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微经典:傻子说 » 中国微经典:傻子说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微经典:傻子说》3

关灯直达底部

解救大山计划

我的家乡有一座山,被密集的羊肠小道紧紧缠住,已经多年无法动弹。这些小路像是一条条绳索,从山脚缠绕到山腰,盘旋而上,一直到山顶,没有一点松开的意思。村里人也曾有过解救的想法,但人们每次上山都使小路更加结实,反而加剧了对于大山的缠绕。

类似的情况在别处也曾有发生,人们大多采取默认的态度,不去计较。但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些山竟然被小路缠绕窒息而死,幸亏医生救治及时,经过抢救又活了过来。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最近有环保组织提出“救救大山”的倡议,我表示支持。我建议使用特制剪刀,从根部剪断一些小路;也可采取生物治理办法,给一些小路注射反生长素,让他们逐渐萎缩。但所有这些建议必须经过环保组织的讨论和评估,然后经全民表决通过后方可实施。

看到这些进展,我家乡那座被缠绕的大山,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渐渐地,这些的泪水成了一条河流的源头。

乡村小路

在乡村,最初的道路是羊肠小路,后来慢慢地生长,小路支出了岔子,岔子上又支出了岔子。后来出现了大路,土地被道路分割成碎块。从交通地图上看,大地被一张道路网络所覆盖;若从地球仪上看,地球不过是包裹在网兜里的一个球。

我认识的一个老农抱怨说,他经常迷路,原因就是小路的岔子太多。为此,他在夜黑人静的时候带刀出去,趁人不备砍断了几条小路。可是没过多久小路又恢复了,路边还多出了一块木牌,上面标示着上下东西南北六个方向,木牌的背面写着“请看此牌的另一面”。后来,这个老头沿着向下的方向走了,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我认识的老农不只他一个。也有沿着另外的方向走的,甚至走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去。我亲眼见过一个人从乡下走进了城市,隐藏在路边的一座楼房里。他用网名上网,用笔名发表文章,用利剑指出民族前进的方向。我不能说出他的名字,但我可以透露出他的地址:×× 市×× 大街×× 胡同×× 楼×× 号。沿着他的履历表,你可以走回他出生的乡村,那里的小路盘根错节,其中有几条小路带着刀伤,从上一段文字可知,那是谁干的。

放风筝

某人爱放风筝,他放的风筝飘到高空几十里。他不断地放线,风筝越飞越高,不料竟然飘到了月亮上,被月球表面的一块石头卡住。这样一来,他手中的风筝线就成了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连线。这件事本来没有什么,问题出在放风筝的人身上,他想收回这个风筝,就使劲收线,没想到月亮这个天体行星,竟然像气球一样轻飘,被他轻轻一拽,就偏离了轨道。这件事非同小可,弄不好就会造成整个太阳系的灾难。首先发现月球偏离轨道的是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近地行星观察小组,他们通过射电望远镜发现月球表面有一个风筝,并顺藤摸瓜找到了放风筝的人,是中国山东潍坊市的一个老头。通过国际间的快速协调,一场大灾难才免于发生。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大,但解决起来却出人意料,只用一把剪刀,剪断了风筝线,危险就解除了。如今这个风筝还卡在月亮上,无法取下来,风筝的线在天上飘着,据说有两个蜘蛛顺着这条线爬到了月亮上。由于蜘蛛登月,月球的重量增加了,月球的引力随之也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正好抵消了月球轨道偏移的问题,使它回到了正轨。这件事遗留的问题是:飘着风筝线的这个区域被国际空间组织设置为禁飞区,主要是考虑到飞行器有可能被线所缠绕;再就是保护这个奇迹,供人们参观。至于这个风筝和放风筝的老头都因此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并不重要,也不值得人们效仿。

大雁飞过天空

天空中,在一群飞翔的大雁队伍里,有一个不是大雁,而是一本书。这本打开的书,书脊朝上,混杂在雁阵里,已经飞了上千里,其他的大雁居然没有发现。在越过一个山口时,雁阵遇到了高空里的强风,把书页吹得哗哗响,但这本书挺住了吹拂,扇动着书页,坚持飞过了山口,并没有掉队。

这时,一个孩子在地上玩耍,当他仰望天空时,看见了这群大雁,并从雁阵里发现了这本书。由于他的视力特别好,能清晰地看见书上的文字,是他学过的课文,于是他仰头望着这本飞翔的书,读了起来:“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

