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暗网:日常与疯狂,只隔着一道深不可测的暗网 » 暗网:日常与疯狂,只隔着一道深不可测的暗网全文在线阅读

《暗网:日常与疯狂,只隔着一道深不可测的暗网》第七章 维特效应

关灯直达底部

“耶!欢迎加入小组,你会喜欢这里的!”13岁的阿马利娅在网上搜索减肥方法时,跳出了这样一条信息。阿马利娅最近常常在学校被其他女生嘲笑身材,性格内向的她,开始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表。这个看起来不错,阿马利娅一边想着,一边点进了这个网页(1) 。

三年后,阿马利娅因体重不足,被父母送到医院接受紧急治疗。但是阿马利娅却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无大碍,她跟父母说:“你们根本不懂!我没病!我很正常,我不想接受治疗,我是厌食主义者!”后来她回忆道,当时的她已病到几乎无法正常行走。

网络中充斥着诸多与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相关的“互助”群组、网站以及论坛。阿马利娅误打误撞进入的网站,只是其中一家。而且她在这三年中,已成为该网站小有名气的红人及忠实用户。

一般而言,人们在感到身体不适时,第一反应往往会求助网络。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就能根据病症找到一系列对应的疾病,而且网上有很多提供治疗建议和帮助的个人和团体。目前,互联网中的互助小组,数量已达上千个,几乎涵盖了每一个你能想到的疾病类别,这些小组由“病友”们自行创建和运营,专为其他“病友”同胞们服务。调查显示,美国有18%的网友表示,他们曾在网上搜寻过是否有跟自己有相同病征的人。

线上互助小组,其设立目标是为帮助人们渡过人生中不同阶段的难关。有多种调查显示,如果患者与掌握其病情相关的一手知识和经验的人进行交谈,有助于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且利于患者自身的健全发展。然而,阿马利娅加入的“厌食主义”网站,却是互助团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歪门邪路”。每天,网络中都有数以千计的人们访问有关自残话题的论坛、博客和网站:厌食,自残,自杀。其中部分网站是为了帮助成员了解某些极端情况的危险性,帮助患者自愈或是建议患者寻求帮助。有些网站的主张则比较模糊,允许成员在网站畅所欲言,探讨病情,其中也有少数群体选择站在“支持自我伤害”的一边。

史上第一个引发争议的自残论坛,是Usenet上一个叫作“alt.suicide.holiday”(假日自杀小组)的群组,也被称为“a.s.h”,由加利福尼亚人安德鲁·比尔斯于1991年8月创立。a.s.h小组的头两篇文章(现在被认为是其原始宣言)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马上假期要到了,这个小组会很有用……众所周知,假期前后的自杀率很高,在这里大家可以一起分享自杀理由,研究方式方法。”此后,a.s.h迅速发展成为线上名声最臭的小组:刚开始成员数量只有几百人,后来上升到数千人,成员之间相互讨论该采取什么方式自杀,甚至还有人在此寻求同伴“约法三章”,共同赴死。如今,类似的自杀论坛和网站遍布网络,许多社群还在沿用当年a.s.h小组的欢迎词:“在这里遇见你十分抱歉。”

上世纪90年代末,第一批厌食主义(以及以暴食症为主题的暴食主义)网站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些网站宣称厌食症和暴食症并非闻之丧胆的疾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网站希望能加强各病友立志一起减肥的决心,同时也提供分享建议的空间。2012年,埃玛·邦德博士曾针对厌食主义社群做过一个大型调研,发现目前在表层网页中,厌食主义网站及博客的数量约有400至500家。此外,一些不具规模的小型博客数量也达上千家之多。声称支持割腕自残的网站也很热门,截至2006年,其相关网站或论坛也有500多家,它们通常都以外部链接的形式出现在厌食主义网站中。自此之后,网站数量也在逐年攀升。

残酷的是,阿马利娅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每周都有数百人加入自残网站,除了学习其中的方法技巧,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2007年的一项关于厌食主义网站热度的调查显示,这类网站的访问人数约有50万人。2011年欧盟的调查研究也表示,在11岁至16岁年龄段的青少年群体中,约10%的人曾浏览过厌食主义的网站。在英国,这类网站的访问群体几乎都是13到25岁的年轻女性。a.s.h小组(以及相关小组alt.suicide.methods)至今仍在运营中,网站包含数千条帖子和评论,访问人数则难以知晓。

显然,这些网站的危害性极高,四处充斥着绝食、割腕自残甚至自杀的内容,我不明白这些网站如此受青睐的原因,于是我决意去寻找答案。

耶!欢迎你来!

