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全文在线阅读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为什么会发生

关灯直达底部

卢旺达人对屠杀的看法让我非常吃惊,我原以为人们很难认识到人口压力与屠杀之间的直接关系。我一贯认为,人口压力、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干旱是终极因素,好比火药桶的火药,慢慢地将人们推入走投无路的地步。而近因则是导火索。在卢旺达的大部分地区,导火索是政客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所激起的种族仇恨。(我之所以说“大多数地区”是因为在卡那马那样的单种族地区也爆发了大规模的胡图族人自相残杀事件。)正如一位研究东非的法国学者杰勒德·普吕尼耶所说的,“屠杀的决定当然是政客们出于政治原因下达的,但为何普通农民会将其实行得如此彻底?对此至少部分因素是他们感到人口太多土地太少,所以唯有减少人数,才能使幸存者们拥有多一点的土地”。

普吕尼耶、安德烈和普雷特所看到的人口压力与卢旺达屠杀背后的关联并非没有受到质疑。部分反对意见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简单,并将其讥讽为“生态决定论”。例如,大屠杀爆发后的第10天,美国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就将卢旺达人口密度与大屠杀联系起来,“像卢旺达这类屠杀是一种固有的地方疾病,甚至对我们生存的世界而言也是如此”。这一过于简单化的宿命式结论自然激起一些反对意见,也使相对复杂的普吕尼耶、安德烈和普雷特的观点受到冲击。这里,我将陈述三个引发卢旺达屠杀的因素。

首先,对种族屠杀起因的任何“解释”都可能被误会为“辩解”,但是不管我们对大屠杀起因是作过于简单化的单因素解释,还是找到极度复杂的73个因素,都不能改变大屠杀刽子手和其他恶魔行为行使人的个人责任。在探讨罪恶本源时,人们经常陷入一个误区:因为混淆了解释与辩解之间的差别,所以对任何解释都采取反弹的态度。但是,了解卢旺达屠杀的根源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不是为刽子手们开脱罪行,而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知识降低在卢旺达和其他地区再次发生暴行的危险。同样,有些人选择穷其毕生精力来了解纳粹大屠杀的根源,或研究连环杀手和强奸犯的心理。他们做出这一选择并不是为了减轻希特勒、连环杀手和强奸犯的责任,而是为了了解这些恶行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如何才能避免其再次发生。

其次,认为人口压力是造成卢旺达屠杀惟一原因这个看法太过简单是有道理的,因为还有其他因素存在。在本章中,我已经介绍过几个自认为很重要的看法,而研究卢旺达的专家们对这一主题也多有著书立文,读者们可以参看附于本书最后的补充阅读。在此我做一个简短的复述,先后次序与其重要程度无关,那些其他因素包括:在卢旺达历史上图西族人统治过胡图族人,布隆迪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图西族杀戮胡图族事件;卢旺达也有过几起小规模的图西族人入侵事件;卢旺达经济危机,同时又因干旱和世界因素(特别是咖啡价格下跌和世界银行的紧缩措施)加剧恶化,成千上万走投无路的卢旺达青年沦为难民流离失所,因此被召入伍;卢旺达敌对政治集团之间竞争白热化,政客们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权力。除此之外,人口压力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最后,我们不应该错误地认为由于人口压力引发了卢旺达的种族屠杀,所以人口压力也会自动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种族屠杀事件。对那些认为马尔萨斯人口压力和种族屠杀之间不存在必要关联的观点,我会说:“当然!”许多人口稠密的国家并没有发生大屠杀,孟加拉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自1971年大屠杀以后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大规模杀戮),另外荷兰和多种族的比利时也是如此,这些国家的人口密度都比卢旺达高。反之,种族屠杀可能由其他因素引发,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发起的对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的种族灭绝,或是1970年代的柬埔寨大屠杀,后者的人口密度不过是卢旺达的六分之一。

但是,我认为人口压力是卢旺达种族屠杀幕后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尔萨斯的最坏情境可能会出现,而卢旺达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案例。人口过剩、环境影响和气候变更所产生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并不会永久地持续下去:如果我们不能成功地通过我们自己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或早或晚,这些问题会自行找到一个疏解方式。在卢旺达崩溃案例中,我们可以在糟糕的后果里看到那些脸孔和动机,我猜在本书第二部分讨论过的复活节岛、芒阿雷瓦和马雅的崩溃中,虽然我们无法看到那些脸孔,但动机应该是类似的。如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动机可能会在卢旺达那样的国家再次出现,甚至也可能在卢旺达重演。在当地,目前人口仍以3%的速度增长,女性在15岁就生头胎,每个家庭平均有5至8个孩子,所以游客们通常会觉得被孩子的海洋包围。

“马尔萨斯危机”这一术语冷淡且抽象,无法展现几百万卢旺达人曾经遭受过的恐怖、野蛮和麻木的细节。最后让一位观察家和一位幸存者的几句话来结束本章。这位观察家即普吕尼耶,他说:“所有这些将要被杀死的人都拥有土地和奶牛,而这些人死后,总会有人得到地和牛。在一个贫穷和人口增长过剩的国家,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因。”

普吕尼耶采访的幸存者是一个图西族的教师,他死里逃生的原因仅仅由于刽子手屠杀他妻子和5个孩子中的4个时,他正好不在家:

“那些不得不让孩子赤脚上学的人杀死了那些买得起鞋子的人。”

————————————————————

注 释:
1.托马斯·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经济学家,人口理论的创立者,著有《人口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等书。——译者

2.即饥荒、战争、疾病等因素。——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