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人帮”兴亡 » “四人帮”兴亡全文在线阅读

《“四人帮”兴亡》最初的爱侣黄敬

关灯直达底部

俞启威成了江青最初的爱侣。他,也就是后来改名黄敬的中共高干—1949年初当天津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时,他被任命为第一任天津市市长,兼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

俞家乃名门望族。为了详细了解俞家身世,笔者几经周折,于1988年11月3日在北京访问了俞珊的胞妹俞瑾。当时年近古稀的俞瑾,眉目清秀,个子瘦弱,戴一副老花眼镜,穿一身老式的蓝卡其衣服,独居于一幢很普通的宿舍楼。步入她的住屋,墙上竟挂着从1985年起的一本本挂历—过时了她也不取下。她说从未有人前来采访。看罢我的介绍信,她陷入了回忆。她谈吐缓慢而清晰,思维很有条理。面对我的录音机,她谈起了她的三哥俞启威……

俞家是名门望族。原籍浙江绍兴,鲁迅的同乡。

祖父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号觚庵,清朝翰林,晚清知名于诗界、教育界、政界。

俞明震曾随台湾巡抚唐景崧赴台任职,适逢甲午战争,与日军作战,受伤返回内地,撰《台湾八日记》。因精通军事,为清廷派往日本考察军事教育,返国后任南京水师学堂督办,亦即校长。1898年,18岁的鲁迅进入该校,成为俞明震的学生。《鲁迅日记》中多处提及的“恪士师”,就是俞明震。

■ 俞明震

鲁迅在《朝花夕拾》一书中,这么写及他的老师、“新党”俞明震:

但第二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俞明震著有《觚庵诗存》四卷。俞明震还曾担任厘捐总局局长,甘肃省学台、藩台等职。俞明震的许多学生成了社会名流。内中有一个做了大官的学生,曾在杭州买了一幢房子送他,那房子人称“俞庄”。俞家在北京、上海、南京也都置有房产。

俞明震三兄弟,他是长兄。

他的小弟弟俞明熙曾任湖南陆军小学堂(原武备学堂)总办、清军协统,热心维新运动。

俞明熙之妻曾广珊也是名门闺秀,乃曾国藩的孙女,曾纪泽之女,书香世家,擅诗文。

俞明熙的长子俞大维,也是名人。

笔者于2010年3月1日在金门访问了“俞大维先生纪念馆”。纪念馆里的《先生家世》,写明俞大维是浙江绍兴人,1896年12月2日出生。绍兴俞家,是名门望族。《先生家世》中写及俞大维之父俞明熙,清军协统。俞大维之母曾广珊,为曾国藩孙女。

其实,金门“俞大维先生纪念馆”的《先生家世》把俞大维的出生日期写错了,俞大维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二日,应为1897年12月25日。

俞大维18岁入复旦大学预科。19岁,考入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电机科。后因病辍学。两年后,插班考入圣约翰大学,三年后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18年10月,至美国哈佛大学,专攻哲学数学。1920年,毕业取得博士学位,并获希尔顿旅行奖学金。

俞大维后来成为导弹专家。俞大维不是国民党党员,却先后任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军政部兵工署长”、“交通部长”、“国防部长”。

俞大维是蒋经国的儿女亲家,即蒋经国女儿蒋孝章嫁给了俞大维的儿子。

97岁高龄之际,俞大维在台湾接受香港《新闻天地》社长卜少夫的采访,思路非常清晰,还提及在南京四条巷的故居,提及当年堂侄女俞珊在南京演话剧《莎乐美》,导演是田汉……

1993年7月8日,俞大维在台去世,享年97岁。

俞大维之妹俞大彩,则是傅斯年夫人。傅斯年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50年1月起,任台湾大学校长。俞大维另一个妹妹是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嫁给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院士)、化学家曾昭抡。

