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微经典:傻子说 » 中国微经典:傻子说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微经典:傻子说》2

关灯直达底部

农药依赖症

我在火车上听到一件新鲜事,说一个城里干部到极其偏远的山区下乡任职,一去就是三年。他去的那个山区还处在非常原始的生产和生活状态,连化肥和农药都买不到,因而当地人所吃的都是绿色食品,绝对没有污染。

一年以后,吃惯了城里饭的下乡干部得了病,他到全国最大最权威的医院——天堂医院——去检查身体,其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他得的是农药依赖症。也就是说,他一直在城里生活,吃惯了饱含农药的粮食和蔬菜,身体已经形成了农药依赖性,突然改变饮食结构以后,身体极度不适应,必须及时补充体内的农药含量,否则将有生命危险。由于就医及时,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体内输送了适量的农药,他才保住了性命,身体慢慢得到恢复。

这件事震动了科学界,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科学家纷纷来到乡下,找到这个下乡干部,对他进行研究。一些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杂志上。其中一位科学家因此获得了304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令人安慰的是,1000 多年以后,这个城里干部的人体标本依然保存完好,因为浸泡他的液体是原浆农药,纯度达到108%。

吸尘器

公元2000 年以前,中国华北平原上的农民一直延续着一个习惯,每年麦收以后,就地烧毁麦秸,作为肥料。在烧麦秸的十几天里,整个华北平原上烟雾弥漫,人们眼睛酸涩、流泪,呼吸困难。地方政府屡禁不止。

有一年,这些烟雾飘到了天堂里,呛得上帝也喘不过气来,有好几次失去了方向感,差一点从天上掉下来。上帝意识到事态严重,就给地方政府写了一封亲笔信,政府也正想制止农民烧麦秸这个习惯,于是上帝与政府联合下发了一道禁令,张贴在每个村庄的墙壁上,内容是:求求你们,别烧了!农民看到告示后,心想,连上帝都哀求我们了,确实不能再烧了。于是他们把收完的麦秸堆在一起,让它们自然腐烂,化为肥料。

近些年,农村的空气确实好了许多,而城市上空的烟尘却越来越浓,对此,上帝感到很不舒服,但他转念一想,既然世上那么多人都能忍受,为什么唯独我不能忍受?我毕竟是上帝,肚量应该比普通人大一些。于是他宽恕了这种行为,任由事态发展下去。

可是有一天,上帝感到呼吸困难,终于病倒了,到医院检查的结果是:肺部积满了烟尘,已经变成了一个吸尘器。从此,上帝最佩服的人就是普通市民,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上,而且整天呼吸,却一直有人活着。

彩色的云彩

某个城市为了庆祝一个传统节日,在云彩里喷洒了多种色彩,在天空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图案。桥东区是红云,桥西区是绿云,桥南区是黄云,桥北区是紫云。这是人类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在天空制造大型艺术造型,由于云彩的变动不定,再加上当日风向、气候等因素,云彩变幻的艺术效果异常壮观。当日,地方电视台对此进行了直播,引起全城轰动。节目通过卫星传播到全世界,许多艺术家都为之震惊,认为此举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行为艺术之一。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件,媒体却没有进行正面报道,甚至是封锁了消息。

情况是这样:节目过后,风停了,这些分布在天空的染色云彩停止了运动,就地下起雨来,这些雨丝按区域分成一片红,一片绿,一片黄,一片紫,色彩及其斑斓,景象更加壮观。在人们的喝彩声中,这些雨落在地上,形成了彩色的流水,进入了城市的下水道。人们突然意识到,这将形成污染,可是污染已经形成。据说许多生活在下水道里的老鼠受到此水污染后,变成了彩色老鼠,并且改变了食性,从此对颜料特别感兴趣。

在后来的很长时间里,人们看见天上出现彩云,就心怀疑虑,甚至担心晚霞也是经过染色而形成的。

深度病毒

有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由于在排版时就中了病毒,上市不久后,页码上凡是倒数第三行的字全部消失,只剩下了空白。这给书店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这些书被迫撤架,成为废品。可问题并没有完结,其他几种书也受到了轻微感染,页码上的个别字不翼而飞,只是读者买书时轻易发现不了,也就没有太大的影响。

