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 » 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全文在线阅读

《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第8章 取消高等教育里的平均标准

关灯直达底部

我最早在犹他州的奥格登市读大学。那时候,我的生活十分艰难,非常渴望摆脱困境,提高生活福利。我需要找到更好的工作,以便养活我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缓解拮据的经济状况。进入韦伯州立大学是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步,但是我的求学之路一点也不轻松。在读大学的前两年,我将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晚上,这样我就能在白天全职工作。即便如此,我通过做百吉饼(bagel)和卖电子产品得到的微薄收入,仍不足以支付我所有的家庭开支。我们每个月都不得不选择一张账单暂不支付。而我的妻子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卖血挣钱。我们曾向邻居借尿布,从公共卫生间里偷厕纸。

我的故事与其他无数家庭的经历没有什么两样,我们都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业或供子女上大学吃了不少苦。这些牺牲背后的盘算既合情合理又非常现实:我们确信,在我们这个社会,接受高等教育是抓住发展机遇的唯一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为了获得文凭,我们几乎愿意做任何事,因为我们将未来的希望寄托于此,希望它能给我们或孩子带来好工作、高收入、优良的环境和美好的生活。

对任何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大学文凭价值的人(你可以把我也算在内)而言,高等教育的内在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以合理的价格为择业做准备。也许你会认为高等教育应该还有其他目的,比如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培养艺术鉴赏力,或者仅仅让学生接触到新的观念。我同意,高等教育的宗旨也包括其他有价值的目标,但是我相信,比起为未来职业做准备这个主要目标来说,那些都是次要目标。在大学里,我学习了批判性思维,学到了社会价值观以及其他很多美妙的东西,我也因此成为更优秀的人。但是在那些艰难的日子结束之前,如果我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那么我会认为自己大学的经历是失败的。

如果我们在高等教育的实际目标这一点上看法一致,那么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的教育体系远远达不到要求。[1] 太多的毕业生无法在自己的领域里找到工作[北美最大的招聘网站凯业必达(CareerBuilder)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这一比例足有31%];[2] 太多的用人单位开出高薪,却无法聘请到合适人选[万宝盛华集团(Manpower Group)的数据显示,能成功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比例只有35%],[3] 太多的用人单位表示,他们录用的大学毕业生不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4] 也许我必须花大力气才能说服你,让你相信教育成本已经失控,但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是:现在获得大学文凭的成本比1985年上升了538%。[5] 为了正确地理解该数据,可以做一个比较,医疗费用在同一时期内仅上涨了286%。[6] 美国人现在有1.1万亿美元的学生贷款债务,[7] 比美国所有信用卡债务的总和还要多。我本人还欠着相当大的一笔学生贷款(数额足够在美国的许多地区买到一栋非常漂亮的房子),这笔债务像阴云一样笼罩着我的未来财务状况。

很多人会认为,我们之所以都是这种情况,完全是大学造成的。不是这样的——或者至少不是如此,大学的错不会超过资本主义制度,正是资本主义使某些公司像对待统计数据那样对待自己的员工。

与商业世界极其相同的是,高等教育系统里的教育模式(以及同样重要的,它的商业模式)也是建立在泰勒主义之上。[8] 当代的大学奉行的是平均主义,它们强制推行着系统比个人更重要的概念,在所有教育过程中实行标准化。这个系统的缺陷——教育成本,尤其是学生学到的东西与工作能力之间的差距——都源于很久以前建立的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架构。

在相同中力求更好

现有的高校教育体系建立于一个世纪之前,无论它今天信奉的使命是什么——鼓励解决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推翻陈旧观念或者其他有价值的人文主义目标——它的设计目的是根据学生在标准化课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排名和筛选。高中成绩最好的学生能上最好的大学,而大学成绩最好的学生能找到最好的工作,或进入最好的专业院校深造。这种体系与诺玛模仿大赛相同,它一味地关注学生的排名,迫使每个学生做与普通学生相同的事情。每个人都和其他人一样,只是更好一点而已。

