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乡土性 » 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乡土性全文在线阅读

《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乡土性》参考文献

关灯直达底部

译 著

1. [美]W. I. 托马斯、[波兰]F.兹纳涅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 [美]爱德华·T.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 [美]安德鲁·斯特拉森、帕梅拉·斯图瓦德:《人类学的四个讲座:谣言 想象 身体 历史》,梁永佳、阿嘎佐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 [英]柏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6.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 [英]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张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8.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9. [法]杜蒙:《阶序人: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王志明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

10.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1. [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2.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项秉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3. [美]肯·奥莱塔:《美国底层阶级》,聂振雄、蒋伟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14. [美]李丹:《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张天虹、张洪云、张胜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5. [法]马塞尔·莫斯:《社会学与人类学五讲》,林宗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 [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刘珩、石毅、李昌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7.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8. [美]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9. [日]深尾叶子、井口淳子、栗原伸治:《黄土高原的村庄:声音·空间·社会》,林琦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0. [英]斯图亚特·沃尔顿:《人性:情绪的历史》,王锦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21. [美]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成伯清、鲍磊、张戌凡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2. [美]沃尔夫:《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3。

23.[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中文专著

1.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编:《东亚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 蔡秀玲、杨智馨:《情绪管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 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4. 陈序经:《疍民的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5. 陈映芳:《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池子华:《中国近代的流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7. 董磊明:《宋村的调解》,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8. 杜鹰、白南生等:《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9.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2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0.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5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1.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2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2.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5卷),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

13. 费孝通:《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14.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5.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6. 郭同耀主编:《重庆民俗概况》,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1998。

17. 郭镇之:《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18. 何明洁:《劳动与姐妹分化:中国女性农民工个案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19. 何乃生主编:《郭沫若美文:热烈人生》,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

20. 何肇发:《何肇发文集》,香港:荣誉出版社,2001。

21. 胡台丽、许木柱、叶光辉主编:《情绪、情感与文化:台湾社会的文化心理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

22. 黄淑娉、龚佩华:《广东世仆制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3. 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4.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25. 简仕明:《山城“棒棒军”:进城农民工社会生活调查》,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26. 李大华、周翠玲:《文化艺术修养与行政能力》,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27. 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8.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9. 李霞:《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0. 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31. 梁茂信:《都市化时代:20世纪美国人口流动与城市社会问题》,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2.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3. 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4.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5.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36. 麻国庆:《永远的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7. 闵学勤:《感知与意象:城市理念与形象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8. 缪树晟编:《四川方言词语汇释》,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9. 潘毅、黎婉薇:《失语者的呼声:中国打工妹口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0. 潘毅:《中国女工:中国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香港:明报出版社,2007。

41. 乔健、刘贯文、李天生:《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2. 乔健编:《底边阶级与边缘社会:传统与现代》,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

43. 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4. 史忠植:《认知科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45. 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6. 孙立平:《断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7. 孙逊、杨剑龙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48. 陶维权主编:《重庆大事记》,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

49.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50. 王秉诚:《重庆掌故》,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51. 王川平:《在历史和文化之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2. 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53.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4.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5. 隗瀛涛编:《近代重庆城市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56. 隗瀛涛编:《重庆城市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57. 文崇一、萧新煌主编:《中国人:观念与行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8. 吴济生:《重庆见闻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0。

59. 伍锐麟著:《粤海虞衡卌一秋:伍锐麟调查报告集》,何国强编,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5。

60. 夏铸九、王志弦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书局,1994。

61.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2. 熊月之主编:《海纳百川:上海城市精神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3. 许宝华、[日]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上海:中华书局,1998。

64. 杨爱平、魏济木、湛玉书:《重庆民俗风情》,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65. 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66. 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9。