孩子朗读完这篇课文,还想看看下一篇,但还没有来得及翻页,雁阵就飞到了远方,天空里只剩下一丝丝的云片。这个孩子心想,明年再过雁阵的时候,我一定注意看。他甚至幻想养一只这样的大雁。晚上,这个孩子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天上飞翔的雁阵全是由书本组成,这些飞翔的书在越过他的头顶时,发出了阵阵叫声。

甜蝴蝶

有一个英俊的少年,用彩色纸折出许多蝴蝶,撒在花园里,说出几句真言之后,纸蝴蝶就飞起来,采花游玩,翩翩起舞。这个少年非常慷慨,折出的纸蝴蝶随意送人。因此,这个春天里蝴蝶格外多,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纸做的,但人们已经分辨不出其中的真假。

由于蝴蝶增多,这个春天,花朵开得格外鲜艳,并且延长了花期。人们发现这个现象以后,纷纷去找这个少年,想看看他长得什么样,但没有找到。据说,他去了北方,有人在草原上发现了一个头戴花冠的少年,身边跟随着成群的蝴蝶。后来,他沿着小路回到了神的故乡。在那里,他用包裹糖块的透明纸折叠了许多蝴蝶,这些蝴蝶是甜的,它们采花时,花朵会轻轻摇摆,发出细微的歌声。

去年,我在南方游览时,真的见到了这种甜蝴蝶,并在草丛中发现了那个少年的脚印。

雨门帘

我经历过特大暴雨,但是游泳池那么大的雨滴,我一次也没有见过。说实话,那样的雨滴落下来很危险,若是砸到人的头上,容易把人淹死。与此相反,我见过特别细的雨丝,当时我用剪刀从空中剪断一根半米长的雨丝,与少女的头发做了比较,结果发现这雨丝比发丝还要细,并且柔软透明。我突发奇想,当即用这种雨丝做了一个门帘,挂在老家的门口,非常好看。但好景不长,雨停后门帘就消失了。随着雨过天晴,一道光瀑从天空中直泻而下,正好落在我家门前,雨帘换成了光瀑,更加美丽。我用放大镜一看,阳光的光束更细,比雨丝还要细无数倍,我甚至发现了构成阳光的透明的粒子,成串地排列着,像串在一起的珠子。能够拥有这样的门帘,哪怕只是一分钟,也是享受了上帝的恩典。而在我的老家这是经常的事,人们并不稀奇,依然各做各的事。去年夏天,我回老家,赶上了一场大雨,门口出现了水帘,瀑布顺着房檐连成一片。在水帘的后面,连绵的青山犹如罩上了几层毛玻璃,隐约而飘忽。当时我没有照相机,只好把这些风景储存在眼睛里。现在,一家信息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新技术,试图把影像从眼睛直接输入到电脑里,这项技术应用后,我将通过电脑让你领略那些美丽的景象。

河流记事

多年以来,我试图把闪电固定在天空,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原因是闪电出现的时间太短,还没等我搭好梯子,它就消失了。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我有些不甘心。后来我在燕山东部找到了一条类似闪电的河流,我用三根钉子,钉在了河流的上中下三处,结果这条河就被固定住了,整个冬天都无法流动。到了春天,我拔出钉子后,这条河才恢复流动。

这是一条弯曲的河流,我曾在这条河里捞过鱼,也从水里捞出过太阳和月亮,养在水盆里。我能把月牙养胖,但我养的星星可实在是不怎么样,永远是那么小。

后来,我发明了一种捉住闪电的办法,就是在它闪烁的一瞬间,用照相机把它拍摄下来,即使我捉不住闪电,也能捉住它的灵魂;即使我捉不住它的灵魂,也能捉住它的影子;即使我捉不住它的影子,也能捉住它的一道光;我把这道光储存起来,体验它那令人震颤的一瞬。

而这条类似闪电的河流,永远是那么从容,既不闪烁,也不消失,我很容易就能捉住它。有一次我抚摸它的水面,它竟然痒得扭动起来,柔软而飘忽,仿佛是一缕流向远方的炊烟。

一块石头

有一块百斤重的石头,特别向往到远方去,于是就来到河流的中心,随着波浪向前滚动。多年以后,当它到达河流的下游时,被严重磨损,变成了一个麻雀蛋大小的石子。

又过了许多年,它被磨成了一粒沙子,最后变成了一粒尘埃。有一天,我在飞机上看见它正在一万多米的高空里飞翔。这时它已经失去了体积和重量,不需翅膀而遨游天空,仿佛自己就是风的一部分。

