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 » 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全文在线阅读

《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第六章 五绝体系的确立与调整(1162年—1227年)

关灯直达底部

少林的衰落与全真教的崛起

在高宗广受诟病的投降主义统治之后,是他的养子孝宗赵昚近三十年的统治时期(1162年—1189年)。孝宗试图执行较为强硬的对外路线。1163年的北伐运动是自岳飞时代之后第一次试图收复北方的军事尝试,却不幸以失败告终,在金国的军事威胁下,宋金签署了第二份和约,此后半个世纪中,双方形成了稳定的实力均衡。公开的敌对行动基本停止了,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北方的金朝在世宗(1161年—1189年在位)和章宗(1189年—1208年在位)的开明统治下,也逐渐实现了经济的恢复与繁荣。

在这一时期,受到重创的武术世界走出了本世纪中叶的低谷,在恢复和重建中逐渐形成了新秩序。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少林的没落与全真教的飞速崛起。

作为北宋时期最重要的武术派系,少林寺在南宋初期以来就显著地衰落了。虽然它仍然保有相当的声望和广泛的影响力,但是却已经无法承担武术世界领袖的地位。原因显而易见,在宋金交战和对峙时期,少林寺位于金统治区内,拥有固定的寺院和僧侣,难以像丐帮一样投入地下抵抗运动,因此不得不采取远离政治的策略。根据少林寺的铭文记载,在靖康战乱之后,少林也遭到冲击,最后由外来的僧人法和(1079—1157)继任主持,在金朝官员面前,法和“机关酬对,句裹无私。不露锋芒,正眼顿现”,111亦即委曲求全,保证了寺院的安全。此后,少林寺虽然与反金运动仍然藕断丝连,但避免再以武术世界领袖的身份出现。

1190年前后的火工头陀叛乱成为压弯少林的最后一根稻草,该年,一名在厨房工作的低级僧人忽然显露出暗中学来的高超武术造诣,杀死了达摩堂的主持者苦智禅师及其他一些僧侣,随后逃走。这位无名僧人开创了一个秘密的少林支脉“金刚门”。而因为这次事件,也使得少林内部矛盾激化,另一名少林首领苦慧在权力斗争失败后,带领弟子前往西域,或许是打算投靠其前辈虚竹子的逍遥派,但却一无所获,最后他们在新疆立足,创立了另一个少林支脉。112

但少林的衰落并不意味着武术世界的一蹶不振,相反,很快有一个新的宗教‐武术集团取代它曾经的位置。在12世纪30年代北方的汉族抵抗运动被镇压下去之后,苦难深重的底层民众需要一种新的精神寄托,抵抗人士需要一种便于利用的掩盖形式,金国官方也需要一种中介力量安抚他们所不熟悉的汉人民众。在这三种互不相同的需求的合力之下,被称为全真教(All True Religion)的一股新势力应运而生。

王喆(?—1197年),以王重阳的名字为后人所熟悉,堪称12世纪武术世界最大的传奇人物。他出生在陕西咸阳的一个汉人的富庶家族,在青年时代就是一名出色的武术家。大约在50年代,他曾经参加过金朝的武术科举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因为民族情感而很快与金廷决裂,投入地下抵抗运动。113在1159年,王喆在终南山建造了一个地洞,起了一个古怪的名字:“活死人墓”(Tomb of the Living Dead)。王喆住在其中,自称“活着的死人”,曾经写过一首诗称颂这个奇特的“坟墓”:

活着的死人,哦,活着的死人。

在活着的时候得到死亡,是好的开始。

在坟墓中一切空虚而宁静,

隔断了世上的凡尘。114

不过这种灰心丧气的隐居只是表面的掩盖,活死人墓事实上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地下工事,王喆及其部属在这里储藏了大量的军械和食品,以供在陕西地区发动起义所用。不幸的是,这一计划在不久后被金朝侦知,皇帝完颜亮(1150—1161在位)派遣了许多杀手来消灭这个棘手的敌人,王喆以高超的武术造诣保护了自己,然而其部属基本被歼灭,起义的计划变成泡影。完颜亮进一步命令金军占领终南山以摧毁活死人墓,但他在1161年的兵变中被杀,此后的政局动荡使得这个企图未能实现,王喆侥幸安然无恙。115

但抵抗运动的式微和部属的相继死亡使得王喆最终放弃了依赖活死人墓发动反金起义的设想。此后,他将活死人墓让给一位曾和他一同战斗,并有过桃色纠纷的女武术家林朝英,可能是作为对对方的分手补偿。他自己则正式成为一名道教修士,进行刻苦的修行,其道教头衔为“重阳子”(Master of Twofold‐Yang),即王重阳。王重阳将吕岩奉为祖师,他继承了吕岩以来的道教内丹理论并加以改革,他的道教修行事实上也是武学的提升。几年后,王重阳已经普遍被认为是其时代最杰出的武术家之一,但此时还没有人能想到,他未来将会开拓怎样的事业。

