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经典怎么读:从IB中文到批判性阅读 » 文学经典怎么读:从IB中文到批判性阅读全文在线阅读

《文学经典怎么读:从IB中文到批判性阅读》第4讲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关灯直达底部

诗歌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原因首先在于定义之难。究竟什么是诗?

把文章分成一行一行就是诗吗?似乎不是。押韵的就是诗吗?似乎也不是。而且现代诗可以完全不押韵。诗歌必须要抒情吗?似乎也不是,很多诗读起来很恬静,很温和。

如果我们连什么是诗、什么不是诗都分不清楚,就更别提诗歌含义的高度朦胧了,往往一首诗读下来,每个字都认得,但是真的不晓得诗人在写什么。

确实,这些问题都存在,但倘若我们只是因为这些小小的阻碍就不敢涉足诗歌的殿堂,那未免是桩憾事。事实上,传统语文课现代诗占比很小,IB中文课中很少有学校选择将诗歌作为同题材编组的作品来教学,这些在我看来都是莫大的遗憾。

在美国艾奥瓦作家工作坊,有一天我和翻译系的主任聊起年轻时写诗的经历,他说: “每个年轻的人都做过诗人,也是诗歌让我们最初体会到语言的美。”

我想用这一讲来和大家一起读几首小诗,谈一谈诗歌鉴赏的不同层面,或许大家会发现,诗歌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而且诗歌确实会让我们体会现代汉语的美。

一、意象-意境:诗人的情网

我们都听说过“意象-意境”的提法,在古典诗歌中就有,常见的例子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寻找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寻找名词,至于具体这些意象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诗人用修饰语提示了我们。藤是枯的,树是老的,乌鸦是黄昏的乌鸦,三个意象点明的都是暮年景象。所谓“意境”,就是这些意象组合之后让读者体会到的情感世界,这里的“意”不是“意思”,而是“情感”。我们都熟悉这首小令的情感,秋景暗示韶华已逝,这个孤寂的旅客似乎已经一眼望到了人生的尽头。与此类似的是第三句, “古道西风瘦马”,这里的“瘦马”很有意思,本来“瘦”和“老”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因为这一切的景象都是万物衰亡的惨象,所以这匹瘦马给人的感觉似乎也是行将就木的老马,其瘦骨嶙峋的姿态加深了这种悲苦。

整首小令唯一令人不感到这种悲哀的是次句, “小桥流水人家”。这也是这首诗的妙处,全诗基本都是凄凉的晚秋之景的堆叠,总要给人透气的空间,则第二句就是。但是这个透口气的句子也不轻松,本来“小桥流水人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江南的古镇,可以做旅游海报的广告词的,但我们知道这是个孤独的旅客,是个内心凄苦的人,所以当他看到有几户人家如此安谧地生活在小桥流水旁,更加深了他的孤独。今天网络上开玩笑说,那些明星秀恩爱是“虐单身狗”,其实就有点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会看到,揣摩意象-意境不难,找到修饰语,用生活经验来理解,再带回到诗人的视角。其实,现代诗歌也是如此。

小巷

顾城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其实诗中的情感我们都能体会,对不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死去的诗人,诗歌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如果我们要和别人分享这首诗歌的美好,我们就需要一些载体,比如意象。所以我们还是首先来寻找这首诗中的名词,大概有这些: “小巷” “ (没有)门” “ (没有)窗” “旧钥匙” “厚厚的墙”。

我们一一来看,就知道诗人是如何传递他的情感的了。

先是小巷,和之前分析《天净沙·秋思》一样,我们须留意名词的修饰语, “又弯又长”,其实还有一个“小”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首诗在隐喻人生路途。那么对于人生而言, “又弯又长”的小巷意味着什么?曲折,了无尽头的人生。 “小”字还强调了这条路的狭窄、闭塞,选择不多,或者是正因为狭窄和闭塞,才显得如此坎坷和悠长。

“门”和“窗”,联系生活实际,这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渠道。顾城的诗里说“没有”,则意味着封闭在这个狭隘的小世界里。

