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全文在线阅读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16 三个承诺

关灯直达底部

总将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的人,从不会后悔。

——乔治·哈拉斯

通过预留时间的办法达到理想效果需要三个承诺。第一,必须达到精通的程度。精通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如果希望获得最佳的效果,就要明白你需要最大努力。第二,要不断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令人最沮丧的事情莫过于自己尽最大努力却无法达到最好的结果。第三,主动反思自己为完成最重要的一件事所做的一切。将这三条铭记于心,通过奋斗以达到卓越。

有关最重要的一件事的三个承诺:

1. 达到精通

2. 从“E”到“P”

3. 遵循问责周期

1. 达到精通

“精通”这个词我们不常听到,但它其实非常重要。乍一看它很让人害怕,但如果把精通当作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而非目的地 ,我们就不会感到遥不可及了。多数人认为精通是一个结果,但从根本上来说,精通是一种思维方式、行事方式以及经历。若你选择精通某事并不断追求,那么其他事情就会变得简单或不重要了。这也是为何说选择精通的事很重要的原因。

由此可见,精通在你摆放多米诺骨牌时起着关键作用。

对于精通的客观看法是,你必须在最重要的工作中做到最好。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在这条路上要不断地学习从初级到高级的经验和技巧。你可以这么想:空手道白带学员也知道黑带的一些技巧,他们只是练得不够多,做不到像黑带那么好。在黑带阶段的创新来自于对白带阶段的基础的精通。因为你需要不断追求更高的水平,精通实际上就是精通你已经掌握的,以及学习你所不知道的。也就是说,我们精通的是已经过去的事情,而要学习的则是将来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说精通是一段旅程。亚利克斯·范海伦说,每天晚上他出去玩的时候,他的兄弟埃迪就坐在床上弹吉他。几个小时后他回来,却发现埃迪还在那里练习。这就是精通之路,这条路永无止境。

1993年,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松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文章《刻意训练对精通某技巧的影响》。这是一篇有关“精通”这个概念的经典文章。它证实,专家并非天生的,他们也不是天才。埃里克松让我们首次深入地了解到精通的含义,并且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他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成为精英普遍需要的练习时间。研究表明,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20岁之前比其他琴童多练一万小时的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许多天才花了10年走完了他们的路程,也就是说,如果学习数学,平均每天做三小时的练习,则需要10年的时间。现在,如果你每年有250天在工作(5天一周共50周),为了让自己跟上精通的步伐,你每天至少要花4个小时在你认为的最重要的那件事上。听上去很熟悉吧?这并非偶然,这正是你每天要为最重要的一件事留出的时间。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你对某种技能的精通会随着时间的投入而不断提高 。米开朗基罗说过:“如果人们了解我为了达到高超的水平而付出的努力,就不会感到美好了。”他的观点很明确。开始一项任务,不断重复练习,最终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当你为自己的优先事务预留时间时,要确保持有达到精通的心态。这会让你以最高的效率工作,最终成为最优秀的人。这一点很有趣,效率越高,越有可能收获目标以外的硕果。可见,追求精通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追求精通之路上,不论是你的自信心还是你获得成功的能力都会与日俱增。你会发现,追求精通与其他追求并无差异。最让人惊喜的是,你若将追求精通的方法当成一个平台,那么将提高做其他事情的速度。知识产生知识,技能培养技能。这样,未来的多米诺骨牌才更容易被推倒。

精通是一种追求,因为它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乔治·伦纳德在《登峰造极》中讲述了柔道创始人嘉纳治五郎的故事。嘉纳治五郎在弥留之际将他的学生叫到身边,嘱咐自己要穿着白带的服装下葬。这意味着柔道界造诣最高的大师更愿意以初学者的身份来象征自己的一生,因为学无止境。预留时间对于精通非常重要,它们手拉手前行,当你做到其中一点时,你也做到了另一点。

2. 从“E”变成“P”

在给顶级执行者做培训的时候,我常常会问:“你们做这一行是因为它是你们最擅长的,还是因为它是最容易做好的?”尽管问题不难,但他们也无法立刻回答上来。许多人意识到,尽管他们付出了所有努力,也没有把事情做到最好,因为他们不愿意改变自己做事的方法。精通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尽力做到最好 。不断改进自己的做事方式,才能从预留时间中获得最大值。

 

图31 从长期来看,“P”每回都能打败“E”

