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人帮”兴亡 » “四人帮”兴亡全文在线阅读

《“四人帮”兴亡》急令耿金章回沪

关灯直达底部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招待所里,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

“马上找一下上海‘工总司’的耿金章同志!”

“你哪里?”

“有要事找他,快!”

那是1966年12月26日晚,刚刚吃过为庆贺毛泽东生日的寿面,耿金章回到招待所,便接到张春桥秘书打来的电话:“春桥同志要你立即回上海!”[24]

“什么事?”

对方不予答复。

耿金章正在给聂元梓打电话要车,上海又打来长途电话,响起王洪文的声音:“春桥同志要我转告你,马上回上海!”

“什么事?”

“来了就知道!”王洪文同样卖关子。

作为“工总司”的“北上返沪二兵团”头头,在周宝林被王洪文架空之后,耿金章拥有强大的实力。“二兵团”的人马,几乎占了“工总司”的一半。当时的王洪文,面临严重的挑战:在外面,“赤卫队”与“工总司”相匹敌;在内部,耿金章与他脚碰脚。

耿金章是在12月20日坐火车到达北京的。那是张春桥给王洪文打电话,要耿金章赶往北京,处理两桩急事:

一是那个“北上返沪一兵团”的头头戴祖祥,虽然曾被王洪文一闷棍打了下去,但后来带了一支人马来到北京,打着“工总司”的旗号,冲击中南海。

二是北京冒出了一个上海“工总司”的假联络站,居然用上海“工总司”驻京联络站的名义在北京印传单、发声明。

耿金章一到北京,就找聂元梓,住进了北京大学招待所。

耿金章派人四处寻找戴祖祥,却不见他的踪影。一打听,原来他已经走了。

至于解决那个假联络站问题,耿金章叫人拟了个上海“工总司”通告,送到聂元梓那里。北大印刷厂哗啦啦印出上万份通告,红卫兵把通告贴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声明那个所谓联络站绝非上海“工总司”“正宗”。

耿金章刚刚把两件急事办妥,正准备驱车前往钓鱼台向张春桥汇报。不料,上海又发生火烧眉毛的急事。张春桥要“耿司令”速速返沪。

27日清早,耿金章便跳上聂元梓派来的小轿车,直奔飞机场。

中午,耿金章的双脚刚刚踏上上海机场停机坪,王洪文派来的车已在那里等他。

轿车驶往衡山宾馆。一个多月前,当“安亭事件”爆发时,这个宾馆成为曹荻秋的临时办公处。眼下,王洪文和徐景贤肩并肩坐镇那里,气氛显得异常紧张。

“老耿,有要事商量!”王洪文、徐景贤一见到“耿司令”,赶紧离席相迎。

如此急急匆匆为哪般?

异常的动向,来自“赤卫队”总部。25日“赤卫队”召开总部委员紧急会议之后,“赤卫队”给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特急电报,要求中央马上派专人来沪,解决上海问题。

“赤卫队”还制订了新的行动计划。这计划很快被“工总司”获悉,急报王洪文,而王洪文迅即报告张春桥。于是,张春桥密令耿金章火速返沪,而王洪文则与徐景贤已开始联合行动。

从12月27日起,上海的康平路情况异常。

在上海四千多条大小马路之中,康平路本是一条“知名度”不高的马路,远不如南京路、淮海路那样名噪上海滩。康平路旧名麦尼尼路,位于上海市西南角,邻近交通大学。康平路不远,充其量不过公共汽车两站地。这条马路上几乎没有一间商店,也不通公共汽车,平时很安静,行人稀少。马路两侧,大都是花园洋房,如此而已。

可是,康平路却是上海的政治中心,是中共上海市委的所在地,住着上海党政要员。柯庆施、张春桥那时都住在那里。

突然,大批的“赤卫队”员涌向康平路,据说是要找曹荻秋“算账”,要求重新承认他们的“八项要求”。

那时候的曹荻秋,简直成了一颗算盘珠,被“工总司”和“赤卫队”随意拨来拨去,双方都喊“打倒曹老头”——尽管“赤卫队”的心中是要保曹荻秋的,可是在那样的非常时刻也得在嘴上高喊“打倒曹老头”,以防被“工总司”说成“保皇派”。

28日晚,已有一万多名“赤卫队”队员拥立在康平路那一棵棵光秃的梧桐树下。这条小马路陡然涌入这么多的人,连自行车都难以从路上通过。然而,入夜,仍有众多的“赤卫队”员潮水一般涌向康平路——“赤卫队”此举,目的是向上海市委施加压力,以求曹荻秋废除25日给“工总司”的签字,重新认可23日答应“赤卫队”的“八项要求”。

29日,康平路上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全是“赤卫队”队员,这条马路成了一条“人龙”。往昔幽静肃穆的康平路,如今人声鼎沸。这条小马路,一时间成为上海的“热点”,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

“赤卫队”的这一着棋,取得了成效。29日上午,曹荻秋果真在康平路上海市委机关里,接待了“赤卫队”的代表。曹荻秋答应了“赤卫队”的要求。

于是,“赤卫队”开始散去——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然而,高度“浓缩”于康平路以及附近的衡山宾馆的三万多“赤卫队”队员无法散去。他们所有的去路,都已经被“工总司”堵死。他们像饺子馅似的,陷入了“工总司”的重重包围之中。

这个网,是张春桥撒下来的,是王洪文撒下来的。

就在与康平路毗邻的衡山宾馆里,根据张春桥关于“不能让‘赤卫队’抢夺胜利果实”的密令,以王洪文的“工总司”和徐景贤的“联络站”为首,与上海二十多个造反派组织联合成立了“上海革命造反派联合指挥部”。

这个“联合指挥部”设立了一个“前线指挥部”。“指挥”何人?耿金章!

毕竟是“耿司令”拥有实力,张春桥、王洪文急调耿金章返沪,至此才点穿谜底。

自然,张春桥与王洪文,各有各的一本账:张春桥调耿金章,为的是对付“赤卫队”;王洪文呢,乐得把耿金章推为“指挥”,把“二兵团”推上“火线”。对于王洪文来说,既要对付“赤卫队”,也要对付“二兵团”——他借助于“二兵团”之力,去干掉“赤卫队”!

耿金章呢,行伍出身,荣任“指挥”,兴高采烈。他披着军大衣,坐镇“前线指挥部”,调来十万人马,把康平路围得像铁桶一般。

“赤卫队”处于重围之中,犹如四周堆满了干柴,一颗火星跳出来,就会燃起一场熊熊大火,使他们葬身火海。

这颗火星,是从张春桥的家里蹦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