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 »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全文在线阅读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第七章 黑暗系:如何面对权谋

关灯直达底部

职场就是一个大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我们在职场上面临的大量问题,都是来自于这个江湖上的恩怨,即:如何处理职场的人际关系。

我们到底要如何看待来自职场上的这些利益纠葛呢?如何处理这些纠葛同我们职业梦想本身的关系呢?

那些权、谋、术,令人感觉黑暗,但似乎又必须要面对。

如果真的要有“黑暗魔法”的话,那就是面对职场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招数。

其实,这类魔法在当下大量畅销于世面的职场小说和职场书籍里比比皆是。里边有权谋、有斗争、有谎言、有背叛。

他们把该讲的都讲了,我自觉就没什么可讲的了。

因为,即便工作了十几年,我还是很惭愧。

我的“黑暗魔法”修炼得不太好。以至于我在酒桌上总是因为不会敬酒而被领导批评“很矜持”,在一些会议上也因为不会说话而索性闭口。

即便如此,我想说出的是我自己认为的职场关系的“鬼话”,我自己的“黑暗魔法”。

我的“黑暗魔法”并不“黑暗”。

7.1 办公室政治:你可以区分环境

当你进入职场时,很多人都会告诉你:“一定要懂点儿办公室政治,别被人玩了还给人点钱。”同时给你推荐了不少职场斗争的故事书。然后,当你看了那些书之后,你会深深地发现,在职场中,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会玩儿这些斗争游戏。在那些书里,企业就是一条条贼船,船上的人并不在乎企业到底是否能赚钱,也不为企业发展操心,还不需要创造太多业绩和产品,他们主要就是做这样几个游戏:

分苹果,如何抢夺利益:当你带队伍吭哧吭哧开发完成一个产品,并马上就要推广上市时,往往一堆其他队伍就迅速出现,他们开始为这个产品狂做宣传,看上去像是自己开发的,然后在各级上司面前邀功争宠,这是典型的下山摘桃子,窃取革命果实。此时,你会怎么办?

爬大树,如何谋取晋升:企业做出什么产品和服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司要什么。因为只有满足他,他才能提拔我,同时,还得好好留意那些同样觊觎这个职位的同僚,越往上职位越少,而竞争这个位置的人就越多。

背黑锅,如何分摊责任:分苹果时大家都虎视眈眈,到了担责任时却一个个都不见了踪影。项目出现问题,一堆人最先考虑的不是问题如何解决,而是板子会打在谁身上。也因此,我们被上司训斥的原因往往不是项目失败,而是为什么没把责任甩出去。

站队伍,如何跟对领导:你要是谁也不跟,那人家会怪你清高孤僻,马上就被孤立;但是你若是今天到张总手下,明天又觉得跟李总有前途,那人家又会怪你墙头草随风倒,没立场;好歹跟了一个上司,这老大又死在了残酷的派系斗争中。跟对一个上司,就属于做了得道之人的鸡犬,你不往上走,有人会拉你走。

上眼药,如何应对使坏:你的背后总有几张嘴,他们经常出现在领导办公室里,今天扯扯这个人的闲话,明天再给那个人使使绊儿,你的一切偷懒迟到上班时间聊QQ经常出现在他们嘴里和上司耳朵里。你该怎么办?

……

这些游戏和谍战电视剧相比,除了不杀人,就没什么太多区别了。但是我却想告诉各位有职业梦想的朋友:

这些都是被过分夸大的一面,多数企业根本没那么多猫儿腻。

如果仔细分析这个充满利益斗争的环境,黑暗魔法的核心并不是创造利益和价值,而是当价值利益(也包括负利益,即损失)来到之后的分配法术。于是,这里就产生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我们从事的职业是以创造价值和利益为动力,还是以分配价值和利益为动力?

江小鱼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他现在的工作是为一些公司进行动画制作,不客气地说,他对这份工作比较满意,既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又能有些小的创意,同时并不会被朝九晚五的单调作息所束缚。这份职业,明显以创造价值和利益为动力,他为雇主创造一份服务,雇主按照经济法则支付给他薪水、认可和后续的“订单”,这其中,很少涉及利益分配的游戏。对他而言,所谓的职场斗争、办公室政治,从未有过。