后来,我在十万倍的显微镜下,又见过它一次,当时它正在回忆自己的一生。它想起了自己从山体上轰然崩塌的一瞬,它在河床里滚动了无数年,终于把自己磨损,一点点分解,直至还原为泥土。它对自己的一生非常满意。

看到这里,我用几亿倍的放大镜,把它放大为一块岩石,做成照片,挂在墙上。它就像一座尚未风化的悬崖,充满了力度,似乎随时可能崩塌,但又是那么沉稳、坚硬,除了它自身,仿佛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把它击碎。

小花出嫁

在大草原上,有一朵白色的小花,脖子细长,正在轻轻地舞蹈。今天,它把自己打扮得格外美丽。它要出嫁了。整个草原都知道它的婚期,整个草原跟着它轻轻地摆动。这时,微风从远处回来,从草叶上取下了饱满的露珠,而蜜蜂和蝴蝶正在花瓣上,一边整理它们的触须和腿上的花粉,一边舔食着嘴角上残留的蜜。

一朵小花就要出嫁了。据说,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心事,它们在表露情感时会情不自禁地舞蹈,并发出细微的歌声。只有地丁花的花瓣那么小的手才能触摸它们的脉搏,只有三寸高的孩子才能知晓它们的秘密。

小花就要出嫁了。它没有多余的穿戴,也没有嫁妆,只有美丽。但它是富有的。整个草原都是它的家,世上所有的花朵都是它的姐妹,天空就是它的房子,星星就是它的灯盏。它出嫁时,花瓣完全张开,从花蕊里飘出了醉人的香气。

这个春天,我正好从草原上经过,目睹了这一切。让我震惊的是,就在小花出嫁的同时,整个草原上的花朵都绽开了花瓣。我这才意识到,我赶上了草原花朵的集体婚礼!在这盛大的仪式上,我作为一个幸运的人,虔诚地献上了我的祝福,同时也向草原上所有的生灵表达了我的敬意。

不知所措

有一天我沿着马路往西走,在不经我同意的情况下,道路突然向北拐去,好像北方才是它要通往的地方。据我所知,北方是神的住地,不是谁都可以前往。我只好停下来,向北望去,直到黄昏降临。之后,北极星在遥远的天边闪烁,在那光芒的下面,有一条路暗自向北延伸,甚至到了空中。我若是一直往前走,在道路的尽头,有可能一脚踩空,掉在星空里。

出于安全考虑,我决定在道路拐弯的地方转身,往下走,无奈眼前的土地平展而封闭,我没有找到向下的洞口或缝隙;我转而打算往上走,但上面是天空,没有悬梯根本上不去;我只好按原路返回,一直往回走。由于我走得太快,超出了时间的运行速度,差一点回到童年。幸好我及时伸出一只胳膊,把自己拦住,否则我有可能走回童年,变成一个婴儿。

如今我散步时再也不敢走得太远,也不敢太快或者太慢,尤其是在道路转弯的地方,我都要注意东西南北上下六个方向。遇到北方我就停下来观望。有一次,在神允许的情况下,我到了北方以北,看见了空旷无边的草地和上面的星空,其中一颗星星冲我不住地眨眼,我没有领会它的意思,没敢擅自前往。

彩 虹

古时候,两个石匠要造一座桥,正好赶上雨后出现了彩虹,为了省事,石匠就把彩虹搬来,架设在了河流上。但彩虹又高又陡,一直无人敢从上面走过。

一天,来了一个会轻功的人,从彩虹的一端走到了另一端。当他走到彩虹的顶端时,还摸到了天上的云彩,看到了远方的山脉。

这件事被天神发现了。天神认为彩虹是上天之物,不可以随便践踏,就下令把彩虹搬到了别处。后来,人们果然在另外的地方发现了彩虹,与河流上空的一模一样。

搬走彩虹以后,天神赐予两个石匠以智慧,让他们按照彩虹的形状建造了一座石拱桥,架设在那条河流上。有时天神也从石桥上经过,或者停留,在桥上安排河流的去向,倾听流水的声音。

