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迷人的材料:10种改变世界的神奇物质和它们背后的科学故事 » 迷人的材料:10种改变世界的神奇物质和它们背后的科学故事全文在线阅读

《迷人的材料:10种改变世界的神奇物质和它们背后的科学故事》7 透明的玻璃 GLASS

关灯直达底部

2001年,我在西班牙安达鲁西亚的乡间小路上曾经见过一个令人心醉神驰的影像。我开车经过当地四处可见的橄榄园,树木从我两旁飞逝,我不停瞥见成排低矮的橄榄树排成完美的直线,有如陈年默片从我眼前闪过,感觉就像那些古老的橄榄树对我施了魔法,让我忘记旅途的无聊与闷热。

无数次惊鸿一瞥中,那树木成排延伸到天际的景象让人沉迷。我看看前方的道路,看看两旁的魔幻景象,看看路,又看看两旁,结果撞上了一辆拖拉机。

我到现在还是不晓得它是怎么出现在我的前方的。我猛踩刹车,整个人从座椅上冲向挡风玻璃。我还记得撞到玻璃瞬间的触感。玻璃应声碎裂,我突然定格,宛如撞到一堵透明的姜饼墙。

沙是岩石经过风吹雨打、海浪冲击或其他侵蚀作用,剥落形成的碎屑混合而成的微粒。抓一把沙起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沙砾都由石英组成。石英是二氧化硅结晶,种类繁多,因为氧和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个元素,化合后会形成二氧化硅(SiO2)。简单来说,石英结晶就是二氧化硅的规则排列,如同冰晶是水分子的规则排列、铁是铁原子的规则排列一样。

石英受热会让硅、氧原子得到能量开始震荡,但在某个温度之前都无法挣脱晶格的束缚,这就是固体之所以为固体的原因。当原子持续受热震荡到一个临界值,亦即熔点,就会有足够的能量挣脱键结,开始自由迁移,成为液态的二氧化硅。冰晶融化为液态水时,水分子也是如此变化。不过,水分子和二氧化硅分子有很大的不同。

那就是液态水一旦降温,水分子会立刻结晶为冰。事实上,这个结晶反应几乎无法阻止:从冰箱冷冻库结霜到山上的白雪,都是水再结晶为冰的例子,而雪花的精致结构就来自水分子的对称排列。我们可以不断重复融化和结冻的过程,冰晶也会反复形成。但二氧化硅就不同了。液态二氧化硅冷却时很难再形成结晶,感觉就像二氧化硅忘了怎么变为结晶似的:哪个原子该在哪里,谁该排在谁的旁边,对这些原子来说似乎都变成了难题。加上二氧化硅液体冷却时,原子能量越来越少,越来越难移动,使得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原子更难回到组成结晶的正确位置,结果就是生成具有液态结构的二氧化硅固体,也就是玻璃。

硅石(石英)的规则结晶构造和玻璃的不规则构造比较图

由于二氧化硅无法结晶,就能形成玻璃,你可能因此觉得玻璃做起来很容易,但其实不然。在沙漠里点一堆火,要是风势够大,可能会有沙子熔化,成为半透明的黏稠液体。这液体冷却后确实会硬化成为玻璃,但几乎都会含有大量未熔化的沙粒,外观有如棕色的鳞片,而且很快就会瓦解,再次变为沙粒。

这种做法有两个问题。首先是大多数沙子里的矿物组成都不对,无法做出好的玻璃。棕色在化学上是不好的预兆,表示含有杂质。颜料也一样,随意混色不会得到纯色,只会产生棕棕灰灰的色调。有些添加物(如碳酸钠,也就是所谓的助熔剂)能促进玻璃生成,但大多数添加物都没有这个能力。沙子虽然富含石英,却也含有风吹雨打带来的各种物质,实在可惜。不过,就算沙子的矿物成分和比例正确,也会遇到第二个问题,就是熔点需要高达1200℃左右,比一般火焰的700℃至800℃还高。