而对于花无缺而言,同样也没有什么职场斗争。他在一家规模中等的民营企业里做工程师,所做的工作包括勘察、图纸、审核、维护、技术支持,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但是他的工科硕士学历、熟悉的技术知识和支持能力以及这份工作可以挣得不错的收入,使得他在这样的岗位上坚持了下来。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相对稳定,他会发表一两篇论文,并且通过对技术的熟练掌握而成为高级工程师,负责更复杂的设备技术支持。对于花无缺而言,同样不需要考虑复杂的职场斗争。因为这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对设备的了解、设备开发以及设备的技术支持,企业靠产品和服务生存和发展,也靠能开发、维护产品和服务的人才生存和发展。企业内部的利益斗争和政治从来都是老板所要避免的内容,因为这要消耗大量的内部成本。

即便是国有企业,特别是以设计、制造及服务业为核心的业务部门,其内部的职场斗争和办公室政治依旧只占一小部分。当企业以营利为核心时,一切消耗成本的内耗都会自动成为老板需要避免的内容。在我遇到的诸多职业人事中,无论是高层、中层还是新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连续加班的目的并不是去搞什么内部斗争,而是完成工作任务创造价值和利益,无论这份价值是为自己的还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办公室是以“办公室政治”为核心游戏呢?

如果一个企业或其中的某些部门,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并不依赖于消费者的需求,而是依赖于某种特殊的渠道或资源,在这样的环境里,利益分配就变成了动力。

很多来自外资企业的人士会跟我说起外企的办公室政治多么复杂。但是我却注意到一点,有这样一类外资企业,它们的办公室,几乎都是那种类似“亚太总部”“大中华办事处”的部门,你会发现,这样的部门并不是整个企业创造价值和利益的关键部门。部门的上司往往会像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昨天是个美国人,明天又换一个英国人。而这样部门的“业绩”,有一套复杂的计算方式和准则,我曾经问过一个外企员工:“如果有一天你们部门被裁掉,会不会影响你们总公司的业绩?”他给了我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注意,以上说的是某一类外资企业,大多数企业依旧是以劳动创造价值为核心)。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这类企业的笑话:

两个食人族开开和心心被招聘到某著名公司,公司对他们的要求是不许吃人。但是过了半年,他们被双双辞退。辞退后,开开埋怨心心:“都怪你!咱们之前的五个月,每个月吃一个项目经理,根本没人知道。你非要吃打扫厕所的,结果那个厕所两天没被打扫就马上被发现了。都是因为你。”

在这样的企业(或部门)中,确实也上演这样类似的故事。企业通过种种程序和手段招募不少人员(一些外企甚至要五次面试),但有他无他真的对项目没太多影响。其核心原因就在于,这类企业的业绩往往不是大多数员工挣得的,而是借助某个渠道和资源获得的。

这同样包括大量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收入多数不是靠自己经营而得的,而是靠国家拨款,或者是通过一些特殊渠道或资源申请项目而得)。因此,在这样的企事业(或部门)中,创造利益则没有任何市场,而分配利益则成为主要职责和工作,而如何分配利益,如何让自己处于利益分配的有利一方,如何躲开利益陷阱就成了在这个环境中生存的一种能力。于是,一个杀机四伏、弱肉强食、党同伐异的生态链就这么形成了。

这个环境很像一部环环相扣的悬念剧,充满了戏剧感和故事感,也因此成为了小说、戏剧、文学中的一个颇有读者群的流派。

因此,如果你只是一个“看戏之人”,而并无兴趣和能力去演这样的戏剧,玩儿儿这样的游戏,你首先要做的是:

区分。

区分你要从事的职业、企业,它是以创造利益为动力,还是以分配利益为动力。

如果你从事的工作是这个企业产生价值必不可少的环节,那这样的工作和环境,办公室政治必然不多;但反之,你从事的工作最多只是锦上添花,甚至可有可无,那必然会有不少的斗争和诡诈。

同时,我们需要避免陷入一个幻觉,就是当喜欢看戏的时候,我们会感觉自己去演一下似乎更过瘾,当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看多了这些职场斗争之后,往往会产生一个错觉:这很有趣,换我去耍也同样会“一切尽在掌握中”。但是,多数人可能头破血流,同时丧失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面对办公室政治,最核心的区分是:

我们是仅仅想看一出戏,还是真的想去演这一出?

