如此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人们的基因里,这是由雄性亲代投资决定的。

然而,雄性亲代投资并不妨碍愿意对家庭负责的好丈夫们偶尔也去拈花惹草。

这可能基于以下两种考量:

第一,雄性永远都没有办法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除非他愿意24小时不合眼地看守妻子。所以如果错误地抚养了一个孩子,雄性的损失是巨大的。如果他就这么一个孩子的话,他的基因就因此灭绝了。可想而知,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制度也许很容易不经意间触发男性的父子关系不确认的焦虑。

第二,对雄性而言,性交是如此隐蔽又没有风险,只要不被自己的配偶发现,他最多损失一点精子,也许还损失一点金钱或者浪费一点甜言蜜语,换来的却有可能是高度的子嗣回报。倘若可以通过不妨碍家庭生活的性行为为自己留下一个后代,这样的收益是巨大的。

实际上,通过对人类雌雄体型以及人类与猩猩睾丸大小的比较,演化生物学家揭示:人类确实是轻微的一夫多妻制物种。轻微一夫多妻制的解释是,在一夫一妻制实行的同时,偷情、通奸以及招妓行为也在大行其道。但正常情况下,这种制度是以一夫一妻制为主的。

一夫一妻制并不能制止男性偷情。

我们上面已经说过,偷情的收益是巨大的,完全有可能为他的基因带来意外的收获——纵使他以为自己只是为了爽或者寻求浪漫。但我们都知道,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是我们的基因在暗中操纵,对于人类自认的“理智”,基因只会发出窃笑。

我们饿了的时候会想吃东西。身体通过一套特殊的运算,告诉我们应该吃一点高蛋白质的东西,于是我们会想吃鸡蛋;也许我们的身体需要摄入一些淀粉和糖,然后我们会想吃蛋糕;如果我们体内缺水,我们会想喝水。但这一切,都是由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大脑来决定的。也许我们以为这是自己的主观意识,但实际上这是我们身体的呼唤。就像我们要死要活地爱上某人,那只是基因告诉我们“你和他很配,你们的后代会很强壮”。我们真能操纵自己的意识吗?当然不能。

男人和女人,迥然相反的择偶策略

有A、B两个学校,实行两种完全不同的考试制度。A校实行的是严苛的淘汰制,学生努力学习可能得到满分,不努力则即使天资再聪颖也会被淘汰出局;B校实施的是宽松的合格制,只要学生不出现严重违规,一般都能合格,当然这种考试也有弊端,无论学生多么努力,最好的学生也只比最坏的学生多考那么几分。

我们来推理一下,这两所学校的学生会有什么不同呢?

A校的学生应该相当喜欢竞争,他们会琢磨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打倒对手和潜在的敌人,B校的学生应该比较爱好和平;A校的学生应该更努力,脑子更灵活,B校的学生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多野心,性格温和;A校的学生应该会认真地对待考试,而B校的学生应该不在意考试……不要以为这样的学校不存在,不要以为这样的考试很怪异,这两种考试,就是大自然里的生物每天都要面对的常规考试。这个考试的科目叫作繁殖。

1948年,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曼就在实验室里设立了这样的两所“学校”。他把一定数量的雄果蝇和同样数量的雌果蝇放在一起,让它们随意交配。结果显示,雄果蝇交配的次数和对象越多,它们的后代也就越多;而雌果蝇无论有多少个性伙伴,它们的后代数量也没有太多变化,即使是最性感的雌果蝇,也不会比最不受欢迎的雌果蝇拥有更多的后代。

实验结果告诉我们:雌果蝇后代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后代成长到繁殖期并且再繁殖下一代的能力(它的子代的繁衍能力),雄果蝇后代的数量则取决于它乱交的次数(它自己繁衍的能力)。

大多数情况下,繁殖是在雌性体内进行的。将一个后代抚养到繁殖期总比射一次精要麻烦得多,因此,雄性的生殖潜能比雌性的生殖潜能大多了。想想看,只要偷一次欢,他的子嗣也许就会直接增加一个,而雌性偷欢并无太多益处。因此,雄性偷欢的收益大、风险低,而雌性收益小、风险高。因此,雄性总是更具竞争力,喜欢乱交;而雌性不善竞争,比较挑剔——反正无论如何她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孩子。

