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 » 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全文在线阅读

《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第9章 重新定义机会

关灯直达底部

2003年,美国第三步兵师正朝着横跨底格里斯河的巴格达北桥挺进,不料却闯进了一个敌军窝点,敌军朝美军疯狂发射火箭推进榴弹。步兵立即呼叫空中支援,空军派出吉姆·坎贝尔队长(Captain Kim Campbell)进行支援,其呼号为“杀手C”。尽管绰号听起来很凶猛,但作为一个飞行员来说,杀手C的身材实在太矮小了,若在1952年,坎贝尔将永远不会适合为平均身材的飞行员设计的座舱;但是在2003年,这名身材矮小的飞行员驾驶的是A-10攻击机(也被称为“疣猪”),这是负责摧毁地面军事设施的飞行利器。[1]

就在坎贝尔向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发射弹药之时,一阵巨大的爆炸声震动了整个飞机。“那声音听起来感觉像是遇上了车祸。”坎贝尔告诉我。[2] 一枚防空导弹击中了飞机尾部,严重损坏了尾翼、机身、引擎罩和水平稳定器。我敢保证,这些都是飞机的重要部位。所有液压仪表都显示的是平线,控制装置都闪烁着“紧急”指示灯。燃烧着的飞机开始朝巴格达市中心直线坠落,坎贝尔尝试着拉升飞机,但是飞行控制杆却没有反应。

坎贝尔低头看了一眼座椅弹射手柄,思考了片刻,决定是否要弹射出去并跳伞以确保自身安全。然而,这样做就意味着让巨型喷气式飞机坠毁在人潮拥挤的大都市街头。坎贝尔没有这样做,相反,她快速拉动了一个开关,把飞机转换为手动驾驶。把飞行控制杆调整为手动模式,这意味着要用自己的臂力拉动固定在方向舵和襟翼上沉重的钢丝。说一个形象的比喻,手动驾驶就像是驾驶一辆无助力的汽车——不过这一次,它更像是以每小时200英里(1英里约等于1.609千米)的速度在驾驶一辆没有助力转向或没有后轮的大卡车,而且还有导弹追着你。飞行员在他们的整个训练中,只练习过一次手动驾驶,而且从没训练过手动着陆,原因很简单,这太危险了。[3]

为了让满是弹孔的飞机更容易控制,杀手C抛弃了飞机上的所有武器,除了固定在飞机左翼上的电子对抗吊舱。飞机两边的重量不对称突然造成机身急速向左倾斜。“那一刻,我的心跳都快停止了,”坎贝尔这样告诉我,[4] “我以为我会直接冲到地面。”现场的画面是:一架巨型飞机的手动控制系统与莱特兄弟当年使用的控制系统相同,身材矮小的飞行员试图用自身的力量把它从死亡旋涡中拯救出来……而且成功了。

坎贝尔重新控制了飞机,飞出了巴格达,飞向位于科威特的美军基地;在基地上空,她还需做出另一个艰难的决定:是否尝试手动着陆。即使在飞机状况最好的条件下,手动驾驶都是非常困难的,而手动着陆比之更难。坎贝尔知道,在此之前,驾驶飞机手动着陆的情况仅有三次:第一次,飞行员牺牲了;第二次,飞机坠毁并燃起了火焰;第三次成功了,但是那架飞机的情况不像坎贝尔的那样糟糕。[5]

“我花了一个小时才飞回基地,在此期间,我对飞机的驾驶开始变得越来越熟练了。”坎贝尔告诉我,“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我手动着陆。但是,我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所有的事,那一天的具体情况是:天气晴朗,能见度良好,我驾驶得很熟练,就像很有经验的僚机,并且我一直用左臂驾驶飞机手动飞行,右臂得到了放松,可用于控制降落。我是驾驶飞机的人,那一天,我决定手动降落。”[6] 坎贝尔的飞机并没有坠毁,也没有着火。相反,一位飞行员同事报告说,坎贝尔“手动降落比我自动降落还要平稳”。[7] 现已荣升为上校、在五角大楼工作的坎贝尔,因此被授予了“优异飞行十字勋章”(Distinguished Flying Cross),还得到了南卡罗来纳州议会的表彰。[8] 但是,最有意义的感谢莫过于第三步兵师的一名战士写在餐巾纸背面的一句话:“谢谢你那天救了我们。”[9]