在1167年,王重阳离开陕西,前往山东地区传播他的新道教学说,即所谓的“全真道”。他很快有了第一个追随者:宁海州的青年士绅周伯通,周伯通是一个狂热的武术爱好者,他追随王重阳的理由与其说是为了宗教,不如说是被他的武学造诣所吸引。周伯通并未拜师,也从未正式成为道教修士,而是和王重阳以兄弟相称,但他在经济上的大力资助成为王重阳在山东地区收获的第一桶金。很快,王重阳有了第一名正式弟子马钰,不久又有了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马钰的妻子)等六名弟子。他们合称“全真的七位大师(Seven Masters of All‐Truth)”,成为全真教的柱石及此后大半个世纪中中国武术界的重量级人物。

在接下去的近三十年里,王重阳和他的七大弟子不遗余力地在中国北方传教,宣扬三教合一、性命双修的新颖理论,建立了三教金莲会、三教平等会、三教玉华会等诸多零散的修道组织,这些早期组织不仅研究出世的道教哲学,并且抚慰人心,赈济灾民,很受士绅和民众欢迎。它们形式灵活,关系松散,有利于逃过金廷的注意,在后来逐渐成为统一的全真教团的一部分。116

随着教团组织的发展,全真教逐渐从纯粹的宗教组织发展为北方汉人民众的互助组织,最后兼具有抵抗组织的性质。关于全真教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反金性质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无疑全真教在其大部分历史中都和金廷及后来的蒙古政权保持了相对暧昧的关系,否则在其一开始就会被无情剿灭。全真教也从未以自身的名义发动过反金暴动。但全真教大师们在武术世界多以抵抗者的面目出现,他们偶尔的侠义之举,总被诠释为和女真政权之间不妥协的对抗。毫无疑问,全真教的出现在南宋放弃北伐之后,给了北方汉人民众以新的希望:一种夹杂着出世主义和弥赛亚主义的期冀。而他们作为中介力量的出现,即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女真统治者的管理也迫使他们做出一些让步,而中国社会就在这种合力中蹒跚而行。

南宋‐金对峙下的武术世界格局

在1190年代,亦即第一届“华山论剑”前夕,在信徒的捐助下,全真教已经在终南山建立了庞大的道教庙宇,并在陕西、河南和山东地区的许多地方建立了稳固据点,在很多方面都盖过了少林。特别是在上述的火工头陀之乱后,全真教无疑已经取代少林,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武术势力。

除了少林和全真教的此消彼长之外,在南宋中期还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现象。首先,丐帮出现了意味深长的变化。丐帮是从北宋时代以来硕果仅存的武术家群体之一。尽管这一昔日的庞大帮会在宋金战争中损耗巨大,但其本身的性质就有利于招募和组织流民,大批流亡的人民以乞丐的身份出现,事实上也相差无几,但如果有需要,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可以很快变成强韧的战士。在南宋初期北方义军的斗争中,丐帮起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战争也导致了丐帮性质的重大转变,它由北宋时较为纯粹的乞丐行会,变成了一个汉族的民族主义组织。抵抗运动成为重点,是否行乞在此只有形式上的或次要的意义。战争中,大批并非乞丐的一般武术家和民众投入丐帮,为抵抗运动奉献自己。但当战争告一段落和个人境况改善后,他们就不愿再过传统的乞讨生活。此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具有了显赫的帮会地位,脱离丐帮是不现实的。他们更倾向于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住舒适的别墅娶妻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同时保有丐帮中自己应得的地位。因此,他们号召对丐帮源自乞丐生涯的一些“不体面”的陈旧传统进行革新。

这种倾向很快受到了保守派的抨击。这些人是北宋时期的丐帮的旧势力或其后裔和弟子,在帮会中本来已经有了崇高的地位。为了和蒸蒸日上的新贵们对抗,他们团结在传统的口号下,要求丐帮成员必须衣着污秽,生活艰苦。这与其说是内心的需求,不如说是象征性的口号。背后起作用的实际上是新旧势力的冲突。当然相对而言,出于明显的理由,保守派更受底层帮众的拥护,他们称自己为污衣派,而改革派则自称净衣派。二者很快发展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117

因此,在12世纪中叶后,丐帮越来越被两派分化的问题所困扰。问题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消解,其本质在于丐帮作为乞丐行会和汉族地下抵抗组织两个性质的矛盾在整个异族统治时期都普遍存在。因此,丐帮的繁荣也正意味着其长期衰落的开始。

