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全文在线阅读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毕业五年,为啥你跟同学的差距这么大?

关灯直达底部

我曾在问答网站“知乎”上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大概是这样的:

刚参加完大学同学聚会,发现往日的同学一个个都大变样。当年彼此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但是现在再看简直是天壤之别。有的连续3年都没有考上公务员,日子过得很苦。有的却当上了小老板,或者自己创业,过得非常潇洒。同时大家说话的语气、动作和神态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突然觉得都不认识他们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假如你已经毕业工作3~5年,也参加过类似的同学聚会,想必会对这个问题感同身受。确实如此,读大学的时候同学和同学之间好像没什么差别,但工作几年以后,彼此之间的际遇、发展乃至性格都会发生极大的改变。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我认为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巨大差距,其实不是工作之后才有的,而是在读书阶段就存在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读书的时候好像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差别这种印象呢?

这是因为,校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人的社会属性、评判体系都被单一化了,很多外部因素都被剥离了,因此造成了“同学和同学之间都差不多”的假象。

我们来做一个假想:

假如一位白手起家的年老的亿万富翁和一个刚刚毕业一穷二白的小伙子同时流落到一个荒岛上。这个荒岛上的生存规则是这样的:谁的力气越大,大家就认为谁最优秀,他的待遇就越好。那么在这个荒岛上,小伙子得到的荣誉和待遇肯定要比年老的亿万富翁要好得多。尽管论综合能力,亿万富翁要比小伙子强很多,但在现有的规则下他的优势根本没法体现出来。

在这个假想实验中,只依靠“谁的力气大”这个单一规则作为评判的依据,人的社会属性就被大范围地剥离了。而一旦环境或者规则发生变化,评判结果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甚至与之前截然不同。

而校园就是和这个假想实验中的荒岛非常类似的一个环境。

校园其实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荒岛”,在里面生存的学生其社会属性是非常单一的。尽管这几年一直在说要看人的综合能力,但不可否认,在学校里看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主要还是看成绩、社团活动、运动这些方面。如果你学分、绩点都排在年级第一,次次拿国家级奖学金,那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你是优秀的。

但一个人的属性除了通过成绩、运动、社团活动来界定,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界定标准,比如家庭出身、社会关系、绘画、音乐、心理等。假如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其实已经非常大了。

但是社会就完全不同了。

和校园相比,社会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评判标准变化了,最终的判定结果肯定很不一样。

除了评判标准的不同所导致的结果的不同,客观来讲,步入社会后,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差距确实还会进一步拉大。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从学校到社会是一个从“单一属性PK”过渡到“综合属性PK”的过程。

在校园里,你家里再有钱,社会关系再强大,也很难让你的考试成绩从60分提高到90分。但到社会里,你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更能帮助你的事业得到好的发展。

打个简单的比方,假设你在校期间非常非常优秀,毕业之后马上进入投行工作,但一年下来顶多也就几十万、百来万元的收入。但可能你的某个同学毕业后就直接接手家里的工厂,他只要平稳运营下去就能年入几百万元。

更残酷的是,在社会这个比学校复杂无数倍的环境下,不同的选择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两个能力相差不大的人,由于其选择的行业、企业不同,3年后他们的发展状况也可能天差地别。

学习其实是件相对单一的事情,只要你不太笨,那么你的成绩基本是和你的努力程度、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正比的。它的结果是相对可以预见的。但工作就完全不同了,社会大环境、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个人的努力程度,乃至时间点、运气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们协同作用,从而带来很不一样的结果,这个结果的可预见性是比较低的。

不管是家庭财富的积累还是家族事业的积累,都不是单靠一代人的努力可以达成的,它往往是数代人持续努力的结果。你看到的是毕业三五年后同学差距拉大,但实际上这很可能是在拿你5年的努力和人家整个家族几十年的努力做比较,结果可想而知。

这样说,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努力就没有意义了呢?

当然不是这样的。

首先,如果你不努力,那么你的下一代就会延续你的老路,因为你没有给他足够的积累。如之前所言,实现阶层的跨越往往是需要几代人一起努力的,中间哪个环节断掉都不行。

你现在所做的任何努力,其实都是在为后世子孙创造更好的环境。

其次,就算是同一代人,如果能够付出足够的努力,也是有很大机会改变自身命运的。在我们身边白手起家的例子并不鲜见,也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同学通过努力让自己过上了很好的生活。总体来说:智商高、情商高又愿意努力的人,不管是在校园里还是社会上都更容易得到好的发展。

但这种改变是一个渐进的、长时间的过程,用三五年作为周期去评判太短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对待“同学之间差距拉大”这件事情,正确的心态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要学会用综合的眼光看待一个人,不要沉溺于校园时期的辉煌。

其次,要坚信努力可以改变自己、改变命运。且要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去看待和评估自己,不要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