甚至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这种教育体系就在向学生施压,迫使他们适应这一切。如果学生想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他们就必须和别人一样,上相同的课程,通过相同的考试,完成相同的课外活动,但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好。一旦进入大学,学生们不得不花费相同的时间,学习相同的专业课程,他们的成绩会拿来与平均成绩做比较,并由此排名;4年之后,他们会获得毫无差别的文凭。这一切对于学生本人和他们的父母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朱迪·缪尔(Judy Muir)是休斯敦的一名高校招生顾问,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种一致性教育所带来的问题。[9] 她毕生都致力于帮助高中生考进大学,并在大学里获得成功。在我看来,她在这方面是最棒的。虽然她也向名人、总统、欧洲和中东有钱人的孩子们提供咨询,但是她的大部分客户还是中产阶级家庭的青少年。同时,她还向贫困家庭的年轻人提供无偿服务。缪尔帮助家长和学生们认识大学申请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然而,一旦你与缪尔坐下来交谈,要不了多久,她便会滔滔不绝地谈到自己不断受挫的经历。

“这种程序建立的基础是无视学生的所有个性化特征,全都是各种平均标准,然后按此标准进行筛选,这使青少年们逐渐丢弃了自身的特征,去迎合招生者的要求。”朱迪告诉我,“这就是这种体系的现状,它把所有人都拿来与平均值相比较,已然到了失控的地步。学生们试图修改他们的文章,还要完成自己都不认同的实习工作。海外考生会在大学入学考试中作弊。考生对我提出最多的问题是:我需要做多少小时的社区服务,才能进得了这所或那所大学。我常常告诉他们,活出精彩人生的唯一途径,是了解并发扬自己独特的个性。然而,许多父母和孩子却选择掩盖自己的个性,而不是将其发扬。因为他们一直想要在相同的事情上表现出众,而别人也想在此表现出众。”[10]

哈佛大学招生和助学金办公室主任比尔·菲茨西蒙斯(Bill Fitzsimmons)也同意这一观点,他说:“考上大学通常是一场平均主义的游戏,有的人甚至抵押了房产来玩这场游戏。你抛弃了自己的特点,是为了在大家都去努力做的事情上做得更好。但是,如果你只能达到平均水平,那么,就平均而言,这没有丝毫用处。”[11]

为什么人们明知对能力进行片面排名的做法存在缺陷,却还热衷于加入平均主义的游戏呢?没有科学的证据表明,一名16岁的孩子在标准化测试中的表现,或者一名17岁的孩子帮助哥斯达黎加建立多少教堂,与成为首席大法官、成功创办公司、发现治疗癌症的良方之间存在什么实际联系。然而,只要别人都在玩平均主义的游戏,只要大学和用人单位还在玩这种游戏,那么真正为此付出代价的就是那些不愿参与其中的学生。

因此,随处可见这样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他们做出各种牺牲,背负起巨额债务,竭尽全力去适应这个19世纪建立起来的狭隘而又残酷的排名体系,仅为获得一个不能确保找得到工作的文凭。平均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含金量正在逐年下降,而这种体系强加给学生的教育成本却越来越高。

如果高等教育的构架是建立在“学生能根据排名分类”这个错误的前提之上的,即为了有效地区分有天赋的学生和没有天赋的学生,以学校为中心的标准化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不管这种体系会取得多么大的胜利,它也必然会导致社会无法容忍的失败。要想纠正错误,就必须从现状入手:这就要求人们承认个体比系统重要,同时改变高等教育的基本构架,以便让真正有天赋的学生个体脱颖而出。

从理论上看,这种想法很不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可能将其付诸实践。然而,高等教育的个性化系统虽然不是那么简单易行,却相当明确且实用,而且世界上许多大学已经开始在推行这种理念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为了改变现有的平均主义体系,建立重视学生个体的教育体系,我们应采纳以下三个关键概念。