自残网站特别好找,只要在谷歌输入关键字,就会跳出不少相关网站、博客、社交账号、图片分享网站……而且进入门槛为零,无须使用特殊的浏览器或密码。

我找到的第一家厌食主义网站,内部拥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展览区、聊天室、论坛,甚至还有专门的网店售卖相关商品。论坛下面也有诸多分类:减肥区、情感区、身体状况区(例如自残)以及建议区。在写作本书时,仅论坛成员的数量就高达86000名。在我访问网站的时候,有630位成员在线。用户会创建非常详细的个人档案,包括年龄、地理位置坐标、兴趣爱好,等等。正如许多其他社交网站的配置一样,你可以对其他用户的评论、发言和个人档案点赞及评分。在浏览这些网站时,我注意到用户大多都是年龄介于14至18岁的女性。除了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之外,大多数人的档案中也有一行显眼的数字:目前体重、分阶段的目标体重,以及“终极目标体重”。

每时每刻网站都有新鲜事发生。用户已在数以万计的帖子中,发表了至少200万条评论消息。即每隔两三秒,几百位在线的网友就会新增一条评论或是帖子:针对“每天3到6次催吐减肥法”的疑问;最喜欢的减肥方式;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自己厌食的?去健身房的时候应该如何掩盖割腕伤疤?不论什么问题,总会有人替你解答,有位用户写道:“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到晚上,我的大脑就像打开了开关,然后我就忍不住想伤害自己。”紧接着会有许多人在下方提供一些有帮助的建议。“天哪,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她回复道。

不过,也会有一些与厌食症无关的帖子出现:令人反感的话语;推荐歌曲;失落的日子;如何缓解皮肤松弛;最喜欢的德语单词;权利的游戏;约会建议;梦想;宠物名字;作业;龙图案的牛仔短裤……网站不仅为用户提供减肥秘籍及建议,还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空间,可以相互分享个人兴趣爱好。更重要的一点是,厌食症患者可以在此讨论只有圈内病友才能懂的话题。最近,有位网友创建了一个“搞笑/恶心”的帖子话题:

ID:全是骨头: 在这个帖子里,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绝对不会跟其他人说的个人饮食习惯,前提必须是恶心或者搞笑的那种……我先来,那天我狂吃了很多花生酱,之后坐在床上打了个嗝,这些酸不拉叽的花生酱都呕上来了,搞得满嘴都是,然后……我就优秀地全部吞回去了。

ID:碎片: 两个字,泻药。有次我去听音乐会,刚好坐在前排。在此之前的一天因为拉肚子跑了好几趟厕所,结果放了一个很大的闷屁,后排一个人就吐了,嘻嘻嘻。

ID:一定会瘦: 一想到这事就想哭。在公共厕所大便的时候,如果旁边也有人在拉的话,那就太尴尬了……噗噗噗噗……也就十几二十声吧。

网站里的这类讨论十分平常,且各个帖子都非常繁忙,我看到的评论大部分都还属于比较积极向上的。

这些网站的作用像是“出发点”,许多用户会选择在个人网站和平台中添加新的超链接。厌食主义社群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嗅到最新的站点及入口网站地址,并且学会迅速上手使用。上世纪90年代,厌食社群多以静态网页、网络文章以及雅虎小组的形式存在,却也看准了时势,迅速将阵地转移到博客、脸书以及推特这些社交网站中来。我在Tumblr博客、Instagram(图片社交网站)以及推特找到了上百个与厌食和自残相关的社交账号,它们主要的作用是发布一些照片、文字、图像和视频,供大家浏览和转发分享。

在发现厌食主义网站的一年后,阿马利娅开通了自己的推特账号。她注意到有个在网站认识的朋友也注册了推特,并且一直发布进食障碍的相关推文。通过这个朋友,阿马利娅陆陆续续找到了许多发布类似推文的账号。她决定注册一个新账户,专门发布跟厌食主义相关的内容。她开始持续不断地更新推文,每日更新减肥进度,提供减肥建议,与圈子内外的好友相互加油打气,于是在短时间内,阿马利娅迅速成了社交网络的意见领袖。

与此同时,阿马利娅也在网上交到了很多朋友,她们对阿马利娅的遭遇感同身受,愿意倾听她的想法,且常常为她解疑答惑,交流想法。她开始觉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分子,推特账号的运营对她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此,阿马利娅解释道:“我从未向朋友们认真聊过我的进食障碍症,虽然她们都知道,而且我也很讨厌把这些事情跟父母讲,我知道他们都很爱我,只是他们真的不理解我的感受。我想把这种感觉向那些真正懂我的人倾诉。在现实生活中,我需要时刻隐藏和伪装自己,然而在推特我完全可以放下戒备。在我心情特别差的时候,大概会下线一周左右的时间,不过没多久就会想跟推特上面的人说说话,我感觉推特已经成了我的一部分,如果删除或者停用账号的话,我可能也会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

