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全文在线阅读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9 大即不佳

关灯直达底部

我们无法达成目标,并不是因为受到了阻挠,而是因为我们明确了达成低目标的道路。

——罗伯特·贝劳特

无论是在民间传说还是歌谣里,大灰狼都很坏,魁梧的大个子约翰也很坏,这仿佛在暗示“大”和“坏”总是在一起的。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看法,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它们是近义词,实则不然。“大”可以“坏”,“坏”也可以“大”,但是它们不是一个词,意思也不一样,它们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大机会当然比小机会好,但小问题又比大问题好。有时候你想得到圣诞树下最大的礼物,有时候你却想得到最不起眼的小礼物。有时候你需要放肆地大笑或大哭一场,有时候你只会微微一笑或流下几滴眼泪。“大和坏”与“小和好”之间并无关联。

可见,“大就是坏”这种说法是一个谎言。

这几乎是所有谎言中影响最坏的一个,因为如果你恐惧巨大的成功,你就会回避它或故意懈怠下来。

谁会害怕“大”和“坏”?

将大的东西和结果放置在同一间屋子里,很多人会犹豫,但也有很多人为之进取。提到“大”造成的印象,他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艰难、复杂和耗时。他们认为,“大”的目标难以达成,而且你一旦上手,情况就会很复杂。他们会感到压力巨大,令人生畏。因为种种原因,人们害怕因追求巨大的成功而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他们怕追求成功会夺走他们与家人好友相聚的时间,还会夺走他们的健康。他们不确定是不是应该有远大的理想,担心万一尝试并且失败之后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他们思考这些问题到头脑发涨,并且怀疑自己是否有“恐高症”。

这些有关“大”的观念甚至造成了一种“疾病”,我们可以称其为“恐大症”,即对大的东西过分恐惧。

当我们把“大”和“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导致畏首畏尾的思考。降低目标能使我们感到安全,待在舒适区看上去是一种谨慎的做法。但是,其消极的一面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大”被认为不好时,各类小事就霸占了我们的时间,因此远大的理想就永远见不到曙光。

显而易见的错误

有多少船只因为人们相信地球是平的而没有启航?人类无法在水下呼吸,无法在空中飞翔,无法进入太空探险——这些想象又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对人类进步的阻挠?以前,我们做出了大量的努力来估测我们的极限,得到的好消息是:科学不是猜测,而是一种进步的艺术。

你的生活也是。

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你可以在地图上明确地标注出边界线,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方法运用在生活里,边界线就不是很明显了。曾有人问我志存高远是否现实,我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他:“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你的极限在哪里吗?”“我不知道。”他回答。所以,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追求进步方面的极限在哪里,所以担心自己在浪费时间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永远无法超越某一水平,或者要求你达到一个你自认为永远无法超越的上限,你会怎么选择?选择低目标还是高目标?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选择更大的目标。为什么?因为你不想给自己设限。

当你相信自己将成为一个有卓越成就的人,你就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目标为你思想上的飞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例如一名实习生想象自己参加董事会的场景,或者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移民想象自己成为一个商业大亨。这种大胆的设想可能会威胁到你的舒适区,但同时也让你相信自己能达成高远的目标。你将提出不同的问题,走上不寻常的人生之路,并且不断尝试新事物,继而释放出你体内的巨大潜能。

沙比尔·巴蒂亚抵达美国的时候,身上只揣了250美元,但他心怀伟大的计划和信念,相信自己能打造出一个新行业,并取得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他做到了,他创建了互联网免费电子邮箱Hotmail。微软公司见证了它的极速崛起,并最终以4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了Hotmail。

据他的良师益友法鲁克·阿加尼称,沙比尔的成功得益于他志存高远:“一个远大的梦想使沙比尔从无数企业家中脱颖而出。即使在他一无所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时,他仍确信自己将建成一个市值上亿美元的大公司。他对自己的信念从不懈怠,坚信自己不只是创建出一个普通的公司而已。但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天啊,他可能真的要成功了。”

