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 »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全文在线阅读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第六章 光明系:职业问题的征兆情绪

关灯直达底部

对于女生小薇而言,当男生小康很忙也找借口联系她,并想带她去见自己的狐朋狗友时,这就意味着小康想跟小薇做男女朋友。那么,这两种现象,就是做男女朋友的征兆。

同样是女生小薇,2月14日同小康销魂,28天之后,3月14日,本该出现的“人”没出现,由此产生了一场悲剧。那个没出现的“人”——大姨妈,就是是否怀孕的征兆。

当我们的职业产生问题时,同样会产生征兆。

职业问题的征兆是什么?

完成众多职业规划案例,同时也了解了诸多同行所完成的案例,我发现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任何一个有职业问题的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第一征兆是:

情绪。

有的人会直接将情绪表达出来:“我很迷茫”“十分纠结”“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我担心一旦……”,而有的人却并不说出来,他们会在描述事情的过程中暗示出来,比如,他会情绪激动地问这样的问题:“凭什么我不能得到这样的职位?”或者,他会很犹豫地说:“我也考虑做广告设计,但是……”甚至,他依旧十分平静,但是情绪会从语速中,或者对事物本身的描述中体现出来。

当你从头读到此处,你会发现,我写的任何一类魔法,都会多少从情绪入手。风系魔法对应“迷茫”,土系魔法对应“失望”,水系魔法对应“纠结”,火系魔法对应“犹豫”……

因此,从情绪入手,往往能直达职业问题的根源。

如同光有波动和能量特性一样,情绪也是一种能量的波动。针对情绪的魔法,是为光明系魔法。

6.1 坏情绪都是好情绪

关于情绪的定义和分类,中外的描述各不相同,但是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心理学的教科书都认为人有四大基本情绪:快乐(喜)、愤怒(怒)、悲哀(哀)、恐惧(惧)。

之后又扩展为:兴奋、平静、愤怒、悲痛、惊奇、嫉妒、不屑、惭愧、耻辱等多个情绪。

从这些情绪的分类,我们是否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好”情绪很少,“坏”情绪却很多。

四种基本情绪中,只有快乐是好情绪,剩下的都是坏情绪。而其他的细分依旧如此,好情绪逃不过:快乐、平静,剩下的全都是我们社会认为的“坏”情绪。

难怪古人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坏情绪的比例确实占了八九成。如果一个人心情好时,我们会说:“他很快乐。”就代表了他很快乐,但是一个人心情不好时,我们说:“他有些不愉快。”背后却可能代表了很多错综复杂的情绪,他到底是愤怒还是恐惧,是内疚还是嫉妒,是悲伤还是厌烦,用“不愉快”区分不出来。为了区分这些不同的“坏”情绪,我们做了如此之多的界定,这搞得我们很迷惑,我们如此喜欢快乐,追求快乐,却为什么对“坏”情绪这么较劲儿,不区分到底誓不罢休呢?

按照心理学的一种说法,“好”情绪的体验远没有“坏”情绪来得强烈刺激。当我们回忆的时候,反而是过去那些不美好的体验要更加生动鲜活,而过去美好的体验却变得十分模糊。因此,我们会特别生动地描述“不好”的情绪,并对这些情绪进行大量的拆解、定义,比如,把对他人的吃醋按程度高低分为:羡慕、嫉妒、恨。而更重要的问题是,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要去面对那么多“坏”情绪,这本身就是一种修炼。

因此,如果需要一句“鬼话”来描述光明系魔法的话,那就是:“坏情绪都是好情绪。”

所有“坏”情绪都有其积极价值和意义。按照达尔文《进化论》里的思想,我们的所有情绪并非每个人刻意为之,而是人类在几百万年的演化中同自然环境发生关系而习得并遗传下来的,这些情绪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当看到“坏”情绪存在的积极意义时,就可以找到一些应对之术。

当在工作中产生所谓的“坏”情绪:愤怒、厌烦、焦虑……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

6.2 抱怨:改变的开始

关于怨言和抱怨的各种书籍《不抱怨的世界》《不抱怨的人生》《优秀的人不抱怨》《不抱怨的职场》,真书伪书,令人眼花缭乱。

其内容的核心就是三点:一、足以让我们“抱怨”的东西,其实很少;二、越抱怨越招人烦,生活越不爽;三、古往今来的牛人都不抱怨。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致幻剂,当你不抱怨时,你会发现一切都那么“美好”:老板要求加班,不抱怨;老板不发奖金,不抱怨;身边的官二代被提拔,不抱怨;客户提出无理要求,不抱怨;房价翻两倍,不抱怨;上小学交十万赞助费,不抱怨;交通管制导致交通堵塞,不抱怨;一下雨就能在城里看海,不抱怨……这样你是不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儿?

还是拿真实案例来说吧。

小华的心态十分积极,对任何事情都毫无怨言。有一回,好友小军向他抱怨:“我们公司太恶心了,说要连续加班一百天,每天晚上必须九点以后走。家里有小孩也不许回去看。而实际上,这些工作八小时之内就能完成,搞得加班时间就是混日子……”

此时小华已经忍无可忍地大声说:“你这样抱怨有意思吗?不要抱怨!你们公司这么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你不满你可以走啊,走不了就只能适应,抱怨没有用!”