用户可以在此类网站中,讨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或者无法与他人敞开心扉交流的一些状况。除此之外,许多网站也为他们提供了平台空间,可以深入地探讨个人问题。2013年12月,线上某大型自残网站在历经暂时的闭站和整顿重启之后,讨论区里铺天盖地出现了各种关心的声音,有人问道:“讽刺的是,在闭站期间,我自残的情况比之前更严重了……有人跟我一样吗?”另一人回应:“我跟你一样,哈哈,网站重新上线了真好,不枉我每天都过来看一眼啊。”第三人回复:“没有你们这些小天使的支持和鼓励,我割腕的次数更多了……”

杰勒德今年30多岁,来自美国,他认为自杀论坛拯救了他的生命。杰勒德长期遭受抑郁症的困扰,曾在18岁时因服药过量而被送进医院治疗。2003年,他发现了a.s.h小组的存在,并在这里寻求到了慰藉。杰勒德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道:“我感觉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坦然接受自杀想法的地方,对我而言,倾听和理解远比精神治疗重要得多,在家人和朋友面前伪装没事的样子真的太累了,而且会让自己感到更加孤独。每当我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会一整天都待在论坛里;在陷入绝望的时候,我会在深夜发长文。不过开心的是,第二天早上总会收到一些暖心和激励的回复。”

Al是某个人气很高的自杀论坛的管理员,他表示杰勒德的经历非常典型。Al运营的网站对自杀行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他不会鼓励个人去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不会伸出双手将他们从死亡的边缘线拉回。(Al的网站模式与a.s.h不同,一旦讨论内容触及自杀方式及相约自杀的话题时,Al便会及时出现制止,因此这两类话题在网站都是明令禁止的。)Al现年67岁,他告诉我,自己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这家网站为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我发现,人在不顺心的时候,只要与那些善解人意,且不会进行价值判断的人们聊聊自己的生活,就比较容易摆脱自杀的想法。”

Al强调,“关怀”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不一定是外行人想象的那样:“有时我们能给予的最大支持,就是建议他们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行为,而对其他人来说,简单一句‘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就足以瞬间释放他们内心的压力。我们告诉用户,一切的个人感受都有因可循,包括‘自杀想法’在内,在这个提倡不随意评判他人的言论环境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确实可以缓解他们的自杀倾向。”Al继续解释,然而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有自杀想法的人根本求助无门,无路可去。

此外,Al说道:“运营这个网站并不容易,如果有人表达了求生的欲望,我自然是很开心的;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他(她)还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我也是很高兴的,因为我知道自己已经尽全力了。虽然他们的死亡让我很悲痛,但我知道,他们已经不会再像来时那般痛苦无助了。”

我问Al,他有时肯定很想知道这些人的真实身份,以便找到他们提供专业的帮助或者向政府机关进行报备。他回答:“不会,如果知道了他们的真实身份,我就失去了最大的优势。当然,我希望遇到的每个人都能拥有幸福长久的人生,但有时事情并不是这么顺利。我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帮助论坛的每一个人,不过,我并不是在拯救他们的生命,而是帮助他们做出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鼓励

几乎每一家厌食主义网站,都有类似的目标:帮助个人达到理想的目标体重。我看过的这些网站中点击量最高、最受欢迎的页面是“励志减肥帖”——人们会在此发布一些励志性的减肥素材。其中一家“励志减肥”的论坛是这么写的:“这里可以尽情发布你的减肥榜样图片,或者收集的超赞励志素材,大家一起加油吧!”网站内部则有近3万张励志图片的链接。埃玛·邦德博士指出,“励志减肥帖”是厌食主义网站中最为常见的话题。典型的“励志减肥帖”内容包括一些身材纤瘦的名人照片,例如凯拉·奈特莉、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凯特·摩丝等;或者用户自行创建专辑,上传减肥历程的照片,其他用户可以浏览和发表评论。通常这些图片专辑都会附有励志性的说明文字:“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不要放弃!”“想要瘦着醒来,就得饿着去睡。”“咕噜咕噜不是你饿了,而是你的肠胃在为你鼓掌。”

大部分励志帖的评论区都是各种赞美的言论,这些人都渴望拥有照片中那些光鲜靓丽的模特们的纤瘦身材,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一张身材极瘦的女模特照片底下,我看到了这样的评论:

身材太棒了

美美美

爱死这双腿了,又白净又好看!

要拜倒在这两条腿之下了

如果能拥有这样的身材,要什么我都给!

大腿缝的线条啧啧啧

我也想要!

要是能有这双腿我愿意做任何事

希望能有你一样的身材,哎,任重道远。

天哪,希望我也能像这样。

她还能再完美点吗?

我想变成这样。

完美

太完美了,能问下你多少斤吗?