但无论如何,在12世纪80年代开始的洪七治理期间,丐帮看上去重新走上了兴旺之途。在吴长风和洪七之间的大约八十年的丐帮传承谱系已经失落,我们只知道洪七是第十八代帮主,这意味着其中又经过至少八代的传承,这一过多的帮主序列暗示我们,其中许多位帮主大概都殁于南北宋之交的宋金战争。当洪七继任帮主时,面对的是一个衰落中的庞大帮会,正在被内部污衣派和净衣派旷日持久的争端所困扰。

像大多数武术家那样,对洪七的早期经历我们所知极少,只知道他曾经是女真人的奴隶。他的名字提示出他可能尚有六位兄长,但他们或许都已经死于女真贵族的鞭笞之下。自青年时代起,他怀着对后者的深深仇恨投身反金运动。或许从前任丐帮帮主那里获得了指导,洪七以其天才成为一名卓越的武术家,为丐帮做出了许多贡献,受到丐帮帮众的爱戴而最终成为一帮之主。可以说在乔峰之后,丐帮还从未有过如此被寄予厚望的领导人。

尽管颇具有领袖气质和人格魅力,但洪七并不擅长处理繁冗的帮中事务,更难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派系纷争。在他在位期间,洪七实行“无为而治”的方针,将大部分帮务交给四名九袋长老处理,而他本人孤身东四处游荡,品尝美食,间或杀死若干臭名昭著的江湖恶徒或女真官吏,进一步弘扬自己的美名。事实上,他的行为更接近孤身的游侠,而非团体的首领。这对于他个人名声益处匪浅,对他领导的丐帮却很难说有什么帮助。118

虽然有各种缺陷,但在洪七治理时期,丐帮一直作为武术世界的一大支柱和北方抵抗运动的中坚力量发挥着作用。在这一历史趋势下,丐帮和全真教形成了松散的同盟关系,取代了已经中衰的少林‐丐帮联盟,成为第二个武术世界正统体系。这一联盟从王重阳‐洪七开始,一直维持到南宋的灭亡。

当绰号为“北方乞丐”的洪七声名鹊起时,其他一些令人瞩目的武术大师也相继涌现。

在东海地区,出现了“东方异教徒”黄药师。他的根据地桃花岛很可能是旧逍遥派的七十二岛之一,在逍遥派衰落之后得以形成独立的力量。在整个东中国海,黄药师和他的弟子们的名字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黄药师本人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反儒家人士,信奉随性妄为的非主流道家哲学,这和逍遥派的主张极为相似。虽然黄药师表面上是一个不过问经济问题的自由学者,但他大部分弟子都是强盗和窃贼,宋代发达的海上贸易可能成为桃花岛的收入来源之一。

与他们相对应的两位武术大师是“西方毒蛇”欧阳锋和“南方皇帝”段智兴。欧阳锋是从西域到河西走廊的霸主,以毒蛇养殖和毒剂提炼而闻名。他的领地白驼山位于东西方之间的古老商路上,每年白驼山都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另一方面,段智兴是大理国的皇帝(1172年—1200年在位),也是宣仁帝段誉的孙子,他继承了大理段氏历史悠久的武学传承,广泛地参与到北方武术世界的事务中。虽然在这一时期,诸如“六脉神剑”等高深武术已经失传,但在宋金战争后的长期衰落中刚刚复兴的中原世界,除却上述的个别高级武术家外没有人能够与段智兴相抗衡。他很快不仅在大理国内,而且在宋帝国的几个南部省份确立了霸主地位。

虽然从未发展到丐帮的规模,但新兴的帮会铁掌帮的发展也相当令人瞩目。在北宋时期,位于两湖区域的铁掌帮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帮会。但在宋金战争中,处于战争边缘地带的铁掌帮吸收了大批流民和士兵,原韩世忠部下的将领上官剑南担任了帮主,加以整顿和改革,使之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帮会。在上官剑南的门徒裘千仞继任帮主后,铁掌帮击败了原来的地区霸主衡山派,从而掌控了整个两湖,成为中国中部举足轻重的势力之一。裘千仞也以“水上漂浮的铁手掌”的称号而享有盛名。

自1180年以降的武术世界,除了丐帮和全真教的主流地位逐步确立之外,最大的特征就是在东西南北各部上述武术家个人的崛起。与较为年长的王重阳不同,“北方乞丐”洪七,“东方异教徒”黄药师,“西方毒蛇”欧阳锋,“南方皇帝”段智兴,以及名声稍逊的裘千仞,当他们在武术世界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时,只不过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但他们注定将成为未来大半个世纪中武术世界的主角。

