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夫老师的教室图书馆里,除了书,还有上百张电影DVD。每周五,电影俱乐部成员(班里每个同学都是)可以申请借一张DVD回家。这个周末,阿当和汤迪打算借一张《十二怒汉》,记得雷夫老师说过,这部五十多年前由悉尼·卢曼特导演的电影,当年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而且,看了这部电影,就能真正明白“辩论”的重要。
阿当填好了“霍伯特·莎士比亚电影卡”(1),领取了DVD和一张问卷。问卷上有十二个问题,是雷夫老师设计好的,要求观赏完电影之后,认真回答问卷上的问题,再把DVD和问卷一起装在透明塑料袋里交回。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
爸爸妈妈小时候就看过这部电影,爸爸打趣说:“这部电影旧得快发霉啦,做好心理准备哦,黑白片,单声道,单调得离奇啊。”爸爸越这么说,阿当和汤迪反而越想看一看了。晚饭后,四个人坐在一起,静下心来看《十二怒汉》。真没想到,九十多分钟的老电影,竟是这样的生猛鲜活,看得四个人都屏息凝神,心潮起伏。结束之后,汤迪轻声说道:“我从来没看过这么精彩的电影!”赞叹一番之后,阿当和汤迪一起填写问卷上的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的哪个城市?
答:20世纪50年代的纽约市。
2.影片主要的场景有几个?
答:影片只有一个场景,就是一间陪审团的休息室,把边上的小厕所计算在内也不会超过四十平方。
3.影片中的少年被指控犯了什么罪?有哪些证人和证据?
答:影片中的少年被指控在午夜用弹簧刀刺死了父亲。证人一(楼下的老人)亲耳听到少年大叫:“我要杀了你!”接着看到少年跑下楼梯;证人二(街对面公寓楼的妇女)目击少年举刀杀人。凶器为一把弹簧刀,杂货店老板确认了少年曾经在他这里买过一把这样的刀。
4.除了目击证人们的证词,还有什么原因让大部分陪审员认为少年有罪?
答:少年声称自己和父亲争吵后离家去看电影,回到家后发现父亲已经遇害,但是他说不出当晚所看电影的名字和演员。加上出身贫民区的他有过前科,十五岁时曾进过感化院,所以大部分陪审员认为他有罪。
5.为什么大部分陪审员想尽快达成一致,结束这个案子的讨论?
答:刑事案件的表决比例,需要陪审团“全体一致”——一致认为“被告有罪”或一致认为“被告无罪”。一方面因为案件本身已是铁证如山;另一方面因为屋子很小,天气又很闷热,每个人都汗流浃背;也有个别陪审员惦记着自己的生意和晚上的球赛,所以大家希望尽快达成一致,结束陪审工作。
6.陪审员总共有几位?他们总共经过了几次表决?表决的形式分别有哪些?每次的统计数据是怎样的?
答:陪审员总共有十二位。总共经历了九次表决,表决方式有书面表决、举手表决、口头表决三种。“认为有罪”与“认为无罪”的统计数据,分别是:
第一次:11∶1
第二次:10∶2
第三次:8∶4
第四次:6∶6
第五次:6∶6
第六次:3∶9
第七次:4∶8
第八次:1∶11
第九次:0∶12
7.上一个问题中的表决统计数据不断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民主是否等于少数服从多数?
答:在影片中,起初只有八号陪审员认为被告无罪,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辩论,越来越多的陪审员们加深了对案件的理解,转变了他们最初的看法,到最后全体都认为被告无罪。数据的变化,体现了理性的辩论的作用。
民主并非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保障每一个人说话的权利,要服从于事实和理性——这正是开会的目的。
注释
(1) 详见《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第154页。“霍伯特·莎士比亚电影卡”是雷夫老师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