这就是我的目标,我现在已经能看到髋骨突出的线条了,手感的话,男朋友替我试过了,但我还是想让这些骨头再突出一点。

太好看了!膜拜!

我认识这个女生,她是我们学校的,每次我看见她,内心都受到一次冲击。啊啊我实在是……

真希望我也能像那样,羡慕嫉妒恨啊!

想要

我的天,完美!

为什么啊上帝,为什么?你赐给我一身赘肉和空空的脑壳也就算了,为什么这个人会这么完美?!隔着屏幕心疼胖胖的自己。

喜欢她的身材,我也想跟她一样!

与之相似的是,自残网站里——通常可以从厌食主义网站直接找到跳转链接——用户们也会经常发布画风极为惊悚的自残照片,旁边附上各种短诗、歌词以及其他图片。尽管许多社交网站明令禁止用户发布美化“自残”“进食障碍”等相关内容的推文和链接,然而这类掩饰手法通常会以间接的方式,透过一层层精心修饰的内容和鲜明对比表达出来。

不过,自杀论坛却有些不同,这里相对而言图片比较少,大部分是以话题讨论为主。然而这里的许多成员都将自杀视为一种极为荣耀且有意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a.s.h小组,一位匿名成员曾建议某位试图自杀的访问者用户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首先,无论如何需要准备一场特殊的庆祝活动,为什么不试试尽全力去享受整个过程呢?如果你有私家车的话,一定要一直开到40英里、60英里、100英里甚至更远的地方,去高速公路上兜兜风,也可以漫无目的走走停停,直到遇见心仪的旅馆为止。在郊外的旅馆住个几天,每天都要尽可能多出去散散步,让身体注入新的能量,结交一些新的朋友,这时你会发现自己会对人生产生一种全新的看法。开个派对庆祝一下吧!如果你想聊天,可以在这里留下电子邮箱地址或其他通信方式,我会联系你的,祝你好运!

而最危险的一点在于,节食本身正被视为一种正常、健康而又魅力十足的行为。每当阿马利娅看到这些“减肥励志帖”的图片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照片中光鲜靓丽的模特相比较。由于周围充斥着各种身材纤瘦的人物图片,阿马利娅出现身体畸形恐惧症的迹象。正如许多厌食主义网站的成员一样,阿马利娅开始疯狂痴迷瘦削的身材,并且对“瘦”的特定体征十分在意,例如“大腿缝”(当双膝贴近站立时,两条大腿之间的缝隙),明显的锁骨,形状突出的膝盖骨及肘关节。据邦德博士说,厌食症患者会因自己禁受住食物的诱惑而深感自豪,“他们很多人会将饥饿感与幸福感两者强行联系在一起。”而阿马利娅却对此毫无置疑:“我搞不懂这到底有什么错,大家都想要大腿缝,人人都为它着迷。”之后我在某厌食网站里找到了下面一条匿名评论:

我他妈的绝对不信!就在周四,我还能看到自己的大腿缝,结果一下子就没了。就过了一晚上,真的他妈就过了一晚上!那条缝隙就没了,我快要窒息了,我对自己太失望了,我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我怎么能这么放纵自己?

我访问的那些网站中,不论是分享经验、上传照片还是介绍手段方式,信息量都多得令人瞠目结舌——就像是一个自残共享资料库,里面包含了诸多详尽的做法建议。那时的阿马利娅开始仔细研读网站提供的减肥方法,这类内容在站内通常被称为“厌食技巧”,如果遵守里面提到的一系列守则,减肥则是轻而易举的事:

守则1:规定就是规定。这一条非常重要。你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如果你是一名真正的厌食主义者,那么遵守纪律完全不成问题,因为你有惊人的意志力!规定就是一切,制定自己的私人规定,且不定时进行更新。

守则11:吃饭之前喝一小杯苹果醋,这会减少体内脂肪的吸收率。如果过量饮用,则会有轻微的反胃和恶心感,有助于抑制食欲。

守则21:记录下所有吃过的食物,并计算其卡路里。这样做会让你在进食前谨慎三思,也会时刻提醒你,目前吃了多少食物和卡路里。

守则27:当肚子饿得咕咕叫时,用力按压一下胃部。TUMS咀嚼片也有助于消除饥饿(一片5卡路里,小心别多吃)。

守则34:千万不要吃盒装及罐装食品,把食物放在盘子里或者碗里再吃。这样做一来可以确切地知道自己到底吃了多少,二来可以提前计划好食物的分量,避免一吃就停不下来的情况,而且使用小盘子或小碗能让你吃得更少。

