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最美的语文 » 中国最美的语文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最美的语文》习惯性阳奉阴违

关灯直达底部

我任教的10班的班主任是许老师,他是一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我经常害怕跟这样的老教师搭班,因为他们太老练,也太成熟,对教育的各种怪相也太熟悉、太习惯了。

半期考试刚过,试卷就紧锣密鼓地批改出来了,紧接着便是打印成绩。早上刚上班,许老师就拿着一张还有油墨味的成绩单走到我桌前:

“夏老师,这是半期的成绩,看样子语文有些地方薄弱啊。”

我有些紧张,虚心地拿过成绩单认真审核,可是一时间似乎没看出什么问题。

老道的许老师用手指指着几个名字:

“你语文的平均分还是不错的,就是这几个,你看看。这几个总分上线,但是语文没有上线,可能得好好抓一下。而这几个语文很好,但是总分没有上线,就算他们单科再好,总分上不了,你的语文分数还是无效分,学校考核的是双上线,所以这几个学生完全是可以不管的。”

所谓双上线,指一个班里总分上线的人与老师所教学科成绩上线的人的重合度。比如说,总分线是550分,本班上线有20个,语文单科上线是95分,在总分上线的学生里面,语文也上了线的人数有多少。这个“高等”数学问题对我这种数学白痴来说简直比哥德巴赫猜想还要难,但我在参加工作不久也就了如指掌了。原因很简单:生存压力的逼迫。

在很多学校,双上线是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高中,其重要性远远高于平均分、及格率之类。按照权威部门的说法,这个考核有利于教师将宝贵的精力用在该用的人身上,避免做“无用功”(这个词是领导们专门用来批评那些力气“用错了”地方的老师的)。按照领导们的说法,能上大学的学生挣得的分才是有效分,其余的,都是无效的,自然,教师如果未能在这个有效分上产生作用,他的所有工作也都是无效的。一切的标准,只有一个:考分。

很多年前,我在以前待过的学校曾经吃过双上线的亏。因为学校严酷地将双上线与下期奖金挂钩,有一个学期我竟然每节课的课时津贴为零,几乎相当于白干了一学期。

双上线的指导精神就是总分至上,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偏科就是弥天大罪,“6-1=0”是不争的事实。单科成绩再好,总分上不了线,也是枉然。因此,很多学校发明了双上线这个法宝,目的在于将那些总分比较高但有些科目比较弱的学生甄别出来,要求教师针对其弱科进行相应辅导,同时也将某些科目很强但是总分不高的学生甄别出来,以便有针对性地放弃。前一个目的听上去多少还有点因材施教的味道,而后一种做法则无异于对学生弃之不顾。

固然,在高考分数线的威逼下,谈什么多元智能和偏才怪才都纯属奢侈,虽然大学自主招生已经开始,但要真正做到让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孩子脱颖而出,无疑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在双上线和有效分的大旗下明目张胆地号召放弃一部分学生,这样的教育,已经异化到了何种程度?

在某些领导和一部分教师的眼里,学生是没有名字没有性别的,更是没有个性没有青春没有梦想的,他们只是一个个的分数,半期的、期末的、诊断考试的、高考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学会根据学生的分数确定哪些是“可以造就”的,于是多开点小灶,哪些是“无效”的,哪怕他全身心热爱文学或者数学或者物理,只是因为他的总分不够,于是该科教师对他的指导是被禁止的,他活该被放弃。

所以,当你班上有一个孩子特别喜欢写作,而且显露出了极高的写作天赋,你不能轻率地去指导他,而应该首先看看他的总分是否上线,如果是,那你做的就是有用功,学校领导会为你做的一切而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最好放弃他,因为高考需要的不是朱自清或者海明威,高考只需要一个个数字,以及数字后面代表的一所所学校,在下学期开学的时候,这些数字能够作为学校贴出的横幅的一部分,展示在大街上、校门口。其他的,都毫无意义。

我这些想法是没法跟许老师说的,他教龄比我长,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甚至觉得天经地义。用《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话来说,就是体制化太久,也太深了。我也没必要在许老师面前扮异类,虽然他一直知道我是。我只是嘴里应承着,敷衍着。等许老师离开我办公桌的时候,我头仰着,不再看一眼成绩单,把它扔进了抽屉。我不想知道,哪些对语文有兴趣但是总分没上线的学生是不配得到我指导的,也不想知道,哪些总分上了线但是语文暂时较弱的学生是应该得到我额外照顾的。我不想把成绩单当成我的眼镜,透过这些数字和排名来看每一个学生。至于下学期的课时津贴,即便不会太高,我想也不至于为零吧,我安慰自己。

走在走廊里,看着熙熙攘攘的学生,我心里想,他们中间的一些人,要是知道学校领导再三强调的是教师要“找准方向”,不能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他们身上,他们会怎么想呢?他们要是知道,学校将某些教师花在他们身上的时间和心血称为“无用功”,并用讲话、考核、绩效工资等方式要求教师放弃他们,把精力放在其他孩子身上,他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认真学习呢?

我想我还是这样阳奉阴违下去,反正也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