平等适合

希望我已经清晰地描述了杀手C是多么不可思议。但是如果美国空军仍坚持让我们的飞行员去适应为平均身材的飞行员设计的座舱,那么我永远无法给你讲这个故事。吉姆·N.坎贝尔上校的真正绰号是“杀手小妞”,她身高只有162厘米,体重54千克,[10] 她绝不可能是“平均身材”的飞行员。

这是关于机会本质的重要一课。军方采纳了吉尔伯特·S.丹尼尔斯中尉提出的“激进”观点,制造可调节的驾驶舱以便适合任何人的身材,那时没人提出扩大飞行员人才储备库的想法,更不用说提倡性别平等了,他们只是想让现有飞行员表现得更好。空军录用坎贝尔,不是因为他们设计了适合女性的飞机,而是因为他们决定制造适应不同飞行员个体的锯齿性特征的飞机,无论他们的锯齿性特征是什么。“当我爬进飞机时,”坎贝尔对我说,“座位需要调到最大高度,而踏板需要调整到最后面,但它适合我。”[11]

这就是有关吉姆·坎贝尔的一课:适合创造机会。如果环境与我们的个性不匹配——如果我们在驾驶舱内够不到操控装置——我们的表现永远都会是遭受人为的损害。如果我们与环境相适应——无论这种环境是驾驶舱、教室或办公室——我们都会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真正能力。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想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社会里的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机会,挖掘自己的全部潜力,那么我们就必须创造出顺应个性的专业机构、教育机构和社会机构。

这与我们平时所想的机会均等不同。在平均主义时代,我们把机会定义为“相同道路”——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相同的经历。[12] 当然,机会均等无疑是替代裙带关系、任人唯亲、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阶级制度等旧观念的最佳选择。而且毫无疑问,机会均等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因而得以建立一个更加宽容、相互尊重、兼容并包的社会。[13] 但是,机会均等存在重大缺陷:它的目的是在平均标准程度上实现个人机会最大化,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在相同的标准化系统中获得机会,不管这个机会是否真的适合每个人。

试想一下,如果空军通过一项政策,赋予所有男人和女人成为战斗机飞行员的机会,只要他们具备“良好的素质”,却依然只生产适合平均身材的飞行员的驾驶舱。空军会拒绝吉姆·坎贝尔,并不是因为她不具备成为世界级飞行员的天赋,而是因为她不适合平均标准的驾驶舱。我们很难评价这是否是机会均等。

相同机会是解决平均主义问题的平均主义办法。一直以来,人们因为性别、种族、宗教、性取向或社会经济阶层而饱受歧视。我们反对歧视的做法是设法保持机会的天平两端的平衡——在平均程度上。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团体中的平常人与另一个团体中的平常人得到的教育、职业、法律和医疗方面的机会不同,那么平均主义的观点是,让这两个平常人尽可能相似才公平。这正是平均主义时代的做法,因为这是我们在一个标准化的世界里解决不公平的最佳方法。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根本就没有平常人这回事,我们也可以看到获取机会的相同道路是有缺陷的:如果没有平常人,那么就永远不可能在平均意义上保证机会平等。只有“平等适合”(equalfit),才会实现机会均等。[14]

“平等适合”这个提法似乎很新颖,但亚伯拉罕·林肯在机会方面表述过同样的观点,他宣布政府的主要责任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所有人去除肩上人为增加的负担,为所有人扫清追求幸福道路上的障碍,解放所有人,让他们在人生的赛场上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15] 平等适合是一种理想状态,它可以让社会机构与人们的价值观契合得更加紧密,向每个人提供机会,让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去追求优质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对它的理解。

好消息是,我们现在有能力推行平等适合,这是在社会中实现机会均等的新基础。我们不再需要迫使人们遵循相同的、僵化的标准化系统,因为我们拥有相应的科学技术来建立顺应个性的机构。但是,这种从平均时代到个体时代的转变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我们必须提出要求。