我有一个小小的觉察:当小华说这些话时,他自己其实也在抱怨。而小华的这种“不抱怨”,对小军的情绪、职业、工作没有任何价值,反而堵住了小军情绪发泄的渠道。而当小华总是摆出一副智者高高在上的样子时,小军会因为情绪总被堵住而逐渐疏远小华。小华的这类“不抱怨”,甚至不如跟小军一起抱怨的同情更让人舒服。

抱怨的汉语释义是: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对事不满。如果看英语的翻译则更为直接,Complaint:an expression of grievance or resentment(抱怨:对不满和委屈的表达)。

这么看解释,抱怨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不满情绪的表达。《论语》里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是表达不满;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里说:“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的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这也是表达不满;电影《建党伟业》里陈独秀说:“大家拼命干活儿,却吃不饱、穿不暖、住不踏实,这合理吗?”这同样是表达不满……而正是因为这些人的抱怨,才有了百家争鸣、种族平等,才有了推翻帝制和建立新中国。

假如没有抱怨,那些血汗工厂就会继续十连跳、二十连跳;如果没有抱怨,1945年以前我们就会真的成为亡国奴;如果没有抱怨,我们现在恐怕还活在酒池肉林、鹿台炮烙的商纣王时代。

因此,我们是否能看到抱怨的积极意义?

崔永元在一次座谈会上说:“就因为觉得有前途有前景所以才抱怨。”

抱怨,是因为心存希望,是因为希望改变。

当对工作有抱怨时,那其实挺正常,说明还有希望,说明还有可能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然而!

此时,你是否会更加迷惑:这里边儿逻辑混乱啊,抱怨总归是不好的东西,现在被你说得这么神圣,难道那些怨男怨女、公司里天天发牢骚的人、跟朋友常常哭诉的受害者,反而都成了积极而有梦想的人,反而都永永远远、一生一世成功幸福了?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抱怨背后的逻辑。

每一个抱怨的背后,都分别有三个角色。

受害者:即抱怨者本身,他们受到了伤害,产生不满,因此把不满表达出来;

加害者:即抱怨者抱怨的目标,他们或真或假对受害者施以伤害;

倾听者:抱怨者的抱怨对象,他们在旁边倾听。

抱怨的整个流程即受害者向倾听者抱怨加害者对他的伤害,并表达愤怒,以博得倾听者的同情,甚至“同仇”。

还是分析刚才那个例子,小军抱怨公司总是无谓地加班,在刚开始抱怨时,他其实是有一个愿望,能否不加班就把工作做完,回家好照顾孩子,培养业余兴趣。他向小华抱怨时,也希望小华能理解他的愿望,同时有一个情绪发泄的渠道。

但是当多次抱怨之后,他除了发泄不满,内心反而还有一种享受感,这种受害的感觉很让人同情和可怜,他的希望变成了证明,即证明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在我改变不了的加班这件事上,我总是正确的。这种对于对错的关注让他忘了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从而让抱怨继续下去,而没有任何新的改变。此时,受害者小军,小军认为的加害者,以及倾听者小华,三方建立了一个很“和谐”的加害——受害——抱怨——同情关系。

于是,一个抱怨死循环形成了:

加害——受害——抱怨——同情

这个关系之牢固,以至于事情不会有任何改观。

当我们观察那些长期抱怨者的时候会发现,他们其实反而离不开那些加害者,无论这个加害者是真实的加害者,还是他们幻想出来的。因为他们所关注的已经从最初对需求的不满转而变成了对自我证明的享受。

你是否发现,很多被上司或企业的制度伤害的人,经过了多次抱怨,反而不会主动离开企业,或者主动改变企业和自己的关系。最终的结果是继续在这个企业里混下去,甚至惨遭辞退。或者更加可怕的是,他一旦被那些“抱怨没有用”的功利主义所迷惑,便会改变自己的角色,从受害者变为加害者,从受苦受难的员工一下子转变为对自己、家人和他人都十分“狠”的优秀员工,并开始了自己的“成功之旅”。他认为“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抱怨者活该受害”。整个抱怨死循环并未被打破。

而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受害者没有觉察抱怨的积极意义。他只顾发泄不满并沉迷于抱怨,却并未觉察到他自己的希望和自己可能做出的改变。

因此,当抱怨时,请念下面这句“鬼话”:

“抱怨是改变的开始。”

这个咒语会赋予“抱怨”光芒。

当说出这个咒语时,我们的焦点就脱离了抱怨本身,而关注到如何改变。

具体的方法如下:

1.让抱怨飞一会儿

有情绪就发,如果对方是亲密的人(比如另一半),那就尽情抱怨,因为/她值得你信任。不过,在抱怨之前,你可以先提醒他/她一下:

“我后边儿说的都是发牢骚,所以你听着就行了。如果你听烦了,我给你煮碗面吃,好吗?”

实在不行,你还可以像《花样年华》里的梁朝伟那样,找一个树洞,把牢骚都发到那里。反正,无论怎样,一定要先倾诉。

2.把所有的抱怨转换成需要和希望,找到价值观

当你抱怨的时候,你可以用“我希望……因为”“我需要……因为”这样的语言来表达。

“我们老板要求每天加班到九点,其实也没什么事做,真烦”可以转换为“我希望能不加班也完成工作,因为我想在业余时间多照顾孩子,我觉得工作家庭的平衡很重要”。

“凭什么他们项目组就多发奖金,我们就没有”可以转换为“我希望我得到的收入至少跟同事的收入一致,因为我需要钱”。

当我们说出“我希望……因为……”的时候,最终会发现我们在工作中所在乎的关键内容即我之前提到的价值观。

3.重估这些自认为重要的价值观

正如我在风系魔法里所说,我们对自己的价值观往往认识不清。因为总会有很多干扰掺杂其中。工作家庭平衡是否真的对你很重要?钱是否真的对你很重要?你真正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再次审视这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最想要的是什么。也许,在工作初期,你最想要的是工作经验;在某个时期,你最想要的是同事和谐;在某个时期,你最想要的是家庭平衡……

