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验是如何终结的? » 实验是如何终结的?全文在线阅读

《实验是如何终结的?》第5章理论文化与实验文化

关灯直达底部

在1974年,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夜班员工将他们自己比作淘金矿工。他们这种形象的比喻准确地抓住了实验要求争分夺秒这一特点。从物理学家们的操作记录中可以看出,他们就像矿工一样需要采用记录中提到的以及一些未曾囊括的办法来筛出金子:一些系统的淘金方式、对金子位置的推算以及一些实际经验。在这个比喻中,甚至还隐含着竞争,这种竞争的存在形式是受到其他矿工的惊吓而不得不重新筛查掉落的金块而产生的挫败感。

在最初的一系列对于前文历史资料的思考中,我想要关注的是实验者关于一直处于研究过程中的理论及实验技术的运用特点:从德哈斯1914年对旋磁效应初步探索到加尔加梅勒团队对计算机打印输出结果的分析。通过创造一种语言,描述关于实验逻辑性的不同程度的理论及实践约束,可以说明在实验结果得到社会认可或者被迅速否定的情况下,理论假设与实验工作的关系。

强调理论预设的不同作用,我并不是要暗示实验结果仅仅反映了现有理论信仰体系的情况。在评估理论预设的作用方式后,我们再次重新分析历史材料以探索促使实验者相信实验结果的各种原因——甚至是针对那些违背实验者所信奉理论的结论。最后,在第6章里,内容的方向转变为去讨论已经改变了20世纪实验论据建设的特点,特别是规模及复杂程度等重要因素。我们会问,工作机构、经费预算与电脑间这种新的关系是如何影响到在微观物理学中援引有力证据的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