这个结论被广泛追捧,即使后来某些动物学家认为雌性也同样不太忠实。但铁证是:精子远远没有卵子“值钱”。不忠的雄性比雌性多得多,而且不忠的范围更广,不忠的情况更严重。

一个著名的社交调查显示,75%的男大学生可以欣然接受来自素不相识的、拥有一定魅力的女性发出的一夜情邀约,而100%的女大学生拒绝了来自素不相识的魅力男人的一夜情邀约。在其他的地方,我们一样可以看到男性对性总是那么迫不及待,那么热切;而女性,总是被动的、保守的、迟迟不愿意付出的。

实际上,正因为卵子是如此珍贵。只要雌性愿意,她完全可以轻易获得一夜情或者通奸的机会,这会导致一些孩子不一定是他母亲的长期伴侣所生。根据英国的一项调查,约有4%的英国人是通过母亲偷情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或许我们可以把偷情叫得好听一点——精子战争[1]。

Note

[1]精子战争:Sperm competition,是由曼彻斯特大学生物学教授罗宾·贝克(Robin Baker)提出的概念,里面提出了一个震惊全球的现象:男性一次射出的精液当中,只有极少量(不到1%)的精子是拥有生殖能力的“取卵者”(egg-getter)。其余的精子是被刻意制造成不具备受精能力的,它们的主要任务则是阻止他人的精子和卵子结合。作者认为这从侧面反映了人类女性长久以来的偷情偏好。同名书籍《Sperm Wars》在国内有中文译本《精子战争》。

4%是什么概念呢?这个数字表示大约从1900年到现在,英国每个人的祖辈当中都至少有一个人的父亲不是他的亲生父亲。

4%这个数字并不算高,根据一项世界级的血型研究表示,10%的孩子不是父亲的亲生子女;而儿童保护机构揭示的非亲生孩子的比例是15%,美国某地采集来的数据甚至高达30%。

这些数字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在婚姻外偷情的男性比较容易得到原谅,婚外情的已婚女性却很难被赦免,那就是男人对于孩子的父性确认会因为女方出轨而更容易遭到毁损,最极端的例子便是荣誉谋杀[1],而男人外出偷情却不容易酿成什么极端后果——只要他注意避孕,又愿意回家。

为什么两性差距如此巨大?

答案是:为了达到生殖目的,两性的最低投资和受骗的风险大不一样。

很显然,性对男性而言,收益是巨大的。春风一度,他就完全可以收获一个孩子;而女性则需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怀孕并生育,还得抚育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男性的生育潜能比女性大得多。如果他愿意,他完全可以在3个月内让100个女性怀孕,只要有1%成活,他的基因扩散度就可以和一夫一妻制的爱家男人打平。而女性即使和100个男人上床,她1年内也只能生1个孩子。所以她必须关注孩子的质量,关注如何才可以获得一个愿意长期守护她和孩子的异性,以便于她的孩子平安成长到繁殖期。

Note

[1]荣誉谋杀:也称荣誉杀害(honor killing),是指男性成员以“捍卫家庭荣誉”为由,杀害他们认为与其他男子有“不正当关系”的女性家庭成员,盛行于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地区。

在过去的狩猎——采集社会里,一个女人最多可以抚养4个孩子直至他们长大成人,而男性的子嗣理论上可以无限多,只要成功地花5分钟偷情一次,就可以得到25%的额外收获。当然我们也知道,偷情也有一定的风险,也许他会被老婆发现,也许情妇的老公或者家人会痛扁他一顿,而且偷情的胚胎很难顺利成长——当女性发现孩子很难成活的时候,她们会选择堕胎或者溺婴,而且偷情出生的孩子因为缺乏父系的扶植,也很难顺利成长。最关键的是,纯粹偶然的性交完全可能无法产生后代。一个到处留情的花花公子的基因可能很快就会灭绝。

因此,对男性的基因而言,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呢?