最后两个意象, “旧钥匙”和“厚厚的墙”,这里似乎有一组对比存在。钥匙是开门的,我们都知道,如果可以找到门,或许有通往新生活的希望,但眼前却只有厚厚的墙。我们把这个逻辑总结一下就读出了诗歌的意味:一来,没有新的希望;二来,墙意味着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隔阂,那样深不可破。

还有一点,我喜欢抓得比较细,什么都不放过。诗歌就是这样,每一个纸面上的字都应该穷究。我们还看到一个“旧”字,这个开启新生活的希望似乎是上一代人留下的,或许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适用了。但诗人还在敲,可见他对新生活有多么渴望,却始终无法实现这个并不算奢望的理想。

顾城是“朦胧派”代表诗人,我们最熟悉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就来自他的诗篇。 “朦胧诗”当初怎么会得这个名号,很大程度就在于诗歌模糊、隐约、含蓄,当时年长一些的诗人觉得读不懂。但是我们从最基础的层面一步一步解析,其实根本没有那么“朦胧”,对不对?

二、核心艺术手法:诗人的手势

除意象意境之外,诗歌还往往会运用某种核心的艺术手法。 “象征”是最常见的,我们刚才从具体的意象本身出发,寻找到了抽象的情感或者内涵,这就是象征手法的体现。除了象征之外,比较常见的还有拟人、比喻等。

我们举个例子:

半棵树

牛汉

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

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

像一个人

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

侧着身子挺立着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

从树尖到树根

齐楂楂劈掉了半边

春天来到的时候

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

长满了青青的枝叶

半棵树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

人们说

雷电还要来劈它

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

雷电从远远的天边盯住了它

大家都看到了,这首诗用的核心艺术手法就是拟人。既然是拟人,那么这首诗肯定不是简简单单在写树了,而是将其作为人格的隐喻。

我们把一些平时用于形容人的关键词找出来,如“挺立” “伟岸” “直” “高”。想一想,这些词语常用来形容什么样的人?英雄!坚毅不屈,就算苦难追着他,他也不低头。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在遭受身心的巨大戕害后仍然不失人格的饱满、精神的昂扬。

台湾作家齐邦媛写《巨流河》,回忆当年在南开中学念书时,正值抗战,所有人的士气都因日本占据了东北三省而很低落,这时他们看到张伯苓校长每天抬头挺胸走在校园里,说:“中国不亡,有我”。张伯苓先生挺拔的身姿、嘹亮的嗓音,真的振奋了一代年轻的学生。

再看一首:

寒风

食指

我来自北方的荒山野林,

和严冬一起在人世降临。

可能因为我粗野又寒冷,

人间对我是一腔的仇恨

为博得人们的好感和亲近,

我慷慨地散落了所有的白银,

并一路狂奔着跑向村舍,

向人们送去丰收的喜讯。

而我却因此成了乞丐,

四处流落,无处栖身。

有一次我试着闯入人家,

却被一把推出窗门。

紧闭的门窗外,人们听任我

在饥饿的晕眩中哀号呻吟。

我终于明白了,在这地球上,

比我冷得多的,是人们的心。

这里用的核心艺术手法同样是拟人。诗歌的情感很直白,只要读到最后一句立刻便能明白。但我专以此诗为例,是想请大家看到,要使全诗的拟人成立,诗人还是花了一点小心思的。

“白银”是什么?为什么“白银”是“送去丰收的喜讯”?

答案不难想到,寒风带来的是雪, “丰收的喜讯”则应了“瑞雪兆丰年”,所以,为了让拟人的姿态活灵活现,诗人还借助了比喻。诗中还有两个姿态,是依靠自然物象和人类经验的共性来建立的: “有一次我试着闯入人家, /却被一把推出窗门”,这暗合了我们冬天都要把门窗紧闭的习惯; “紧闭的门窗外,人们听任我/在饥饿的晕眩中哀号呻吟”,我们都听过严寒时节北风的呼啸声。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偏偏要选“寒风”这个自然物象?或者,牛汉的《半棵树》为何偏偏要选“树”这个意象?或许大家已经在心里埋怨:诗人真麻烦,有话就不能直说吗?