·颁发资格认证而非文凭

·用能力取代成绩

·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教育途径

这些概念描绘出了一幅蓝图,即建立符合个体科学的教育体系,这将帮助所有学生依据职业去选择并得到培训。

颁发资格认证而非文凭

目前的本科教育体系标准的建立是围绕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教育元素——四年制学位或文凭。几个世纪以来,文凭以及围绕实现该目标的所有传统,包括毕业典礼、学位服等,都在向社会表明某学生已达到了某个里程碑,这是一条教育的必经之路。

问题是颁发学士学位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武断的。无论你在大学里学的是什么专业,几乎都需要完成相同的4年学习才能被授予学位。无论您的专业是德国文学、工商管理还是分子生物学,在不同情况下,学士学位要求学生在相同的学期里完成几乎相同的学分总数[这在教育领域叫作“上课时间”(seat time)]。[12] 不管你所选择的科目有多难,你的学习速度是快还是慢,无论你是在小型私立学院还是在大型公立大学读书,无论你是否已经掌握了必需的职业技能:只要满足所需的上课时间(而且不挂科),你就会得到文凭。对此,倡导学士学位的人士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在不同领域之间达到某种“平等”。

把文凭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从而造成了教育体系中的一些明显缺陷。如果除了一门人文学科外,你完成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所要求的全部课时,并通过了所有的考试,您还是无法获得机械工程专业的文凭(但是你还得支付四年的学费)。无论你为了成为机械工程师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如果你没有满足学校规定的所有要求,你就拿不到文凭。相反,即便你能在某所常春藤大学里完成计算机科学学位的所有要求,但你所学的东西仍然无法让你成为一名计算机程序员。[13]

从逻辑上讲,除了文凭这种教育成果的基本单元,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资格认证。[14] 资格认证是一种教育方式,它是针对最小的学习单元授予学分。例如,您学完了Java网站编程、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烘焙或者亚洲气候,就可以得到一张资格证书。有些证书可以在上完几节课甚至一节课后就颁发,而有些则可能需要花上一学年或更长的时间。资格认证为你的技能、能力和知识提供了更灵活、更精准的水平确认。

多张证书可以组合(叠加)起来,以获取更高等级的证书。例如,假设你想成为视频游戏设计师,你不必获取计算机科学的学士学位,而只要分别获得编程理论、移动设备程序设计、电脑动画和平面设计的证书就行了。获得了所有这四张证书,你就有资格获得移动视频游戏设计证书。同样,如果你想成为研究暗物质的天体物理学家,你需要通过获取数学、物理、天文学和研究方法等多种不同证书的方式,最终得到暗物质天体物理学证书。有了资格认证,你就不必为了获取标准化的学位而被迫向一所大学支付4年的高昂学费,以凑足必要的上课时间;相反,你可以根据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尽可能少或尽可能多地获取资格证书。

虽然资格证书这种想法似乎有点激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技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已经提供了多种资格认证项目(他们称之为“证书”),包括连锁经营管理、复杂技术项目管理以及大数据等领域的证书。[15]

同时,弗吉尼亚州有一个大型的国家资助项目,可以提供信息技术、网络安全、高端制造、能源和医疗卫生等多个行业的资格认证教育。[16] 拿到这些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会获得长期的就业机会,而且薪水很高。该计划要求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脱产培训两三个星期,每个资格认证的学费总计为250美元(其余费用由企业承担,它们会根据自身需求得到训练有素的员工)。到目前为止,已经在该项目得到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中,有93%的人都找到了工作。据州长特里·麦考利夫称,该项目计划到2030年颁发出近50万张资格证书。[17]

弗吉尼亚州资格认证项目里设定的领域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这些领域里缺少合格的岗位应聘者。我们有理由认为,资格认证教育完全能扩大到从法国戏剧到量子物理学再到电影艺术的所有大学专业。