67. 杨治良:《简明心理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68. 于秀:《中国乞丐调查》,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69. 余舜德编:《体物入微:物与身体的研究》,新竹:“国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0. 余云华:《巴渝民俗风情》,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71. 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72. 臧励和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73. 曾智中、尤德彦编:《张恨水说重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

74. 张瑾:《权力、冲突与变革:1926—1937年重庆城市现代化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75. 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6. 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77. 张思:《近代华北农村的社会结合:对农耕互助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8. 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主编:《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9.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城市航标:重庆城市精神探寻》,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10。

80. 周大鸣、周建新、刘志军:《“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中国东南沿海散工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81. 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82.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83. 周勇、刘景修编:《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1876—1949》,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84. 周勇主编:《重庆通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85. 朱力:《中国民工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期刊文章

1. 蔡恩泽:《农民工婚恋变奏曲》,《华人时刊》,2002年第11期。

2. 蔡志海:《流动民工现代性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 曹德权:《重庆“棒棒”军传奇》,《报告文学》,2005年第3期。

4. 陈壁生:《“他者”眼光的局限—读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开放时代》,2006年6期。

5. 陈松、袁亚愚:《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

6. 陈松:《近代重庆城区挑夫探微》,《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7. 陈映芳:《传统中国再认识:乡土中国、城镇中国及城乡关系》,《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8. 陈映芳:《中国城市下层研究的经纬和课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9. 邓晓:《川江航运文化初探》,《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2期。

10. 邓晓:《对川江航运文化成因的讨论》,《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期。

11. 邓晓:《老重庆的城门与码头文化》,《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2. 邓晓:《重庆老城码头研究》,《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13. 董磊明等:《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4. 费孝通:《回眸七十年》,《读书》,2003年第5期。

15. 费孝通:《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社会》,1993年第7期。

16. 符平:《漂泊与抗争: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调研世界》,2006年第9期。

17. 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社会》,2006年第2期。

18. 郭星华、李飞:《漂泊与寻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二重性》,《人口研究》,2009年第6期。

19.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20. 郭正林、周大鸣:《外出务工与农民现代性的获得》,《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21. 何平:《透视中国的弱势群体》,《科学咨询》,2002年第9期。

22. 何肇发:《广州市乞丐的个案研究》,《社会经济研究》,1951年第1期。

23. 侯宣杰:《近代广西挑夫运输探微》,《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24. 胡杰成:《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综述》,《兰州学刊》,2008年第12期。

25. 黄菡:《乡村的目光:农村学生城市认知的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6. 黄豁:《山城“棒棒军”何处是归程》,《西部时报》,2007年4月17日第3版。

27. 黄家滨:《都市流动人口生存和适应研究述评》,《求索》,2008年第5期。

28. 黄颖、张大勇:《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行动反思与调整:重庆“棒棒”群体城市生存轨迹的社会学思考》,《农村经济》,2006年第2期。

29. 蓝佩嘉:《销售女体,女体劳动:百货专柜化妆品女销售员的身体劳动》,《台湾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

30. 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5期。

31. 李德、艾鹤:《我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制度性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3期。

32.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33. 李强:《关于“农民工”家庭模式问题的研究》,《浙江学刊》,1996年第1期。

34. 李强:《关于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35. 李强:《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36.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37. 李霞:《依附者还是构建者?—关于妇女亲属关系的一项民族志研究》,《思想战线》,2005年第1期。

38. 林晓珊:《“边缘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歧视探析》,《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5年第1期。

39. 刘传江:《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第11期。

40. 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41. 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42. 刘秋阳:《困顿与迷茫—近代的武汉人力车夫》,《学术月刊》,2007年4月下半月。

43. 刘秋阳:《民国时期的码头工人与帮会》,《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4. 柳文:《启动农村消费必须破解三大障碍》,《中国改革》,2006年第6期。

45. 卢国显:《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6. 芦恒:《日常生活与底层的真实表述:评〈女工1970:她们的反历史〉》,《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47. 罗红光:《权力与权威》,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8. 麻国庆:《家族化公民社会的基础:家族伦理与延续的纵式社会—人类学与儒家的对话》,《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