而在支持割腕自残的论坛里,我找到一篇经验帖,告诉大家如何在父母和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割腕。有位用户提问:“我家人已经不让我买剃须刀了,我还能用什么呢?”紧跟着就有热心网友回复:“细线、订书针、别针、尖头小石头、碎灯泡的玻璃片,甚至一些尖锐的塑料也能用。”我观察到类似的状况在自杀论坛中也有。在英国,任何鼓励或者协助自杀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即便你不认识自杀者,也没有参与到他人的自杀行为中,只要有明显怂恿他人自杀的意图,就属于犯罪。然而,不论是在互联网还是线下,探讨自杀话题以及提供信息咨询却是合乎法理的。因为其中并不存在怂恿自杀的意图。于是,一系列探讨自杀方式的相关论坛就诞生了,例如a.s.h小组。在这里,既有泛泛之谈的问题,例如有人提到“我不打算采用伤害其他人的一些自杀方式,卧轨什么的不要……你能给点建议吗?”也有详尽的细节教学,“在去年禁售令发布之前,我买了4升高浓度的石硫混合喷雾,但是我的车比一般的车要宽敞,我不想最后搞得自杀未遂还浪费这么多存货,所以我想问几个问题……”

在这种亚文化群组中,危害性最高的当属技巧建议类的内容了,因为这些内容将原本人们心中十分模糊且未经缜密思考的想法,转变为一系列可操作的具体方法指南。每年,自杀者的数量高达2000万人,然而大部分——至少90%的人——最终都是自杀未遂。牛津大学自杀研究中心曾针对864位自杀未遂的人做过一项研究,询问他们自杀的意愿有多高,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自杀意愿不大甚至很低。2006年的一项研究结果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该研究显示进食障碍症患者中,有约三分之一的人曾访问过厌食主义网站,且96%的人表示他们在其中学习到了新的减肥方法。例如如何在每天摄取1000卡路里的情况下维持生存,甚至有些人的目标是每天摄取500卡路里。

责任所在

厌食主义网站经常与“同辈压力”的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在这里,成员之间为实现最终的目标而相互鼓励支持。大多数厌食主义网站里的“减肥食谱日志”内容都非常受欢迎。成员们每天都会在此详细地记录下自己每天吃的东西,一旁还要附上食物的卡路里。为保证减肥计划的顺利进行,许多人给自己立下了非常严苛的惩罚规定。阿马利娅解释道:“公开自己的减肥计划并持续更新内容,可以督促自己保持减肥的动力。因为知道其他人都在关注着你,所以也不想让他们失望,而在遇到瓶颈期的时候,他们也会鼓励你。”

博尼·奎因:今天没什么可更新的,所以内容很少。现在心情真的不好,我需要休息,需要继续走下去的动力,想抽几包烟了。

第三天:

早餐,无。

午饭,一个薯片,两口牛奶。

晚饭,约300卡路里

第四天:

早饭,无

午饭,两个小番茄,一口牛奶。

零食,狂吃薯片和酸奶酱,大约200卡。(哭)

晚饭,四根薯条和一个麦当劳肉卷。只吃了四分之一,200卡(从我吃的分量中估算)。总量400卡,但是我吃了很多麦片和面包当零食。所以至少也得有500卡。

烦透了。我不知道一共吃进了多少卡路里。因为我总控制不住吃零食。我想减肥但又觉得自己的行为一直在拖后腿。我必须想想未来,这是能重新开始最有效的办法(哭)。希望大家今晚都能做个好梦,不会像我一样,感谢阅读。

已删: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亲爱的,祝你一切都好。

xtrememethin:你可以的!保持积极的心态,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明天一定会好起来的。如果你一直这么想,就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可能会更好,希望你能振作起来。

博尼·奎因:谢谢楼上两位。你们说得对,我确实好一些了。祝你们达成目标,这是你们应得的。再次感谢,看来我只是需要一些鼓励而已。

然而,在这些善意积极的交流和互动背后,隐藏着极为反常和危险的想法及行为。2013年,阿马利娅关注的一位厌食主义网红博主表示,因为在圣诞假期吃得太多,她决定断食3天,并号召大家一起加入。几小时内,阿马利娅等十几个人表示参与断食行动以示对她的支持。

整整三天,阿马利娅除了水和冰块,几乎没有吃任何东西。这种极端的卡路里消耗方式非常危险,且会导致突然的心理压抑状况出现。二战后曾进行了一项有名的明尼苏达饥饿实验,经过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的双重考核,有36名精挑细选的自愿者参与了这场实验。实验过程中,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热量约为1500卡路里,约为人体正常卡路里摄取量的一半,但仍然比厌食症患者的摄入要多得多。结果发现,这些实验者精神涣散,不愿与社会接触,且表现出显著的抑郁症、歇斯底里症及自残的倾向。阿马利娅表示,断食是身心的双重煎熬,不过结果却是值得的。阿马利娅不仅减肥成功,且用行动表示了对厌食症群体的忠诚。此外,她还为另外一个厌食症女孩提供了帮助。