4.做出接纳或改变

此时,你就有接纳或改变的动力。当你发现,你抱怨的并非真正想要的,比如,抱怨奖金分配不均,而你发现其实你真正想要的是工作时间灵活,那就接受这个现状,谁让人家每天没日没夜干活儿,你需要灵活时间呢?其实,接纳本身就是一种改变:接纳改变了加害者、受害者之间的控制关系。

但是,当发现自己所不满的是最核心的价值观时,你就必须要捍卫自己的价值观。比如,你是一个一岁孩子的母亲,晚上必须要回家跟孩子在一起,你认为工作家庭的平衡最重要,那当公司要求你加班的时候,你就需要做出改变。可否跟上司坦诚谈一下:可否在八小时内把工作完成?可否把工作带回家完成……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大多数上司都能接受这样的要求,都是同样坦诚并讲情理的。捍卫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换来的往往不是对抗,而是尊重。

其实,我们抱怨背后的情绪除了愤怒,还有一点儿恐惧,我们恐惧无法改变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的关系。很多“加害者”都是和我们有亲密关系的人,而另外的“加害者”则是“难以具象的怪兽”,如企业、组织,甚至制度。即便如此,当我们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时,当我们想让世界变得好一点儿时,我们是否可以做出哪怕最小的一点儿改变,还记得我在火系魔法里说过的“得寸进尺”的法术吗?任何小改变都能带来成果。

再重复一遍这句“鬼话”:

“抱怨是改变的开始。”

6.3 焦虑:专注的前奏

首先讲一下我本人职业生涯中的一段经历,因为在我跟很多人聊他们的职业时,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十几年前我刚工作时是一名菜鸟工程师,过的是天天出差勘察的日子。此时,尚未透彻地熟悉很多新的工作和任务。那一天,就在我去陕西出差的长途车上,接到了顶头上司的电话,让我一个人独立参与一个几亿元投资的技术谈判。接电话的时候我就感觉后背冒汗,因为我从来没有干过技术谈判这样的事情,甚至连场面都没见识过,参与谈判的人都是混迹江湖多年的老油条,我一个新兵,对技术细节的了解并不深入,如何能把握几亿元交易的技术谈判?我忐忑不安,手足无措,之后几天开始便秘。这一切都是焦虑情绪的表现。”

当踏上职业的航程,焦虑情绪就会永远伴随着你。甚至,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民焦虑时代,小时候焦虑“一定要赢在起跑线上”,到老了又得为准备给子女买房的巨款而焦虑。这么看,从小到老,焦虑一直在恶心着我们。

如果我们能说出自己的焦虑,我们就能发现焦虑背后的东西。

你如何说出自己的焦虑?第一个闪过你内心的一定是:“我担心……”

我担心自己做不好这件事、我担心客户投诉、我担心调试不通、我担心谈判失败双方都怪我、我担心下属不按我的意思处理……

正如我那年一个人去承担技术谈判工作时一样,我的担心十分强烈。以至于我甚至考虑到了一旦干不了怎么离职这样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焦虑的背后是害怕。

我们再对自己的焦虑做一层分解,当我们说“我担心……”的时候,其背后的语意是“一旦……发生,我担心搞不定”。

一旦客户不满意,我担心搞不定;一旦下属不按我的意思办,我担心搞不定;一旦调试不通,我担心搞不定……

如果再探索一层,你会发现,这“搞不定”的背后,有更大的焦虑。

因为客户不满意,所以就会被批,然后就可能很受挫,然后就可能更干不好,然后就降薪、离职……而后边儿这一系列事件,都搞不定。因此,我们害怕的往往不是这件事,而是其有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而更好玩儿的是,我们可能连后果是什么都没想清楚就开始焦虑了。多数焦虑和害怕,是对害怕本身的害怕。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混在一起,纠缠不清。李子勋在《问问李子勋》里说:“一个害怕蜘蛛的人,眼睛会比不害怕蜘蛛的人更多地关注房子的顶角……墙缝……地角……在找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先兆般的恐惧不安。害怕害怕的人,害怕当然也会比一般人多很多,这是精神贯注的结果,是自自然然的事情。”

当处于焦虑过程中,一些人为了消除焦虑,而采用下面的方法。

他会对自己说,不许软弱,强大起来。于是这样的人就会成为看似强大勇敢的男子汉或女强人,在任何新环境下,他们都表现得毫无畏惧。如果你仔细观察,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铁人”,他们的脸上刻着“坚毅”和“勇敢”。这似乎成为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但这是一个假象。在维雷娜·卡斯特(Verena Kast)的《克服焦虑》中,称这样的人为“反恐怖行为”,他们其实非常胆怯,但是却采取完全抗拒的方式,如“表现得勇敢到不可思议”的方式,来抵制焦虑,忽视焦虑。但这种反恐怖行为是一种过度补偿,这样的人很可能在一些很小的困难中陷入到完全束手无策的境地而全面崩溃。维雷娜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一名越战时的战斗机飞行员会跟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如何英勇地轰炸目标,逃脱险境,让人觉得他天不怕地不怕,但他在罗马大街上被人偷了钱包之后却完全崩溃,几个月不敢上街。他采取“反恐怖行为”的过度补偿使自己走到了绝境。