最近,另一项教育发展的承诺让资格认证教育变得更加可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简称“慕课”),是由多所高校提供的在线教育,它们不要求学生注册学籍。在过去的10年中,数百所大学开始提供从亚洲艺术到动物学等不同主题的慕课。大多数慕课的重点在于,它们能以折扣价或免费的方式提供在线学习体验。但是,我认为慕课最具创新性的方面不在于它们的低成本,也不在于网络教学模式,而是许多主要的慕课提供者,包括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开始为完成课程的学生提供资格认证(如证书)了。[18]

充分发展的、以个性为特征的资格认证教育系统会是什么模样呢?慕课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再也没有本科教育项目,你不用被迫向一所大学支付4年的高昂学费购买必要的上课时间,以获得标准化学位;相反,你可以追求你所选择的事业,根据自己的需要支付你想要支付的学费,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尽可能多地接受资格认证教育。

用能力取代成绩

高等教育里第二个必须改变的平均主义元素,就是其评价学生表现的基本方法:成绩。成绩是一维的能力排名方式——一般人相信成绩代表了我们对某个科目的掌握程度,从而衡量出我们在该领域的能力。它们还是学生发展的标志,规范着学生在获取文凭道路上的发展途径和前进步伐。

用成绩衡量表现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是,成绩是一维的。锯齿原则告诉我们,任何一维的排名都不能说明一个人的真实能力、技巧或天赋。或者根据心理学家托马斯·R.古斯基(Thomas R.Guskey)的《分级改革的五大障碍》(Five Obstacles to Grading Reform )一书的观点,“如果有人建议将身高、体重、饮食习惯和锻炼情况综合成单一数字或符号,用以表示某个人的身体状况,我们会觉得这很可笑……然而,老师每天都将学生的成绩、态度、责任感、努力程度和行为表现,综合成单一的分数,记录在成绩单上,却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19]

成绩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用人单位必须根据毕业生的文凭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分析,以了解文凭的真正含义。用人单位很难从成绩单上直接了解到学生的技能、能力或对某一知识的掌握情况,他们仅能从大学排名和毕业生的平均绩点来了解应聘者。

幸运的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简单明了的方法:用能力替代成绩。不用成绩来表示某一门课程的累计上课时间、是否按时完成功课和中期考试成绩;相反,仅仅当你展现出特定资格认证所要求的相应技巧、能力和知识时,你才能得到资格证书。尽管不同领域之间的能力不同,能力评估还是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相当明显:考试及格或不及格——表示你已经具备了或者没有具备某种能力。

第二个特征是,能力评估必须与学校无关。这意味着,你应该能够以任何你喜欢的方式,获得资格认证所要求的必要能力。你仍然可以参加课程培训,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你不会像在现行制度里那样,只是因为完成了课程就得到一定的学分。如果你能通过网络学习、自学或是从工作实践中学习,并获得某项能力,同样可以。这样,你就不需要为课程支付学费了。

能力评估的第三个特征是,评估应该与专业相符。显然,这意味着专业组织以及录用资格证书持有者的用人单位,应该确定某一特定的专业认证所代表的能力。当然,我不是说只由用人单位决定——这将是目光非常短浅的做法——我是说,他们应该对此具有话语权。这将有助于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他们所需要的工作能力之间进行紧密、灵活且实时地匹配。

采用一个与企业需求相符、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想法看起来有些牵强吗?其实,它早已存在了。我们就以西部州长大学(Western Governors University)为例吧。[20] 西部州长大学是一所非营利性机构,开设了商务、信息技术、医疗卫生和教育等专业。1997年,19个州的州长共同成立了这所大学,作为一种创新战略,为学生成为高需求的专业人才做好更佳的准备。西部州长大学的课程完全是在线课程,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速度学习。虽然西部州长大学颁发学位而不是资格证书,但是学生是通过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坐满上课时间——来获得文凭所要求的学分。西部州长大学也允许学生通过能力测试获取已学知识的学分,而无须上不必要的课程。学校的学费也支持速度自控的观念:两个学期的学费为6000美元,你可以在两个学期里尽可能多地学习各种课程。[21]