高温闪电造玻璃

闪电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闪电击中沙漠会产生超过10,000℃的高温,不仅熔化沙子绰绰有余,还能让沙子变成称为硅管石或闪电熔岩的玻璃柱。这些玻璃柱色如焦炭,状似闪电,令人想起雷神托尔发怒射出的雷霆,因此硅管石的拉丁字源(fulgur)意思就是闪电。闪电熔岩因为是中空的,所以重量极轻,它的外层坚硬,内层是光滑的中空管状构造。最先遭闪电击中的沙子受高热蒸发,因此形成中空,中空孔洞向外传热,先把沙子熔化,形成光滑的玻璃层,而再往外传的温度只能让沙子熔合在一起,于是形成粗糙的边缘。闪电熔岩的颜色取决于沙子的组成元素,从灰黑色到半透明的都有。石英沙漠的闪电熔岩就是半透明的。闪电熔岩最长可达15米,非常易碎,因为主体几乎都是轻度熔合的沙子。过去民众只把闪电熔岩当成新奇古怪的东西,直到最近才改观。闪电熔岩生成瞬间会锁住空气,形成气泡,使得远古的闪电熔岩成为很有用的史料,让研究全球暖化的科学家可以通过这些气泡,掌握沙漠过去的气候变化。

利比亚沙漠发现的闪电熔岩

利比亚沙漠有一个地区的沙子特别白,几乎完全由石英组成。这里找到的硅管石非常接近晶莹剔透的现代玻璃,一点也不像脏兮兮的闪电熔岩。古埃及图坦卡蒙王木乃伊上的圣甲虫首饰就有一块这样的沙漠玻璃。我们知道这块玻璃不是古埃及人制作的,因为最近研究发现它有2600万年的历史。目前已知只有一种物质跟它类似,就是1945年美国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核试爆时产生的玻璃石。由于利比亚沙漠在2600万年前没有核爆,而生成如此纯净的玻璃需要极高的温度,因此目前认为应该是陨石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所致。

古埃及图坦卡蒙王木乃伊上的圣甲虫首饰,中央的宝石就是沙漠玻璃

所以,不靠陨石撞击或核弹爆炸,我们要如何做出现代的窗户、眼镜和酒杯用的那种玻璃呢?

罗马人的科学智慧

虽然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都对玻璃制造有所贡献,不过真正让玻璃走入日常生活的还是古罗马人,是他们发现了“助熔剂”的妙用。他们使用的助熔剂是泡碱,一种天然生成的碳酸钠。泡碱让古罗马人制作透明玻璃的温度低了许多,不再需要加热到足以熔化纯石英的温度。他们选择的制造地点有成分正确的原料以及温度够高的窑烧,在那里大量制造玻璃,再用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把产品运往古罗马帝国各地,供工匠制作成各种用品。这些做法并不空前,过去就有人做过,但根据古罗马史家老普林尼的说法,古罗马人让玻璃变得廉价,使它首次成为寻常百姓也能使用的物品。

古罗马人非常喜欢玻璃,从各种充满创意的使用方式可以看出他们热爱的程度,例如玻璃窗就是他们发明的。古罗马之前,窗户都是直接开着(英文的窗户window原意是“风眼”),虽然有些窗户会加装百叶窗或窗帘遮风挡雨,但以透明材料作为保护还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但显然当时的窗玻璃都很小,而且必须用铅焊接,因为古罗马人还没有能力制作大面玻璃。不过他们却开启了人类把玻璃用于建筑的热潮,至今依然热度不减。

透明玻璃问世之前,镜子都是由金属表面高度抛光制成的。古罗马人发现,在金属上加一层透明玻璃,不仅能保护金属表面不受刮损和腐蚀,还能减少金属的用量到只需一毫米厚即可。这使得镜子的造价大幅降低,并增加效用和寿命,直到今日这依然是大多数镜子的基本制作方法。

古罗马人的玻璃工艺可不止于此。公元1世纪以前,玻璃制品都是熔化玻璃砂再灌模做成的。粗糙的玻璃制品使用这种方法绰绰有余,但想制作更精致的物品就要很费功夫了。例如制作薄酒杯时,模腔必须够细,但浓稠的玻璃熔浆很难灌入细的模腔。古罗马人发现固态玻璃只要加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像塑料一样容易塑形,用铁钳夹着就能在玻璃冷却前拉出各种形状,甚至能在玻璃红热时吹气进去,冷却后形成完美的玻璃泡泡。凭着玻璃吹制技术,古罗马人终于能做出精致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的薄壁酒杯。