不能,诗人就是这么麻烦的人——因为直说,读者就不会有感动。事实上,在我看来,这首诗的末两句直抒胸臆已经破坏了朦胧的诗境。我们先说《半棵树》,人的挺拔、刚毅,不足为奇,但是被雷劈过半边还傲然挺立的树,才能带给诗人这种震撼。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读者也能体会这种感动,回望自身。 《寒风》亦然,世态炎凉说出来多没意思,诗人要让你重新审视你习以为常的冬日生活习惯,让你看到,你也是杀死“寒风”的帮凶,你也是“世态炎凉”的贡献者。更何况,寒风犹且知晓温暖,知晓奉献,人呢?

三、抒情主人公:诗人的吁求

诗歌的抒情主人公,简单来说,就是诗歌中的“我”,诗人通过这个“我”的姿态(动作、心理、神态等)来表达情感。

这种写法我们并不陌生,古诗中经常碰到,比如说,提起李白,我们脑海中永远是个桀骜不驯、英姿飒爽的年轻人的形象;而杜甫则永远是满脸皱纹、郁郁寡欢、时不时还要捶胸顿足的老者形象。但事实上,李白年长杜甫十一岁,杜甫与李白相遇的时候,李白已经是名满天下的著名诗人,而杜甫不过是初露锋芒的“青年诗人”。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印象中的两人与现实中的完全不同呢?

这和两位诗人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姿态有很大关系。

笼统而言,杜诗中的“我”含而不露,即便是“露”,我们也可以观察出这个形象的特征: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岳阳楼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我们今天说每个明星都有“人设”,杜甫的“人设”他自己已经定好了,就是个白发苍苍、动不动就鼻涕眼泪一起流的老头。

李白呢?

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的“人设”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就算愁苦,最后也总有办法化解。

这都是从“我”的姿态得到的印象。

现代诗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当我们去寻找有关这个“我”的动作、神态、心理时,就会看到这些关键词——“求” “慎重” “请” “等待” “凋零”。这些词有什么共性特征?

似乎都表达着卑微、被动、胆怯,不敢惊动对方,这是非常真实的暗恋者的心态,所有的付出都是被动的,随佛所化, “长”在路边, “等待” “心碎”,悄无声息,连惊动对方的一点勇气都没有,就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我曾经爱过你》中的句子: “我曾经默默无闻,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然而,在这种悄无声息的暗恋背后,却是异常深重的感情, “五百年”的请求, “慎重” “热情”和“凋零”,可见“我”的付出和坚守, “我”将这份感情视为何等珍贵,这也使得最后“我”那颗“凋零的心”显得何等苍凉。

四、结构:诗歌的时空

以上我们涉及的都是诗歌的内容特征,而诗歌最具魅力的部分其实是它的形式特征——结构和语言,这也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的部分。我想说的是,这两个部分实际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深莫测。

我们还是先以一首熟悉的古诗入门。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中学语文课本里有,我们应该都知晓诗歌中的结构,从“远望”到“近望”,从“仰望”到“俯望”。

事实上,时间和空间的转移、腾挪也是现代诗最常见的结构特征。

杜运燮

来自平原,而只好放弃平原,

植根于地球,却更想植根于云汉;

茫茫平原的升华,它幻梦的形象,

大家自豪有他,他却永远不满。

他向往的是高远变化万千的天空,

有无尽光热的太阳,博学含蓄的月亮,

笑眼的星群,生命力最丰富的风,

戴雪帽享受寂静冬日的安详。

还喜欢一些有音乐天才的流水,

挂一面瀑布,唱悦耳的质朴山歌;

或者孤独的古庙,招引善男信女俯跪,

有暮鼓晨钟单调地诉说某种饥饿。

或者一些怪人隐士,羡慕他,追随他,

欣赏人海的波涛起伏,却只能孤独地

生活,到夜里,梦着流水流着梦,

回到平原上唯一甜蜜的童年记忆。

他追求,所以不满足,所以更追求:

他没有桃花,没有牛羊、炊烟、村落;

可以鸟瞰,有更多空气,也有更多石头;

因为他只好离开他必需的,他永远寂寞。

这首诗的核心艺术手法也是拟人,用山来呈现一个永不安于现状的人的形象。作为结构这部分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其中间部分的三个诗节有着怎样的逻辑关联。

第二诗节,说到他那无限的“向往”,也就暗示此时的他还停留于平原的童年,做着关于未来的好些梦。到了第三诗节,我们看到“或者”将这一小节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流水” “瀑布”和“质朴山歌”,后一部分是“古庙” “善男信女”和“暮鼓晨钟”。我先不揭晓两者之中蕴藏着怎样的关系,我们往下看,下一小节还是这组关系的延伸(我们看到另一个“或者”),而这一次则是“怪人隐士”,是汹涌的“人海”。这些景和人通常出现在山的哪些部分?