这样的人看上去很令人崇拜,但是跟这样的人共事绝对是一场灾难。他们不允许自己焦虑和恐惧,也不允许看到别人产生这样的情绪,当你表达出“我担心……”“怎么办”“我有点儿焦虑”这样的情绪时,他们要么会暴怒起来,要么会用各种词语来嘲笑和奚落你:“你是一个懦夫、胆小鬼、逃兵。”“怎么找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你要是干不了有人干……”对自己狠的人,对别人同样狠。

因此,我们必须重新看待焦虑。

●焦虑的价值

焦虑是有用的。当我们感受到焦虑的情绪,说明我们感受到了局限。如果用在职业中,往往是能力的局限。还是用我的那次独立谈判为例,因为我自觉没有能力去处理关键技术和面对参与谈判的老江湖,感到了能力的局限,由此而产生焦虑。推而广之地说,人的一辈子,不管成长到什么程度,都会发现新的局限性,此时焦虑势必产生。这么看,焦虑反而是推动我们提升能力、认识世界的动力来源。

反过来说,有些人的生活中甚少焦虑,这同样是危险的。要么他们采取的是“反恐怖行为”,只是把焦虑压抑下来;要么就会觉察不出所处的境地的局限和风险而使用不自量力的手法。

适当的焦虑,大有裨益。

●明确焦虑的内容

我们在焦虑什么?

到底是焦虑任务的本身,还是焦虑任务的后果,还是仅仅焦虑着焦虑?

答案往往就在问题里,当我们觉察到焦虑的层次时,答案就出来了。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到焦虑本身,即:焦虑着焦虑。这是一种萦绕不去的焦虑,似乎有焦虑的事情,但是说不出具体的任务或后果。这种单纯的焦虑,会让我们选择逃避,从单纯逃避一个稍微有挑战的任务,到逃避必须完成的任务。大学里的一些考试挂红灯的同学,考一门课时出现焦虑,然后选择不看书复习,以致不及格。而这种焦虑开始蔓延,从焦虑某一门课,到焦虑不及格,然后开始获得不及格,到多门不及格,最后宅在宿舍陷入与世隔绝的境地,没有获得学位或文凭。

因此,应对焦虑的方法既不是忽视焦虑,也不是让焦虑就这样存在。而是去体验这种焦虑的感受,觉察一下焦虑的目标和内容到底是什么。

●焦虑任务的后果,把后果描述得清晰一些

还是拿我参加谈判的例子说。当时我出现了深度焦虑,但是时间紧迫,由不得我焦虑。于是,我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能出什么后果?

1.因为自己是新手,客户会投诉到上司头上;

2.不能觉察技术谈判的核心要素而出现技术漏洞;

3.发现不了谈判桌下的交易而被卷入其中。

之后,我对这些后果的严重性做了一个评估。

卷入谈判桌下的交易的后果十分严重,其后果就真的是被辞掉,甚至更严重;

出现技术漏洞的后果比较严重,签订技术合同之后,问题会显现,很可能会出现严重投诉;

而客户因为新手而投诉上司,反而不严重,因为既然上司派一个新手过来,就已经接纳了这样的投诉。这是大家共担责任的谈判。

这其实就是水系魔法里提到的“风险分析”。

往往,我们所焦虑的任务的后果,我们自己并不清晰。这种不清晰的难受让我们转变成单纯为了焦虑而焦虑。

看得见的魔鬼比看不见的魔鬼可爱得多。

所以,当我们焦虑后果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后果描述得更清晰。

同风险管理一样,当后果说清楚了,我就会选择应对。

对于最严重的后果——陷入幕后交易,我采取的应对方式是:牢牢关注技术,并就新的状况时时跟上司沟通。因为幕后交易往往是商务方面的问题,我只要把好技术关,就能摆脱干系。

对于次严重的后果——出现技术漏洞。我采取的应对方式则是:恶补专业知识,抓住主要技术环节,不出大问题。人的能力很多时候都是被逼出来的,因此,短短两天的恶补,让我的技术水平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对于最不严重的后果——客户投诉我是新手。我采取的应对方式则更直接:先跟上司汇报。先跟上司沟通发生此类事件的风险和应对,双方不但达成了信任,还增进了了解,上司对我的觉察表示了赞赏,“宾主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充分交换了意见”。

由此,我从焦虑任务的后果转变成了焦虑任务本身,即:如何提升专业知识。

●焦虑任务本身,专注

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专注”的价值。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时,反而会让自己镇静下来,尽最大努力完成这个任务。专注不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是把所有精力聚焦到当下需要做的事情中,并排除其他的干扰。

如果新手焦虑开车,那就专注到开车上,多看后视镜和车周边的环境;

如果焦虑项目汇报,那就专注到汇报内容和听众上,根据内容影响听众;

如果焦虑与人沟通,那就专注于沟通内容和双方的关系。

此前,我提到过锻炼自我的兴趣,我们往往能轻松专注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即便如此,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我们同样可以专注其中。这是我们锻炼出来的一种能力,否则,你无法通过无聊但烦琐的小学、中学的期末考试,还有中考、高考。

如何专注于其中呢?

1.意识到要专注

当我们意识到需要专注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产生了一个指令“要专注”,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其中。这是很简单的一个指令,但真的很有效。

2.建立更小的目标

其实还是“得寸进尺”的登门槛儿效应,当目标变得很小,我们就能马上专注其中,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目标,拿到成果。

3.拒绝干扰

专注中会产生大量干扰,有时候一个电话、一个微博就把某个目标全部击碎,因此,当真正专注于某个小目标时,需要排除所有干扰,如果让你填空:我们()做最重要的事,()做次重要的事,你会填什么?

我们(先)做最重要的事,(后)做次重要的事?