发现这件事以后,国家相关部门把它当作绝密,封锁了消息,并对此进行调查。

经过技术攻关小组的研究发现,是电脑排版系统出了问题,电子文件感染了一种叫作“溜之乎也”的病毒,凡染此毒的文件在打印或印刷出版以后,文字仍然会从纸上溜走,留下空白。

找到原因以后,一个电脑高手编制出了反病毒软件,具体思路是:在每页第三行左数第一个字前面加上一层暗网,相当于给文字上了一道锁,截住它,防止这行字按顺序排队溜走。这个软件果然成功遏制了病毒,保障了印刷和出版业的安全。

后来,这个攻关小组获得了国家某部委颁发的科技进步奖。由于是秘密进行研究,颁奖没有举行公开仪式,除了研究人员外,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城市空洞

一家化工厂的毒气泄漏事件,使全城百姓都忙了起来。人们把受过污染的空气装在塑料袋里,然后用汽车、自行车等运输工具,运往城外的一条沟里,进行无害处理。运走这些污气后,由于新的空气没能及时填充,致使城市上空出现了巨大的空洞。也就是说,在这个空洞里,没有空气。一旦飞鸟误入空洞,非常危险。为了避免造成灾难性后果,人们从城外往里运送新鲜的空气,填充这个空洞,又忙了许多天。

前些日子,我从这个城市经过,看见这个空洞填充得不够严实,边缘上还有许多空隙,我出于良知和道义,及时指出了纰漏,市府当时就采纳了我的建议,进行了修补。现在,这座城市上空的空气已经基本恢复原状,即使有些微小的空隙,也不会造成危险。只是闪电进入空隙后,容易把天空撕裂,但这种可能性极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夜晚照明计划

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全球科学大会期间,出于郑重,我用毛笔写了一封建议信给大会代表,内容是这样的:“为了解决全球能源紧缺问题,我建议全世界联合起来,实施一项工程——用特制金箔把月球包裹起来,这样就会使月球的反光度增加几十甚至上百倍。月球的反光度增加以后,地球的夜晚照明问题将得到解决,地球的各个区域内,至少有半个月的时间,夜晚是明亮的。这将给人类提供许多便利,同时也将减轻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这个建议提交以后,得到了代表们的高度重视,有关科学家甚至开始考虑光照增加以后,地球变暖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可是,就在代表们热议之时,大会又接到了另外一封信,是全体逝者联合会写来的,内容是:“惊闻有人建议包裹月亮以增加亮度,使夜晚亮如白昼,这势必将改变地球常态,尤其是广大逝者,不能借助夜色掩护而出行。须知,地球上的逝者总量是活人的无数倍,其众寡悬殊,厉害分明,当谨慎行事。如不考虑我们的建议,一意孤行,我们将联合全体逝者同时出游,使地球表面上挤满灵魂,是时,将无处不是拥塞,世界秩序尽失。此绝非危言,我们将说到做到。”

接到这封建议信后,代表们为难了,考虑到逝者众多,并尽量尊重他们夜晚生活的习惯,就把我提交的这个方案暂时搁置下来。后来,有关机构曾试图跟逝者联合会沟通一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但由于双方意见分歧较大,始终没有达成协议。但我想,我的这个建议有利于人类的和平与进步,是个积极的设想,将来或许有实现的一天。