答案是:混合择偶策略(Mixed Mating Strategies),也就是在拥有稳定家庭生活的同时,偶尔发生婚外情。

混合择偶策略的意思是同时保留两种择偶策略:一种是长期配偶策略,一种是短期配偶策略。前者性格越忠贞越好,哪怕为了忠贞牺牲一点基因优秀度也没关系;后者一定要放荡,容易被搞到手。更重要的是后者的数量越多越好。

这样的择偶策略对男人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在我们的祖先中存在3个族群,每群都有10个这样的男人。

A群是特别老实、对老婆极度一心一意的男人。

B群是非常花心、到处留种,从来不会留下来帮忙抚育孩子的男人。

C群结合上述两者,在保持一夫一妻制的基础上,偶尔拈花惹草的男人。

A群的男人显然很符合女人们的理想,但他们也很容易因为老婆偷情而濒临绝种。只要他们的老婆不忠,这样的专情基因就很容易散失在风中,失去了遗传的机会。很遗憾的是,人类女性不忠的并不在少数,上面已经提到过那些为别人抚养孩子的可怜父亲的比例。

B群男人其实采用了一个很好的策略,他们对子代的投入如此之少,以至于他们完全可以无限度地传播自己的种子。但不可忽视的是,退回去几百年,人类还生活在物质并不充裕的时代。在那种艰难的条件下生存的雌性,没有能力单独抚养一个婴儿直至成年。所以这些没有父亲的婴儿很可能被引产、被溺毙,或者夭折了,这些可怜的孩子活不到繁衍季节,结果这些男人虽然广种,却薄收。同时,他们还需要冒着被对方的父亲、哥哥、丈夫等人暴打至死,以及传染上疾病死去的风险——在抗生素普及以前,风流的文人们总是被各类性传播疾病困扰着。当然,他们败坏的名声很容易导致女人们望风而逃。此外,近代的女性虽然有了抚养私生子的经济能力,但避孕手段的普及,使得B群男人也很难扩散自己的基因。

好吧,我们再来看C群男人。一方面,他们通过婚姻里反复的性接触基本可以保证自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偷情又为他们的基因多买了一份保险。

与忠厚的老实人相比,选择混合择偶策略的男人多一重遗传基因的机会;与浪荡的花花公子比,选择混合择偶策略的男人拥有自己的后代(注意,是能安全成长到繁衍期的后代)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这就无怪乎如今C群男人当道了。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探索人类混合择偶策略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并不是在为男人的滥情开脱。C群男人的择偶策略从进化而言很优秀。生物的进化本能无关对错,就像由于远古时期食物的匮乏,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里都刻着热爱高脂肪和糖类的烙印,以至于很多人管不住自己的嘴,但这种基因或者说本能冲动并不代表大量进食高热量食物是正确的,很可能这种行为和我们的现代文明社会是完全相悖的。

在一夫一妻制下,这种混合择偶策略是不合法的,而且是非常不道德的。人之所以异于动物是因为人类社会有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明守则,这需要我们用理性克服每个人骨子里自私的冲动来达到制衡。我们有着内心的原始冲动不代表我们就应该去身体力行地发泄我们的原始欲望。

此外,我们阐述的是在没有完善的避孕药物和避孕方法之前所发生的故事——别忘了,避孕是近代才兴起的科技手段,这种漫长的择偶状态早已在我们的基因里打下深深的烙印。即使一个人并不喜欢孩子或者根本不想要孩子,但他(她)依然是那些喜欢繁殖、热衷繁殖、精于繁殖的祖先的后代。

男人的本性就像一张底片,这决定着他行为的本质,而呈现关键只在于这张底片被冲印出来了多少张,他无法改变这张底片上原有的刻印内容。后文我们还会提到,男人无法克制自己想要寻觅年轻有繁殖力的女性的冲动,即便他不想现在马上就拥有一个孩子。

一夫一妻制究竟对谁有利

小梁最近在发愁一个问题,他不知道在银银和雪儿两个女孩之间怎么选。

银银是他的同学,今年25岁,身高1.68米,本科毕业,他们一直都是彼此的精神伴侣,非常谈得来。

另外一个女孩是公司新来的同事雪儿,今年23岁,身高1.65米,学历只有大专,但长得非常漂亮,最关键的是雪儿性格非常好,而且挺崇拜小梁,要知道男人最爱的是女人的崇拜。

他每天都在这两个女人之间犹豫,不知道选谁好,放弃雪儿又怕伤了雪儿,放弃银银又怕伤了银银。

他时常在想,要是有一夫多妻制就好了。

小梁可以歇一会儿了,我国从来就没有一夫多妻制,即使是在封建社会,实行的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跟正妻不同的是,妾完全可以被作为财物来进行买卖和赠予,而正妻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这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男人的长期择偶策略和短期择偶策略的体现。