恭喜你,回答错误,你只能获得优秀奖。

正确答案是:

我们(只)做最重要的事,(不)做次重要的事。

重申一遍:

我们(只)做最重要的事,(不)做次重要的事。

4.建立节拍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每一个人专注的时间都不可能过长。因此,很多需要强大专注力的职业,如机场空中管理员,都会建立轮班制。专注两三个小时就立即换班。因此,当我们专注于工作时,一两个小时同样需要换一换大脑。就是去休息一下。

面对焦虑,同样有一句咒语:“焦虑是专注的前奏。”

6.4 厌烦:让工作变化起来

罗素先生在《幸福之路》中说:“厌烦似乎是唯有人类才具有的情绪。”但同时,他老人家又说:“在整个历史时期,厌烦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这两句话蕴含神秘的智慧。在我们老祖宗的时候,那是个极其让人厌烦的时代,农村谚语:“早睡晚起,又省灯油又省米。”那个年代的老百姓,除了种田吃饭睡觉,几乎没有任何好玩儿的事可干,此时,村里的某个巫婆神汉反而别具生机。

于是,为了避免厌烦,世界开始发展。文化娱乐出现并迅速占领人们的生活,琴棋书画从统治阶级独享的状况转为大众都能玩儿一把。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做了更多的反厌烦创造,电影电视互联网、K歌跳舞打麻将,生活变得丰富。

然而,罗素先生又一次犀利地指出:“我们比我们的祖先更少厌烦,但却更怕厌烦。”我们对兴奋的追求胜过了以往任何时代,打开媒体,任何娱乐绯闻的热度都不超过一周,如果一个名人不能在一个月持续制造几条新闻,那很可能他就会被忘记。

如果一个死刑犯说:“真没意思,好无聊啊,杀了我,烦着呢。”这很有点儿无厘头的感觉。同样,一个第一次站在台前给学员讲课的培训师同样也不可能产生厌烦的情绪。当我们在职业中出现了厌烦的情绪,那只能说明两种状况:

1.你很难达到工作要求;

2.你的工作挑战在逐渐降低。

●很难达到工作要求

对此我只能说,你的厌烦是假的,你真实的情绪是焦虑。八成是因为焦虑过多,最后身体发了新的信号让你感到厌烦。此时,你要做的是,重新看看工作要求,是它要求太高,还是你期待太高。比如,我正在写的这本书,如果我期待自己能写出一部专著,使得洛阳纸贵,那我一定会产生厌烦感而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我要做的就是降低期待:做不到有井水处就有此书,做到有自来水处有此书也可以。因此,如果你因为实在达不到自己的期待而厌烦,那就降低期待,把要求定低一点儿,你就会不再厌烦,而进入很舒服的焦虑情绪。如果你的工作要求太高,比如你只能做一个小前台,结果非要让你HOLD(控制)住整个会议;或者你的英语水平只够说一些日常用语,结果非要让你去参加国际会议并讨论文稿。这确实会让你先焦虑,再极度焦虑,再厌烦。此时,你要做的也许就是别考虑面子问题直接跟你的上司说清楚,同时苦练内功吧。

●自己的工作少了些挑战

那我得先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如果自己的工作做得没挑战,那说明你已经达到了这个工作的要求了。2008年观看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有个选手四破世界纪录,我就感觉这姐们儿做这个营生肯定会厌烦,太没挑战了。难怪当年的剑魔独孤求败无敌于天下之后,求一敌手而不可得,寂寞难堪,遂产生巨大的厌烦感,生生把剑给埋了。因此,当因工作少了挑战而厌烦时,说明自己的能力已经提升。

按照边际效应递减的原理,大多数我们喜欢的事情,当做到很熟的时候,其“效应”就会递减。坐一次过山车很刺激,屏住呼吸或大呼小叫,但是连续坐一百次估计就可以在上边儿睡觉了。无论是什么工作,当我们做到很熟练的时候,会不自觉变得厌烦、倦怠。其原因何在?

首先,我之前提到,所有工作都有其自身的游戏规则。进入工作中以后,我们会用一段时间熟悉初级游戏规则,然后进入到一个难以进步的高级阶段;此时,对工作的频繁重复就一次次降低工作所带来的“效应”。如果能让自己不断处于新的活力状态,总是有新的东西可以发现、学习,有新的挑战到来,厌烦就会散去。因此,喜欢做研发人员以及产品经理都不会厌烦。小米手机之父“雷军”就是典型的产品经理类型,当年在金山软件的十几年工作中,他几乎开发过任何看上去有市场的软件,无论是外部市场所迫还是内心对创新的追求,他总是在一个旧目标达成之后创造一个新的目标。

其次,当工作带给我们的价值多为外部价值时,如工资、奖金、用户美誉、领导认可、光鲜的公司、公务员,一旦熟悉工作程序,进入重复期,外部价值又难以提升时,就自然产生厌烦。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说法,如果这个工作带给我们的价值是内在价值,即职业能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便进入重复期,其厌烦程度也不会太高。很多书法爱好者,他们已经重复写了大量字帖,但仍旧不会厌倦,就是因为他们能在挥毫的那一瞬间感受到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当我们寻找到能够自我实现的职业梦想时,内部动机就会越来越强大,也就越不受外部动机的干扰。

最后,忍受厌烦是走向成长的必要能力。如果让自己持续快乐,我们的心脏一定受不了。因此,任何职业,无论是梦想的职业还是为了外部价值而忙碌的职业,其中总是有我们所厌烦的内容。即便是完全多变的音乐家,他依旧要单调地练习最基本的节奏和旋律。贝克汉姆的“弯刀球”是绝技,为了这一脚球,他需要单调地踢几万次。还记得一万小时定律吗?这一万小时可不总是让人兴奋,十之八九都会单调到令人崩溃。