“不过事情的转折点也在这里。”阿马利娅告诉我。原本互帮互助的厌食症群体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且往更加危险的深渊中走去。

维特效应

阿马利娅说,在刚刚加入厌食症社群的前几周内,一切如常。而当我第一次打开这些网站时,就被页面上的内容惊到了:瘦骨嶙峋的身体,各种自杀方法的求助帖,以及血淋淋的自残图片。不过后来,渐渐地,浏览这些瘦弱的身材图片对我而言变得稀松平常,心理的不适感很快就消失了。而且社群内部的人们看起来非常和蔼友善,即便他们讨论的话题是“励志减肥帖”,自杀,节食的建议和方案,也很容易让人忘记这些言语的本质是多么危险。这么说吧,不管行为本身的误导性有多大,只要发现有其他人也在这么做,再危险的行为也变得合情合理,甚至还会产生一种崇拜心理。

1774年,德国小说家歌德发表了首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有志青年维特因无法与心爱的女人在一起,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这本书发行之后曾引发了诸多欧洲青年的自杀浪潮,自认与主人公命运相似,试图模仿自杀的青年读者多如牛毛。这种现象被后来者称为“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1962年8月,玛丽莲·梦露自杀,在此之后的一个月间,发生了197件自杀事件,且当事人多为年轻的金发女性,似乎也是效仿梦露的结果。此外,类似的情况还有20世纪80年代奥地利的卧轨自杀事件,本世纪初香港的“烧炭自杀潮”,2007至2008年南威尔士地区少年集体上吊事件,等等。

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传染”(behavioural contagion)。之所以会有维特效应,是因为人类是社会的产物,我们会效仿社会中他人的行为,也会学习并模仿周围人的行为。行为模式的传播方式与疾病传播并无大异,在药物滥用、青少年怀孕、自残、肥胖症的相关研究中都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不过对幸福感和人际合作的研究中也出现了相似的结果。

在某些特定情况中极易触发维特效应:当事人的死亡具有浪漫和英雄色彩(维特即是如此),且受到外界大量的关注和同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每次在媒体大篇幅报道自杀行为之后,紧接着就会引发大规模的维特效应现象。于是,各国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设立了严格的规定。例如,南威尔士地区发生集体自杀事件时,警方要求媒体停止报道事件的任何消息,来控制效仿性的自杀行为发生的概率。

与主流媒体不同,事实上针对可能引起自杀威胁的报道,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限制规定或条例。大部分的自杀论坛会鼓励用户说出内心的感受以及背后的理由,鼓励性的言辞通常是出于同情和帮助的心理,然而这些同理心的背后可能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戴维·科尼贝尔,年近30岁,是一位事业有成的电脑软件设计师,同时也是a.s.h小组的活跃用户。1992年底,他在网站上写下了一条留言:

嘿,a.s.h的同胞们!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和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以服用氰化钾的方式离开这里……这台电脑已经设置了36小时的待机时间,时间一到就会打给911,我的朋友们可以及时发现。这条留言当然也是延时发送的,毕竟如果有潜水网友的突然造访,那就不好了。如果最终以失败告终的话,我会找人在a.s.h里把这件事当作奇闻异事写一下,避免后来者重蹈覆辙。对了,最后一条,为了防止小组因为我的自杀而受到外界攻击,我在此说明,a.s.h小组与我的死一点儿关系也没有。相反,如果没有这个小组,我的最佳死亡方案可能就是喝得烂醉之后从公寓楼顶跳下去(对,我有钥匙)。我觉得现在的计划总体而言更为简洁,最后祝你们拥有美满幸福的人生!

这是史上第一条有记录的网络遗书。就在遗书发表的第二天,人们发现了戴维的遗体。自杀的消息在a.s.h小组上传播开来,有些成员写下短篇的悼文,表达了他们的悲痛与思念:“戴夫,如果你能看见的话,我想告诉你,我们都在想你,你的灵魂与我们同在。”也有一些人对他的行为表示十分赞赏,一位用户写道:“难道只有我在读信的时候,感到一种莫名的喜悦吗?”而令人惊讶的是,科尼贝尔变成了a.s.h小组的守护神,他就是a.s.h的维特。

维特效应理论为自杀者提供了奇怪而诡异的行为动机,这也是理解这类社群为何兼有利弊双重特性的关键所在。自残论坛的基调通常是以鼓励为主,且众人的集体意识很强,你越是痛苦,就越容易得到他人的关注。有学术研究显示,自残及厌食症的行为动机来自同一个源头:释放焦虑感、孤独感、疏离感及自我厌恶的情绪。阿马利娅越感到痛苦,且将这种痛苦的感觉公之于众,就会获得成员们更多的同理心及关注度。对于那些缺乏自尊心,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没什么朋友的人来说,能够在网络中得到回应,沉迷于此也不足为奇了。