其他个别国家确实有实行一夫多妻制的,但纵观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除了母系氏族外,其他时期基本上都在实行一夫一妻或一夫一妻多妾制。与一夫一妻多妾制伴生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妾生的孩子是没有资格分到太多的财富与遗产的。

这里显然又暗合了男性长期择偶策略和短期择偶策略的混合运用,长期择偶策略就是把所有的家产都重点投资到长子的身上,以便于他能够获得最好的基因、最好的教育,然后让这个孩子散布更多的基因,获得更多的孙代;短期择偶策略就是纳尽量多的妾,然后把少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她们的身上,让她们生下一些孩子,然后让这些孩子自由繁衍。

与一夫一妻多妾制伴生的嫡长子继承制的意思是:只有正妻的长子能继承家产。这种做法显然是为了平衡正室的心理,因为如果男人的第二个老婆会威胁到前一个老婆的地位,那大老婆在一开始就不会容许男人娶其他的老婆,在这样的情形下打算娶多个老婆的男人就会很快灭绝,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女人愿意当他的老婆,而且当他想娶新老婆的时候,第一个老婆就会不要他。所以,男人用嫡长子继承制来讨好正妻。

另外请注意,继承财富的人是长子,不是长女。很显然,就连古人也知道,卵子是如此有价值,以至于大多数的卵子都能获得繁殖的机会。缺少财富并不能剥夺卵子的繁殖机会;而精子是如此不值钱,以至于拥有精子的男性必须通过打败竞争对手来获得交配的机会,拥有财富或其他资源的精子的主人会拥有更多繁殖后代的机会,所以将财富留给长子是正确的,这会令他增加市场竞争力。而留给长女完全没有必要,她的卵子已经是一笔极大的财富了。拥有诸多财富的女性和一穷二白的女性留下的后代个数不会有太大差别,而拥有诸多财富的男性和一穷二白的男性留下的后代数目却有着天壤之别。

也许小梁会说:“即使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好啊,我可以拥有好几个漂亮小妾了。”但实际上,一夫一妻多妾制并不能让男人拥有更多漂亮的妻子,反而会极度降低妻子的质量(无论长相、学历还是素质),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男性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衡,有的人食不果腹,有的人拥有私人飞机。倘若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不少女性都能够共享一个拥有更多资源的男性,而一夫一妻制却让她们不得不死守一个相对贫穷的男人。

唯一例外的是极具吸引力的女性,在任何情形下这些尤物都能够跟最富有、最有魅力的男性结婚,但在一夫多妻制下面她们不得不和其他女人共享一个老公。

最具有吸引力的男性呢?他们在一夫多妻制下面可以有很多的老婆,但在一夫一妻制下面他们只能有一个老婆。

所以说,

最具有吸引力的女性受益于一夫一妻制;

其他的女性受益于一夫一妻多妾制或者一夫多妻制;

最具吸引力的男性受益于一夫多妻制或者一夫一妻多妾制;

其他的男性都受益于一夫一妻制。

实际上,一夫一妻制能够保证每一个男性都找到老婆。当然普通男性只能跟普通女性结婚,但是能跟普通女性结婚总比打光棍强多了。

我们假设男女人数都是50。这时如果有一个综合素质排行第30名的女人,抛弃了排行第30名的那个男人,转而投向排行第5名的男人,当后者的小老婆去了。那么原本排行第30名的那个男人只能娶排行第31名的女人,他之后所有男性的老婆都得跟着降一级。

在一夫多妻制下,男人们会惊恐地发现:

倘若性资源的分配和其他资源的分配一样遵循帕累托80:20法则,即80%的性资源集中在20%的男人手里,而剩下的20%的女性由剩下的80%的男性来分配,当剩下的20%的女性分给80%的男性之后,至少有60%的男性是永远找不到老婆的。

倘若你是最顶尖的那10种男性(政界要人、学问大家、亿万富翁、大公司高层……)之一,你就有机会得到2个及以上的老婆——注意,这还意味着你娶第1个老婆的年龄会非常大,也许超过30岁达到40岁。除非你十分年轻有为,否则你在青年时期无法吸引优秀的女人。所有一夫多妻制社会里的男性娶妻子的年龄都比一夫一妻制社会里的男性娶妻子的年龄大得多。

当你是一个比大多数普通人强一点,50人里排名能在第10~20名,成为一个老板或高级金领的时候,你才有机会获得一个老婆。

如果你只是个收入平平的小白领或者小职员,对不起,你不会有老婆。不过你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50个男人中,会有30个没老婆。