玻璃发明之前,酒杯都是金属、兽角或陶瓷做成的不透明容器,欣赏美酒完全得靠味觉。玻璃酒杯发明后,酒的色泽、透明度和亮度也变得重要起来。看得到自己在喝什么,对我们来说稀松平常,对古罗马人却是全新的体验,他们爱极了这种视觉享受。

古罗马酒杯已经是当时人类技术和文明之冠,不过比起现代酒杯还是相形见绌多了。当时的问题是,玻璃内含大量气泡,不仅破坏美感,还会严重削弱玻璃强度。无论杯子互碰或不慎摔到地上,物质受力时都会把力分摊给各个原子以吸收外压,减少单一原子的受力,无法负荷的原子会脱离原本的位置,形成裂痕。气泡或裂痕所在的原子,周边原子较少,无法靠周边原子拉住它们或分散受力,因此更容易脱离原本的位置。玻璃摔碎是因为外力太大,玻璃内部发生连锁反应,某原子脱离原位会连带拉走周边的原子。外力越大,发生连锁反应所需的气泡或裂痕就越小。换句话说,玻璃里的气泡越大,酒杯就越禁不起撞击。

中国人独缺的发明

或许因为玻璃实在太脆弱了,所以制造玻璃的技术在古罗马人取得大幅跃进之后,便停滞不前。中国人也懂得制作玻璃,甚至曾买卖古罗马人的玻璃,却没有继续发展制玻技术。这一点颇令人意外,因为在罗马帝国瓦解后,中国人的材料技术发展领先了西方世界足足一千年。他们在纸、木材、陶瓷和金属的发展上都是专家,却独独忽略了玻璃。

相较之下,西方由于酒杯曾经风骚一时,使得西方人对玻璃始终带有一分尊敬与欣赏,导致其文化深受影响。透明防水的窗玻璃能让光线进入又能遮风避雨,在欧洲实在有用,很难被忽略,天气较冷的北欧尤其如此。不过,欧洲人起初只能做出小面的坚固透明玻璃,幸好可以用铅接合成大面玻璃,甚至可以上釉着色。彩绘和花窗玻璃成为财富和文化的象征,更彻底改写了欧洲教堂建筑。为教堂制作花窗玻璃的工匠,逐渐获得和石匠同等的地位,备受敬重,新的上釉技术也在欧洲蓬勃发展。

19世纪之前,东方人一直轻忽玻璃。日本和中国的房子主要使用纸窗,虽然效果良好,却造就了不同于西方人的建筑风格。

由于缺乏玻璃技术,东方就算工艺发达,也未能发明望远镜和显微镜,这些物品都要等到西方传教士引入时,才得以接触。当时中国工艺技术遥遥领先,实在无法判断,是否因为少了这两项关键的光学仪器,才未能如17世纪的西方般更进一步发生科学革命。

但清楚的是,没有望远镜就不可能看见木星的卫星,也不可能看见冥王星并做出关键的天文测量,奠定我们现在对宇宙的理解。同理,没有显微镜就不可能看见细菌之类的微生物,也不可能有系统地研究微观世界,发展出医疗和各种工程技术。

玻璃透光的奥秘

所以玻璃为何如此神奇,竟然会是透明的?光为何能穿透这种固体,其他物质为何无法让光穿过?玻璃的组成原子明明和沙子一模一样,为什么沙子不透明,玻璃却能透光和屈折光线?

玻璃(和其他一些材料)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原子中央为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周围是数量不一的电子。比起原子的尺寸,原子核和电子都微不足道。假设原子是一座体育场,原子核就是场中央的一颗豆子,电子就是周围看台上的沙粒。因此,原子内部(应该说所有物质内部)几乎都是空的。换句话说,原子应该有许多空隙能让光穿透,不会撞到电子或原子核,而事实也是如此。因此,真正的问题其实不是“玻璃为什么是透明的”,而是“为何不是所有物质都是透明的”。

原子的内部几乎都是空的

让我们继续使用体育场的比喻。在原子体育场内,电子只能占据看台上的某些位子,就好像大多数座位都移走了,只剩下几排留着,而每个电子只能待在指定好的某一排。电子若想升级到更好的位子,就得多付钱,而所谓的钱就是能量。光穿透原子时会带来大量能量,只要量够,电子就会用它升级到更好的位子,也就是会把光给吸收,使光无法穿透物质。