为了确保学校的专业与特定行业相符,西部州长大学设计了两个步骤,用于确定特定学科的要求。第一个是“专业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专家组成,他们共同确定某领域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工作能力。第二个是“评估委员会”,由国家级专家组成,他们设置能力考试,以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西部州长大学尽可能地依靠企业界公认的方式进行评估,而不是闭门造车,发明自己的评估方法。[22] 由于西部州长大学的毕业生在各自的领域里均表现出了不俗的能力,因此他们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西部州长大学并不是唯一这样做的院校。目前,200多所学校正在实施或探索能力评估的不同形式。甚至还有一个大学联盟合作建立了一套标准,用于那些可测量的基于能力的项目。用能力评估取代成绩,将确保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学习,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获得评价。[23]

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教育途径

高等教育若要支持个体科学,就必须授予资格证书而不是文凭,并用能力评估取代成绩。但这样做还不够。如今,大学几乎控制着教育途径的每一个方面。首先,学校决定是否接收你进入某一学科。如果你被录取了,大学就会规定获得文凭必须满足的要求,当然,还有你需要为此支付多少费用。在教育方面,你唯一能自己控制的是申请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专业。我们必须给学生个体一定的控制权,以确保教育架构支持自主途径。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建立能力认证基金会,并着眼于高等教育系统的两个附加功能:第一,学生不应该仅从一所大学获得教育机会,而是拥有多种教育选择;第二,资格认证过程应独立于任何特定的学校之外,这样的话,不管学生如何获得认证、从哪里获得认证,他们都能够将自己的资格证书进行叠加。

在这个系统中,学生应该能够在任何地方选修课程——在网上,在教室里,在用人单位的培训中心或地方高校。你可以与数千名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起上一门大规模的在线课程,或者请当地的辅导老师来对你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你可以上夜校,每周上一次课,一共持续6个月,或者上为期两周的浸入式速成班。你可以找拼命催促学生学习的教学强度高的老师,也可以找从不给学生压力的温和型老师。你可以从头到尾都在一所学校学习并获得所有资格证书,也可以在不同的学校学习以累积不同的资格证书。或者,在很多情况下,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学,不用缴纳任何学费。你都可以自行决定。选择资格认证的途径,可以帮助你根据自己的锯齿状个人特征、条件特征和预算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

自主途径能让学生在很多方面受益。假设你开始为某一个组合资格认证而努力,例如,也许你想要获得神经科学资格证,并有朝一日成为科研人员。你获得了神经解剖学证书和神经系统科学证书,但你发现自己非常喜欢帮助人,愿意与人互动,而不愿将职业生涯专注于生理的细枝末节上,这可是科研工作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因此,你决定转换职业目标,去努力获得临床心理学资格证书。你可以将已经获得的神经科学的相关资格证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并用于临床心理学的资格证叠加。或者,如果你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也不完全适合你,那么你可以在现有资格证的基础上,将它们重新排列组合,转向医疗设备的市场营销。

现在,如果你正在就读传统的四年制神经科学专业,若你决定换专业,那么你就需要支付更多的学费去弥补错过了的课程,或者竭尽全力按时完成负荷超大的课程,或者在获得神经科学学士学位之后,再申请临床心理学硕士项目或商业学校——花了4年时间在一个你并不喜欢的专业上,再花上更多的时间、支付更多的学费,去学习你真正感兴趣的专业。

有了自我决定的能力资格认证,为了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而进行多次尝试,就可以少走弯路,中流换马(switching horses midstream)的成本也会更少。事实上,如果教育体系支持自我决定这一观念,那么整个教育体系都应该鼓励你不断地重新评估自己喜欢做什么、最擅长的可能是什么,让你可以根据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劳务市场的走向,自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当人们第一次了解自主教育途径时,我听到的最常见的反应是:“所以你告诉我,我们应该希望大学生自己做决定?你见过今天的大学生们吗?”虽然,我也认为19岁的年轻人比40多岁的人更容易犯下愚蠢的错误,但是,如果任何系统告诉我们,我们不能相信人们为自己做出的决定,我也将对此持怀疑态度。事实上,剥夺个人做决定的权利,而让系统做决定,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典型的泰勒主义——这种思想让我们从一开始就陷入了麻烦。

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我们希望高等教育迫使每个学生都要与别人一样,而且只能做得更好,还是希望这个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自己做出选择呢?