需要解释的是,这里的瀑布,从诗人的口吻(“挂一面瀑布”)探寻,绝不是黄果树大瀑布或尼亚加拉大瀑布,而是和流水相衬的小瀑布。这里还有唱山歌的人,很可能是每天过来打山泉水的附近住客,也就是说,这里很可能是山比较接近平原的部分。

寺庙我们都知道,至少建在半山腰,所以这个位置比流水瀑布更高一些。 “怪人隐士”,我们不知道这些人出现在哪里,但是后面跟着“追随他”,也就是山有多高,他们就要登多高,那么这个位置又似乎高于古庙了。

因此,这首诗的结构很清晰,是由低到高的顺序,也就是这座山从平原冉冉升起,不断接近他理想中的天空的姿态。其实,除空间外,这里面还有一层逻辑线索,大家看出来了吗?

第四诗节末句说,夜晚做梦的时候,是他能够“回到平原上唯一甜蜜的童年记忆”的时候,平原对应着童年,那么每一次升起也意味着年岁的增长,所以,这里还暗藏了一条时间线。

时空的线索和山不断攀升的气势相互匹配,才让这首诗一气呵成。

我们再看一首不按常理出牌的诗作: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我们很熟悉,读着读着就感觉诗歌绕回到了起点,这种结构我们叫作“回环结构”。

仅知道回环结构没有用,面对诗歌,我们要探寻的是这种结构是如何实现的。

我们试着这样来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A|B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B|A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C|A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C

我们会发现,诗歌用两个关键动作的重复串联起了不相关的人物:

第一, “看”这个动作串联了“你”和“看风景的人”。正因为“看风景”这个行为,“你”成了风景的一部分,“看风景的人”实际上也成了“你”的风景的一部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美国电影《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里有镜子时刻,说的是在一个人的前后分别放上一面镜子,这个人就会在镜子里形成无穷无尽的倒影。其实,这两句诗达到的也是类似的效果。

第二, “装饰”这个动作串联了“明月”和“梦”。

梦和明月,一虚一实,这是上一诗节的延展,串联起两个意象之后,谁是虚,谁是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意象因为“装饰”而互生,本来不相关的,现在却仿佛生出了无尽的关联。

五、语言:诗歌的音乐

前文提到,诗歌让我们最初体会到语言的美。这或许是指,我们需要读到好诗,才能领会语言的字词、节奏和语音竟然都可以这样把玩。

心井

张德强

掉进水里的一个月亮

以你明媚之笑

照亮了我幽暗的苔壁

你只知道我很深沉

且有点阴冷

却从来不注意我的涟漪

也曾含蓄地激动过

当你探身打捞自己的倒影时

仅仅拥有这么一小片天空

我也满足了

只要每天都能有一副

你汲水的姿势

无论什么季节

我的等待总是恒温的

这首诗和之前分析的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有诸多相似,都是暗恋者的心态。把它作为讨论诗歌语言部分的例子,是想和大家一起关注一些平日被我们忽视的量词和副词的运用:一个(月亮)、一小片(天空)、一副(你汲水的姿势)、只、仅仅… …是这些小词的点缀,描摹出了这个暗恋者卑微的姿态,他几乎对对方无欲无求。然而,和所有暗恋者一样,他内心蕴藏的情感是炽热的。这也是从副词的使用中看到的;最后那个“总”字表明了,无论遭到何种漠视与冷遇,也无论这种毫无指望的爱要持续多久,没关系, “我”对“你”许下了天长地久的承诺。

连量词和副词都在诗歌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是不是在提示我们,我们平时对汉语的关注还不够细致?

我们看一首比较典型的充分调用语言节奏和韵律的诗作:

等你 在雨中

余光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外,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