2011年,Hotmail位列全世界最成功的网络邮箱服务供应商之一,拥有3.6亿多名活跃用户。

朝着伟大梦想前进

志存高远对获得非凡的结果非常重要。因为取得成功要求有所行动,而采取行动需要你首先有想法。但关键问题是,那些成为成功之跳板的行动都始于远大的理想。 了解了这个关联,你也就了解了志存高远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时间,而且,你在工作时间中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能收获什么。你做的事情取决于你的思考,这样你的梦想就会成为一个发射台,它将决定了你能取得多高的成就。

图13 想法指导行动,行动决定收获

要知道,每一个成就都是由你的行动、行动的方式和你的合作伙伴共同决定的。问题在于,做什么、怎么做、和谁做共同决定了你所获得的成功的程度,而这种程度的成功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一种更好的组合,来取得下一阶段的成功。某种做事的方式未必能为美好的未来打下基础,和一个人的良好关系也不能自动成为与另一个人保持良好关系的平台。非常不幸,但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你学着用一种方式做事,并且掌握了一套人际关系体系,这些因素都会发挥良好作用。但是,当你想获得更好的成绩时,这些方法就都失效了。到那时,你会发现你已经给自己设立了一个人为的“天花板”,并且难以突破。实际上,当你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避免这种情况,但你把自己困住了。尽可能地为自己设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更高的目标而规划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和谁做。若要突破这种思维的巨型“盒子”,你可能要花费毕生精力才能梦想成真。

当人们谈到“重建”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小“盒子”往往是其深刻的根源。你现在获得的成功将使你更强大,或者会让你受到限制 。它要么成为你下一阶段成功的平台,要么就会将你困入其中。

志存高远会给你提供最佳的机会,让你取得非凡的成果。当阿瑟·吉尼斯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酿酒厂时,他签了一个长达9 000年的租约。当J·K·罗琳酝酿哈利·波特的系列故事时,她雄心勃勃,甚至在她写下第一本时就设想了主人公在霍格沃茨7年后发生的一切。山姆·沃尔顿的第一家沃尔玛超市开业时,他就把自己的生意想象得很大——他认为自己需要不断前进,并设计了未来的房产规划,从而使遗产税最小化。因为志存高远,早在沃尔顿把生意做大之前,他就为家里省下了大约110亿~130亿美元的遗产税。要使最伟大的公司完成财富转移,并且尽可能地避税,就要从一开始就有大局观,并做好规划。

图14 构建你的想法,选择你的收获

志存高远不仅能运用在商业上。坎达丝·莱特纳的女儿在一场醉驾车祸事故中丧生,肇事司机事后逃逸,于是她于1980年创建了反醉驾母亲协会(Mothers Against Drunk Driving)。现在,此协会已经挽救了30多万人的生命。瑞安·赫雷利亚茨1998年时才6岁,他听了老师讲的有关非洲的故事后备受鼓舞,并开始运送纯净水到非洲。如今,他创建的基金会“瑞安的井”已大大改善了非洲的饮用水条件,并将纯净水运到16个国家超过75万人的手中。德莱克·凯欧尼欧意识到酒店里每天更换新肥皂这一浪费行为的隐藏价值,于是他在2009年创立了“全球肥皂计划”,该项计划已经向21个国家提供了25万块肥皂,通过鼓励穷人洗手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

梯子上的横木并不是用来休息的,只是为了在一只脚迈向更高一格时,另一只脚可以落一下脚。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提出大的问题可能让人望而生畏,伟大的目标起初看起来都无法企及。然而,又有多少次,当你开始着手做某事,起初似乎费尽力气,最后你却发现它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有时候,事情比我们想象的更简单,而有时候又确实困难得多。因此,你要意识到在成就高远目标的旅途中,你将被历练得更为强大。强大要求成长,当你成长了,也就强大了!看上去不可翻越的高山,当你站在山顶时就发现它可能只是一个小山丘——按照你的能力来看是如此。你的思维、你的技能、你的人际关系、你对于未来的追求以及要付出的代价都将在这次伟大的旅途中得到发展。