事实上,不管是人类社会还是动物界,在采取一夫多妻制的时候,大多数雄性都没有机会传承自己的后代,直到他们孤独地死去。而且他们必须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以便在同性争斗中获胜。同时,他们必须承受更短的寿命,因为他们必须把更多的精力耗费在获得异性青睐而不是延长寿命上。自然界里的普遍现象是:雄性生物承受着更高的死亡率和压力。澳大利亚的雄性小袋鼠都会在狂热的交配期间感染致命的疾病,然后死翘翘。睾酮(Testosterone)在血液中含量越高,生物体就越容易感染疾病,至少小公鸡就是这样。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硬汉易折”的根源,男性的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存在着深刻的冲突,它们是如此地不可兼得。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很多野史上了解到:阉割的男性会比一般男性寿命长一些。

但是,有谁会愿意在35岁拥有5个老婆,然后40岁刚熬到好日子就进棺材呢?

在一夫一妻制社会中生活的男人们经常会幻想,在一夫多妻制的社会中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就像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小梁,他在想两个女人围着自己是什么情形的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对他这样的普通男性而言,一夫多妻制意味着自己根本没机会娶到老婆,即使足够幸运地娶到了,也只能娶到那剩下的20%。那样的情形下,他们妻子的魅力、长相、学识等一切条件都肯定要低于一夫一妻制下能够娶到的女人。

婚姻表面上是中世纪为了保障离婚和丧偶的妇女能够得到经济保护而出现的,但实际上它在保护这些三四十岁的女性的同时也保障了20多岁男孩们的利益,它让少女们无法随便地攀附那些三四十岁的富有男性,这样她们就会更加愿意去结交20多岁的男孩们。它把纯真的女孩子还给了男孩子。

一夫一妻制并不代表男性对女性妥协,而是代表高阶层男性对低阶层男性的妥协,他们把自己在正常状况下所得的老婆让出来给低阶层男性,以免后者起来造反。

当然,所有男性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低阶层的。但实际上,在一夫多妻制下,80%的男性都是低阶层的。

诚然,在一夫一妻制的情形下采取劈腿或脚踏两只船的男性能够将他们的生殖利益最大化,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公共绿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说有一大片公共绿地,你的羊在上面吃草,当然是羊越多你就越占便宜。劈腿的男性,就像养了很多羊的牧民一样。问题是大家都这么放牧的话,这片绿地很快就会消失。这样的情形需要有公权力的介入来使得所有人都能够得到相对均衡的利益,以达到社会的最优化分配。每人一只羊,你也不占我的,我也不占你的。所谓的公权力介入实际上就是法律,这也就是一夫一妻制度的由来。

不过,有的男人并不愿意遵循这种基于公众利益的约定,他们更愿意像黑猩猩一样发情和交配。值得一提的是,这类蔑视社会规范的男性,往往会采用连续性一夫多妻制。也就是说,有了小三,很可能还会有小四。他的欲望,并不会只为一人停留。

从短期择偶策略看第三者在男人心中的地位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下面类似的说法:

“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红旗不能倒,而彩旗也显然不止一种颜色。

“娶妻娶德,娶妾娶色。”——老婆得忠实,妾得漂亮,而且妾是可以有很多个的。

“老婆是固定资产,情人是流动资金。”

“老婆是字画,挂得发了黄也不能换;二奶是年历,每年都得换新鲜。”

“老婆是你的家,温暖舒适而自然;情人是你街上的迪吧,疯狂刺激而陌生。”

或者可以这么说,雄性拿大多数资金做稳定投资,然后偶尔进进赌场,万一赶上手气好捞上一票岂不快哉?