49. 马广海:《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

50. 马力、刘卫东:《弱势群体概念的界定及其能力建设》,《学术交流》,2006年第2期。

51. 潘毅:《阶级的失语与发声:中国打工妹研究的一种理论视角》,《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52. 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53. 秦晖:《城市化:容忍贫民窟与贫民权利》,《中国市场》,2008年第6期。

54. 秦洁:《“苦力”:民国时期城市底层社会研究—读〈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开放时代》,2010年第3期。

55. 秦洁:《关于“底层”研究的相关概念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56. 邵娟、陈树民:《银屑病与疾病耻辱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年第5期。

57. 沈红:《中国贫困的社会学评述》,《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58. 史明正:《西方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近代中国研究通讯》第十三辑,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59. 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用的过程分析》,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60. 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61. 谭红:《试论清代前期重庆地区的行帮组织》,《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期。

62. 谭同学:《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结合中的工具性圈层格局:基于桥村田野经验的分析》,《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63. 唐斌:《“双重边缘人”: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S1)。

64. 唐灿、冯小双:《探访京城河南村》,《百姓》,2001年第9期。

65. 陶兴林:《“农民工”思想特点及其教育初探》,《求实》,2000年第2期。

66. 田凯:《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调查与思考》,《人口学刊》,1996年第4期。

67.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68. 王春光:《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69.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70. 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71.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72. 王建民:《身体与城乡结构的象征性界分—以黑龙江吴村建筑农民工群体为例》,《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73. 王明智:《重庆“棒棒”公寓调查—现象·问题篇》,《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第6期。

74. 王明智:《重庆“棒棒”公寓调查—现象·问题篇》,《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第7期。

75. 王明智:《重庆“棒棒”公寓调查—策略篇》,《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第9期。

76. 王巧萍、黄诗玫:《漫谈重庆码头文化的标本—行帮》,《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77. 王庆明、陆遥:《底层视角:单向度历史叙事的拆解—印度“底层研究”的一种进路》,《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6期。

78. 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79. 文军:《从生存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80. 吴非:《“棒棒军”三分朝天门》,《重庆法制报》,1995年1月28日第1版。

81. 吴玉军、宁克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困境》,《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82. [新西兰]伍晓明:《从“死生有命”展开的思考》,《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83. 夏进:《进城农民生存状况实证研究:关于“山城‘棒棒’军”劳动生活的调查与分析》,《城市研究》,1998年第4期。

84. 项飚:《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研究》,《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85. 小熊诚:《作为自省之学的中国人类学—费孝通与柳田国男的学问及方法》,《开放时代》,2009年第3期。

86. 徐艳:《关于城市边缘人现代性的探讨:对武汉市260名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青年研究》,2001年第11期。

87. 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88. 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

89. 杨纫章:《重庆西郊小区域地理研究》,《地理学报》第八卷,1941。

90. 杨亚妮:《浅析中国农民文化心理的二重性》,《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报》,2006年第2期。

91. 殷晓清:《农民的传统特征在解体》,《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92. 俞婉君:《绍兴堕民服役权“门眷”的田野调查》,《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93. 张春龙:《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社会学分析》,《社会》,2000年第2期。

94. 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以迁移者的城市就业为例》,《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95. 张亿全、高燕:《外来者的目光:流动儿童城市认知的经验研究》,《浙江教育科学》,2007年第4期。

96. 赵丽芳:《流动与传播:西部外出农民工调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97. 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98. 周春霞:《农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经济社会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99. 周大鸣,李翠玲:《拾荒者与底层社会:都市新移民聚落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100. 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发展:当代人类学对“他者”的关怀》,《民族研究》,2003年第5期。

101. 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社会》,2004年第5期。

102.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昆山周庄镇和北京“浙江村”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春季卷。