第一次华山论剑及其后果

据《射雕的英雄:一部传记》(The Condor‐Shooting Heroes: A Biography)记载,在1195年,举办了一次被称为“华山论剑”的高级武术比赛,这是一系列类似会议的第一次。发动这次比赛的缘由是为了争夺新近出现的,上一代武术家黄裳的著作《九阴真经》。

在比赛之前,因为《九阴真经》的出现,已经导致了武术世界的大规模动乱。上百名武术家为了争夺这部据说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武术水准的神奇著作而殒命,并进一步引起了大量次级的火并和仇杀。直到王重阳和其他武术世界巨头们也先后加入竞争的行列,并通过举办武术比赛的方式来决定《九阴真经》的归属。

黄药师、洪七、欧阳锋和段智兴都受邀参加,另一名受邀请者,铁掌帮的帮主裘千仞则因故缺席比赛。不过武术评论家一般认为,他因为实力较为逊色而不敢与会。比赛进行了七天,据在场的王处一回忆,其过程异常艰辛。最后王重阳击败了所有的对手,无可争议地以中国武术冠军的身份成为《九阴真经》的拥有者。而其他人也并列亚军,被称为“五绝”(Top Five)。

华山论剑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武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举行在整个已知世界范围内的武术比赛,以此解决重大争议,这也意味着武术世界自身的发展,已经由原始的开放模式走向相对的封闭体系。

可以将此与少林寺之役进行对比,后者聚会的初衷只是少林和丐帮的争端,并非整个武术世界精英之间有组织的峰会,诸如萧峰和慕容复这样被认为是水平相当的武术家,最后却被证明是差别很大的。同样,萧峰也不知道儿童婆婆、李秋水或剑神卓不凡等杰出武术家的存在,即使知道,进行较量也缺乏现实性。但华山论剑却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已知世界的武术大师们能够一较高下,争夺的不仅是现实利益,也是中国甚至世界武术冠军(武功天下第一)的崇高名号。此后的七八个世纪见证了一系列重大的武术比赛,常常都是以类似华山论剑的模式进行的(见附录二)。

当然,华山论剑并非一般性的武术比赛,但如果仅仅将华山论剑的性质视为对《九阴真经》之类武学资源的争夺,仍然失之肤浅。无可否认,参与论剑的武术家都在某种程度上醉心于《九阴真经》的高深理论,但争夺这部典籍却有更为现实的原因。正如现代世界的军事技术一样,一部精湛的武术著作将会大大提高研读者的格斗能力,从而对现存的武术世界秩序构成威胁。为此,必须对这一危险倾向予以限制。争夺《九阴真经》的目的本质上可以视为现存秩序防止这一危险技术扩散的措施,事实证明这一措施是卓有成效的。这一实质意义也可以从如下事实中看出:最终获得本书的王重阳几乎没有读过该书,更没有练习其中的武术。武术大师郭靖后来对此有准确的评论:“他要得到经书,也不是为了要练其中的功夫,却是想救普天下的英雄豪杰,教他们免得互相斫杀,大家不得好死。”119在此意义上,“五绝”们对《九阴真经》的争夺可以视为对现存秩序的确认和维护。按照东西南北中等不同方位的名号,昭示了其瓜分势力范围的意义。

同时必须注意到,“五绝”体系也有其时代的鲜明特征:构成这一体系的基础,乃是武术家的个人力量,而非如后来的武林体系那样,奠基于个别武术家所隶属的武术门派。诸如少林、武当、峨嵋争锋的门派政治,要到一个半世纪后才会出现。这一时代虽然已经有武术门派的出现和繁荣,但许多情况下都只是作为武术家个人的附庸,而非独立的政治运作单位。黄药师——这位天才武术大师因为信奉激进的社会原子主义而提出对儒家价值观的质疑而闻名——他的悲剧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盛怒中打断了自己所有学生的腿并把他们赶走,从而自己扼杀了自己刚刚缔造的门派。同样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在那些历史悠久的门派中。在那些地方,制度的约束总是大于领导人个人的意志。以明朝时期的雪山派为例,当掌门人白自在陷入颠狂而残酷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他们毫不犹豫地禁锢并废黜了这位滥用权力的大师。120

在“五绝”体系确立后不久,又由于王重阳在1197的突然死亡而导致这一新秩序的第一次危机。这一危机可说是由于五绝体系自身的不平衡性造成的。

“五绝”体系表面上是以王重阳(及全真教)为首,东、西、南、北四位武术大师为辅的五方关系,来自于古老的五行学说。但事实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之间并非完全平等,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另一个潜在结构:即全真教‐丐帮‐大理国的“南北”联盟为主导,而对东、西方的黄药师和欧阳锋集团加以遏制。