7.2 如何玩儿好办公室政治

如果你很喜欢玩儿这个游戏,真的感觉很像谍战片的特工,或者,你进入到这个以利益分配为核心的棋局当中,该如何玩儿好这场游戏呢?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方法:

第一步,上这样几个网站:当当、卓越、京东。

第二步,在搜索栏搜索“职场”及“官场”,会看到很多小说和厚黑学的书。

第三步,买十本小说看。

第四步,学个一星半点儿。

第五步,多长心眼儿,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

本节结束。

7.3 职场的博弈策略

当我们做出区分之后,就可以做出选择,喜欢搞权术则尽管投向办公室政治丰沛的事业单位和机关,而没兴趣和能力玩弄权术的人就去找那些办公室政治不太多的环境从事工作。

不过,俗话又说回来了,“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左中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职场中必然会跟不少同类打交道,既然是打交道就总会涉及利益。我们可以不去投入演这一出“政治”游戏,但是形势和人际关系非要逼着我们参与时,也得有原则和策略。

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场博弈。如果懂得一些博弈论的道理,就能明白在职场中的处事原则。

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就是“囚徒困境”:

当两个犯罪嫌疑人被抓到看守所之后,就陷入了这样的游戏规则中。

如果双方互相检举,各判六年;

如果双方同时沉默,各判一年;

如果一方检举一方沉默,检举方释放,沉默方判十年。

他们会采用什么策略?

答案在各种书籍和网络中都能找到,那就是:选择互相检举,最后的结果是各判六年。这是一个“双输”的选择,但这对于两个囚犯而言,是最划算的选择。这个结论称为纳什均衡,以纪念发现这个定律的数学家纳什。

那么,办公室的人是否也遵从“互相拆台”的原则来行事呢?确实存在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人,但科学再次站出来予以否认。

人们发现真实的生活并不是一次“囚徒困境”,而是N次囚徒困境的重复。于是又有科学家设计了“重复多次的囚徒困境”的玩儿法。而经过分析和程序实现的最佳的策略,同样令人大跌眼镜。

其策略就是俗话说的“投桃报李”“以牙还牙”,《论语》里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个策略在职场中照样行得通。

首先,与人为善。

无论我们的同事是谁,我们都友善相对,投之以桃。同任何人的第一次接触,都以助人者的角色出现。如此,当对方给予好的回报时,双方就会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

同时,学会还击。

盲目乐观者往往会被一些“小人”策略无情打击。在职场中,你会看到一些人在充当无原则的好人,即便价值和利益被其他人抢走也依旧不会去捍卫。这样的后果,一是无人知道真实状况,二是并没有人能同情他们。

张无忌最近的烦恼是遭遇恶邻,与自己在一个项目中共事的工程师成昆属于不帮忙专添乱的类型,总是把简单任务复杂化,把小问题越搞越大,却从不抓主要环节。这导致项目延期。当上司问起的时候,成昆恶人先告状,把责任赖到张无忌身上。

对于张无忌来说,可以有多个选择:灰溜溜地认栽,那可能会继续被成昆欺负,以后很难被人认可,甚至会被其他同僚欺负;与上司澄清并还击,那上司会不会有更大意见;愤怒地找成昆理论,那跟同僚的梁子算是结下了,还会被传出恶名……怎么做都是错。

好在张无忌明白以牙还牙的道理,他采用直接还击的方法,向上司描述事情的真相并希望能独立完成项目以赶进度。其实上司现在并不主要关注责任,而是关注项目本身,因此,张无忌在还击的同时,还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单独承担该负责的工作。同时,以后再面对成昆的无理要求,张无忌选择了冷静地拒绝。

这看上去是同成昆有了隔阂,破坏了阶级兄弟之间高尚的友谊。但是无忌如果不还击,成昆以后就很可能更加肆无忌惮。还击的目的就是让多数人明白自己的原则、底线和立场。自此,成昆再无为难张无忌之举。

还击之后,继续为善。

很多人总是在还击之后与对方交恶,这会给企业内部制造新的裂痕,使自己断了一条人脉,同样也不是企业愿意看到的。因此,每次还击之后,事情平息下来,同对方敌对十分不明智。应该依旧与对方为善,和谐相处。多数斗争的原因无非是每个人都害怕承担后果而采用自保行为,少有无端搬弄是非的小人,也就没必要一直敌对。

“以牙还牙”的策略乃堂堂正正的策略,并不像很多职场小说写的那么邪恶黑暗,但这个策略却被证明是职场中最有效的策略。

7.4 是否要真诚

王小波在他的文集里提到花剌子模信使的故事:

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个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其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

其实,送信的信使也明白,送坏消息就是死,不如作假,把坏消息当成“大捷”报上去,还能被提升。

那么,在真实的职场中,我们到底是要真诚地说明状况呢,还是做个花剌子模的信使,只报好消息、只说上司爱听的呢?