当你经历了伟大,你就会变得伟大。

事关重大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萝尔·德维克花了40多年时间研究自我概念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她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志存高远的意义。

在对儿童的研究过程中,德维克发现了两种行为思维模式:一种是发展模式,这样的人通常眼光长远,追求进步;另一种是固定模式,这样的人会设定人为的限制来避免失败。德维克称,和拥有固定模式的儿童比起来,拥有发展模式的儿童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他们很少感到无助,并会做出更积极的努力,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知识。他们不给自己设限,而且更有可能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德维克指出,思维模式能够而且确实在改变我们的人生。和其他习惯一样,你也能够改变你的思维模式,直到将正确的模式培养成习惯。

当斯科特·福斯特开始招贤纳士、组建新团队的时候,他警告说,参加绝密项目将让你有很多机会去犯错、去奋斗,但是我们最终会做出一些值得在下半辈子回忆的事情。他把目光投在了全公司的耀眼新星的身上,但是只选择了其中那些能够立即应对挑战的人。他一直在寻找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人,这也是他阅读了德维克的书之后与她共同认可的观点。为什么这一点意义重大?也许你从未听说过福斯特,但你肯定知道他组建的团队——福斯特是苹果公司的资深副总裁,正是他组建的团队发明了iPhone手机。

给生活打气

着眼大局意味着成功以及非凡的成果。追求一种拥有大局观的生活,就意味着你可能拥有最好的生活。为此,你必须从大局出发思考问题,相信自己将拥有成功与幸福。你要坚信,只要人生不设限,成就和富足终会到来。

你不要畏惧志存高远,而是要恐惧平庸、恐惧浪费、恐惧没有全力以赴地活过。当我们不能够志存高远,我们就会有意无意地抗拒远大的理想,我们会朝着较小的目标前进,或者错过更大的机遇。如果勇气不代表无所畏惧,而是超越畏惧,那么志存高远就意味着一个人并非没有疑惑,而是能够超越疑惑。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生活,你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生活,才能发掘自己的潜力。

建议

1. 志存高远。 停止追问自己:“接下来我要做什么?”这至多是取得成功的慢车道,甚至是出口匝道。你要问自己更宏大的问题。一条很棒的经验法则,就是在你生活中的每一处都双倍下注。如果你的目标是10,那么就要问自己:“我怎样才能达到20?”为自己制定一个远超过自己期待的目标,那么你将做出能保障你原本目标的计划。

2. 不要按照菜单点菜。 苹果公司在1997年有一个很出名的广告——“非同凡‘想’”,其中有很多著名人物,例如拳王阿里、鲍伯·迪伦、爱因斯坦、希区柯克、毕加索、甘地,以及其他一些名人。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改变了这个世界。重点在于他们从不选择已提供的选项,而是创造出了史无前例的结果。正如该广告提醒我们的一样:“有些人非常疯狂,认为自己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3. 大胆行动。 没有大胆的行动,伟大的设想就不会有任何结果。一旦你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就要停下来想象一下:如果找不到答案,生活会是什么祥?你可以向那些已经找到答案的人学习,看看他们的模式、体系、习惯和人际关系是怎样的。我们都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因此那些对别人有用的因素通常也适用于我们。

4. 不要恐惧失败。 恐惧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拥有发展的思维模式,不要担心你的未来。非凡的成就不仅建立在非凡的成功之上,它们也建立在失败之上。更准确地说,成功必然要建立在失败之上。失败时,我们就会停下来,问问自己需要做什么才能取得成功。你要在错误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要害怕失败,你应将失败看作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坚持不懈地为发掘自己的真正潜力而奋斗。

不要让那些狭隘的思维限制了人生。从大局思考,志存高远,大胆行动,然后看看你是否能改变生活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