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全文在线阅读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空气、水和土壤

关灯直达底部

中国生态环境遭受冲击的历史历经几个阶段。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出现大规模的滥伐森林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内战结束后,自1949年和平时期开始,中国森林砍伐、过度放牧和土壤侵蚀的问题更为严重。从1958年到1965年“大跃进”期间,工厂的数量进入无序增长状态(单是在1957年至1959年间,工厂的数量就增加了4倍),滥伐森林和污染问题更为严重(以取得大炼钢铁所需的燃料)。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出于备战的考虑,中国把许多工厂从防守薄弱的沿海地区迁至深山老林,污染问题则进一步恶化。中国从1978年起开始改革开放,生态环境问题继续恶化。中国的环境问题可归纳为6大类:空气、水、土壤、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以及超大型工程。

先从中国最严重的污染问题说起,也就是糟糕的空气质量,这可以从我们所熟悉的图片上看出来:在中国许多城市,人们开始戴着口罩走在路上(参见图25)。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堪称世界之最,污染指标超过正常标准的数倍,严重影响居民健康。随着汽车数量和煤炭发电量的高速增长,空气中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成分也在相应升高。在20世纪80年代,酸雨仅限于南部和西南部个别地区,现在已经扩展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四分之一的城市的酸雨出现频率在年降雨天数的一半以上。

同样,由于工业和城市废水的排放,以及农业和水产养殖导致化肥、农药、排泄物等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这个名词指的是上述各种营养物进入水体,致使藻类大量繁殖)。因此,中国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水质不良,并在继续恶化之中。在中国,约有75%的湖泊和几乎所有的沿海海岸都已受到污染。海洋赤潮从20世纪60年代的每五年一起到现在已是每年一百起,所谓的赤潮就是大量的有毒海藻危及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1997年,北京重要的官厅水库宣布不适合再提供饮用水。在中国,只有20%的生活废水得到处理,而第一世界国家则有80%。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由于缺水和浪费正在日益恶化。以世界标准来看,中国淡水资源不足,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四分之一。更为严重的是,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居民人均拥有量仅为南方的五分之一。水资源不足再加上浪费,使得中国100多个城市遭受严重的缺水危机,有时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用水和农业灌溉有三分之二来源于地下水,依靠井来汲取含水层里的水。但是,这些含水层正在慢慢枯竭,在大多数沿海地区,海水开始渗入这些含水层,从而导致地表下陷。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断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至今河水仍在被不停地抽取,因此断流问题进一步恶化。例如从1972年到1997年这25年内,有20年的时间黄河下游出现断流,而断流天数也从1988年的10天增加到1997年的230天,甚至在潮湿的南方,如果遇到干旱季节,长江和珠江也会断流,从而影响航行。

中国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参见图26),目前已有19%的土地遭到侵蚀,每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黄土高原是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黄河中游的高原地区有70%遭到侵蚀),而且逐渐扩展到长江。长江的输沙量已经超过尼罗河和亚马逊河这两条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由于河流(水库和湖泊)泥沙淤积,致使中国可航行的河道变短50%,轮船的体积也因此受到限制。土壤的质量、肥力和数量呈消减趋势,一部分是因为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致使蚯蚓数量减少,肥沃的农田面积因此减少50%。此外,中国9%的土地深受盐碱化的困扰(盐碱化的成因将在第十三章讨论澳大利亚时再做详述),这主要是因为干旱地区的灌溉系统设计不合理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关于这个问题,政府已经开始补救,并取得良好的进展)。此外,由于开垦和过度放牧,中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在过去十年中,北方15%的农牧地区遭到破坏。

中国的种种土壤问题,如侵蚀、养分流失、盐碱化、荒漠化和城市化,再加上采矿业、林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开发,致使农地面积日益减少。这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一个大问题,因为农地在消减的同时,人口数和人均粮食消费量却在上升,潜在的可耕种土地面积也极其有限。人均农田面积仅为一公顷,不及世界平均标准的一半,几乎与第十章讨论的卢旺达西北部一样少。再者,因为在中国垃圾很少回收再利用,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垃圾倒在空地上,不但污染了土壤,也使农地受到影响。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国城市都受到垃圾的围攻,以前大多是可以分解的残羹剩饭、尘土和煤渣,而现在则变成塑料、玻璃、金属和包装纸。正如我的多米尼加朋友在谈及他们国家的未来(参见第十一章)时所预言的,中国在将来也有可能被垃圾所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