如果花剌子模信使的故事不像职场,我再讲一个职场的例子:

张鹏和陈峰都是ABC技术领域的专家。一次他们的上司李总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李总提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欲进军ABC领域,并用半年时间开发一个新产品。这让二人一愣。因为两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这个想法完全不靠谱儿。但是他们的表达却完全不一样。

张鹏表现得唯唯诺诺,他全盘接受了李总的要求,频频点头:“我们做成了,就能在这个领域占有一块阵地,这样应该没问题,可以完成。”

而陈峰则就整个产品的核心技术、开发环境和资源提出了疑问:

“我们确实应该进入ABC领域,李总的这个想法也值得一试,不过我还是有一点儿担忧,按照开发的经验,我们得上马一个实验环境,如果我们有人力和资金,就好办些。”

最后还是很犹豫地说:“我觉得按现有的资源,半年时间很难实现,但如果有一年时间和二百万资金的投入确实可行。”

我的问题是:你觉得上司会更信任谁?听话的张鹏还是质疑的陈峰?

真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极为罕见的东西。因为我们要说的实话,往往是对方不太爱听的话。因此,我们在职场中不愿意以真诚示人的原因在于:得给对方面子,做花剌子模的信使上司才高兴,一旦说了真话就很可能发生冲突……

冯小刚在他的那本《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对于“实话”做了很到位的论述。

我实话告诉你吧,‘实话告诉你’的含义有两层:

“其一,原来说的都不是实话。”

“其二,后面说的不是好话。”

于是乎,很多人在遇到说真话会让对方不爽的状况时选择不说真话,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领导有面子,心里舒坦,自己也没准得到重用。

但是,这要付出代价。

一旦上司同意了张鹏的意见,把项目交给张鹏去完成,那后果自然是失败,而承担后果的除了张鹏本人,还有他的上司。这种浮夸的虚伪带来的是“陷对方于不义”的窘境。开始时因为面子而犯下的错误,到后来会变成难以下咽的苦果。

而这个案例的后续状况是:李总听从了陈峰的质疑,只是要求两位找时间写一份说明,就此作罢。而之后,上司就对真诚的陈峰越加信任,逐渐在ABC领域拓展新的团队,并把整个ABC领域的团队和项目交给了陈峰管理。

很多人都困惑于职场上是否要真诚,他们对真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于是便有一些人选择做花剌子模信使,对上刻意逢迎而隐瞒问题,对下狐假虎威,对同僚虚与委蛇。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幻觉的前提下,那就是所有人都是大傻子,他们都相信我们的谎言。

而实际上,当我们言不由衷地说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语时,对方会从我们的表情、眼睛来看出这是否是实在话。

作为一名项目负责人,陈峰总会经手一些确实没什么价值的项目。在一个大型国企里,总会有一些人在领导耳边轻声细语,由此就形成了一个没法完成的项目。领导当真能希望项目结果十分风光,节约成本一堆,降低能耗一堆,填补国际空白一堆,而且还得快,一年?不,半年出成果。当负责这样的项目时,他就会十分纠结,高层已经提出了殷切期望,而那些真正在炮火前线干活儿的工程师却更了解真相。

如果你是陈峰,你该怎么做?

如果他用“官话”去装腔作势,或者用强力压迫,都违背本心,也不会得到同事的真心支持,但又没有对上拒绝的可能。

这真是一个很无奈的选择,他选择了对同事真诚,即:真诚面对项目的现状,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他开了一个启动会,在会上,他很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感觉:

“这个项目,相信大家都懂。我比较无奈。多快好省从来都是矛盾的,其实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我们还得去做,谁让我们是挣这份钱的?希望大家能理解。如果拿不出成果,我来负责。”

其实,下属们也理解这些无奈,他们能为负责人付出支持的动力往往就是因为一句实话。在这个真诚稀缺的环境里,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会收获更多接纳和支持。

而同时,陈峰同上司一样表露了真诚:“我有一个担忧,就是从技术上看,这个方案有些违背客观规律,很难成功。我们有没有办法再和客户多沟通一下,看看还有什么变通的方式?”

其实,上司也不喜欢斗心眼儿,说大话。上司不愿意把心思花在猜谜语上面。当对上司和下属都采用真诚表达的方式,并得到理解之后,项目本身的推进通常会更顺利。

此时,我依旧要澄清一种误解。诚如冯小刚所言,真话往往都不是对方爱听的。如果真诚地说了真话,那是真的可能得罪于人。于是乎一些人就有此判断:不是我们不想真诚,而是在这个职场的大斗兽场,我们真诚不起啊!

真诚很有价值,实话没人爱听。这可怎么办?