这一联盟的形成并非偶然。可以看到,全真教、丐帮和大理国的共性在于都有固定的庞大组织,这并非否定其个体主导的性质,但可以表明他们对于维持现状具有共同的强烈需求。相反,东方和西方的两个新兴势力,虽然就黄药师和欧阳锋的个人实力而言不逊色于第一流的武术家,但在主要势力范围已经被瓜分殆尽的情况下,也只能居于和他们能力不相称的边缘地位。对于主流体系而言,他们是危险的不稳定因素和麻烦制造者(trouble‐maker),必须加以遏制。

在华山论剑后不久,王重阳带领门徒访问了大理国,将自己的先天功传授给段智兴,并从后者那里交换到了一阳指——这种武术被认为是克制欧阳锋的妙术。段智兴在几年后也邀请洪七到访,并打算将先天功和一阳指传授给他。121虽然这一计划未能实施,但足以证明彼此间的深切信任和密切关联。东方的黄药师和西方的欧阳锋则被明确排斥在这一主流体系之外。虽然他们依然在武术世界秩序中享有超然地位,但却是被全真教、丐帮和大理国的南北联盟边缘化的,他们怀着怨恨,随时都想推翻这一等级秩序。

当王重阳自大理国归来后,就因病重而卧床,再也没有起来过。全真教悲伤地为他筹备葬礼,欧阳锋认为这位宿敌已经死亡,于是公然闯入全真教总部,打算夺取《九阴真经》,但王重阳像拉撒路一样从棺木中站起来,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欧阳锋被重创以最快速度返回了自己在西方的大本营。以这种近乎神迹的方式,王重阳解决了之后数十年中主流体系最大的麻烦。

王重阳的复活不过是精心的伪装,不久后这位武术大师最终死去了。在他死后,全真教的实际权力掌握在马钰和丘处机两位大弟子手上。另一方面,或许是担心门徒们因为《九阴真经》而起纷争,王重阳任命长期的忠实朋友、也是一代武术大师的周伯通负责收藏这部经典。这一决定被证明是巨大的错误。因为周伯通较低的智商,使得黄药师通过简单的赌局从他手中骗取了《九阴真经》下卷,这令全真教大为震惊和愤怒。122

当时全真教的实力正臻于鼎盛,有周伯通这位仅次于王重阳的武术大师,加上欧阳锋已经逃遁,完全可以腾出手对桃花岛开战。然而当全真教的领导人准备对黄药师发起讨伐时,大约在1198年,《九阴真经》很快又被黄药师的两名门徒——陈玄风和梅超风夫妇——盗走。如果说全真教对此可能有所怀疑,那么黄药师随后在盛怒之下打残和赶走了其他门徒,也足以使他们深信不疑。全真教的主要注意力遂集中在逃走的陈玄风夫妇身上——至少对付他们比对付黄药师容易一些——而各大势力之间的一场大冲突遂得以避免。

当然,对于《九阴真经》的失落,全真教并未放弃追索黄药师的责任。周伯通在1199年赴桃花岛找黄药师交涉,但被后者击败后秘密囚禁。这场冲突使得全真教受到了一定损失,但并非致命。七位全真大师仍然在全国各地活动,广招门生,扩大其势力范围。或许因为经常作出顽童行径的周伯通销声匿迹还松了口气。同时,因为《九阴真经》失落和门徒背叛而发狂的黄药师也退缩回到桃花岛,长期隐居起来。另外,欧阳锋在被击败后也被压缩回了西域一带。因此,在这次危机过后,全真教‐丐帮‐大理国的松散联盟在武术世界秩序中的领导地位无疑难以撼动了。

但在大约二十年后,随着蒙古帝国在北方的崛起,五绝体系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冲击。

蒙古的崛起;金国武术集团的挑战

当13世纪开始时,蒙古只是日后以其名字命名的广袤草原上的一个小部族。中国人仅有片断的记载,而印度、伊斯兰和西方诸文明世界完全不知道其存在。但仅仅在约半个世纪后,蒙古人已经建立了横跨亚欧大陆的有史以来最大帝国,面积超过一千万平方英里。这一切不仅源于其领袖者的天才,史料显示,一些中国武术家的加盟也起了关键的作用。

在12世纪中叶,蒙古部族曾经侵扰金国边境,不过这一短暂插曲随着蒙古首领俺巴孩被女真人残酷处死而告一段落。这一事件是后来蒙古人对金政权展开残酷报复的序曲,但此后近半个世纪内金朝对蒙古草原的宗主权一直牢不可破,而蒙古内部各氏族则在俺巴孩死后陷入无可救药的分裂和混战中。