不过很少有人会傻到把全部资金都拿去押大小——那种为了情人离婚的男人,和疯狂的赌徒一样罕见。多数男人凭借本能都知道什么时候该玩玩,什么时候该收手。

混合择偶策略还能解释男性的另一种行为——纯粹的性。女人经常不能理解男性为什么可以将爱和性分开。实际上,单单从生物学上来说,他们是可以做到的。

在科学家看来,所谓的爱不过是一种被过分美化了的性的产物,它并不能产生任何实质性的结果,最多只能让人们感到陶醉——这令我想起那些偷吃酒糟醉倒在屋檐下被人们捡去烧着吃的傻麻雀。人们总是热衷于发明创造各种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东西,无论是使用的工具,还是所谓的爱情。如果爱情就是白头偕老和长相厮守的话,那么长臂猿[1]和草原田鼠比我们要做得好得多。

从生理上来说,男性对于繁殖的投入比女性少得多,这足以让他们将性独立出来,或者说,这足以让他们将猎获性的工具在同一时间施加到不同的女性身上。

当然,这并不代表这种行为是道德的或者理性的,在当前社会,它和我们的常识以及法律格格不入。就好像进化让我们都爱吃高脂肪的食品和甜食,但这对我们的健康非常不利。进化并不涉及道德或者理性。

此外,混合择偶策略还可以解释一些很冷门的问题。比如说,小三会很纳闷,为什么男人宁愿选择条件不那么好的妻子,也不愿意选择条件绝佳的自己?答案很简单:对于男性而言,他没有办法肯定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十分忠贞的能为自己生下属于自己后代的老婆,哪怕她不是那么出色,也比拥有一个不那么忠贞让自己可能陷入抚养别人儿子陷阱的老婆强。不要以为男人不会瞧不起小三,他们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实际上,他们知道小三比原配更不忠实、价值更低(既然她都愿意不要长期承诺就和已婚男人上床,势必代表着她找不到其他足够好的愿意对她进行长期投资的男人,势必代表着她的基因不够好)。他们知道自己的妻子与她们生下的儿子值得长期一对一投资,小三则只值得短线持有。

Note

[1]本文所指的长臂猿是广义长臂猿,包括合趾猿(Siamangs)在内的一夫一妻制猿种。

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们还可以反推:小三想要登堂入室,至少要等到男人的子女上大学。不过,那时候的小三多半也错过黄金生育期了,而含蓄地说,男人,往往只会喜欢黄金生育期内的女性。

长期择偶策略令男人偏爱更需要他的女人

像“对不起,她更需要我”这样的分手金句,在各大影视、戏剧、小说、漫画乃至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随处可闻。

类似的还有:

“你没有我也能活得好好的,可是没有我她就活不下去。”

“我很爱你,可是我得对她负责。”

“我爱你,可是她需要我的照顾,我不能抛下她。”

“你比她勇敢,比她独立,没有我你也可以活得很好。”

奇怪吗?一点也不。我们也许需要再复习一遍人类这种特殊动物的混合择偶策略。雄性需要两种雌性,一是忠实的,愿意让他们给予长期投资的雌性,一种是性开放的,愿意让他们播种以便取得意想不到收获的雌性。

如果换了你是雄性,你会如何选择?

从动物学的角度来说,你一定会选择一个非常需要你、没你不行的雌性作为长期投资对象,因为她看起来比较不容易背叛你,能给你留下属于你的后代;而选择一个看起来不怎么计较名分,愿意和你上床的雌性作为短期择偶目标,也许她能让你中一张基因彩票,给你留下一个后代。

为什么男性愿意选择更需要他的女性呢?因为这类女性对他们的需要唤起了深埋在他们基因里的父性确认的连锁反应,他们认为这个女子是如此地需要他,离不开他,那必然是忠实的,很难再会投入其他男性的怀抱。所以,她的孩子一定是他的,他理应照顾她和孩子,否则她和孩子也许都会饿死。而另一个女人,她看起来是如此倔强,很容易一点不合就赌气转投其他男人的怀抱,给他戴上绿帽子,再说,她如此坚强,即使没有他的存在,她也很容易生存下去,并将他们的孩子抚养长大。

在这种情形下,采取离开更强壮的那一方,能使得他的后代数量最大化。而离开柔弱的那一方,他的后代数量会骤减。

他们是如此容易被哄骗的动物。女人的眼泪就像美貌一样,可以迅速打垮他们的理智。这就是为什么男人永远都无法抵抗女人眼泪的原因。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更快地摆脱他呢?答案也很简单:

一、死缠烂打。这种行为相当于告诉对方“我确实是一个劣质基因的持有者,我不得不缠住你免得失去你的扶植”。

二、恐吓他。如“我要揭发你,告你的状,让你臭名昭著”。你向他展示了自己强大的力量,你完全可以独立。

三、试图靠身体留住他。这样就会让他加速厌倦你,因为他播种之后对你的兴趣将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