103.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104.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05. 朱虹:《“土气”与“洋气”:打工妹的城市适应》,《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17日,第8版。

106. 朱虹:《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一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07. 朱虹:《身体资本与身体的城市化—一项有关打工妹的社会适应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亚洲妇女、亚洲妇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11月22日。

108.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109.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110. 朱启臻:《进城农民对土地态度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3期。

111. 庄孔韶、徐杰舜、杜靖、石峰:《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12. 庄孔韶:《中国人类学的直觉主义理解论》,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学位论文

1. 方孝鼎:《台湾底层阶级研究—以台中市游民、拾荒者、原住民劳工、外籍劳工为例》,东海大学,2001。

2. 石桂榕:《游民问题之研究—以台北县为例》,“国立”政治大学,2007。

3. 徐红彦:《20世纪70年代美国底层阶级的形成》,东北师范大学,2005。

4. 许智伟:《都市游民研究—台北市游民与环境的共生机制初探》,台湾大学,2004。

典籍方志

1.《古今图书集成》博物录编·艺术典·堪舆部第655卷。

2. 《重庆市沙坪坝区交通志》编纂委员会:《重庆市沙坪坝区交通志》,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3. 巴县县志办公室选注:《巴县志选注》,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 齐豫生、夏于全主编:《中国古典名著—诗经》,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

5. 沙坪坝区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辑:《沙坪坝区文史资料专辑》(第六集),1987。

6. 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省档案馆主编:《清代乾隆道巴县档案选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7. 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重庆市志》(第二卷),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政府文件和非正式出版物

1.《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

2.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渝府发〔2007〕13号)。

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渝府发〔2009〕85号)。

4. 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2001年5月15日。

5.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2008年2月27日。

6. 沙坪坝区进城就业农民服务中心:《关于沙坪坝区进城力工服务管理的调查报告》,2007。

7. 沙坪坝区进城就业农民服务中心:《沙坪坝区进城零散农民工直接问卷调查情况分析》,2007。

8. 渝中区交通局、渝中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关于朝天门等窗口地区零散农民工情况的调查报告》,2007。

9. 渝中区进城就业农民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我区零散农民务工问题”的调查报告》,2006。

10.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院:《重庆白崖口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设计说明书》,2000。

11. 重庆市就业局:《2008年第三季度职业供求状况分析》,2008年10月27日。

12.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我市“棒棒军”工作及生活情况调查报告》,2004。

13.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市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就业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07。

14.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主城区农民工工作及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06。

15.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棒棒军”就业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08年5月。

16.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发布重庆市2009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通知》,2009年3月30日。

17. 重庆市委三届二次全委会:《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2007年11月15日。

档案资料

馆藏地点重庆市档案馆

民国档案

1.《非常时期重庆市取缔野力暂行办法草案》,卷宗号0053*2*728。

2. 《重庆市码头管理办法草案》,卷宗号0060*15*163。

3.《码头秩序整顿办法》,卷宗号0053*2*878。

4.《重庆市运输业接送旅客行李运价》,卷宗号0061*15*4225。

5.《重庆市码头工人管理暂行办法》,卷宗号0053*20*433。

6.《北碚力夫管理规则》,卷宗号0081*3*402。

7.《本区(北碚)各码头挑运夫管理办法草案》,卷宗号0081*4*3025。

现行档案

1.《关于市内野力情况的调查报告》,其中包括《关于白崖口居民生产组的调查报告》(1953年9月28日),卷宗号1064*02*0172。

2. 《野力胡生林打死搬运工人杨保宣事件的初步报告》(1951年4月22),卷宗号1174*1*176。

3.《关于重庆市搬运公司运价、工资与居民生产组、野力问题的调查报告》(1953年11月3日),《关于两江门生产组野力等与搬运工多次纠纷事件的报告》(1954年),《重庆市运输公司统一承揽业务和雇用生产组办法(草案)》(1953年3月15日),卷宗号1064*1*23。

网址

1. http://cq.cqnews.net

2. http://www.stats.gov.cn

3. http://www.china.com.cn

英文文献

1. Ahern, Emily M.,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Californi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2. Anjek, Roger,Urban Anthropology in the 1980s:A World View,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19,1990.

