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全文在线阅读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货比三家的艺术

关灯直达底部

       1999年,美国谈判专家史蒂芬斯决定建个家庭游泳池,要求非常简单:长30英尺(9.144米)、宽15英尺(4.572米),有温水过滤设备,并且在6月1日前竣工。史蒂芬斯在游泳池的造价及建筑质量方面是个彻头彻尾的外行,但是这并没有难倒他。他首先在报纸上登了个建造游泳池的招商广告,具体写明了建造要求。很快有a、b、c三位承包商前来报上了承包详细标单,里面有各项工程费用及总费用。史蒂芬斯仔细地看了这三张标单,发现所提供的抽水设备、温水设备、过滤网标准和付钱条件等都不一样,总费用也有不小的差距。

       于是,史蒂芬斯约请a、b、c三位承包商到自己家里商谈。第一个约定在上午9:00,第二个约定在9:15,第三个约定在9:30。三位承包商如约准时到来,但史蒂芬斯客气地说,自己有件急事要处理,一会儿再与他们商谈。三位承包商只得坐在客厅里一边彼此交谈,一边耐心等待。10:00的时候,史蒂芬斯出来请承包商a先生进到书房去商谈。a先生一进门就介绍自己干的游泳池工程一向是最好的,建家庭游泳池实在是小菜一碟。同时,他还顺便告诉史蒂芬斯,b先生曾经丢下许多未完的工程,现在正处于破产的边缘。接着,史蒂芬斯出来请b先生进行商谈。史蒂芬斯从b先生那里又了解到,其他人提供的水管都是塑胶管,只有b先生所提供的才是真正的铜管。最后,史蒂芬斯出来请c先生进行商谈。c先生告诉史蒂芬斯,其他人所使用的过滤网都是品质低劣的,并且往往不能彻底做完,而自己则绝对能做到保质、保量、保工期。

       史蒂芬斯通过耐心的倾听和旁敲侧击的提问,基本上弄清了游泳池的建筑设计要求,特别是掌握了三位承包商的基本情况:a先生的要价最高,b先生的建筑设计质量最好,c先生的价格最低。经过权衡利弊,史蒂芬斯最后选中了b先生来建造游泳池,但只给c先生提出的标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谈判终于达成一致。

       就这样,三个精明的商人没斗过一个谈判专家。史蒂芬斯在极短的时间内,不仅自己从外行变成了内行,而且还找到了质量好、价钱便宜的建造者。这种所谓让卖家与卖家竞争的策略设计,其中就包含着对外部机会的巧妙算计。

       假如您打算买辆车,那么有两种策略:一,锁定一个代理商,对他百般纠缠,软硬兼施,要他非降价不可;二,到好几家代理商那儿转转,然后在询问价钱的时候,漫不经心地暗示,你不仅确实要买车,而且已经看了几家店。哪种策略较好呢?

        这是经济学家阿尔钦在他的教科书中的一道问答题。他的答案是:“多找几家商店更好,因为卖家拿‘另有门路’的买家最没办法。与卖家竞争的,是其他的卖家;与买家竞争的,是其他的买家;而卖家并不和买家竞争。”

       这个世界的任何商品,其价值都是因为有人争夺才产生的。阳光没人争,市价是零;空气没人争,市价也是零;但马尔代夫的阳光和空气,有很多人争,于是价值不菲。马尔代夫的居民就是再抠门,游客也得感谢他们为度假多提供了一个机会。到那里旅游的髙价,是游客们自己造成的。

       同样是由于市场的安排无形中造成了一种竞争的环境,英特尔和AMD都不得不为它们生产的中央处理器(CPU)标出足够低的价格;而基金公司也不得不提供更优惠的申购费率以吸引投资者;至于结了婚的夫妇,其对各自利益的谋取可能会变成一场两个人玩的博弈游戏。

       在与人讨价还价的时候,要时刻记得,潜在的利益谋取者相互竞争会导致讨价还价能力的降低。因此如果你是买主,如果不是团购的话,不要与其他买主一起抢购某种商品;如果你是卖主,尽量不要把其他卖主的信息透露给潜在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