不如我们拿个真实的例子来说吧。

小芳是一名财务经理,做会计多年,天天跟一堆数据和报表打交道,现在的她对所做的工作感到十分厌烦,甚至想辞职改行做别的工作。她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职业倦怠的状况呢?我找到了三种方法:

1.一段时间远离本职工作

如果能有三个月时间,不接触任何表格、数字之类的东西,她就有可能会重新喜欢上财务。毕竟她拥有做财务的能力,甚至多年的工作也已经让她跟财务报表结下了缘分。既然对频繁的重复产生了厌烦,那我们不如把厌烦的内容全部剥掉,一段时间之后就能找到最原始的兴奋感觉。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写了这样一个人,他会经常让自己孤身待在房间里,每天只吃馒头和水,切断所有电源、书籍,让社会上所有干扰全部消失,在经历了几天痛苦之后,他能感受到一种“新生”。我曾经也试过几天只吃馒头和水这样完全无味的食品,几天之后,再吃哪怕只有一点点味道的东西,都会感觉甘之如饴。因此,既然刺激过于频繁重复,那就不妨剥夺所有刺激。这个方法本身就很刺激。

2.工作之余找兴趣

工作不是全部生活,既然工作依旧是生存来源,那么不如在工作之余找有兴趣的事干。小芳喜欢这个方法,因此她把大多数周末用在了参加各种聚会、旅游、运动中,感受其中的乐趣,甚至找到了如意郎君。著名心理医生李子勋自言:“我在做心理医生的时候,很细心体贴,很在意来访者的感受。生活中我更像一个大男孩,兴趣广泛,追求新奇的事物,也不那么在意别人。”让工作和生活平衡,就不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3.让工作本身变化起来

你有本领让单调的重复性工作变得多彩吗?如果是财务经理,可否写一本《三天学会看报表》这样的书,把财务理论用通俗甚至恶搞的方式进行解读?或者,面对由一堆数据所组成的报表,是否能挖掘到数据与数据的关系,从而变成一名数据分析者?又或者,站在一名管理者的角度来观察历年的财务报表,可否观察出企业发展的门道?我们往往陷入到单调之中,但如果在这份单调上增加点儿情趣,让工作多点儿变化,一份职业就会以一千个不同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无趣的工作变得有趣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6.5 他人:更好地活在别人的看法里

在完成了一些咨询和培训之后,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并非因我而起,而是因他人而生。我们焦虑、委屈、厌倦,往往是因为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下边儿这个笑话很有哲理:

嫂洗澡,弟误入。嫂斥道:你这样做对得起你哥吗?弟羞,欲走。嫂曰:你这样走对得起我吗?弟站住。嫂又言:你这样傻待着对得起你自己吗?

你可以想象一下弟当时的情绪,用五味杂陈这个词再妥当不过。嫂对弟的心理攻势完全占了上风,而让我很感兴趣的是弟本身的立场:首先是站在哥的看法上想,然后再被嫂引着站在嫂的看法上想,最后,又被拉回到自己的看法。然后,这个弟就“分裂”了,因为他发现他做的任何行动,都会违背一个亲人的看法而让那个人不悦。

在中国,类似的事情像家庭肥皂剧一样持续发生并不断重复。

很多人都会提出,他们很难做出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们必须要尊重他们的父母、师长、朋友给他们的建议。比如这个真实案例:小华可以保送研究生,但是他却想直接工作,做一家小公司的客服。此时,他的父母就如一道闪电般跳进了他的生活,开始劝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保送名额,时而威逼:“本科生直接工作没有任何发展。你要是找这么一个工作,让我们怎么跟别人说?”时而利诱:“现在哪个企业不都是硕士优先?硕士毕业回家我们也能给你找一份好工作。”甚至请了他母校的老师,轮番轰炸。

一般人的选择,都是退缩和听话。我们会给自己一些理由:“他们都是过来人,他们的经验都是对的。他们是不想我们重新走他们错误的老路。”甚至会给自己一个评价:“如果不听父母师长的,那就是不孝了。”然后,去走“被”选择好的路。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他人即地狱。”

“他人的目光不仅把‘我’这个自由的主体变成了僵化的客体,而且还迫使‘我’多少按他们的看法来判定自己,专心修改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当然,‘我’对别人也是这样。于是,‘我努力把我从他人的支配中解放出来,反过来力图控制他人,而他人也同时力图控制我。’”

——《存在与虚无》

那该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呢?

尽管美国《独立宣言》的第一句话是“人人生而平等”,但在我们内心中,亲朋好友和其他各色人等的地位并不平等,是存在次序的。有的人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即:当自己的选择和别人的建议发生冲突时,不管别人的建议,依旧按自己的选择行事;而我们国家更多的人会把别人放在我们自己之前,毕竟,多少年了我们都是被选择出来的。

很多人都会特别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同,都害怕对他人说“不”之后令他人不满。慢慢地,别人的看法开始主导我们自己。按说,如果所有“他人”的看法都一致也就罢了,听话也未尝不好,反正自己不负责任。但是坏就坏在我们在乎的那些人意见发生分歧。比如:小明大学毕业找工作这件事,父母和女友的意见就发生分歧,父母希望他回老家到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而女友希望他到她所在城市找个国企,好朋友建议他出国,他自己想去深圳私企做开发。当这样的分歧越来越激烈时,小明就会产生一种内心被分成几块的分裂感。