3. Asad, Talal,On Ritual and Discipline in Medieval Christian Monasticisam,Economy and Society 26(2),1987.

4. Auletta, Ken,The Underclass,New York:Random House,1982.

5. Banfield, Edward C.(ed.),The Moral Basis of a Backward Society,NewYork:The Free Press,1958.

6. Borgatta, Edgar F. and Rhonda Montgomery, J. V.(eds.),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2ndEdition, The Gale Group,2000.

7. Coy, Mechael W.(ed.),Apprenticeship:From Theory to Method and Back Again,Albany,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

8. David, Strand,Rickshaw Beijing: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9. Desai, Anjana P.,Environmental Perception:the Human Factor in Urban Planning,New Delhi :Ashish Pub. House,1985.

10. Duncan, G.J.,Years of Poverty, Years of Plent,Ann Arbor: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4.

11. Feindt, W. and Browning, H. L.,Return Migration:Its Significance in an Industrial Metropolis and an Agricultural Town in Mexico,Int, Migration Rev. 6,1972.

12. Fischer, Claude S.,The Urban Experience,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6.

13. Fischer, Kurt W.,Mascole, Michael F. and Li, Jin Li,Dynamic Development of Component Systems of Emotions:Pride, Shame, and Guilt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In Handbook of Affective Scence. Richard Davidson, Klaus R Scherer and H. Hil Goldsmith, eds. Oxford,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4. Friedl, E.,Kinship, Class, and Selective Migration,In Family in the Mediterranean, ed. J. Peristany, London:Cambridge Univ. Press,1974.

15. Gans, Herbert J.,The War Against the Poor:The Underclass and Antipoverty Policy,BasicBooks,1996.

16. Gelder, Ken and Thornton, Saran,The Subcultures Reader,London:Routledge,1997.

17. Gmelch, George and Zenner, Walter P.(eds.),Urban Life:Readings in Urban Anthropology(3rd Edition),Prospect Heights:Waveland Press,1996.

18. Goffman, E.,Stigma: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 Identity,New York:Simons & Schuster,1963.

19. Graves, N. B., and Graves, T. D.,Adaptive Strategies in Urban Migration,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3:117-151(Volume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1974).

20. Graves, N. B. and Graves, T. D.,Inclusive versus Exclusive Behavior in New Zealand School Setting:Polynesian- Pakenha contrasts in Adaptation,Roy. Soc. N.Z. Res. Rep.2,1973.

21. Graves, T.D. and Lave, C. A.,Intra-European Migration and Sociocultural Change in an Andalucian Agro-towm. PhD thesis,1972.

22. Gugler, J. and Flanagan, W.,Urb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West Afric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23. Hackenberg, R.A. and Wilson, C.R.,Reluctant Emigrants:the Role of Emigration in Papsgo Indian adaptation. Hum. Organ. 31,1972.

24. Harrington, Michael,The Other America: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MacMillan,1962.

25. Hippler, A. E.,Patterns of Migration, Urbanization, and Acculturation,Proc. 20th Alaska Sci. Conf.,Am. Assoc. Advan. Sci, College, Alaska,1969.

26. Hollan, Douglas,the Relevance of Person-centered Ethnography to Cross-cultural Psychiatry,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34(2):219-234,219,1997.

27. Jencks, Christopher,Is the American Underclass Growing?, in Christopher Jencks and Paul E. Peterson eds.The Urban Underclass,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1.

28. Katz, Michael B.(eds),The “Underclass”Debate:Views from History,Priceton, 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29. Kleinman, Arthur, Das, Veena. and Lock, Magratet,Daedalus125(1) ,1996.