光环与彩虹

有一天我在公园的长椅上晒太阳,发现阳光中有一个光环,我就把它戴在了自己的头上。戴上光环以后,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有人给我拍照,有人把光环借去戴一下,然后又还给我。有了这个光环以后,我感觉自己浑身都增添了光辉。

可是好景不长,太阳落下以后这个光环就消失了。第二天我又去公园里等待光环出现,一直没有等到。就这样时光流逝,秋去冬来,冬去春来,终于有一天,我发现那个我曾经戴过的光环,已经长大,变成了雨后的一弯彩虹,出现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一个年轻人健步穿过这道彩虹,像是穿过了辉煌的凯旋门,充满了自信和活力。我当即迎面走去,也穿过这道彩虹,仿佛走进了一个神秘的王国。

其实,所有彩虹都是圆的,人们所看到的彩色圆弧只是它露在外面的一小部分,圆环的其余部分都藏在地下。一个煤矿工人在地下挖煤时曾经挖到过彩虹的其他部分,但没有保存好,拿到手以后就融化了。如果我在场,我一定把它戴在头上,给我什么样的桂冠我都不换。

两棵树

我有一个朋友,多年前与他心爱的女人乘船游到一座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在那里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但由于岛上生活物资匮乏,他不得不让女人留守在岛上,他自己乘船到大陆购买生活用品。

由于种种原因,延误了归期,等到他回到岛上,已是多年以后。他发现自己心爱的女人由于等待过久,长时间站在一个地方不动,脚下已经长出了根须,身上长出了叶子,完全变成了一棵人体植物。

让人惊奇的是,这棵女人树还结出了一枚果子。与其他落叶乔木不同的是,所有树木的果子都结在枝头上,而她的果子结在体内。一天,这颗果子成熟后自己脱落到地上,发出了哭声。他抱起来一看,是一个可爱的婴儿。

这个婴儿长大后回到了大陆,用钢缆把这座小岛拉到大陆的边缘,从此小岛成了一座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去年我去过岛上一次,发现我的这位钟情的朋友也变成了一棵树,与他的女人树抱在一起,几乎形成了一棵树。他们看见我,还亲切地摆了摆他们的枝叶。我当即写了一块牌子,挂在他们身上,我写的具体是什么,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不足0.1 毫米

太行山东面有一座白色的城市,坐落在华北平原上。多年以前,城市周围是无边无际的麦田,每到五六月,金色的麦浪簇拥着白色的楼群,仿佛一座神话中的岛屿。随着经济的发展,近些年进驻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多,这座城市渐渐发胖,腰围已经达到了六十多公里,还在不住地膨胀。为此,一个减肥医生建议:首先缩小城市的胃口,再用环城路作为城市的腰带,使其越勒越紧,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还有一个外科医生建议给城市施行手术,去掉两个城区,把多出的部分搬到别处去。而我的办法是:控制城区面积,让城市向天空发展。我的建议得到采纳后,城里的高楼渐渐增多,最高的一座楼离天只有三尺。有时神也搭乘高楼的电梯,往来于天地之间。

如今,站在太行山上往下看,这座城市已经非常漂亮。周围的麦浪依然起伏,高峻的白色楼群像是一片片白帆,在海面上航行。唯一让我不满意的是,这样一座高大的城市,它的地图还是那样扁平,印在一张纸上,其厚度还不足0.1毫米。

震动了动物界

根据光的波粒二重性,我设计了一种采光板,利用阳光获取能量。采光板的设计原理是通过一种感应装置,把波的震荡效应转换为物理能量,从中得到清洁的能源。同时,还可以附带利用阳光的热效应进行取暖。这种装置适用于汽车、航空、海运以及加工制造等多种行业,为人类获取新能源开辟了一条新路。若是把宇宙背景辐射也考虑在内,其能源总量可以说是无限大。这种设备将彻底取代传统的煤电、水电以及铀、氚、氘等多种核能,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甚至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我的这个设计理念刚一提出,就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评价和普遍赞誉,甚至震动了动物界。一只北极熊流着鼻涕,感激地对我说:有了这种设备,我们就可以利用星光取暖,再也不用担心被冻死了。我说:是的。如果实在太冷的话,可以考虑直接用星光烤手。