个性时代的教育

上面这三个概念——颁发资格证书而非文凭、用能力取代成绩、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教育途径——可以帮助改造高等教育,把这个仿照泰勒制工厂而建成的、看重自上而下的等级和规范化的系统,改造为动态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追求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自我决定的能力资格认证系统与个体科学的原则也结合得很紧密。它满足了锯齿原则,因为它允许学生找出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擅长什么以及追求这些兴趣的最佳途径。它在接近实际的专业环境里评估学生的能力,这就满足了情境原则。它还满足了途径原则,允许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步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

也许更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概念将有助于解决一致性的问题:学生不再试图变成更好的别人,而是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你将不再为了考入排名靠前的大学而玩平均主义的游戏,而是去追求精湛的专业能力。你不再与其他学生竞争,努力成为最优秀的大学申请者,而是争做建筑公司、人类学研究实验室或儿童时装设计工作室的最佳员工。在这个系统中,你会成为你自己,而不是做系统想要你变成的模样。

此外,自我决定的能力资格认证系统也将帮助我们解决不断上涨的教育成本问题。在个性化的系统中,你只需要为自己想要且需要获得的资格证书支付学费,仅此而已。你不用再被同一所学校限制4年;相反,不同的学校之间会形成竞争,它们会争相以最低的价格为你提供最好的教育。采用这些原理的教育机构可能会选择效仿西部州长大学的“所有你可以学习”的方法,你向学校支付固定的学费,并得到所有你希望得到的培训。其他学校可能会效仿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它与哈佛在线课堂(Harvard EDX)合作建立了创新型的在线课程,在这里,一年级学生只需要为已经完成的课程支付学费。[24]

能力资格认证的个性化教育体系也将大幅度提高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匹配度,因为资格证书的价值和可用性会根据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情况进行实时调整。例如,如果一种新的编程语言开始横扫硅谷,那么许多公司很快就会宣布它们正在寻找具有这种新语言资格证的人。同样,如果汽车行业改变了旧的引擎样式,那么过时的工程技术资格认证就会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而迅速减少。这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他们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来调整自己的教育途径。任何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了解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地点、想要从事的行业里、自己喜欢的公司所看重的资格证书是什么。他们可以比较教育成本、教育途径以及获取资格证书的难易程度,并在不同工作的潜在工资与个人契合度之间找到平衡。

与此同时,企业和组织可以确信求职者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因为不管某一项工作有多么苛刻或复杂,他们都能指定该工作岗位所需的特定职业资格证书,因为他们已对特定的组合资格认证进行了投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影响人力资源库,因为它们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员工去获取某一个稀有的或不常见的资格证书,甚至是一系列新的资格证书。

看起来似乎我是在说“大学是问题”或者“大学所做的事是问题”。不,我喜欢大学。它们为我提供了获得更好生活的机会,而且我现在的部分工资还来自某一所大学。对于充满活力、健康的民主社会和繁荣的经济来说,大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高等教育体制的架构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之上的:用标准化的系统来有效地区分有天赋的和没天赋的人。无论目前这个系统能实现多么伟大的胜利,它的架构仍然肯定会导致某些惨败,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去改变它。