俞明震的长子俞大纯,即俞启威之父。算起来,俞大维是俞启威的堂叔,一个成了国民党政府大官,一个成了共产党高级干部。

俞大纯曾留学日本、德国,回国后任铁道部技正、陇海铁路局局长。据俞瑾回忆,俞大纯在日本学化学,回国后在南京家中制造炸药,不慎爆炸,幸未受伤。在当时,私制炸药要判杀身之罪,俞大纯赶紧躲往德国,直至几年之后才悄然回来。

俞大纯娶妻卞洁君,生下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性格各异,职业不同,人生道路也各走各的。

长兄俞启孝出生于北京,后来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天津当教授。

老二俞启信在德国出生,专攻化学,在一家兵工厂工作,后来长期患病。

老三便是俞启威,生于北京,幼年随母住在南京,人称“三少爷”。在兄弟姐妹之中,唯独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政治活动。

老四俞启忠,学农,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回国,在北京当教授。

大姐俞珊其实是老大,小妹便是俞瑾,妇产科专家,博士生导师。她一生从医,洁身自好,既不过问政治,也不爱好文艺。退休之后,独自在家看看电视。她告诉笔者说,她看过印着姐姐剧照的画报,也看过姐姐演的戏,觉得姐姐确实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演员。

俞瑾记得,她出生后,家里还很阔绰。那时,俞宅在上海哈同路(今铜仁路),父亲出入总坐小汽车,只消给霞飞汽车公司挂一个电话,轿车马上便会应召而来。

在俞明震去世之后,俞大纯依然花天酒地,家道日渐衰落。到了1930年前后,俞大纯在担任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时,得罪了山东新军阀刘峙,丢了官,躲到上海家中赋闲,家境一落千丈。

■ 俞瑾教授

据俞瑾回忆,三哥黄敬(由于俞启威后来以“黄敬”之名传世,下文均以“黄敬”相称)从小就与众不同。他没有少爷架子,跟佣人、轿夫们挺讲得来。那时,有一个名叫小亭的佣人专门伺候他,三少爷待小亭如同手足。三少爷上大学之后,每逢假期,一回到家里,佣人们就非常高兴,跟他有说有笑。

俞瑾记得,俞家在北京先是住西单劈柴胡同1号,后来迁往阜内大街59号鄂家大院。那是一幢豪华住宅,院子里种着海棠树、杏树、牡丹、芍药。暑假里,黄敬穿一身白绸衫,戴一顶白草帽,回家住几天就出去了,不知道住到哪里去了。家里谁都不知道他参加了共产党。后来,母亲跟人搓麻将,在牌桌上听人说起老三是共产党,惊诧不已……

其实,黄敬加入共产党,最初是受大姐俞珊的影响,虽说俞珊并不是中共党员。他随俞珊一起,也参加了南国社。

南国社是田汉创办的。田汉,字寿昌,笔名陈瑜,湖南长沙人,1898年生。1912年入长沙师范学校,校长便是徐特立。1917年随舅父去日本,最初学海军,后来改学教育,热心于戏剧,和郭沫若结为挚友。1922年田汉回国,在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和妻易漱瑜创办《南国月刊》,发表剧作。1925年,田汉创办南国电影戏剧社,拍摄了由他编剧的电影《到民间去》。1927年,扩大为南国社,分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五部。南国社有着明显的左翼文化团体色彩。

黄敬在南国社,结识了演员宗晖。他本名谢伟伯,中共地下党员。在宗晖影响下,黄敬在上海静安寺等处参加了散发革命传单等活动,这位三少爷的思想逐渐左倾。

1930年初冬,由于姐夫赵太侔、姐姐俞珊在青岛,黄敬进入青岛大学作旁听生。翌年暑假,他成为青岛大学物理系学生。

在青岛大学,黄敬和王弢(后来改名王林)同住一屋。这位王弢,便是中共青岛大学地下支部书记。

虽说王弢已经注意到黄敬思想左倾,不过,并没有马上发展他加入中共,其原因是黄敬的家庭背景颇为复杂,需要对他进行考察。当时的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祖茂林(当时化名李春亭),向王弢说过这样的意见。这样,当江青初识黄敬时,黄敬尚不是中共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