天上的棉花垛

最近,我的家乡也遭遇了洪水灾害。下雨的前三天,我接到一个新疆朋友发来的短信,说是当地的棉花储藏库遭遇了一股龙卷风的袭击,把库存多年的棉花给卷到了天上,随着西风向东飘去。接到这个短信后我就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随后我每天都拿出望远镜观察天上的云彩,终于在第三天发现了云层中有几座高耸的棉花垛,越过群山飘到我的家乡上空。我当即向有关部门做了报告,但为时已晚,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这些棉花从新疆飘到河北,沿途几千里,吸收了空气中飘浮的大量水汽,已经达到饱和,飘到我家乡上空时再也挺不住了,于是在一个雷霆的诱发下,水从棉花垛中漏了下来。由于这些饱含水分的棉花太沉了,风已经推不动它们,它们也懒得飘了,索性就停在我的家乡上空,一直到把水漏完为止。我的家乡在燕山东部的浅山区,经不住太多的降水,于是就出现了洪灾。但是中国有句古语,叫作“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我的家乡在受灾的同时也得到了好处,这些漏完水的棉花就地落在了地上,就像大雨之后又紧接着下了一场大雪,把整个山川都覆盖上一层洁白。等到新疆棉花储藏库派人沿途追到河北时,这些过水的棉花已经堆在农民的院子里,家家都有棉花垛。虽然这些棉花最终都上缴给国库了,但农民却得到了相应的收集费。我收集的虽然不多,却

因此也发了一笔小财。

治理道路

时下,对于道路的治理,确实到了不治不行的程度了,因为这些麻绳般的道路四处延伸,爬满了大地,并且交织成网,已经把地球装在了一个道路织成的网兜里。殊不知,地球运行在宇宙间,绝不是为了被捆绑而存在。凡事都有极限,地球的忍耐也是有限的,一旦把它激怒,后果不堪设想。

对此,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供联合国参考:1.利用电子网络,实行全球信息化办公,尽量减少人们出行的次数。2.根据道路指数,控制各国汽车持有量,从源头上解决道路增加而土地减少的经济学难题。3.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可率先发展空间技术,鼓励人们乘坐云彩出行,有关组织应尽量按照公平原则配置云彩,并借此促进全球雨量分配的合理化。4.以社区为试点,尝试社区生活的社会化,即小而全的资源配置,使人们足不远行就可以解决日常生活所需。5.把一些不常用的道路像胶布一样卷起来,非急需不得擅自使用。6.给耕地以特权,允许耕地膨胀,侵占道路,实现退路还耕。7.鼓励树木越位,到公路上去安家,逐步实现生物占领,增加地球绿化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提出这些建议后,有一条小路在夜深人静时偷偷爬到我家门口,表示抗议。我发现后抓住这条小路的一端,用火一烧,它就弯曲了。这条小路逃走时如同一条惊慌的蛇。

说真话

传说,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官员们争相说假话,并把说假话的能力作为官员们晋升的标准。后来,这些假话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套路,演化成为通用的套话。相关部门把这些套话编成课本,再灌输给孩子们,于是这个国家的人从小就学会了说假话和套话。时间太长了,人们的遗传基因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说假话的功能已经作为人们的基本素质,通过DNA 分子结构向下遗传,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

很久以后的一天,上帝来到这个国家,想听听人们到底在说些什么,结果他听到的全是假话和套话,没有一句真话。上帝感到非常奇怪,就问一个老人,老人流着泪说,在我们这个国家,真话早已失传了。

上帝听后泪流满面,为这个庞大的族群而惋惜。但他发现有些孩子天性未泯,还有挽救的可能,就授予他们新的智慧,恢复了他们的良知。后来,这些孩子传授人们真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人们才恢复了说真话的能力。但是说假话所留下的民族后遗症却非常明显,表现在认知和行为上:分辨是非的能力普遍低下,人与人之间很难建立互信,谎言和欺骗时有发生,社会公德普遍缺失等等;表现在身体特征上:阴影普遍加大,微笑不自然,嘴唇变薄,说话语速变慢,额头皱褶明显增多等等。几百年后,这些后遗症才逐渐消失。

人口问题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从民国初期到2000 年,人口从4.5亿猛增到13 亿。由于人口暴涨,死亡的人数也相应增多,致使冥界人满为患,许多新魂在冥界不能及时上户口,灵魂得不到安息。一时入不了户口的,只能办理暂住证。根据死者的生前单位性质制定出几个等级,划分为行政、事业、国营、集体、私营等等;按工种划分为干部、工人、合同制、临时工、农民工、纯农民等等;按生前的户口性质划分为城镇户口、农村户口、黑户口(即没有户口)等等。一个好的安魂之处,非大笔冥币不能获得。