不过,事情还另有蹊跷。光的能量必须恰到好处,让电子可以从现在的位子跳到其他空位上。能量太小,拿不到前一排的位子(也就是到前一排所需的能量太高),电子就无法升级,光也就不会被吸收。电子必须取得恰到好处的能量,才能在不同排的位子(称为能级)之间移动,这是原子世界的基本法则,称为量子力学。排与排之间的落差是特定的能量值,这称为量子化。

玻璃里的量子排列方式与众不同,使得移动到空位的能量高于可见光,因此可见光无法让电子升等座位,于是能直接穿过原子。这就是玻璃透明的原因。然而,紫外线之类的高能光就能让电子升等,因此无法穿透玻璃。这就是为什么玻璃能防晒,因为紫外线根本无法穿透玻璃碰到我们。而木头和石块之类的不透明材质,拥有大量的便宜座位,因此可见光和紫外线都很容易被吸收。

就算光没被玻璃吸收,穿过原子时还是会受到影响而减慢速度,直到穿出玻璃的另一面后才会回复原速。若光以斜角进入玻璃,由于光的各组成元素(单色光)进出玻璃的时间不同,使得各色光在玻璃内的前进速度产生差异。这个速度差会让光折屈,也就是折射。光学镜片就是依据折射原理制作的。镜面弧曲会让不同角度的入射光以不同角度折射,只要控制镜面曲度就能放大影像,让人类得以制作显微镜和望远镜,也让戴眼镜的人能看清楚东西。

玻璃推动科学进步

控制镜面曲度的更深远影响,是让光变成了可实验的对象。玻璃工匠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发现,阳光以某个角度穿透玻璃时,会在墙上形成迷你彩虹,却一直无法解释其原因,只能看图说故事,推断颜色是在玻璃内形成的。直到1666年科学家牛顿发现看图说故事是错的,并提出正确的解释,世人才终于明白背后的道理。

牛顿的天才之处在于发现棱镜不仅能让“白光”变成七彩色光,还能反转整个过程,把七色光回复为白光。于是他推论,玻璃产生的七种色光其实一开始就在光里。这些色光混成一道光线,从太阳直射而来,进入玻璃后才又各自分散。光穿透水滴会造成迷你彩虹,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水也是透明的。牛顿就这样一举破解了彩虹的秘密,成为提出彩虹原理的第一人。

利用实验替彩虹找出合理的解释,不仅展现了科学思考的威力,也凸显了玻璃对科学实验及破解宇宙奥秘的贡献。并且玻璃的功劳可不仅限于光学,化学更是因它而改头换面,得到的帮助比任何学科都大。只要走一趟化学实验室就能明白,玻璃的透明与惰性,让它非常适合用来混合化学物质和观察反应。在玻璃试管发明之前,化学反应都在不透明的烧杯里进行,因此很难看到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了玻璃这种材质,尤其是耐热玻璃问世之后,化学总算进阶成为一门有系统的科学。

耐热玻璃是加了氧化硼的玻璃。氧化硼分子和二氧化硅分子一样,很难形成结晶,更重要的是玻璃加了它会抑制热胀冷缩。玻璃温度不均时,不同部位的胀缩速率不同,会彼此挤压,在玻璃内部形成应力,产生裂痕最后导致破裂。要是玻璃瓶里装的是沸腾的硫酸,瓶子碎裂还可能导致人残废甚至死亡。硼硅玻璃的出现让玻璃的热胀冷缩从此绝迹,也连带去除了应力,让化学家可以随意加热或冷却化学物质,专心研究化学现象,不必担心可能产生的热冲击。

玻璃还让化学家只用喷灯就能弯曲试管,制作复杂的化学器具(例如蒸馏瓶和气密容器)也容易许多,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搜集气体、控制液体和进行化学实验。玻璃器材是化学家最听话的仆人,好用到专业的化学实验室都至少有一台吹玻璃机。有多少诺贝尔奖是玻璃从旁边推了一把?又有多少现代发明萌生于小小的试管里?