大学需要对自身的教育模式提出尖锐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彻底改变高等教育体制,朝着这种新的教育方式靠拢,那么我们就需要得到商业界的帮助。除非用人单位提出不同的要求,否则大学是不太可能改变的。只要用人单位继续要求文凭和学位,就不能激励大学改变他们的体系;只有用人单位认识到在聘请员工时看重资格证书而不是文凭、根据员工表现出的能力而不是成绩来评价员工将使他们从中受益,这场个性化教育改革才会真正实现。

在高等教育里推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并不容易,但要做到这一点也是有可能的。世界各地的高校已经在推行这一做法了。它将惠及每一个人——学生、用人单位甚至大学本身。这一切都始于一个决策——看重个体。

[1] For an overview of the problems and the opportunities,see Michelle R.Weise and Clayton M.Christensen,Hire Education:Mastery,Modular-ization,and the Workforce Revolution(Clayton Christensen Institute,2014),https://www.christenseninstitute.org/wp-content/uploads/2014/07/Hire-Education.pdf.

[2] Casey Phillips,"A Matter of Degree:Many College Grads Never Work in Their Major,"TimesFreePress.com,November 16,2014,https://www.timesfreepress.com/news/life/entertainment/story/2014/nov/16/matter-degree-many-college-grads-never-work-/273665/.

[3] James Bessen,"Employers Aren't Just Whining—The'Skills Gap'Is Real,"Harvard Business Review,August 25,2014,https://hbr.org/2014/08/employers-arent-just-whining-the-skills-gap-is-real;Stephen Moore,"Why Is It So Hard for Employers to Fill These Jobs?"CNSNews.com,August 25,2014,https://cnsnews.com/commentary/stephen-moore/why-it-so-hard-employers-fill-these-jobs.

[4] Jeffrey J.Selingo,"Why Are So Many College Students Failing to Gain Job Skills Before Graduation?"Washington Post,January 26,2015,www.washingtonpost.com/news/grade-point/wp/2015/01/26/why-are-so-many-college-students-failing-to-gain-job-skills-before-graduation/;Eduardo Porter,"Stubborn Skills Gap in America's Work Force,"New York Times,October 8,2013,https://www.nytimes.com/2013/10/09/business/economy/stubborn-skills-gap-in-americas-work-force.html;and Catherine Rampell,"An Odd Shift in an Unemployment Curve,"New York Times,May 7,2013,https://economix.blogs.nytimes.com/2013/03/07/an-odd-shift-in-an-unemployment-curve/.

[5] Michelle Jamrisko and Ilan Kolet,"College Costs Surge 500%in U.S.Since 1985:Chart of the Day,"Bloomberg Business,August 26,2013,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3–08–26/college-costs-surge–500-in-u-s-since–1985-chart-of-the-day.

[6] Jamrisko and Kolet,"College Costs Surge 500%in U.S.Since 1985."

[7] "Making College Cost Less,"The Economist,April 5,2014,https://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600120-many-american-universities-offer-lousy-value-money-government-can-help-change;"Understand-ing the Rising Costs of Higher Education,"Best Value Schools,https://www.bestvalueschools.com/understanding-the-rising-costs-of-higher-education/.

[8] Raymond E. Callahan,Education and the Cult of Efficienc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9] Judy Muir,interviewed by Todd Rose,October 28,2014.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Muir's approach to college admissions,see Judith Muir and Katrin Lau,Finding Your U:Navigating the College Admissions Process(Houston:Bright Sky Press,2015).

[10] Muir,interview,2014.

[11] Bill Fitzsimmons,interviewed by Todd Rose,August 4,2014.

[12] Elena Silva,"The Carnegie Unit—Revisited,"Carnegie Foundation,May 28,2013,https://www.carnegiefoundation.org/blog/the-carnegie-unit-revisited/.

[13] For a broader critique of diplomas,see Charles A.Murray,"Reforms for the New Upper Class,"New York Times,March 7,2012,https://www.nytimes.com/2012/03/08/opinion/reforms-for-the-new-upper-class.html.