一个老头做了新鬼,前去报道,由于他没钱贿赂冥界官员,不得进入冥界,被驳回人间。于是,这个老头又活了过来,在世上活了许多年。据统计,世上有许多长寿老人都是因为无钱贿赂冥界官员而被驳回人世的。这种做法招致人界和冥界的双方不满。一方面是冥界腐败,拒绝了许多穷人入内,无法正常进入安魂之地,灵魂怨声载道;另一方面是人界的许多老人无法死去,造成人间的人口膨胀,社会保险压力增大。更让人担忧的是,老人过多将造成人口老化现象,民族活力减退,缺乏竞争力。

为此,政府曾多次与冥界协商,以求达成协作,但由于双方诚意不足,都没有成果。最后,政府做出三项决定:一是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控制人口增长,从源头上遏制这种恶性循环;二是鼓励人们在适当的时机退出人间,对于60岁以前死去的人,给予10 亿元冥币的奖励。三是加大空间探索投入,尽快寻找另外的星球,以便实现外星移民,缓解地球人口压力,为人类的和平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建筑师

一个建筑师想建造一所最小的房子,供自己居住。这所房子的最佳效果是:恰好能容纳自己,又轻又薄又柔软,坚固耐用,可以随身携带,能够居住一生。他按照这个要求设计了许多方案,做了许多模型,都不满意。

建筑师去求助他的父亲。他的父亲说,这很容易。于是,他的父亲带着他往回走,把他领到他出生以前:他的父亲用古老的方法创造了他,给了他一个身体。

建筑师抚摸着自己的皮肤,满意地说:不错,正合我意。

于是,建筑师按照这种古老的方法,创造了一个更小的身体,送给了他的儿子。后来,他的儿子评他为优秀建筑师。

无药可医

某制药厂研制出一种新药,能包治百病,甚至死亡不超过一个小时的人,灌进此药后就能够复活。此药一上市,就被老百姓抢购一空。后来,许多家药店打出招牌:某某药三月后到货,顾客需提前七年预订。

对此,国家药监部门不置可否,科学界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许多死而复活的人深有体会地说:“我都死了将近一个小时了,家人给我灌进此药后,我居然又活了过来。”这件事在阴间的反响更大,死者们抱怨纷纷,说,为什么死后一个小时的人能够复活,我们这些死亡十年以上的人就不能复活?这是严重的不公平!于是他们纷纷给药厂写信,要求延长治疗期限,凡死亡百年以内者都应该包括在内,望厂家在研发新药时给予充分考虑。

对此,药厂并没有立即给出答复,而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研发进程。厂长拍着别人的胸脯,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力争满足所有生者和死者的要求,生产出好药,救死扶伤,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可是,没过多久,这个发誓的厂长却得了暴病,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新闻发言人说,厂长的死因是:为了死守秘密,他吞下了药的秘方,因此他的死无药可医。

照片上的雪山

我有一张以雪山为背景的照片,随着气候逐渐变暖,我发现,照片上的雪山和冰川也在不断融化,有的地方露出了山体岩石。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我的眼睛出了问题,后来我发现确实是冰雪在融化,并且在我的身边形成了一条小溪。由于我是照片上的人,常年站在雪山下面,鞋都湿了,也不敢擅自移动。

出于对环境变化的深度关切,我向气象监测部门反映了这些情况,立即得到他们的高度重视,并组成了专门调查组前往实地进行考察,考察结果证实了我的报告。为了不至于浪费掉来自冰川的水,当地政府在小溪旁边又建起一座水厂,专门生产“冰川牌”纯净水,小溪得到了有效利用,同时也免除了把我冲走的危险。

最近我打开我的影集,发现这张照片上的雪景又恢复了以前的状态,冰雪的覆盖度有所增加,原因是当地下了几场大雪,把裸露的山体都给覆盖了。由于我站在照片里不动,积雪已经把我的脚都给埋上了。如果积雪继续增加,我决定走出这张照片,只在原地留下一行脚印。