不光求职本身,这样的人在很多事情上都会感觉分裂。小华到企业做项目,自己直属领导希望项目实现A、B、C三个目标,但是到了技术总监那里却要求达到A、C、D三个目标,小华和合作公司协商,合作公司却说其实实现A就可以了。没了主心骨儿的小华就崩溃了。这一方面是“婆婆太多”的后果,《红楼梦》最后讲王熙凤给贾母办丧事,银子捉襟见肘,各个夫人老爷的要求还特别多,凤姐最终吐血昏倒,这就是“婆婆太多”所致。而更重要的问题是,在小明心中的各色人等没有一个排位。他希望能满足所有人的看法,最终他就会被这个上司指摘、那个领导责骂,合作公司也不说好,完全里外不是人。

想要每个人都不得罪的结果就是把每个人都得罪。

因此,当我面对这样的职业困惑者时,我都会让他们做一个很简单的游戏:

先把你在乎的所有人全部列出,这些人中一定要把“我”包含进去,如果连自己家的狗也在乎,那把狗也列出来。

父母、我、老婆、孩子、直属上司、发小儿、舅舅、狗……

之后,请做一个排序。在过去的岁月里,谁对我最重要,他的看法最要听,就排在最前边;之后依次排列下去。

一般,做到此处,很多人都会犹豫再三,甚至有的朋友泪流满面。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此时,我会继续推进:“如果你很难选,那可以想象一下,当两个你在乎的人对某个决策的看法出入颇大,你听谁的,那谁就会排在前边。”

在经过长时间的犹豫之后,每个人都有一个差不多清晰的排序。请注意,这个排序里,“我”并不一定排在最前。这很正常。

此时,他们大多数人就能看清内心的“英雄座次”。

之后,我会请他们再做一个排序: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希望谁对我最重要,同样依次排序。

而此时,我们会发现,这两个排序是不一样的。最典型的变化是,“我”排在了最前边。

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当次序发生了变化,矛盾和冲突就自然产生。之前的选择每次都得听父母的,后来翅膀硬了,想自己飞翔,跟父母产生冲突在所难免。之前的工作都是听领导的,自己有了团队之后要有自己的目标,跟上司的冲突同样会正常发生。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英雄座次”发生了变化。

关系,在人类的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上边小华的例子说,小华过于在乎所有人的看法,他跟别人建立的关系就是“你们行,我不行”的控制与受控的关系。按照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说法,外在关系是我们每个人内在关系的外在投射。这句话不太好理解,还是拿小华的例子来说,小华同别人的控制与受控的关系来自于其“内在小孩儿”和“内在父母”的关系,这样的人多数在童年和父母的关系就是受控与控制的关系。在排序的过程中,这种内在关系屡次出现,当我请很多人做这样的排序时,他们往往会沉吟许久,感到十分艰难。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竟然被排在很靠后的位置。

而同时,过去的关系越到成年,问题就会越多。因为当到了成年之后,我们必须自己做出选择,并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即承担责任。此时,我们得先自己选择,别人的看法和建议都只能是参考,因为后果只能由我们自己承担。

然而一个已经建立N多年的关系又怎么可能一下子被打破呢?于是乎我们在职业选择、职业工作、职业规划上就会长期滞留大量负面情绪。有的人会选择退回到原来的关系,进而想尽一切办法逃脱责任,职场中就会看到很多人唯唯诺诺,工作能力很难提高,工作业绩也几乎为零。

而另外一些人,会选择之前提到的“反恐怖行为”,把情绪全部“扔掉”,强硬地改变关系,形成自我中心主义。这一般是很多“成功学”书籍所推崇的做法。但是这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历史上所有“独夫”全部都是采用类似的“反恐怖行为”,最终的后果就是几千万人死亡,几千万人受难。所以,那些靠喊口号压抑情绪的成功学并不是什么新思想,几千年前老祖宗就已经用过了。

真正的方法是再看看这个问题:

一个已经建立N多年的关系又怎么可能一下子被打破呢?

答案就在问题中。我们内心想做的是,一下子改变一个多年建立的关系。但我们也都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这样,不如先接纳现状,接纳我们自己不能一下子改变多年关系的现状。

接纳并不等于不改变。还记得我提到的“得寸进尺”吧,既然不能一下子改变,那就一点点改变。先从一件件小事做起,项目安排、内部沟通、旅游、购物、打扫卫生这样的事情,先自己一点点接手。慢慢的,当出现职业转换、项目目标、娶妻生子这样的人生大事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掌控力多了许多。

但是仍旧有新的挑战:

记得我跟小芳谈论这样的方法时,她还会有新的疑惑:“我试过这个法子,但是依旧会产生冲突,我男朋友的控制欲太强了。”

“那我想问你,你们之间的冲突是情绪上的冲突呢,还是事情本身的冲突?”

“当然是事情本身的冲突,我想去学弹琴,他说有这点儿时间该学外语;我想去做销售跟人打交道,他说销售太没技术含量太没面子了……”

“嗯,是啊,肯定是由事情本身引发的。那然后呢?”

“以前我都是听他的,但是最近,我会感觉很愤怒,然后就开始冲突了。”

“先是辩论,然后是吵架,然后就是话赶着话,话跟着话,然后就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是这样吗?”我继续道。

“对,就是这样。”

“那你再看看你们之后的行为,是情绪的冲突还是事情的冲突呢?”

她似乎领悟到什么:“对啊,我们的情绪同一时间爆发,到最后就收不住了。对,是情绪的冲突。”

我开始解释道:“你有没有发现这很像一场战斗啊。当你沟通的时候,你已经有意识地在为这场战斗做准备了,而同时你男朋友看到你在这里备战备荒,他自然也警觉起来。你们的这些准备,就是情绪。你们之间自然会发生冲突。”

“OK,同意你说的,那我总不能全答应他吧,否则我岂不又回到老样子了?”