13世纪初叶,一个被称为“江南的七个怪物(Seven Weirdos in Chiang‐nan)”的小武术家群体在其故乡嘉兴与全真教的丘处机发生武装冲突后逃往蒙古高原,并在蒙古乞颜部中住了下来,受到了其首领铁木真(1162年—1227年)的欢迎,在那里他们收了一名同样来自江南的汉族难民儿童郭靖(1200年—1273年)为其弟子,并且教授了铁木真部落的战士一些实用武技。

铁木真在草原上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的父亲,蒙古首领也速该在其幼年被塔塔尔人杀害。在落魄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之后,依赖其义兄弟札木合及其义父克烈部王汗等人帮助,铁木真得以继承父亲的地位,成为蒙古一部的首领,并逐渐兼并其他部族。1206年,铁木真和王汗镇压了反金朝的塔塔尔人,因而被金朝封为部落官,但却要缴纳沉重的贡赋。铁木真渴望摆脱藩属地位,他当然很清楚,在反抗女真人的宗主权之前,必须首先统一蒙古草原。铁木真首先不动声色地借着和邻近部落的各种矛盾展开兼并战争,同时大刀阔斧地推动对旧氏族体制的改革。这些举措令札木合和王汗也先后和他决裂。铁木真在空前强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整个草原上的昔日朋友都变成敌人,蒙古草原的内战开始了。

在这段艰苦的战争中,“七个怪物”及逐渐长大的郭靖也积极参与了铁木真的作战,譬如他们刺探到了王汗和札木合进攻的情报,并擒获了桑昆的儿子都史。123在战争获得胜利后,作为回报,铁木真允诺将自己的爱女华筝嫁给郭靖,后者因此被称为“金刀驸马”。

1216年,当兼并数千英里内的大小部落后,铁木真在斡难河举行大会,成为蒙古各部落的领袖,被称为“成吉思汗”。在对各部族进行一番整合后,成吉思汗开始展开他梦寐已求的征服之旅。在这一各大文明帝国的衰微时代,来自草原的蒙古骑兵罕有敌手。1219年,金国中都(北京)被攻陷,中国北方大量州县都被蒙古帝国的势力所笼罩。两年后,成吉思汗率大军攻破花剌子模,将势力拓展到亚洲中部。1227年,党项人的西夏被征服,成吉思汗死于是年,但蒙古人的征服史仍在继续。1234年,金国最后灭亡,此后,蒙古代替金国,成为南宋的最大威胁,并在四十多年的对峙后,完成对南宋的征服。

在这一政治版图剧烈变动的时期,武术世界的秩序也发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应的重大变化。

1217年,“七个怪物”和郭靖从蒙古返回中国本部,除了私人原因外,也担负着为铁木真侦查金国情报的任务。铁木真希望来自南宋的武术家们能为他刺杀金国政治家完颜洪烈亲王:此人在不久前的蒙古部落战争中上下其手,带给铁木真以巨大的压力。无论从其作为南宋臣民或是蒙古人盟友的身份来说,郭靖和他的老师们都乐于从命。

郭靖进入华北地区后,就和其老师分开,单独行动。此后展开一系列冒险活动。其详细内容,查良镛在他多卷本的郭靖传记中有过详细记叙,我们在此不拟详述。但有一点如何强调也不过分:郭靖在张家口结识了黄药师的女儿黄蓉,并为后者所青睐。自此其事业腾飞就与五绝体系间或明或暗的争斗密不可分。

郭靖和黄蓉认识不久后一起抵达金朝的首都中都或燕京,并被卷入全真教和效忠金国的武术家集团的冲突中。

虽然在名义上服从金国官方,但全真教一直保有自己独立的武术势力,并随着信众的增加而不断扩张。这一点早已引起了金国官方的警觉,在赵王完颜洪烈的主持下,金国招募了一系列武术家,组建了效忠于女真政府的可观队伍,其中的重要人物包括山西的彭连虎、黄河中游的沙通天、东北的梁子翁和来自西藏的灵智上人等重要地方武术豪强,形成了五绝体系之外的一股势力。他们本来一直被全真教和丐帮的正统体系所排挤,如今既然在金朝官方提供的平台上联合起来,与正统体系冲突便不可避免了。

使得问题更加严峻的是,蛰伏多年的“西方毒蛇”欧阳锋派遣自己名义上的侄子,实际的私生子欧阳克来到中都,也加入到这一团体中。欧阳家族在五绝体系中一直是被边缘化的最弱一方,他们的一系列行动都表明有和金国武术集团结盟的意图。全真教对此十分担忧,几乎在郭靖和黄蓉到来的同时,丘处机和王处一也来到燕京,准备处理这一棘手问题。

郭靖和黄蓉到达中都后,随即向完颜洪烈发难,因此也成为了全真教的盟友,他们救援了受伤的王处一,并和七个怪物会合后进入王府。冲突因为双方势均力敌而并未全面爆发,不过金国武术集团受到了一定的打击。此后“七个怪物”与丘处机之间的宿怨也达成和解。