水污染治理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案例屡见不鲜,有些地方发生了灾难性的污染。比如一些水域,污染严重,到了危害动植物健康的程度。我公司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最近获得一项研究成果,可以治理水污染。具体原理是:向污染水域撒入一种无害的清洁剂,使浊水漂浮在水面,然后把最上层的污水像卷起一层塑料布一样揭下来,进行回收处理,变废为宝。

这项技术虽好,但实施中有一定难度。一是必须借助微风,先把水面吹皱,然后再派出一百只蜻蜓把波浪卷起,推向岸边。二是劝说水里的鱼虾保持安静,一旦小鱼吐出气泡,将造成水面出现空洞,清除不彻底。三是不能有云彩在水中留下倒影,因为云彩酷似抹布,会把水面擦脏,出现毛玻璃现象,达不到治理标准。四是这些水必须是经过沉淀的水,不能掺杂洪水,因为洪水太容易激动,脾气暴躁,搞不好会掀起泥沙,给治理添乱。五是在治理施工中不能有腐败行为,否则将对水体造成再度污染,加大治理成本。六是不许污染者在现场,一旦出现水域抗议事件,必将掀起大浪,后果难以收拾。此外还有一些阳光、空气等条件,不再详细赘述。

神奇的滴眼液

最近,我的眼睛不好,老是视物模糊。经医生开方,我用了一种叫作“一滴可扫盲,十滴看后世”牌滴眼液,只用了一滴,视力不但恢复了,而且看清了以前不曾看见过的事物。比如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能看见满天的阳光中夹杂着微弱的星光。由于这些星光来自不同的方位,在射向地球时发生了交叉,我能看见它们细微的光束,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角。由此可见,阳光也并不纯粹,里面也有杂质,只是一般人无法分辨。到了夜晚,我看见的东西就更多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被我发现,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我终于相信世界上确实存在神药。我继续使用这种滴眼液,滴过第十滴后,我真的看见了自己的后世。但药品说明书上说,看见后世以后不能说出,否则就将失明,并且无药可医。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另外一些发现,我超过了说明书上所说的用量,连续滴了一个月,结果看见了自己的前生,一直看到第十代。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我相信自己的感觉,这种滴眼液一定还有意想不到的效力。我继续滴,用了整整一年以后,我的视力达到了极致,我不但看见了人类的整个历史,也看清了人类的全部未来。我向天空仰望时,一眼就看见了上帝,他的头顶上方有一个炫目的光环,这个光环刺伤了我的眼睛,我感到一阵眩晕,倒在了地上。不知过了多久,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的视力又回到了用药前的水平,并且更差,两眼视物模糊,看什么都是一片渺茫,有时连自己都看不清了。于是我只好用手摸自己,但我摸到的自我与我看到的自我,有着很大的差别,有时像是在摸另外一个人。

后来,我给这个生产眼药水的厂家写了一封信,建议他们在说明书上明确标明,此药水的最大用量不能超过十滴,或遵医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药厂是否采纳我的建议,将考验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

领 跑

一辆前去救火的消防车在路上疾驰,一路响着警报器。由于太着急,警报器的声音越喊越大,超出了正常的音量,惊动了全城百姓。可是不一会儿,警报器的嗓子就变得嘶哑,最后彻底哑了。于是消防员一齐用嘴喊,代替警报器。人们看到这种景象,知道是某个地方着了火,于是都跟着消防车奔跑,前去救火。人们边跑边喊:“呜……呜……呜……”声音起起伏伏,和警报器非常相似。

后来的结果在预料之中,大火被扑灭了。因为救火,我还上了电视。在当晚的新闻节目中,播放了感人的场面:几万人在大街上跟着消防车奔跑,我看到密麻麻的人流中,有半个黄豆粒那么大的一个脑袋,是我。这是我第一次上电视,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当晚我就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在前去救火的人潮中,我跑得特别快,我曾一度跑到了消防车的前面。我边跑边喊:呜……呜……呜……若不是消防车瞪了我一眼,我还能领跑一公里。”