“你可以选择不带敌意的坚持。”

“不带敌意的坚持?”

“对,将你的情绪和你想要做的分开。当对方‘进攻’时,你既不反击,也不防守,你不接招。”我开始给方法。

“不接招?”

“是啊,你可能准备了一大堆说辞和辩解,但你就不回击。”

“那他会更愤怒的啊!”

“你说得太对了,他很可能会更愤怒。所以你可以说其他的东西,比如,聊聊情绪。你可以说:‘我感觉你有点儿生气,你为什么生气啊?’然后你们就只谈情绪,慢慢就会好的。”

“谈情绪,这我倒没试过。”

“那试试吧,情绪不是用来战斗的,而是用来流淌的。”我很诗意地说了一句。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心理学的理论,但是“不带敌意的坚持”却往往是有效应对冲突的方式。只要能多坚持一段时间,作为你的亲人和朋友,非但不会反对你的选择,甚至会不由自主地支持你。

按存在主义的哲学说,我们之所以存在,因为我们为自己做出选择。当处于“他人即地狱”的困境时,只有通过自我选择才可获得自由。同理,当我们让对方视自己为“他人”时,我们是否也能尊重对方的选择,让所有人本真、自由、清晰地存在呢?

6.6 “坏”情绪的通用魔法

谈了这么多情绪,皆是负面情绪,但我偏偏要说这是“光明系魔法”。因为负面情绪的能量是可以让自己更积极的。归根结底,职业中任何情绪的应对,都必然遵从这样的过程:

1.觉察情绪

这看似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们却并不那么容易做到。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我们往往否定自己的愤怒;当我们焦虑的时候,我们也往往只是着急得团团转,并未意识到是焦虑。一个孩童在出现负面情绪时会哭闹,而随着一次次被大人压制,有情绪时开始不哭闹、不发泄、打碎牙和血吞。于是就再也觉察不到情绪了。我在此弱弱地以为:为什么女人总体上比男人活得长,可能是因为女人比男人更喜欢哭,因为女人可以自如地觉察到情绪并发泄出来。

当我们觉察情绪的时候,很像自己多长了一只眼。这只眼可以观察自己情绪的样子,情绪流动的样子。

日本有一则古老的传说,一个好斗的武士向一个老禅师询问天堂与地狱的区别,老禅师轻蔑地说:“你不过是个粗鄙的人,我没有时间跟你这种人论道。”武士恼羞成怒,拔剑大吼:“老头无礼,看我一剑杀死你。”禅师缓缓说道:“这就是地狱。”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地纳剑入鞘,鞠躬感谢禅师的指点。禅师道:“这就是天堂。”

在禅师心中,地狱与天堂的区别就在于内心是否有第三只眼,当武士觉察不到自己的情绪时,他就进入了地狱;但当他一下子觉察到情绪时,就进入了天堂。

2.说出情绪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当我们有负面情绪时,一旦觉察并说出这个情绪,它所带来的能量就突然下降。这个方法在每个人身上都屡试不爽。当觉察到情绪时,就把它说出来。

“我有点生气。”

“我很焦虑。”

“别理我,烦着呢。”

……

3.接纳“坏”情绪

“接纳”是一个很哲学的词汇。当我们有“坏”情绪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把它们给“扔了”,而实际上这东西没法扔掉。但是能心平气和地接纳它们却同样很难。在康娜莉娅·莫得·斯贝蔓写的儿童绘本《我的感觉》中,总提到一句话:每个人都会有××的时候。

每个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

每个人都会有嫉妒的时候;

每个人都会有悲伤的时候;

每个人都会有想念他人的时候;

……

这句话就是一种接纳情绪的方法。当我们知道所有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坏”情绪,天生的归属感让我们承认,我们没法把自己的情绪给扔掉。扔不掉,就承认并接纳它们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吧。

4.让情绪飞一会儿

在每一个情绪到来时,本书中都给了同样的方法,就是“别着急,让情绪飞一会儿”。原因在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当情绪“飞一会儿”之后,情绪本身的能量就会自然下降。此时,就索性让情绪狂奔吧。

不过请注意,别让情绪“裸奔”,特别是攻击性情绪:愤怒。如果让其裸奔,那可能会把事闹得更大,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在愤怒狂奔之前,先数一百个数,给愤怒一个“穿内裤”的时间。

5.观察情绪背后的内容

如果我们能更深层体验一下情绪,觉察一下情绪是怎么来的,那简直再好不过。因为情绪背后藏着一些平时自己都很难知道的真相。嫉妒可能来源于焦虑,焦虑又可能来源于恐惧,恐惧可能是因为不清晰的后果。

已知的恶魔比未知的恶魔可爱。我们总是不愿意触碰真相,因为我们不愿意让恶魔更清晰。

6.让情绪推动改变

飞一会儿就好,别飞得太远,否则会沉迷于其中。一切情绪都是发生改变的导火索。你可以改变事情,也可以改变自我,同样可以改变跟他人的关系。总有人较真儿地说“我这些都很难改变”,那就改变对事情的看法。我们都知道中学大学学的某些课程在实际工作中一点儿用也没有,还要应付考试,浪费时间。但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内,这件事没法改变。那就不如改变一下对此事的看法。

归根结底,每个人的情绪都是自己的情绪,要长成为自己的样子,就让我们的情绪也帮助我们长成为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