2013年11月,21岁的加拿大学生达科塔用自身经历证明,这种博取关注和同理心的行为,将会导致极为可怕的后果。有一天,达科塔在4chan的/b/板块发布了一条留言,立即引来众多网友围观:“今晚我将结束自己的生命。刚才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一切就绪。最后拜托大家一件事,能不能帮我找到可以直播全程的网站。”

有人极为识相地成立了新的“Chateen”聊天室,在这个非公开的聊天室,达科塔可以向约200名加入帖子的/b/板块用户,利用摄像头进行直播。直播开始时,对此事持怀疑态度的/b/区流氓们迅速涌入聊天室,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这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的举动。有网友试图劝服他不要冲动行事,不过迫不及待地等待好戏开场的人也不在少数。一条评论说:“要不要这么戏精啊,你想死就他妈赶紧的!”另一位也跟着回应:“我建议你还是到学校上吊吧。”

消息迅速传开,有数千位失意的用户一直留在/b/板块跟进事态的发展。“我操,真有人他妈在聊天室直播自杀……你们大家怎么回事啊?”达科塔用伏特加一口吞下安眠药之后,聊天室的评论区就炸开了锅:“天呐!天呐!他玩儿真的……”另一人还评论:“这哥们真是天才。”其他人则对此表示担忧:“我们是不是该想想怎么救人啊?”

而此时,达科塔开始在房间内纵火,之后匍匐爬进了床底下。缩成一团的他,在键盘上敲下“#死亡”,“#哈哈哈我现在烧起来了”,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定了。”之后屏幕一黑。“我认为他已经死了。”没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有人提议暂时不要说话。

突然,屏幕上闪过一道亮光,消防员破门而入,没有意识到这一幕已被摄像头记录下来。消防员从床底下拽出达科塔,他当时已处于昏迷状态,消防员裤子上闪闪发光的黄色条纹在屏幕中十分夺目。“啊,有医生到了。”“他死了,一切都结束了。”医护人员确实到场了,幸运的是,达科塔活了下来。而就在住院疗养的期间,他的脸书主页已被各类言论轰炸。

在孤独世界里紧紧相连

然而,互联网并不会导致自残行为的发生,自我伤害、暴食厌食症,以及自杀率也没有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在英国,自杀率的长期趋势呈下降态势。若按人均数来算,上世纪50年代晚期的约定自杀死亡人数甚至多于1996—2005年的数据。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自残事件的数量呈上升状态,但趋势并不显著,且在2003年达到峰值之后有所下降。

不过,互联网的出现却改变了人们呈现及经历这些心理疾病的方式。这些网络世界中的成员往往年龄偏小,心理极为脆弱,且需要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而今,之所以有许多人选择加入亚文化社群,是因为当他们无处可去时,这里为他们提供了避风港。a.s.h小组的一句“在这里遇见你很抱歉”的欢迎语,其影响力远远大于当地社区医生提供的意见和建议。这些网站帮助他们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抛开有色眼镜,促膝交谈,人们在其中得到了莫大的心理慰藉。如果有人能够倾听自己的痛苦和苦衷,是再好不过的事。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和疏离感的网站和论坛,对解决个人心理问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学术界对此类亚文化的研究还没有定论,目前的相关研究著作都一致表示,同辈互助群组——前提是有像Al一样耐心细致的管理员——确实可以对患者有所帮助,甚至可以说服他们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撒马利坦会(Samaritans)政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乔·弗恩斯认为,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一处可以公开讨论自杀、自残及饮食障碍症话题的场所固然重要。而同时,他也对倾听者的个人素质表示了担忧,那些未经过专业训练且常常自身都处于病态的倾听对象,提供的建议和信息并不全都具有价值。因为在网络中,将自身疾病视为魅力与浪漫象征的维特化身无处不在。

乔进一步解释,这里还暗藏着另外一层风险。在线上社群中,用户根本无法得知会收到怎样的建议回复。有些人看似积极,对当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然而用户不知道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2008年,19岁的加拿大女孩纳迪娅加入了a.s.h小组,发帖称她有自杀的想法。一位叫卡米的成员回复了她的留言。她告诉纳迪娅自己也被重度抑郁症困扰,有时也想自杀。作为一名护士,卡米也可以为两人的“共同目标”提供专业性的指导。

卡米: 我是急诊护士,工作的时候见识过各种各样的自杀方法,我还研究过不同的方案,哪些管用,哪些不管用,我都知道。最后发现“上吊”是最合适的,我曾经亲身试过,想知道疼痛感如何,整个过程大概多久,总而言之,体验不错。

纳迪娅: 你想什么时候行动?