偷天大盗

前天晚上,我在欣赏晚霞的时候,发现其中有一片云彩有些异样,我通过望远镜观看,发现这片晚霞是假的。我当即向气象部门做了报告。随后,当地警方对此进行了调查,很快就找到了线索,是一个盗窃团伙用染色棉絮偷换了一片晚霞。真正的晚霞被盗走后,藏匿在一座仓库里,由于保管不善,已经褪色变质,失去了红晕。

这只是冰山一角。经过审讯,这个盗窃团伙还交代,他们曾经利用月食的机会,偷盗过月亮。他们盗走月亮不是用来发光,而是作为食物,喂养他们豢养的天狗。此外,警察还从他们的窝点里搜出了几颗流星,几把刀具、锤子,甚至还有用于隐身的乌云。据说这个团伙曾经到过古希腊,亲身接受过普罗米修斯的培训,他们在实习课上成功地窃取过天庭的火种。

这些偷天大盗落网后,媒体并未发表消息,警方对此也守口如瓶。但我不想隐瞒这些,否则我将内心有愧,看见晚霞就会脸红。

懒 虫

有一条欢快的河流,多年前被懒虫咬过一次,之后就患了懒病,懒洋洋地在地上爬行。人们反复劝说,激励,挠痒痒,甚至把它扶起来,它都不情愿。凡是这条河里的东西,也都传染了懒病,据说有几片云彩沉在水底,几年来都没有移动过,比石头还懒。从这条河里取水吃的人们,走路慢腾腾,说话慢条斯理,时间经过他们的村庄,仿佛也放慢了脚步。就是这样一条河流,最近火了起来。一家公司用这条河里的水,治疗性格急躁症、更年期综合征、心慌、心悸等,效果极其显著。现在已经到了一瓶水难求的程度。商家在广告中说:喝了这种水,你的生活节奏会慢下来,你将体验到真正的悠闲。

实际上,还有比这水更有效的秘方,我不能说出来。一旦我说出这个秘密,懒虫将被大量捕捉,用于制药业,这种生物将面临灭绝的危险。所以我劝人们,要想治病,还是喝水吧。即使水不治病,也是最好的饮料。

追 风

从前,有一个牧羊人,善于奔跑,甚至超过了风速。一天,一个人说错了一句话,说完就后悔了,请求牧羊人把这句话追回来。牧羊人答应了,他顺着风跑,居然跑到了风的前面,截住了这句话。从此他名声大振,不再牧羊,专门为后悔的人追赶话语,多年从未失手。

牧羊人所追赶的话语,大多是些小声说出的话语,即使被风吹走,也不会太远。这使他感到很不过瘾。有一天,他决定自己大喊一声,看看能否追上。于是,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喊了一句,随后就追过去。由于声音传得太远,他追到了遥远的远方,从此没有再回来。

多年以后,有人在风里看见了他的影子,并听到了他的喊声的余音。据说他无法停下来,也无法超过自己的喊声。他喊的是自己的姓名。

抓住一道闪电

如果住在雨滴里的小闪电对我发怒,我将置之不理,甚至嘲笑。但我不敢激怒更大的闪电,一旦它把天空撕裂,将很难缝补。

我最喜欢的是住在毛毛雨中的小闪电,它的光隐藏在水分子内部,像一个刚刚形成的胎儿,透明,脆弱,需要呵护。遇到这样小的闪电,我就希望它永远不要长大。它越小越好,小到看不见的程度,小到它所发出的细微的雷声,连它自己都听不见。

事实好像并不是如此。它们不会满足于住在水滴里,它们将联合起来,在广阔的天空里游走,遇到什么就劈开什么,从不犹豫。它们把雷霆推下山巅,一直滚到深谷;它们把云彩撕成烂棉花,用于擦拭黑锅底。它们的光,使瞎子看见,使聋哑人发出嘶鸣,使暴君也为之战栗。

我曾有过在天空中狩猎的经历,一次在追赶雷霆时,我顺手捕获了一道巨大的闪电。由于我抓住闪电以后无处存放,只好松开了。

现在,我只对小闪电感兴趣。我用鱼缸养了几万个水滴,专门用于培育小闪电,估计五千年以后才能初见成效。也就是说,我培育出来的闪电,只有后人才能看到。为了这期待中的成果,我提前感到了骄傲。