带有尊重的真诚。

我们是个特别要面子的民族,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不给面子”,那是很难担待得起的评判。因此,在职场上真诚的同时,一定要尽可能给足对方面子。用正面积极的说法就是“带有尊重的真诚”。

选择好场合。在团体会议中揭他人短,这不叫真诚,这叫鲁莽,“愣”。如果真的对项目和事情有看法,一定要选择私下场合表达。

表达中尽量减少愤怒。如果你的真诚充满了愤怒等攻击情绪,那往往会引起对方的警觉,双方的“真诚”沟通就会剑拔弩张。因此,诚如我在光明魔法中所说:愤怒的情绪一定不要裸奔,要给它穿条“内裤”。

对事不对人。这条似乎是职场真理,因为一旦针对人,就总会有不满情绪的表露,就会无意中伤及某人。因此,在真诚表达之前,我们往往会加一句:“我是就事论事……”

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那些大型国企和外企里,人们很难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很难真实表达事情的状态,甚至很难真实表达项目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种种讳莫如深、心照不宣、不可言表的原因。但是,无论怎样,我们唯一可以真诚表达的东西,是感受。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时会觉得无奈,有时会觉得悲哀,有时会觉得失落,有时会觉得不爽。没事,表达感受不会碍事。自我的感受并不针对任何人,而只是面向自我,因此没有人会产生警觉,特别是当我们仅仅是表达我们自己的感受,也同时只是归因于我们自己时。

“我觉得很悲伤,因为我原来认为能在三个月内搞定的。”当你说这句话时,所有人都会觉得很同情。

“我有点儿生气和失望,因为这个技术本来是可以落地的。”当你说这句话时,也不会招人恨,因为这是你的希望。

无论怎样,哪怕多真诚一点儿,就会换来一点儿真诚。

其实,每个人都不喜欢谎言,因为一个谎言需要十个谎言来圆,以此类推下去,这个世界就没真诚了。当真诚缺失,信任成本会高到永远也还不起。

7.5 我们的深渊

我的一个朋友小衡在一家国有企业做工程师,工作充实,收入还算可以。在写到本章时,我问她一个问题:“你们企业,像大国企,肯定有办公室政治吧,给我讲讲。”

她想了半天,意味深长地跟我说:“你心里有办公室政治,眼里就有;心里没有,眼里就没有。”

我感觉她在跟我讲禅宗故事,玩儿文字游戏故弄玄虚,就继续追问:“没太明白,怎么讲?”

她于是给我讲了一个她的故事:

“我是中途进入这家企业的,其实也不太被领导看好。过了一年,我们换了一个新的大楼,几十个人分到了几个大办公室里。当我被分到新办公室时,我发现我的工位是靠西的,外边的光线很好,我就觉得超满意。但是同办公室的人跟我说,你没发现我们被边缘化了吗?咱们办公室这十几个人,就没有领导看得上眼的,你看看咱们屋,离领导最远,又最小。慢慢地领导就想不起咱们了。我觉得他说的也太耸人听闻了,把自己的工程干好就得了,没必要想那么多。”

也许,她是命好,去了一个并不以利益分配为导向的国企。也许,她们这种理工女本来就不需要搞这些政治,单纯地把工程做好,图纸出好,就一切OK。也许,她还没卷到斗争里。也许,真如她说,心中有斗争,眼中就都是斗争,心中没有,眼中就没有,慢慢就真的没有了。

如果让我相信,我相信最后一个“也许”。

有的时候,当我们认为职场中充满云谲波诡的险恶和斗争时,我们就发现真的是这样,到处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但当我们用纯真的内心去对待这些,遵守“与人为善,以牙还牙”的原则时,斗争反而不会加之于己。这很是奇怪,但是往往有效。我感觉这似乎是内心的力量,斗争者会不由自主地不选择同纯真者玩儿这类游戏,二者总是不在一个轨道上。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二者追求不同,价值不同,以至于没法形成利益博弈的格局所致。

尼采说过一句很晦涩的话:“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N多人对这句话有N多种解释。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当我们玩儿一个东西玩儿久了,就会被那个东西异化,即被它玩儿。比如演员,演戏演得戏如人生,难免最后人生如戏,最惨的就是“哥哥”张国荣,演心理医生过于投入,最后选择愚人节搞掉自己。再比如,当我们玩弄政治、权术和斗争时间久了,最终会被这些游戏“反误了卿卿性命”。

正如小衡所说,佛家总爱用“心中有佛,则处处是佛”来度每一个人。而我承认,客观也许真的存在“深渊”,存在那些政治、斗争、利益等黑暗的“术”,但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凝视”,不是掉到权术的旋涡里,而是寻找绕过去的办法,如“与人为善,以牙还牙”“带有尊重的真诚”,最终发现自己的频道,在自己的频道上与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