这就叫从“E”变成“P”。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开始新的一天:活力四射(entrepre-neurial)或者目标明确(purposeful)。前者是我们通常都会采取的方法——看到想做的事情或者需要做的事情,就会精神百倍地将它完成,无论这个任务是什么。所有的自然能力都是有“天花板”的,包括所得、效率和成功。把锤子交给一些人,他们立刻就会变成木匠;给我一把锤子,我肯定不能成为木匠。也就是说,有些人不怎么练习就能把锤子用好,但有些人(比如我)就不行。如果你的努力与结果是成正比的,就请继续前行。但当你在做最重要的那件事时,难度很大,这就需要另一种方法——目的法。

高效的人不认为他们的方法是具有局限性的。如果他们遇到了限制,他们就会寻找新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他们会暂停下来,确认自己的选择,一旦他们选择了最好的路,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让一个“E”型人去砍一些柴火,他会扛着斧头径直走进树林。但是,“P”型人可能会问:“哪儿有电锯?”在他们的思维中,一个人可以超越自身能力取得突破、完成任务,你只需全力以赴。

如果你希望在生活中实现突破,你就不能给自己要做的事情套上枷锁。在精通之路上,你会发现自己在不断挑战新事物,你应该拥有开放的心态,欢迎新观点、新方法。目标明确的人仅有一条原则,即“不同的结果需要不同的过程”。将这个原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的人生或许就会有所突破。

很多人都是这样:达到一定高度后便停滞不前。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在精通之路上要不断提高标准,不断挑战自己并打破限制,永远拥有学徒的心态。这就是身兼作家和记忆冠军的乔舒亚·弗尔所谓的“还行柏拉图”(OK plateau)阶段。他用打字这个例子进行解释。如果只有练习时间是重要的,那么在我们的工作生涯中,我们需要打出成百上千份备忘录和电子邮件,这样打字速度会从小鸡啄米一般上升到每分钟100词。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只是达到了普通的程度,然后就不再学习了。我们用“自动驾驶”模式飞行,就会遇到最常见的成功的“天花板”,即“还行柏拉图”阶段。

当你追寻成功、完成优先事务时,绝不能接受“还行柏拉图”阶段或者其他形式的成功“天花板”,打破瓶颈只有一种方法——“目的法”。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刚开始时都很有冲劲儿,会倾己所能,竭尽全力。使用“E”方法达到目的会很舒服,因为这个过程很自然。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状态和喜欢使用的方法。

但它是有限制的。

如果“E”是我们唯一的方法,我们就是在为成功人为地制造限制。如果我们使用“E”方法,然后到达了成功“天花板”,我们就会一次又一次碰壁,但永远无法超越。这种状态导致我们无法忍受失落,最终另辟蹊径。当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发挥了最大潜能,考虑如何前进时,这个问题就变成一种恶性循环——在做下一件事时又重新焕发出热情和努力,之后再次碰到“天花板”、再次失望、再次放弃,然后又转向他方。

若使用“P”方法去面对同样的限制,情况或许会不同。目的法意味着:“我仍然希望不断上升,那么我有哪些选择?”这样你就可以通过自我提问的方法把选择面变窄,直到确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它可能是使用新模式、新系统,或者两者都有、有备无患。这些步骤的实施需要新思维、新技巧,甚至新关系。最开始你会不太习惯,但没关系。目标明确常常会让你感到不自然,但当你达到目标时,就会发现这也没什么。

当你拼尽全力做事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时,你就应该抛弃“E”方法并启动“P”方法。你要寻找更好的模式、系统和方法,它们会把你带得更远。此外,使用新思维、新技巧和新关系帮助你行动。在预留时间段里变得更有目的性,你的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

3. 遵循问责周期

所做与所得之间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行动决定了结果,结果又充实了行动。责任感及反馈回路可以让你发现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并获得最好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责任的缘故。

对结果负有全部责任,坚信只有自己才能对它们负责,这是最强大的动力。如此一来,责任就成了三个承诺中最重要的一个。没有它,一旦遇到挑战,通向精通的道路就会变窄。没有它,你就无法想出如何打破限制的方法。善于反思的人会在困境中坚持,吸取教训,不断向前。他们注重结果,也从不担心与这项工作无关的行动、技巧层级、模式、系统或者关系。他们毫不保留,总是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有责任感的人可以梦想成真。

一个人既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缔造者,也可以成为它的牺牲品。你只有两个选择——负责还是不负责。这听上去有些残忍,但确实是真理。每天我们都会选择其中一种,其结果会跟随我们一生。

为了表明其中的差异,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有两位经理,他们来自于相互竞争的两家公司,并且都经历了市场的巨大转变。一个月之内,不断有客户离开,甚至无人光顾了。对此,这两位经理的反应完全不同。

图32 不要做牺牲品——遵循问责周期!