如果我们要寻找受“平等适合”直接影响最大的机构,很明显,应该从学校教育入手。尽管“个性化学习”是当今教育最常用的流行语,尽管许多组织都在为改变该系统而努力,然而,在传统的教育系统中,几乎所有的一切依旧是为了确保学生得到完全相同的标准化学习而设计的。教科书为“适当的年龄”而设计,这意味着它们以特定年龄层中平均水平的学生为教育目标。许多评估(包括很多所谓的高风险测试)都是以年龄或年级为设计标准,这意味着它们的设计基础都是某一特定年龄或年级中的平均水平的学生。[16] 我们仍在执行的课程计划,不仅决定了学生应该学什么,还决定了他们怎样学习、何时学习、以何种速度及何种顺序学习。换句话说,无论我们说什么,传统的学校教育系统都违背了个性原则。

如何将平等适合引入教育系统,这并不难想象,虽然并不容易。首先,我们可以要求教科书根据“界限”进行设计,而不是根据平均水平而设计;我们可以要求教材适应个体的能力和速度,而不是适应固定的年级或年龄;我们可以要求为衡量个人学习和发展而建立教育评估,而不是为了单纯的排列名次。其次,我们可以鼓励地区性的实验,并分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从而加快发现、采用各种经济有效且易于推广的教育经验的进程,实现以学生为主导、自主控制学习节奏、多途径的教育。

我们也可以在影响职场的社会政策,如聘用、解聘和薪金政策方面,运用平等适合的原则。试想一下,我们可以通过重新设计我们的学校和工作岗位,使其适应个体而非适应平均主义系统,从而解放人才——虽然平均主义系统建立的初衷是好的。我们将解除束缚,建立一个全是吉姆·坎贝尔的社会——一个充满了优秀个体的社会。

重塑梦想

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James Truslow Adams)在他1931年出版的《美国史诗》(The Epic of America )中首次提出了“美国梦”一词,那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时期。亚当斯对于美国梦的观点与他那个时代的物质主义相悖:“这并非仅仅是拥有小汽车和高工资的梦想,而是对于一种社会秩序的梦想,在这里,每个男人以及每个女人,无论出身或地位如何,都能以自己的天赋能力取得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并得到他人的认可。”[17]

美国梦的最初表述不是富有或成名,它是关于你的生活是否有充分发挥潜力的机会,并且你作为个体得到他人的赏识,而非因为你所属的类型或等级。对很多人来说,虽然美国是第一个具备这种可能性的地方,但是这个梦想并不局限于任何国家或民族;它是我们大家共有的梦想。然而,这个梦想却被平均主义破坏了。

亚当斯最初创造的这个词,是对影响力逐渐增大的泰勒主义和效率运动的直接回应,它们重视系统,却“忽略个体,对个体来说,离开了系统就什么都不是。”[18] 在亚当斯看来,泰勒主义世界观不仅改变了社会结构,还改变了人们看待自己和看待彼此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确定优先顺序的方式,改变了他们界定成功的方式。由于平均主义改造了教育系统和职场,美国梦逐渐不再代表个人价值的实现,其含义更多的是:即便最底层公民也可以爬到经济阶梯的最顶端。

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价值观的转变,它不像单纯的物质主义那么直截了当。我们都能感觉到一维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压力,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平均主义文化里:标准化教育系统不断地对我们进行分类和排序;用人单位根据教育排名情况录用我们,然后常常在每一个年度绩效评估中强制推行新的排名;社会根据我们的专业排名,发放少量的奖励,表示出少许的尊敬和崇拜。当我们抬头仰望我们需要攀爬的那些人为的、武断的且毫无意义的阶梯时,我们担心自己可能完全无法爬上去,担心机会只会给予那些使劲挤上一维阶梯的人,而自己却得不到机会。