站起来的河流

有一位工程师,想把一条河流竖起来,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建设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个想法很大胆,但设计上却有难度。因为河流已经习惯于在地上爬行,根本不愿站起来。即使你费力把它扶起来,它假装流向天空,可是用不了多久,它又会躺在地上,回复原状。对于这种软体动物,最好不要动它。

工程师找到我,请我帮他设计,我当场就拒绝了。我提出了以下几点:一,河流没有骨头,站起来会很累,时间长了会累死;二,河流一旦站起来,遇到大风必将来回摇摆,甚至折断,会酿成灾难;三,河流站起来以后,势必造成下游河床干涸,土地的水源补给缺失,自然生态发生变化;四,不能强迫河流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倘若河流站起来以后感到不适,甚至晕倒,怎么办;五,由于重力作用,河流站起来以后,下部水体压力会成倍增加,容易崩溃,造成严重伤害;如此等等,都是问题。

工程师找不到另外的帮手,又加上我的劝阻,就停止了这个设想。但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亲眼见过一条小河从地上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往前走,我意识到事情的危险性,及时冲上去把它按倒在地,否则它将直立着走向大海。这些不懂事的小河,总以为大海是一片乐园,岂不知那是水的墓地。

重 谢

一天,我仰面躺在草地上晒太阳时,发现天上有一行脚印,向西而去,而且略有些前八字。什么人能把脚印留在天上呢?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查阅了许多古籍资料,据不确切推测,可能是女娲补天时期,一个大神从天上经过时留下的足迹。

我把这个发现报告给天空清洁队,他们搭设云梯,正准备擦拭时,文物保护组织出面干预,给制止了。他们认为这样的脚印属于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加以保护,供人们欣赏。

现在,每天前来仰望脚印的人很多。为了阻止人们循着这行脚印走下去,越走越远甚至消失在蓝天里,我写下一个警示牌,告知人们:“此行脚印去向不明,请勿追随。”但这个牌子如何挂在天上,一直没有想出好办法。如果哪位读者持有高见,请您不辞万里之辛苦,跑步前来告诉我,我将以半句好话作为重谢。

超级大风

这世上,让人操心的事情总是很多。比如昨天夜里的大风,把城外的一座山刮远了,据《燕赵晨报》报道,向外推移了16 米。也就是说,过去一直使用的以这座山的主峰作为测量基准点所得到的数据,现在都需要修正了。另外,还有几十个夜间作业的环卫工人在返城途中被风刮走,据说被刮到了山的背面,到记者发稿时为止,这些人仍然下落不明。

昨夜的风确实很大,大约零时2 点左右,我去卫生间时,看见窗玻璃像丝绸一样抖动。我隔着玻璃望了望夜空,星星都被刮走了。我一直担心楼顶上安装的热水器,会不会被风掀翻,早晨我上去看了看,还在原地,只是固定水箱的钢筋被扭成了麻花。

现在,风还在刮,但小了许多。风刮过电线时发出的尖啸声,与穿城而过的火车鸣叫声混合在一起,更加剧了紧张的气氛。我催促老婆赶紧找出蒸汽熨斗,把皱巴巴的窗玻璃熨平,否则我们看窗外时,会形成皱褶和波浪。老婆答应着,但行动非常缓慢,因为风在客厅里形成了涡流,她要想穿过这个涡流,必须搬起一块石头来加大体重。平时我收藏的奇石,这回终于派上用场了。而石头被风刮到一个角落里,堆在一起,它们的棱角已经被风磨圆,搬起来很费劲。

我一直疑问,有关民工的消息为什么没有报道,他们住在建筑工地上的临时帐篷里,怎么能抵御这么大的寒风。我打开电视想看看相关的新闻,却看到了美国第44 任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充满了激情。

推 手

傻子站在风中,看见风从远方来,他想,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推动着风,使得这些空气流动起来。要么就是有人在后面追赶,吓得空气集体逃跑;或者是有人在前面引领,把空气领上高山,穿过原野,遇见江河也不停下。

傻子对风特别感兴趣,想做一次风的引领者,于是他选择一个合适的出发点,向前跑了起来。风看到一个人在奔跑,出于习惯和兴趣,就在后面追赶。傻子看见自己身后起了风,就加快了速度,没想到他跑得太快,风追不上他,渐渐失去了兴趣,不追了。