有责任感的经理会立刻想到:“这是怎么了?”然后着手调查。缺乏责任感的经理承认发生的一切,但他认为这些都是偶然发生的小事,他只是把这些事抛在脑后。有责任感的经理发现了竞争对手分享并吞噬市场的方法,然后主动去解决问题。他认为:“我要对此负责。”善于化解危机让他有了巨大的优势,这让他开始考虑是否要采取不同的行动。缺乏责任感的经理则疲于应对,他把责任推给他人,并且认为:“如果公司里的同事好好干活,我们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有责任感的经理会寻找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就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我能做什么?”一旦找到正确的策略,他就开始行动。他认为:“形势不会自己变好,因此我们要努力应对!”指责过所有人后,缺乏责任感的经理开始为自己开脱:“这不关我的事。”他只是希望事情能自己变好。

如此看来,双方的区别非常明显:一方是积极应对,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另一方只是消极等待。一方有责任感,另一方则是生活的牺牲品。一方会改变现状,另一方则不会。

确实,“牺牲品”是一个很重的词。请注意,我们在讨论一种态度,而非某个人,尽管时间久了两者就会合二为一。没有谁天生就是牺牲品,这只是一种态度或方法。但如果坚持下去,负责任就会成为你的一种习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担负起责任。责任越大,它就越有可能成为一个人面对困境时自然而然采用的方法。

成功的人很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 。他们不怕面对现实,他们追求它、承认它、拥有它。他们懂得,这是寻找和使用新方案、应对现实的唯一方法,他们承担起责任,并与它同行。他们看到结果并吸取教训,从失败中学习,再创卓越。对于这样一个周期,他们充分理解并充分利用。

在生活中学会负起责任的最快方法就是找一位与自己一起负责的人,比如你的人生导师、朋友等。不论哪种情况,最关键的是组建这种责任关系,给对方说出实际情况的权利。他要对你的表现给出真实、客观的评价,不断提出期望,在关键时刻进行头脑风暴,甚至具有相当高的技能。一旦建立起这种关系,效果便会渐渐显现出来。

之前,我讨论了盖尔·马修斯博士的研究:你所写下的目标比未写下的目标的完成比例高出了39.5%。但这个故事还有更多细节——那些把目标写下来,并且给朋友发送进度报告的人更有可能实现目标,这一比例高达76.7%。可见,和朋友不断分享自己的目标进度也会提高自己的效率。

因此,负起责任很重要。

埃里克松对精通的研究确认了精通与训练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门外汉与三种精通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精通者在未来更愿意寻找相关的老师来指导他们,而门外汉则很少做类似的练习。”

一位有责任感的合作者有利于帮助你提高效率。他们会让你保持诚实,并且一直走在正轨上。他们对你的下一个进度报告的期待就可以激励你做得更好。在理想状况下,人生导师可以让你把自己的表现最大化,这也是你做得最好的原因。

这种训练将通过三条承诺帮助你实现目标。在精通的道路上,在从“E”到“P”的过程中,在遵循问责周期中,人生导师是非常宝贵的。事实上,任何一位成功人士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都有某位导师的帮助。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专注于卓越的成果,你将找到一位人生导师帮助你抓住最佳机遇。

建议

1. 做到最好。 只有当你在最重要的工作中表现得最好、做到最好时,才会产生卓越的成果。实际上,这就是精通之路。因为精通需要时间,所以你需要严守承诺去实现它。

2. 对优先事务目标明确。 要从“E”变为“P”,寻找能把你带向最远方的模式或系统,不要被环境所局限,应对新思路、新技能、新关系敞开怀抱。如果精通之路是承诺做到最好,那么目标明确就是你应采用的最佳方式。

3. 对自己负责。 若想成功就不能做生活的牺牲品,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成功。所以,不要以乘客的眼光而是要以司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4. 找到一位人生导师。 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人生导师。

记住,我们不是在说普通结果,而是要追求卓越。当我们为最重要的一件事留出时间、保护这些预留时间,并且尽最大努力在预留时间内高效工作时,你一定会达到最高效率。你将在人生最重要的那件事中发现勇气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