但黄蓉的身份却十分尴尬:因为《九阴真经》的问题,全真教对桃花岛一直充满疑虑。丘处机无法容忍黄药师(在他的眼中黄蓉当然代表了她的父亲)公然介入华北的武术界事务,因而强烈反对郭靖和黄蓉的关系,并提出要郭靖和另一个自己选定的少女完婚,遭到了他的拒绝。“七个怪物”既然得到机会,便也认同于正统体系而试图切断郭靖和黄蓉的联系。最后,叛逆的郭靖和黄蓉和这些长者不欢而散,逃向更南方的省份。

在中都的斗争只是金国武术集团和全真教‐丐帮联盟之间冲突的前哨战。不久,金国武术集团就开始在华北和华东的一系列扩张,不可避免地与在这些地区广泛分布的丐帮势力发生冲突。

为应对这一危机,“北方乞丐”洪七亲自出动,先后驱逐了在其势力范围从事破坏活动的梁子翁和欧阳克。与此同时,洪七也和郭靖和黄蓉相见,与丘处机不同的是,洪七对这对情侣颇有好感,并打算充分利用这段关系。他将二人收为弟子,教授了郭靖以传统丐帮武术“降龙十八掌”,也传授了黄蓉一系列武术,从而间接向黄药师抛出了和解的橄榄枝。

在被洪七驱逐后,欧阳克紧急向父亲求援,被激怒的欧阳锋遂亲自到来。后者深知尽管在武学造诣上并不畏惧洪七,但贸然挑战庞大的丐帮‐全真教联盟是很不智的。欧阳锋的计划是以联姻的形式联合黄药师,以东西联合的形式,挑战多年来占压倒性优势的南北联盟。由于王重阳早已死去,段智兴也已沉寂,在个人的强横力量主宰一切的时代,这一图谋是大有可能的。

因此,黄蓉的婚姻问题陡然成为五绝体系变动的关键要素。东方和西方的联合或决裂在此一举。欧阳克和郭靖同时到桃花岛求婚。黄药师对和欧阳锋联合,一同宰割天下的前景不无心动,不过此时黄蓉早已倾心于郭靖,在洪七的力主下,郭靖和黄蓉的情侣关系获得确认,令黄药师也不得不点头。郭靖也设法营救了周伯通,从而让黄药师和全真教之间的关系也得到缓和。这样一来,主流体系的队伍又壮大了。

失败的求婚尝试之后,欧阳锋仍然取得了一些成果,譬如在一次海上冲突中重创了洪七,以及杀死了全真七大师之一的谭处端,大为削弱了全真教的实力。但联合黄药师的失败所受到的损失仍然难以弥补。欧阳锋不得不屈尊依靠金国武术集团的力量来抗衡其他武术大师日益巩固的联盟。另一方面,裘千仞也加入了金国武术集团,从而使得武术世界两大阵营的天平暂时又获得了平衡。

在铁掌帮成功掌控扬子江中游之后,首先与“南方皇帝”段智兴的势力发生了冲突。在华山论剑后不久,裘千仞潜入段智兴皇宫,打伤了他刚出生的儿子,这个孩子不久后死去,导致了段智兴悲伤地剃度为僧。大理国的势力陷入中衰,裘千仞和铁掌帮从中获益良多。不过其生存空间在更广大范围内仍然受制于丐帮。毕竟与全国性的丐帮相比,铁掌帮不过是一个地区性的帮会。

对于野心勃勃的裘千仞来说,臣服于全真教‐丐帮联盟及更大的五绝体系,远不如彻底推翻后者具有诱惑力。因此裘千仞积极向金国方面靠拢,当洪七被欧阳锋击伤后,裘千仞遂试图利用丐帮的权力真空,以傀儡杨康篡夺丐帮,不过洪七出人意料地将帮主之位传给了黄蓉。在郭靖的协助和丐帮长老鲁有脚(?—1259年)等人支持下,黄蓉挫败了杨康,在湖南君山接任帮主。这不仅令裘千仞的图谋归于失败,也彻底巩固了和黄药师的新联盟。

蒙古西征;第二次华山论剑

武术家的政治嗅觉往往跟不上局势的发展。金国政府在武术世界的扩张很快不得不中止,因其后方的蒙古人已经大举南下,在1219年攻陷了燕京,金政权的统治范围仅收缩到河南一隅。完颜洪烈抛下武术世界的事务,奔赴中亚的花剌子模(Xorazm)求援。花剌子模在13世纪初兴起于阿姆河下游,在国王阿拉丁·穆罕默德(Alā al‐Dīn Muḥammad,?—1220年)的领导下占有了从波斯湾到里海和咸海的大片土地,扩张的势力直抵巴格达。穆罕默德对于东方世界也野心勃勃,在完颜洪烈的建议下他处死了蒙古的使者并劫掠其商队。