玻璃技术是否推动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两者是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目前还未有定论。玻璃看来更像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东方忽视了玻璃整整一千年,而玻璃却在这段时间彻底改变了欧洲人一项最宝贵的传统。

玻璃揭开啤酒的面纱

虽然有钱人几百年前就开始用玻璃杯喝红酒,但啤酒直到19世纪之前,都还是用不透明的容器,如瓷杯、锡杯和木杯等来饮用。由于大多数人都看不见自己喝的酒是什么颜色,因此只在乎啤酒的味道,对啤酒的色泽也就不太在意。

当时啤酒大多是深棕色且很浑浊,但到了1840年,现属捷克的波希米亚地区发明了大量制造玻璃的方法,使玻璃的造价降低许多,于是啤酒都能用玻璃杯盛装。

酒客终于见到自己喝的啤酒是什么模样,结果却常常大失所望:所谓的顶层发酵啤酒不仅味道各异,颜色和透明度也不一样。但不出十年,捷克的皮尔森地区就开发出了色泽较淡的底层发酵啤酒,外观金黄澄澈,而且和香槟一样也有气泡。这就是窖藏啤酒。窖藏啤酒不仅好喝,而且好看,它的金黄色泽也一直延续到现在。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么适合用玻璃杯品尝的啤酒,现代人几乎都用铝罐喝,而一般人常用玻璃杯喝的啤酒,反倒是最不透明的啤酒。它是玻璃杯出现之前就有的古董:健力士黑啤酒。

用玻璃杯喝啤酒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副作用。据英国政府统计,每年遭到酒杯或酒瓶攻击的人数超过五千,消耗医疗费用超过二十亿英镑。虽然不少酒馆和夜店尝试过许多种塑料杯,这些塑料杯虽然同样透明坚固,却始终不成气候。

用塑料杯喝啤酒跟用玻璃杯喝,感觉完全不同。塑料不仅味道不同,而且热传导系数较低,使它在口中的感觉比玻璃温暖,降低了畅饮冰啤酒的快感。此外,塑料还比玻璃柔软许多,因此很快就会失去光泽、满布刮痕、不再透明,不仅会遮住啤酒的亮眼色泽,还会影响我们对杯子干不干净的观感。玻璃的一大魅力就是它外表晶莹剔透,就算有脏污也看起来仿佛很干净,让我们愿意接受集体催眠,不会去想这酒杯可能一小时前才碰过别人的嘴。

发明耐刮塑料是材料科学的一大目标。有了它就能制造更轻的窗户供飞机、火车和汽车使用,也能制造更轻的手机屏幕,但目前还完全见不到任何可能。不过,我们倒是发现了另一个解决方法,不是找东西取代玻璃,而是让玻璃更安全。

这种玻璃称为强化玻璃,是汽车工业的发明,目的是减少车祸时因玻璃碎片造成的死伤。不过,它的科学起源来自17世纪40年代一个有名的奇珍异宝,叫“鲁珀特之泪”。鲁珀特之泪是泪滴状的玻璃,圆滑的底端能耐高压,尖锐的顶端只要稍有损伤就会爆裂。它的制作非常简单,只要把一小滴玻璃熔浆滴入水中就行了。玻璃熔浆入水后会急速降温,使得表层收缩,所有原子往内压挤,裂缝因此很难形成。因为只要出现裂隙,挤压的力道就会把裂隙压平。如此一来,玻璃表层就变得非常坚硬,用铁锤猛敲也不会碎裂,实在很不可思议。

粉身碎骨保安全

然而依照物理定律,为了维持表层的压应力,玻璃内部必须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张应力”,因此泪滴中央的原子便受到极高的张力,彼此向外拉开,感觉就像随时就要引燃的小型火药库。只要表层应力稍不平衡,例如尖端稍微凹陷,整颗泪滴就会发生连锁反应,让内部的高张力原子全部瞬间弹回原位,使玻璃炸成碎片。这些碎片锋利得可以割伤人,但小到不会造成大碍。因此要让挡风玻璃拥有同样的性质其实很简单,只要找到方法迅速冷却玻璃表层,产生如同鲁珀特之泪的压应力即可。依据这个原理制作出来的强化玻璃已经拯救了无数生命,靠的正是它在车祸时碎成数百万个小碎片的能力。

近几年来,玻璃变得更加安全。我在西班牙撞到的挡风玻璃是最新一代的安全玻璃,称为胶合玻璃。我会知道那是最新的安全玻璃,是因为它虽然跟鲁珀特之泪一样碎得很厉害,形状却仍保持完整,即使我和它同时飞越引擎盖摔到柏油路上,它依然是完整的一片。

