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全文在线阅读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你学习和做事的深度,决定了人生和事业的高度

关灯直达底部

我们的身边,既有勤恳工作十几年还在基层默默奋斗的普通人,也有职场资历不深却能屡屡升迁的奇才。

例如,前一段时间的话题人物董明珠女士,她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商界奇才。初入职场时,董明珠只是格力公司一名普通的业务员,可以说,她的职业起点是很低的,但是我们仔细研究她的履历就会发现,其升迁速度简直堪比火箭,快得有些不可思议。据相关资料记载,董明珠1990年进入格力公司,1994年就任经营部部长,而到了2012年,就成功晋升格力公司董事长,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人生赢家”!

还有“打工皇帝”唐骏,他也是这样一位创造升迁奇迹的典型人物。唐骏1994年加入微软公司,1997年就任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的总经理,到2002年,就成为微软中国公司总裁。

对于董明珠和唐骏的成功,有很多人倾向于用一种类似阴谋论的观点来解读——他们的成功一定借助了某种外来的力量,如背景关系、潜规则等。事实上,这表明这些人下意识地认为:董明珠和唐骏绝不可能靠自己的实力成功。毫无疑问,我是不认同这种观点的,对于董明珠和唐骏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我更倾向于相信他们是凭借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做事能力。

自然有人萌生这样的疑问:为何能力水平近似的一群人,其职业发展速度及其所取得的成就竟会存在天壤之别?即便排除运气、环境之类的因素,差距之大也足够令人瞩目。是否存在什么秘诀或者方向性的指引,能够让我们少走弯路,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好一些?

自2007年步入职场,我便一直在寻找答案。

有几年,我在大型国有企业里面打工。我所思考的是:我到底应该怎样做,才更容易把工作做好,得到领导的赏识,从而得到更多升迁机会。

后面几年,我有了几次创业的经历。我又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思考:我到底应该把领导岗位、核心岗位分配给怎样的员工,才能更利于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创造更高的收益。

近十年来,我还一直追踪观察身边的朋友、同学的职场经历,分析他们各自的职业发展情况与其学历、性格、学习及行事方式之间的关联。

最后我发现,每个人取得的成就,都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这些因素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重合的部分,让这些人总是比其他人得到更多的机会,发展得更快。

简单说来就是:那些总是能够把事情研究透彻、把任务做深做细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什么是学习的深度?学习的深度就是不局限于问题的表面,能够深入思考问题背后深层次的逻辑,并且考虑到在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时,问题会相应产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应该如何应对。

我们都说学习要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其实做到这种程度还是不够的。把学习做深,代表的是研究事物背后本质性的规律,从而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法通则万法通”的效果。和在学校里只要把考试考好就达标不一样的是,在职场中我们需要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单靠教科书式的“标准解法”去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特别是对创业者、新业务的开拓者来说,他们可能每天都遇到新问题,这时候,只能依靠我们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资源,通过灵活组合,优化调配去解决。

什么是做事的深度?做事的深度就是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就是面对再寻常的事,都愿意去思考每一个细节,去思考如何持续优化,去思考如果事情的关联因素发生变化,应该如何良好应对。

关于这两方面,我都有让自己记忆犹新的真实案例。

高一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只能排在班级中上,年级中游。作为一名家境贫寒、读书是唯一出路的学生,我当时非常焦虑,为此我开始仔细研究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

那时候同学间非常流行购买各种辅导资料,因为这些资料往往会总结很多考试经常会考的经典题型,并给出参考解法,所以使用参考书被大家视为提高考试成绩的最佳途径。但我发现: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位同学,基本上不购买辅导资料。他只依靠教材和学校发的练习册,却每次都能考出很好的分数。

后来我便请教他,他说:“很简单呀,教材教的是基本规则,不管是练习还是考试,肯定是要考查我们对这些基本规则灵活应用的能力。那么我看教材的时候,就会特别注意这些规则是如何组合起来使用的。做标准习题的时候,就会揣摩出题者到底是要考核哪些基本规则。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你会发现虽然题目千千万,但考来考去无非就是基本知识点的排列组合。只要再把经典的几种排列组合学透,考高分就很容易了。”

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和学习表象相比,学习本质有多么重要。后来在这位同学的帮助和我自己的努力之下,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高考的时候还成了我们当地的高考状元。

另一个案例,发生在我工作的第二年。那时候大家初入职场,津津乐道的话题无非是薪水多少、周末去哪里玩之类的。但我注意到,我们当中有一位同年毕业的朋友已经成为他们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而就我对他家庭状况的了解,他是不可能有额外的社会关系帮助他达到这个高度的(原谅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走后门”),所以便找了个机会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交流。

这位朋友的见解让我受益至今,他说:

“其实站在老板的角度,让谁做管理岗位并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问题。有时候固然要考虑背景关系和履历深度,但企业终究是要有人来做事情的,那么关键岗位到底用谁,就在于谁能把事情做好,谁能创造收益,让老板省心。”

“到底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呢?其实就是把事情做细、做深。比方说老板让你去接个客人。一般人的做法可能就是问一下客人什么时候到,联系方式是什么,然后准时去接回来到公司就完了。但换作是我,我就会想得更全面一些,如考虑是否会塞车,客人是否能适应当地环境,接到客人之后大概什么时候到公司,并据此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准备等诸如此类的细节。”

“当遇到所有的事情你都用这种态度、方式去处理,久而久之老板就会觉得你这个员工特别靠谱,特别省心,用起来放心。那么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他自然而然会第一个想到你。”

之后我开始创业,发现自己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也确实是遵照这个规律——当机会出现的时候,我并不是从学历、背景这些因素去考虑用人,而是从这个人到底能否把事情做好,能否让我省心、放心来考查。

我的第三次创业,是做“职场充电宝”这个公众号。基本上我每个星期都会开展在线免费授课,这些课程通常能吸引到几千乃至上万听众。

通过多次授课,我发现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规律:只要在某节课上我对实际操作的技巧讲得多,那么这节课就会特别受欢迎,课后得到的评价也很高。相反,如果我在某节课上主要讲解技巧背后的理念、规律这些看似无用但实际上更有价值的东西,大家就会觉得很空洞,课后收到的批评就很多。

这其实也反映了当下一个浮躁的价值观:大家都只追求结果,却忽略过程。但我想说的是,好的结果,一定是好的准备、好的基础、好的过程造就的。如果连本质规律都没搞清楚,那么就算学会再多实际操作技巧,我们也很难“学深”“做深”。

如何“学深”,然后把事情“做深”?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基础,即便再简单的知识也要用最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其次,我们要不断提高思考能力,加深思维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