卡米: 就最近吧,你呢?

纳迪娅: 我计划在这周日。

卡米: 好吧,你打算上吊吗?对了,你知道怎么用吗?

纳迪娅: 我打算跳楼。

卡米: 嗯,那也可以。不过有许多人不想跳楼留下烂摊子,麻烦别人来打扫,跳楼之前临时打退堂鼓了。

纳迪娅: 我想把它伪装成一起意外。河那边的那座桥,结冰的地方刚好有裂缝。

卡米: 那还行,本来我还想建议上吊呢。

纳迪娅: 我想过在地铁站卧轨,不过最后还是感觉这个更好。

卡米: 嗯嗯,哎,如果你也打算上吊的话,咱俩可以一起,你可能也没那么害怕了。

纳迪娅: 好吧,如果我反悔了,咱俩就一起上吊。

卡米: 好,这个听起来靠谱。我周一休息,这个时间比较合适,或者任何时候都行。

卡米: 你有摄像头吗?

纳迪娅: 有。

卡米: 好,如果最后你决定上吊,我可以通过摄像头帮你,根据我的经验,把绳子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特别重要,到时一定没问题。

卡米: 希望能多少帮到你的忙。

纳迪娅: 你已经帮了我很多,能有人一起聊共同的话题,心里也没有那么沉重了。

卡米: 虽然今晚我们都安静地待在家中,但我真希望咱俩现在就能一起上路。

纳迪娅: 确定这周末自杀之后,我的心情好多了。

卡米: 太好了,我内心也很平静,就算不能跟你一起死,我也会很快行动的。

纳迪娅: 那就说好了。

卡米: 嗯嗯,我保证。

(此处省略部分对话内容)

纳迪娅: 我必须要说,跟你聊天之后我感觉好很多。

卡米: 我也是,现在我知道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了。

纳迪娅: 不,你绝不是一个人。

卡米: 我会在周一上路,要是今晚就好了。我真的不想活。

纳迪娅: 真想知道死亡是种什么感觉。

卡米: 很美好。

周一清晨,纳迪娅对室友谎称去溜冰,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六周后,人们发现了她的尸体。然而,卡米并没有履行与纳迪娅的约定,赴约自杀。事实上,卡米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卡米的本名叫威廉·梅尔彻特-丁克尔,是一名中年男子,目前已为人父,不过他的身份确实是一名护士。警方表示,梅尔彻特-丁克尔混迹网络多年,专门搜寻有自杀倾向的人,并且主动联系数百名世界范围内的潜在自杀者,说服他们实施自杀行为。梅尔彻特-丁克尔承认已有5人在他的怂恿下自杀,其中就包括纳迪娅。

在这些自残网站“历险”之后,我发现这里并没有蓄意伤害他人的群体存在,一个也没有。虽说网络之大,难免会出现像梅尔彻特-丁克尔一类的人,但总体而言,这些亚文化社群都非常团结友爱,成员之间互相陪伴,倾诉烦恼,并提出可行的方法建议相互鼓励。如果你感到意志很消沉,这里绝对是释放压力、排解孤独感的绝佳场所。然而这也是为什么这类社群危害性如此之大的原因。它们将所有的消极行为隐藏在一片寻常、正面而又浪漫的氛围之中——每个人都被同伴支持的假象萦绕——但暗中却将这种病态转变为一种文化,一种可以接受的生活方式。

之后,阿马利娅每天泡在厌食网站上的时间长达数小时,在网站上更新近况,与社群中的小伙伴互动,几乎不吃任何东西。她甚至还买了一条“厌食主义”的手环戴在手上。母亲苦口婆心地劝她接受心理治疗,但阿马利娅根本听不进去,她害怕失去网络生活中的一切,害怕与那些唯一能够了解她的人们失去联系。然而被父母送到医院的阿马利娅,立即就被转送至专门的进食障碍科接受治疗。经过了6个月的精心照料,阿马利娅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开始回家休养。

如今的阿马利娅已经完全恢复健康,也很少泡在网络上面。我问她希望给那些曾经像她一样,沉迷厌食世界的人们一些怎样的建议,她回答:“我想说,你必须接受帮助,虽然我知道你不想听这些话,我一度也非常厌恶这些‘废话’。但如果你现在很痴迷于这些网站,那么你的心理状态很有可能出现问题了。也许你认为自己并不需要帮助,但无论如何,还是找个人聊一聊吧。网络之外,也一定会有人理解你的痛苦,”她停顿了一会,继续说,“你的厌食同好们或许很理解你,但他们根本帮不了你。”

(1)  为保护本章的当事人身份,我虚构了化名为阿马利娅的主人公,所有信息源来自对厌食症网站成员的采访笔记。且据我所知,这些信息的可信度极高,在必要之处,我也会修饰部分引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