同年,郭靖返回蒙古高原和成吉思汗会面,后者正在筹划对花剌子模的战争。郭靖旋即被任命为蒙古西征右军元帅,参与攻打花剌子模。由于当时蒙古和宋朝处于联盟关系,他为蒙古宫廷的服务无悖于对自己宋朝臣民身份的认同。不久,黄蓉也带领鲁有脚等丐帮武术精锐来协助他。花剌子模表面的强大在蒙古骑兵面前被证明是不堪一击的。最后他们把希望放在城防的坚固上,但这一点也被据说是黄蓉的巧计克服了。当成吉思汗围攻花剌子模的首都撒马尔罕城时,郭靖和数千名蒙古军人用一种自制的革伞从附近的山峰上滑翔而下,进入城内,按照波斯史家拉施特在《史集》中的记载:

大家都认为,将撒马尔罕攻下来需要好多年,因为这是怎样一座城堡呀!成吉思汗亲自围绕着城堡和堡前斜坡巡视了两三天。考虑攻城和夺取城门的计划,但却毫无进展。苏丹穆罕默德在大清真寺中举行祈祷,告诉人们只要坚守住,援军即将到来。但是当天夜里,附近的秃木峰上出现了火光,随后有不计其数的蒙古军人随风飘入城中,就像冬天的雪花一样不可阻拦,同城中的守军展开激战。伊斯兰教的法官、司教和教长都为此震惊,沮丧地说:“这必定是真主的旨意。”黎明时,城内的蒙古人打开了纳马斯哈黑门,让城外大军开进城里。人们听到,蒙古士兵们在欢呼着一个闻所未闻的名字:“郭靖!郭靖!”124

这或许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空降作战。许多人因为革伞破裂而摔死或伤残,但强韧的武术家们并未受到严重损伤,也成为夺下城门的主力。撒马尔罕就这样被攻陷了,完颜洪烈被活捉后处死,穆罕默德逃向里海,翌年就病死在那里。这就是花剌子模的灭亡。这一过程中,欧阳锋一再试图阻挠,但没有取得成功。某种意义上,蒙古西征的胜利也意味着他在西域势力范围的丢失。此后,欧阳锋虽然仍跻身五绝体系,但在政治上已经微不足道。

全真教方面则从成吉思汗一个个奇迹般的胜利中发现了机遇。丘处机带着十九名弟子亲赴中亚,在郭靖的牵线下和成吉思汗在撒马尔罕城下举行了历史性的会面。成吉思汗已经年纪老迈,因为相信丘处机拥有长寿的秘方而对他礼敬有加,丘处机得到了他对全真教的支持,这对于其教团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丘处机也并非只是投机分子,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劝阻了成吉思汗在撒马尔罕的屠杀。

在1220年,郭靖随成吉思汗结束西征,返回蒙古。然而他没有想到,随着金国和花剌子模的征服,成吉思汗的下一个目标不可避免地指向南方的宋朝。郭靖因此和成吉思汗发生冲突,导致他的母亲自杀。郭靖在蒙古人的围攻中逃回华北。

这一悲惨事件是郭靖命运的转折点,它将郭靖从蒙古人的军事行动中带回到中国武术世界。不久后,他参与了第二次华山论剑,裘千仞打算在华山挽回他的名声。却被已经成为佛教僧侣的段智兴制服后带走,后来终生成为段智兴事实上的囚犯。郭靖作为黄药师的准女婿和洪七的得意学生被特许参加剩下的比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欧阳锋也参加了这次比赛,但在比赛中陷入疯狂而离去。最终谁获得了这次论剑的冠军有多种说法。但广义上的胜利者是很清楚的,即新生的武学大师郭靖。他实质上消灭了“西方毒蛇”和铁掌帮的势力,并使得东方的黄药师和其他势力达成和解。他本人则与包括丐帮、全真教和大理国的各大势力都保持良好关系。

第二次华山论剑实质上是对第一次遗留问题的解决,如今武术世界剩下的最高层已经消除了积累的矛盾,获得了比以往更为彻底的统一。各巨头中,随着洪七和黄药师的老去,郭靖将在接下去二十年中成为武术界真正的领袖人物。

郭靖和黄蓉在翌年完婚,他们的婚姻在形式上象征着这一新纪元的到来。如果蒙古能与南宋保持和平,这将是一个玫瑰色的美好时代。不过如今华北已经陷入战乱,武术世界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威胁:惨烈的蒙宋战争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