[14] "Micro-Credentialing,"Educause,https://www.educause.edu/library/micro-credentialing;and Laura Vanderkam,"Micro-credentials,"Laura Vanderkam,December 12,2012,https://lauravanderkam.com/2012/12/micro-credentials/.

[15] Gabriel Kahn,"The iTunes of Higher Education,"Slate,September 19,2013,https://www.slate.com/articles/technology/education/2013/09/edx_mit_and_online_certificates_how_non_degree_certificates_are_disrupting.html;https://www.edx.org/press/mitx-introduces-xseries-course-sequence;Nick Anderson,"Online College Courses to Grant Credentials,for a Fee,"Washington Post,January 9,2013,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ocal/education/online-college-courses-to-grant-credentials-for-a-fee/2013/01/08/ffc0f5ce–5910–11e2–88d0-c4cf65c3ad15_story.html;Nick Anderson,"MOOCS—Here Come the Credentials,"Washington Post,January 9,2013,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college-inc/post/moocs—here-come-the-credentials/2013/01/09/a1db85a2–5a67–11e2–88d0-c4cf65c3ad15_blog.html.

[16] Maurice A.Jones,"Credentials,Not Diplomas,Are What Count for Many Job Openings,"New York Times,March 19,2015,https://www.nytimes.com/roomfordebate/2015/03/19/who-should-pay-for-workers-training/credentials-not-diplomas-are-what-count-for-many-job-openings;for more on national credential initiative,see"President Obama and Skills for America's Future Partners Announce Initiatives Critical to Improving Manufacturing Workforce,"The White House,June 8,2011,https://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1/06/08/president-obama-and-skills-americas-future-partners-announce-initiatives.

[17] Jones,"Credentials,Not Diplomas."

[18] https://www.slate.com/articles/technology/education/2013/09/edx_mit_and_online_certificates_how_non_degree_certificates_are_disrupting.html.

[19] Thomes R Guskey,"Five Obstacles to Grading Reform"Educational Leadership 69,no.3(2011):16–21.

[20] Western Governors University,https://www.wgu.edu/.

[21] "Competency-Based Approach,"Western Governors University,https://www.wgu.edu/why_WGU/competency_based_approach?utm_source=10951;John Gravois,"The College For-Profits Should Fear,"Washington Monthly,September/October 2011,https://www.washington monthly.com/magazine/septemberoctober_2011/features/the_college_forprofits_should031640.php?page=all;"WGU Named'Best Value School'by University Research&Review for Second Consecutive Year,"PR Newswire,April 9,2015,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wgu-named-best-value-school-by-university-research—review-for-second-consecutive-year–300063690.html;Tara Garcia Mathewson,"Western Governors University Takes Hold in Online Ed,"Education DIVE,March 31,2015,https://www.educationpe.com/news/western-governors-university-takes-hold-in-online-ed/381283/.

[22] George Lorenzo,"Western Governors University:How Competency-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Has Come of Age,"Educational Pathways 6,no.7(2007):1–4,https://www.wgu.edu/about_WGU/ed_pathways_707_article.pdf;Matt Krupnick,"As a Whole New Kind of College Emerges,Critics Fret Over Standards,"Hechinger Report,February 24,2015,https://hechingerreport.org/whole-new-kind-college-emerges-critics-fret-standards/.

[23] Krupnick,"As a Whole New Kind of College Emerges;"and"Over-view,"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Network,https://www.cbenetwork.org/about/.

[24] EdX and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Reimagine First Year of College,Offer Alternative Entry Into Higher Education,"April 22,2015,https://www.edx.org/press/edx-arizona-state-university-reimagine;John A.Byrne,"Arizona State,edX to offer entire freshman year of college online,"For-tune,April 22,2015,https://fortune.com/2015/04/22/arizona-state-edx-moocs-online-education/.For more on ASU,see Jon Marcus,"I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he Model for the New American University?"Hech-inger Report,March 11,2015,https://hechingerreport.org/is-arizona-state-university-the-model-for-the-new-american-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