这种新型强化玻璃中间夹了一层塑料,有如黏胶般让玻璃碎了也不会散裂。这层塑料称为夹层,也是防弹玻璃的原理,只是防弹玻璃夹了不止一层塑料。子弹击中防弹玻璃时,最外层的玻璃会立刻碎裂,吸收掉子弹的部分能量并让弹头变钝。子弹必须推着玻璃碎片穿透底下的塑料夹层,而夹层则有如流动的糖蜜,把冲击力分散到更大的面积,而非集中在一个点上。就算子弹顺利穿透夹层,它会遭遇另一层玻璃,一切经历又得再来一次。

玻璃和塑料夹层越多,防弹玻璃就越能吸收能量。一道夹层能阻挡住九毫米口径手枪的子弹,三道夹层能阻挡点四四马格南手枪的子弹,八道夹层可以承受AK-47步枪的攻击。

当然,如果玻璃能防弹却不透明,其实没什么意义,因此真正的难题不在夹层,而在让塑料和玻璃的折射系数吻合,好让光线穿透两者时不会弯折太多。这种安全玻璃需要精密技术,因此造价昂贵不少,但越来越多人愿意花钱买心安,使得胶合玻璃开始随处可见,不仅装在车上,更出现在现代都市的各个角落,让都市越来越像玻璃宫殿。

2011年夏天,英国许多市区发生暴动。我看着电视画面,不由自主地察觉到这些暴动和我过去看到的都不同。攻击者用砖头不再能次次都砸破玻璃,因为许多店家都改装了强化安全玻璃。这股潮流应该会继续蔓延,店家不仅用玻璃来保护物品,也保护自己。之前也有人提议使用胶合玻璃制作啤酒杯,希望遏止酒吧和夜店里的客人拿酒杯当武器。

透过玻璃看见世界

现在我们已经无法想象,若少了玻璃,现代城市会是什么模样。我们一方面希望建筑物能帮我们遮风挡雨,毕竟这就是建筑物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每回谈到新家或工作场所时,许多人第一个问的问题就是,采光如何?现代都市里每天蹿起的玻璃建筑,正是工程师面对这个两难所作出的解答,既能为我们抵挡风雨和严寒,不受小偷和外力侵犯,又不必委屈自己生活在漆黑的环境中。许多人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建筑物里度过,是玻璃让我们的室内生活明亮、愉快。玻璃窗成为乐于迎接顾客的象征,也代表生意往来开放且实在。没有橱窗的店面根本不算店面。

玻璃还对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贡献良多。你或许在光滑的金属表面或池塘边见过自己的倒影,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玻璃镜子才是自我形象最后、最亲密的裁判。就连照片和录像画面也是透过镜片才得以记录下来。

有人常说,地球上已经找不到多少地方是人迹未至的了,但这么说的人往往只想到肉眼可见的世界。只要拿起放大镜到家里任何一个角落,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正等着你探索。强力显微镜会带你进入另一个世界,里头充满各种稀奇古怪的微生物,而望远镜会带你一窥宇宙和其中蕴含的无限可能。蚂蚁在蚂蚁的世界构筑城市,细菌在细菌的国度造桥铺路,人的世界、城市与文明一点也不特别,只有一点与众不同,就是我们拥有的一种材料,可以让我们超越人的尺度,那就是玻璃。

玻璃让这一切成为可能,我们却对它缺乏感情。世人很少像对木头地板或铸铁结构火车站一样讴歌玻璃,也很少轻抚双层隔热窗户欣赏它的质感。这也许是因为玻璃本质上是毫无特色的材质,它光滑、透明而冰冷,少了几分人味。人类更喜欢色彩丰富、细致、精巧或奇形怪状的玻璃,只是这种玻璃往往中看不中用。最有用的玻璃,是我们用来建构现代城市的玻璃,它总是又平又厚,而且完全透明,却也最不讨喜、最难认识,因为它最隐形。

玻璃对人类的历史和生活如此重要,却未能赢得我们的喜爱。打破玻璃的感觉是惊吓、气恼与疼痛,就像我在西班牙出车祸时那样,但我们却不会觉得自己打破了什么贵重物品。我们只担心自己,心想反正玻璃再换就好。也许正因为我们总是看穿它而不是看到它,使得玻璃始终无法成为我们生活中备受珍惜的事物。它受人重视的特质正好让它得不到我们的钟爱。玻璃不仅在光的世界潜形匿迹,也在我们的文化中隐而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