越 位

在某博物馆收藏的汉代大型石刻上,雕刻着驾车出游图,图案古朴粗犷,精美绝伦。

可是在一夜之间,石刻上的一辆马车不见了,仿佛是自然脱落,石头上并没有留下盗窃的痕迹。后来人们发现,这辆丢失的马车在另一块石头上慢慢地浮现了出来,几个月后完全呈现出原来的图案。

刑侦人员化装成古代的一个大夫,潜入石刻内部,查清了原因:原来是驾车的石像赶着马车绕道而行,超越了前面的车辆,由于刹车失灵,马车冲出了石板,跑到了另外一块石板上。

查清原委以后,博物馆采取了防护措施,以防其他的马车再次出轨。他们利用科技手段,在每一辆马车的前面安装了隐形的隔离层,防止这些石像超越自己的位置。

尽管如此,总还有一些车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蠢蠢欲动,但慑于博物馆里的监管措施严密,他们没敢轻举妄动,只是偶尔有一些大夫跳下车辆,到地上散步,一般情况下走不多远,只是放松一下,然后又回到原位。

对此,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出于人道和关怀,假装视而不见,允许他们自由活动,但不许他们走远和消失。

拖拉机感染症

我居住的城市正在进行城区改造工程,因此经常听见拉砖的拖拉机突突突地从城区经过。我一听到这种声音,心跳的声音就立刻变大,无法工作和休息。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我,这是“拖拉机感染症”,一旦心跳声超过300 分贝,就会引起全身性颤动,并从胸腔里发出拖拉机的突突声。医生给我开了一些镇静药,吃后也未见效。后来我想出一个办法,我在自己的胸脯上安装了一个扩音器,跟在拖拉机的后面跑步。由于我的心跳声被放大无数倍,超过了拖拉机的声音,震得拖拉机不能正常行驶。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施工部门指派三个人专门负责阻止我,不让我跟随拖拉机跑步。这件事惊动了城市管理部门,调查处理的结果是:禁止拖拉机进城,凡施工一律改为汽车运输。此后几个月,我的症状消失了,但拖拉机却落下了后遗症,它们一遇见我,就吓得加速逃跑,因为它们害怕我的心跳声。

对面的高楼

我家对面的高楼顶上,有人设置了一张捕鸟网。一天上午,我看见一片云彩从楼顶上飘过,不慎被网罩住,再也飘不动了。我看到后,立即跑到那个楼顶,把云彩解救出来。没想到,我把这件事报道出去以后,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说,不就是一片云彩嘛,值得你去救吗?有人说,云彩干吗飞得那么低,纯粹是自找的,活该。有人说,那张网是用来挡风的,不是捕鸟的,你说得太玄了,是在作秀。有人说,我根本不相信会有这么结实的网。

对此,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给了我一些支持。他们的说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点:1. 你的做法是对的,我们支持你。2. 今后凡超高建筑,楼顶都应安装警示灯,以防不测。3. 尚未安装警示灯者,应临时安装一个警示牌,写上:鸟和云彩请绕行,此处危险。4. 建议环保和交通部门给鸟和云彩设立安全通道;在此前提下,凡不遵守规则、乱闯乱跑者,后果自负。5. 建议给鸟和云彩发放特殊通行证。6. 不得在高楼顶上随意设置障碍。

迫于舆论压力,最近,楼顶上那张捕鸟网已经被撤走。有时朝霞从上面飞过,停留或盘旋一会儿,并不轻易落下,也不再有危险,让人省了不少心。

筛子的用途

有一段时间,我居住的小区里空气质量极差,需要用筛子将空气过滤之后才能呼吸。但筛过的空气毕竟有限,堆放在小区的院子里,只能就地呼吸,不方便携带。为此,我发明了一种小筛子,可以戴在脸上,比传统的口罩通透,既轻便又能过滤空气,走到哪里都能用,适合于所有的人。在那些年里,满大街都是脸上戴着筛子的人。