我们担心,如果我们或我们的孩子都被贴上了“异类”的标签,我们就会失去在学校取得成功的机会,注定要生活在较低的梯级上;我们担心,如果我们考不上顶级的学校或拿不到较高的平均绩点,我们理想中的工作单位可能连看都不会看我们一眼;我们担心,如果我们做错了人格测试题,我们就可能得不到想要的工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要求我们成为更好的别人,它将美国梦缩小成一个狭窄的渴望,渴望比别人相对好一些,而不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个性原则呈现出了重塑人生梦想内涵的方法,甚至更好的是,每一个人都有实现人生梦想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克服了一维思维、本质化思维、规范化思维的障碍,如果我们要求社会制度重视个性而非平均值,那么我们不仅会拥有更多的个人机会,而且对成功的理解也会发生转变——不是我们与平均值相差多远,而是我们与自己设定的目标相差多远。

我们不是在谈论未来的乌托邦;我们谈论的是今天已经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现实。我们的医疗卫生行业正在向个体化医疗迈进,以每位患者的平等适合为目标;能力资格认证正在一流大学中试行,而且非常成功;基于环境的招聘已然出现,卢·阿德勒正是带头的先行者;那些承诺重视个体的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比如好市多、卓豪和晨星。通过这些地方,我们能瞥见平等适合的实际模样。是时候让所有机构接受个性和采纳平等适合原则,将其看作重塑梦想的必要信条。

我们称之为美国梦的理想为世人共有——根据我们自身的条件,做最好的自己,过上优质的生活。正如我们所定义的一样。这是值得争取的梦想,虽然要实现它很难,但是它从未比现在这样接近现实。我们不再需要受限于平均主义时代强加在我们身上的约束,我们可以不再强行要求个人符合系统,而是选择更重视个性,挣脱平均主义的暴政。我们的未来一片光明,平均主义终结的地方,正是锦绣未来开始的地方。

[1]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10Warthog,see/"Fairchild Republic A-10Thunderbolt II,/"Wikipedia,June 29,2015,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irchild_Republic_A–10_Thunderbolt_II.

[2] Lt.Kim C.Campbell,interviewed by Todd Rose,April 8,2015.

[3] Campbell,interview,2015.

[4] Campbell,interview,2015.

[5] Campbell,interview,2015.

[6] Campbell,interview,2015.

[7] /"Kim Campbell,/"Badass of the Week,April 7,2003,https://www.badass oftheweek.com/kimcampbell.html.

[8] /"Kim N.Campbell,/"Military Times,https://valor.militarytimes.com/recipient.php?recipientid=42653.

[9] Campbell,interview,2015.

[10] Campbell,interview,2015.

[11] Campbell,interview,2015.

[12] For an overview of the concept of equal opportunity,see/"Equal Oppor-tunity,/"Wikipedia,June 24,2015,https://en.wikipedia.org/wiki/Equal_opportunity.

[13] Equal access has played a profound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ght for equality based on race(see/"School Desegregation and 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y,/"Civil Rights 101,https://www.civilrights.org/resources/civilrights101/desegregation.html?referrer=https://www.google.com/,and/"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1954–1965):An Overview,/"The Social Welfare History Project,https://www.socialwelfarehistory.com/eras/civil-rights-movement/);gender(see Bonnie Eisenberg and Mary Ruths-dotter,/"History of the Women/'s Rights Movement,/"National Women/'s History Project,1998,https://www.nwhp.org/resources/womens-rights-movement/history-of-the-womens-rights-movement/);and disability(/"A Brief History of the Disability Rights Movement,/"The Anti-Defamation League,2005,https://archive.adl.org/education/curriculum_connections/fall_2005/fall_2005_lesson5_history.html.)

[14] It is crucial here to recognize that equal access still matters and is worth fighting for.Take,for example,the fact that in 2005(two years after Killer Chick/'s heroics),there was an effort in Congress to bar women from combat(/"Letters to the Editor for Friday,May 27,2005,/"Stars and Stripes,May 27,2005,https://www.stripes.com/opinion/letters-to-the-editor-for-friday-may-27-2005-1.35029).

[15] Abraham Lincoln,/"Message to Congress,/"July 4,1861,Collected Works of Abraham Lincoln,vol. 4(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3,1990):438.

[16]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norm-referenced tests,see/"Norm-Referenced Achievement Tests,/"FairTest,August 17,2007,https://www.fairtest.org/norm-referenced-achievement-tests.

[17] James Truslow Adams,The Epic of America (New York:Blue Ribbon,1931),214–215.

[18] Adams,/"Epic of America,/"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