30. Lang, Olga,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46.

31. Lazarus ,R.S.,Cognition and Motivation in Emo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46,1990.

32. Levine, D. N.,Carter, E.B. and Gorman, E. M.,Simmel’s Influence on American Sociology:II,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1(March),1976.

33. LeVine, Robert A.,Culture,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ndedition, 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1982.

34. Lewis, Oscar,Five Families: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Basic Books,1959.

35. Lewis, Oscar,The Culture of Poverty,Scientific American,1966,Oct.

36. Li, Zhang,Strangers in the city:Reconfigurations of Space, Power, and Social Networks Within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7. MacDonald, John S. and MacDonald, Leatrice D.,Chain Migration, Ethnic Neighbourhood Formation and Social Networks ,Social Research,The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Vol. 42,No. 1(Jan.,1964).

38. Madanipour, Ali,Social Exclusion and Space,Madanipour, Ali, and Cars, Goran,(eds.),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an Cities:Processs, Experiences, and Responses,London:Jessica Kingsley,1996.

39. McGee, G. T. and Yeung, M. Y.,Hawkers in Southeast Asian Cities:Planning for the Bazaar Economy,Ottawa: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1977.

40. Miller, Raymond C.,The Dockworker Subculture and Some Problems in Cross-Cultural and Cross-Time Generalizations,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1,1969.

41. Myrdal ,Gunnar,Challenge to Affluence,New York:Pantheon,1962.

42. Ortner, Sherry,Theory in Anthropology since the Sixties,In Nicholas B. Dirks, Geoff Eley, and Sherry B. Ortner(eds.),Culture/power/history:a Reader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43. Park, Robert E.,Human Ecology, from W. Allen Martin(ed.):The Urban Community,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 Inc,2004.

44. Park, Robert E.,Human Migration and Marginal Ma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ume XXXIII 1954 MAY 1928 Number 6.

45. Peirano, Mariza G.S.,When Anthropologyis at Home:the Different Contexts of a Single Discipline,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1998,27.

46. Redfield, Robert,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47. Redfield, Rotert,Tepoztlan—A Mexican Village—A Study of Folk Life,Univ. of Chicago Press,1930.

48. Ruggles, Patricia,The Poverty Line— Too Low for the 1990s,New York Times,1990 April 26.

49. Saarinen, Thomas F.,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in Saarinen, Thomas F.(ed),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Washingt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4.

50. Salisbury, R. F. and Salisbury, M. E.,The Rural-oriented Strategy of Urban Adaptation:Siane Migrants in Port Moresby,See Ref. 30 ,1972.

51. Shilling, Chris,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mprint London; Newbury Park, Calif.:Sage Publications,1993.

52. Simmel, George,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Classic Essays on The Culture of Cities, Richard Sennnett,(ed).,New York:Meredith Corporaton,196(九) 1905:4(八).

53.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The Dock Worker,Liverpool:University of Liverpool Press,1955.

54. Van Velsen, Jaap.,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and Situational Analysis,In The Craft of Urban Anthropology, edited by A. Epstein. London:Tavistock,1967.

55. Wahrhaftig, A. L.,More Than Mere Work:The Subsistence System of Oklahoma’s Cherokee Indians,Presented at Ann. Meet. Southwest. Anthropol. Assoc. San Francisco,1973.

56. Willis, Paul E.,Learning to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57. Wilson, William Julius,When Work Disppears:The World of the New Urban Poor,New York:Knopf,1996.

58. Wirth, L.,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nal of Society 44(July),1938.

59. Wood, L.J.,Perception Sudies in Geography,Lecture in Geography, University College, Nairobi,1969.

60. Wright, E.and Martin, B.,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3(1):1-2(九),1987.

61. Zorbaugh, Harvey Warren ,The Gold Coast and the Slum: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cago’s Near North Side,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