戴上这种筛子以后,给女人吃零食带来了不便,因此有了意外的减肥效果。一时间,大街上苗条的女人突然增多,大有美女成群的势头,着实让女人们占尽了风光。

后来,政府受不了这种挂在脸上的讽刺面具,加大力度治理空气污染,取得了明显成果。空气好转以后,人们渐渐去掉了筛子,但留在脸上的筛子阴影却很难消失,看上去像是戴着一张隐形的面纱。

如今,筛子的用途已经非常广泛。有人用筛子过滤阳光,方形的阳光因此涨价数倍。更有甚者,用改装的筛子去捞星星,以流星最为宝贵,需要三吨月光才能换取一颗。渐渐地,人们忘记了筛子的最初用途,把它当成了捞取财宝的工具,正是我始料所不及的。

刮胡刀

去年,我从商场里买回一个刮胡刀,到家后一试,发现质量不合格,一根胡子都刮不掉。我懒得退换,就使用到今天。由于我一直使用这个刮胡刀,胡子越长越多,人们只能看见我的胡子,很难找到我的脸。这倒是有一点好处,能够为人遮丑。我把这个发现写信告诉了生产刮胡刀的厂家,没想到厂家为此申报了专利。一时间,满大街都是大胡子,就是使用这种刮胡刀的缘故。

正所谓好景不常,这种刮不掉胡子的刮胡刀很快就滞销,退出了市场,原因是一种新型刮胡刀已经问世。这种新型刮胡刀可以刮掉人的一层脸皮,使皮肤变得白里透红。听说,这个厂家锐意创新,正在研制一种能够刮掉皱纹的刮胡刀,已经通过了搓衣板的刮削试验,效果良好,不久即将上市。看来,我额头上的皱纹有望变得平展了。

调节城市温度

近些年,由于建筑材料的创新和发明,使得楼房的隔热效果很好。这些隔热材料,不是在墙体表面抵消了阳光和热量,而是阻止热量向楼体内部传导和扩散。由于能量是守恒的,光热被阻挡以后,并没有随之消失,而是顺着墙壁上升,在楼顶上空形成一定厚度的热笼罩。楼层越高,热笼罩的能量越大。在楼群内部区间风的作用下,这些热量会流动起来,一部分参与内部循环,一部分会溢出小区,向外围疏散。

为了减小城市的热压力,我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建造空气库,把冬天的冷气储藏在库房里,在夏天释放出来,用来调节气温。库房里的冷气释放干净以后,再把城里多余的热气通过管道抽取储藏起来,用于冬天取暖。根据空气的伸缩原理,可以采取压缩措施,增大库存储量。利用节能无害的自然资源调节气温,达到环保效果。

还有一种办法更便捷,即:城里的每个人都加大呼吸,使空气流速加快,改变区域温度。为了加快呼吸,可以跑步。为了跑步顺畅,可以拓宽街道。如果哪座楼房占据街道中央,拒不让路,就把它捆绑起来交给法院。这一切都做了,倘若热浪还不移动,可以采取适度的推搡,拍打,劝慰,直至它们出城。

不过分的要求

让一棵玉米长到大树那么高,有些不现实,但让大树的枝头上结出玉米,却并非是妄想。我的思路是:通过基因技术,让一棵玉米退化为不结籽的草本植物,用同样的办法让一棵树也退化到原始状态,然后在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临界点上,找到一个具有共性的基因。然后对这个基因进行培育,使其演化为具有玉米和树木的双性植物。这样,树木就有可能结出玉米。

这个思路还没有进入实验阶段,因为我正在忙于另一项实验。为了治理沙漠,我研究出一种向下生长的植物,也就是说,这种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密布的根须可以在地下延伸几十米,而露在地表上的茎和叶子却很小,几乎没有多少蒸发量。这种植物特别适合生长在沙漠地区,具有很强的固沙作用。

在此之前,如果哪个科研机构率先攻克了玉米生长在树上的难题,我将祝贺他们。但我必须声明,这个思路是我最先提出来的,我将对我提出的这个概念申请专利。我要求的回报是:每棵树上生长的每个玉米棒上的一粒,属于我。这样的要求总不算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