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在学心理咨询之前,已经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和安慰者了。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向我倾诉他们的烦恼呢?我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为了让安慰更有效率,决定寻找一个标准化的安慰范本。最后我找到了布尼尔祈祷文中几句经典的祈祷词,这几句词你可能也听过,是这样的:
“上帝啊,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受无法改变的事;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分辨这两者。”
多么言简意赅、简单实用又发人深省!简直道尽了所有鸡汤的精髓。以后,朋友来寻求安慰或建议,我只消把这句话告诉他,并问他:“你觉得这件事能够改变吗?”就可以了。如果他们觉得这件事没法改变,就引导他们接受;如果他们觉得可以改变,就引导他们改变。
自从掌握了这个模式以后,我觉得自己掌握了一把安慰人的万能钥匙。这个方法屡试不爽(你也可以试试),直到有一天,有位朋友来跟我倾诉她的烦恼。这位朋友经历过几段不靠谱的恋爱,一来二去,年纪就大了,眼看要成为传说中的“剩女”,心里难免有些压力。前段时间,她相亲遇到了一个男生,工作、家境、长相都还可以。她说不上太喜欢,但也不讨厌。两个人开始交往,并商量着要结婚。但有一天,两人因为一件小事吵了起来,越吵越凶,她觉得自己压根儿就不了解这个男生,向我倒苦水,还顺便问我该不该分手。
我照例把那几句祈祷词朗诵了一遍,刚想问:“你觉得你们俩的关系能改变吗?”她就打断了我:“‘胸怀’和‘勇气’那两句我都理解了,你就给我讲讲区分这两者的‘智慧’是什么吧!”
我愣了一下,支吾半天回答不上来。这才意识到,无论“接受”还是“改变”,都得在“智慧”之后。“智慧”才是这段话的关键啊。
可“智慧”又是什么呢?
最直接的想法,“智慧”大概是准确地预测和理性地判断了。如果我们了解了两个人关于性格特征、相处模式、家庭背景等信息,如果我们又有足够强悍的计算能力,能把这些信息都整合在一起,应该就能准确预测两人是否合适了吧?
按这种说法,“智慧”代言人就不再是人情练达、世事通明的白胡子老头儿或居委会大妈了,而变成了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假如未来某天,我那个朋友还有类似“是否该分手”的困惑,她只要输入各种参数,计算机就会跳出一个结果:
“基于对上下五千年,纵横几百国的婚姻状况的大数据分析,您跟那位先生白头偕老的概率是0.49,属风险较大类感情。婚姻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我们建议概率小于0.5的情侣应尽快分手,请三思。”
如果我朋友那时候还为难,我就只好这样问她了:“那你觉得概率能改变吗?”
这种准确预测和理性判断的智慧,看起来好像不太靠谱。那它缺了什么呢?
我觉得缺的东西,是智慧中最重要的部分:我相信。
假如没有额外的信息了,在一片混沌之中,你相信你们最终会分手还是会在一起?如果两个人遇到了矛盾,你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还是会分道扬镳?你相信你们俩的关系是一成不变的还是不断成长的?以及,你对自己的信念有多坚定?
“相信”这事,说来缥缈,却力量巨大。你相信什么,往往决定了你怎么看待你们之间的关系,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处理你们的关系。而看法和行动,又会进一步影响你们的关系。
僵固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自然也是两种不同的信念,这两种信念同样会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最让我们烦恼的伴侣关系。
从见面开始,僵固型思维的人就更看重两人是否一见钟情;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更愿意对对方保持一种开放的好奇心——既然关系会变化,不如先处处看嘛。
固守僵固型思维的人容易相信两人之间的关系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发生矛盾时,他们更愿意从关系的源头去找原因——“当初就是我追的他,所以才会有今天他不珍惜我!”“正是因为当初看走了眼,才会有今天!”他们更容易把关系的问题归结为僵化又难以解决的“性格不合”,也更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既然关系已经不好了,不放弃还能咋样?
相反,秉持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容易相信关系是不断成长的,也因此更愿意投入精力来经营和改善这段关系。他们相信,无论这个成长的过程有多艰难,矛盾总可以消除,关系总可以改善。同时,他们也愿意相信,好的婚姻和爱情并不会一劳永逸,而需要沟通和理解,需要用心维持和经营,至少在一段关系不可挽回之前,他们愿意做这样的努力。
而感情的一般规律是,当你努力想要维持和发展这段关系时,对方总能感受到你的善意;而当你产生放弃的念头时,对方总会有更多的不安全感,两人的矛盾和争吵会升级,你也会找到更多放弃的证据。
曾有人问家庭治疗大师米纽庆:“您做了一辈子的家庭治疗,您心里理想的家庭是什么样的?”
米纽庆说:“一个理想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有修复能力的家庭。并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了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这正是成长型视角下的家庭观。
我小姨和小姨夫当年是包办婚姻。我外婆把小姨许配给小姨夫的原因很简单:我外婆家的水是要上山挑的,而小姨夫家自己有井。当年小姨夫是很憨厚内向的小伙子,结婚前总共见过我小姨两次,红着脸站在旁边,连打声招呼都不会。我小姨人很漂亮,又聪明伶俐,有的是人追,根本瞧不上小姨夫。为此她还跟外婆吵了很多次,最终拗不过外婆,两人结婚了。看起来,这是不幸婚姻的开始。可结婚后,两人的感情却越来越好,到现在两人老了,还如胶似漆,亲密异常,成了模范夫妻。
我曾问我小姨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她说:“那时候可没有离婚这回事,所以一结婚,我就下定决心,要把两人的生活过好。”所以,经过了一段磨合期,她就越来越发现他身上的好,两人的关系也自然越来越亲密。
你很难说这种好是一直存在于小姨夫身上,还是因为小姨的“相信”慢慢发展出来的。这并不是说两个人没遇到问题——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们也经常吵架。但那个时代对爱情和婚姻的观点与那个时代的消费观是一致的——就像电影《失恋33天》里说的,那时候家里的冰箱坏了,总想着修一修再用。如果搁现在,估计会想着要换一台了。在一段关系里,如果还没遇到什么问题,“换一个”作为潜在的方案已经摆在那儿了,看起来选择多了,“相信”却少了,愿意为这段关系所投入的努力也少了,关系自然就更容易坏。
这么说来,布尼尔祈祷文中的这几句祈祷词,还真跟信仰有关。无论是“接受”还是“改变”,你都得有“智慧”,而智慧中包含着信仰。相信投入的价值,相信关系成长的可能性,这样,即使最终你们没能真的在一起,你至少可以说“因为爱过,所以了解爱”,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