傻子看见风不追他了,就改变了方法。这一次他站在风的后面,做风的推手。他推着大团的空气向前走,没想到空气的前面是更多的空气,他推动了整个北方的空气,使得地球季节的转换提前了三天。傻子惊讶地发现,自己竟有如此大的力量,但他不知道这力量来自何处。

此后,傻子逢人就讲他推动空气的奇迹。出于情面,我没有揭穿他。实际上,他推动空气那天,我也在场,我看见他的身后,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推动着他的身体,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但这究竟是谁的手,我不能说出。

蛇 吞

去年秋天,我去太行山里,在一所小学校附近发现一条蛇,正在吞吃自己的尾巴,已经吃进了半截。看来这条蛇是饿急了,实在找不到吃的,就把自己的尾巴当成食品吞了下去。当时它的身体已经形成了一个圆环,我用一根棍子把它挑起来,挂在树杈上。

回来后,我把这个见闻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立刻引起人们的好奇,后来一个生物学教授还专门写了一篇论文,认为此事不可能。他提出了三点:一、蛇吃自己尾巴的时候会疼痛难忍;二、蛇不喜欢吃自己的肉;三、我是属蛇的,我连自己的手指头都舍不得吃,更不用说吃掉半个身子。对此,我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蛇可能是在尝试一种新的吃法,如果吃掉旧尾巴,还能长出一个新尾巴,那么今后就不愁吃喝了,可以自给自足;二、蛇想自杀,没有人帮它,它只好自己把自己吃掉;三、既然想死去,留着身子和尾巴也没用了,还不如最后饱餐一顿,自己把自己吃掉,免得死后被别的动物吃掉。

为了这次争论,我和教授都到事发地点去寻找那条蛇,结果发现那条蛇还挂在树上,保持着原来的形状,看上去像一个铁环,我用石头敲了敲,果然发出了铛铛的金属音。没想到我这一敲,山村小学的学生们以为是下课了,从教室里蜂拥而出。

我开始怀疑自己,莫非我当时看到的原本就是一个铁环?

非 马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从未见过马的人,看见一匹飞奔而过的马,决定把它画下来。于是他顺手捡起一根草棍在地上画起来。他画出了飞扬的鬃毛,画出了马的轮廓和四条腿,他感觉画得不像。他擦掉重画。他去掉了马的肉体,他把肉体简化为线条,画出了马的姿势和精神。他画出了一匹非马。于是,“马”字就诞生了。

从此,他知道,文字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灵魂。文字可以离开事物而存在,并且衍生出另外的文字。他依照这个马字,画出了另外的马,他在地上画出了文字组成的抽象的马群。

当又一匹马从他眼前飞奔而过时,他没有去画它。他觉得画下了文字的马以后,真正的马已经不重要,可以被忽略甚至取消。到了暮年,这个创造了马字的人,去掉了自己的身体,或者说从身体中抽出了自己的灵魂。有人看见他的灵魂骑在一匹马的灵魂上,从天边一掠而过,许多秀才从手中的书卷里听到了他们远去的回声。

穿衣服的狗

一个特别有爱心的人,养了一只宠物狗。过冬时,她怕小狗冻着,就给它做了一身棉衣,特制了四只小皮鞋。小狗非常乐于穿这些保暖的衣服和鞋,慢慢地就习惯了这种穿戴。到了春天和夏天它也要及时更换服装,甚至不穿衣服和皮鞋它就拒绝出去散步。于是主人就依了它,让它一年四季都穿戴整齐。

这只穿衣服的小狗,处处向人学习,模仿人的行为。它能够用两只后腿走路,还能像人一样把两只前腿背到身后去,走起路来像一个绅士。时间长了,它已经适应了两只腿走路,每次出去散步它都是用两只腿走,有时两只前腿还能一前一后地摆动,远远看去,像是走在主人身边的一个孩子。

后来,这只小狗学会了使用电脑,经常在网上浏览,它所搜索的页面都是有关狗的趣闻和图片,它有时也在网上留言,一般情况下,它的留言都比较简单:旺,旺,旺旺,旺旺旺。许多人见到它的留言都很高兴,因为在汉语里,旺,旺旺,是兴旺发财的意思。后来,这只小狗成了动物明星,有许多狗崇拜它,还有许多人到医院去整容,把自己变成狗的模样,凡是这样的人,见面打招呼都使用狗语:旺。旺。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