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 » 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全文在线阅读

《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第六章 Attractive——情与爱的科学小秘密 第五节 爱情,为什么总有各种“作”?

关灯直达底部

爱情明明是美好的事,可是经常会看到很多人莫名其妙地在纠结,也就是“作”。

“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些人特别矜持,明明相互都有意思,却总是怕这怕那;有些人猜疑心特别强,动不动就吃醋,疑神疑鬼,没事也弄出事来……所有这些“作”的现象,有一个共同本质,那就是患得患失,没办法单纯去享受爱情中的幸福,总是要给自己制造一些问题出来,才觉得踏实。

为什么这些人总是这么悲观,喜欢无事生非?为什么他们总要把爱情变成一件很纠结的事?

心理学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回避型依恋” 。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讲过一个故事。有个叫马克斯的演员,非常努力地争取加入一个喜剧团。但是等真的应聘成功后,马克斯却很快辞职了,他的辞职信上写着:“我不想加入任何一个会录用我的俱乐部!”意思是,我这么矬,你们还录用我,说明你们水平低,不值得我加入。德波顿认为,在爱情中,很多人也是类似的心态:爱情得到回报的可能性越渺茫,渴望爱情的欲望就越旺盛;可当爱情真的来了,他们又避之唯恐不及,颇有点“叶公好龙”之意。

你可能会觉得,这就是典型的心口不一嘛,一开始根本就没那么爱对方。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这里面有好几层推理,我们来还原一下:

1.如果你喜欢我,那你一定是被我的假象欺骗了,如果看到了真实的我,你肯定就不会喜欢我。

2.退一步说,你看到了真实的我,却还是喜欢,那就说明你的品位很差劲。这时,你也就不值得我喜欢了。

3.不管你喜不喜欢我,总之我们不适合在一起。

这个推论简直无懈可击,让人想起古龙小说里的胡铁花,只要他喜欢的姑娘一喜欢他,他就立马不喜欢这个姑娘了。英文里有个词专门形容这类人,叫Lithromantic,也就是“单向恋爱者”。在心理上,他们总是会回避别人的爱,甚至只喜欢爱别人,讨厌被人爱。那么,这种心态是怎样形成的?

在回答“爱从哪里来”“人为什么会感受到爱”以及“感受爱有哪些不同方式”时,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种假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该理论认为,我们对于爱的感知能力,与我们在婴儿时期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而所谓“回避型人格”,则是依恋理论下的一种人格分类,它是使我们无法建立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的罪魁祸首。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他有一句名言:“人类 从摇篮到坟墓,都会有依恋行为。” 鲍尔比发现,哪怕是不会说话的婴儿,也会对父母表达情感上的联系。比如说,小宝宝会黏人,会用哭泣、纠缠、尖叫等行为来表达不满,甚至会用拒绝喝奶的方式抗议父母回家太晚。而这种互动模式,跟成年人谈恋爱其实是很相似的。

这一观察,在1969年被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通过实验证实。该实验对“亲子依恋”进行量化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八个步骤:

1.母亲带儿童进入一个陌生房间;

2.母亲坐下来,儿童自由探索;

3.一个成年陌生人进入房间,先和母亲说话,再和儿童说话;

4.母亲离开房间;

5.母亲回来,和儿童打招呼并安慰儿童,陌生人离开;

6.母亲再次离开,留下儿童自己;

7.陌生人回来;

8.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通过分析和观察每个阶段的行为,安斯沃思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分为三类:

1.安全依恋(Secure)。 这类儿童占比约65%,他们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开心玩耍,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他们明显表现出苦恼。而当母亲回来时,儿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且能很快平静下来。

2.不安全依恋-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 这类儿童占比约21%,他们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也表现得很冷漠,或者不予理会,或者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和躲避的行为。这类儿童在接受陌生人的安慰时,与接受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3.不安全依恋-反抗型(Insecure-ambivalent)。 这类儿童占比约14%,他们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当母亲回来时,他们虽然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情绪,不能正常地继续玩游戏。

现在你想一想,以上三种类型,是不是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些“熊孩子”?有些好哄,有些难哄;有些易激动,有些反应迟钝;有些天真烂漫,有些少年老成;有些人前人后一个样,有些非得有父母壮胆才敢见人……其实,这些性格特征的不同,都是由依恋关系的类型差异决定的。

在此基础上,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辛西娅·哈赞(Cynthia Hazan)教授进一步证明,这种幼年的依恋经验会影响我们日后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方法。而后来的研究者发现,成年人的依恋类型,主要是在两个维度上有差异,分别是“忧虑被抛弃”和“回避亲密”。“忧虑被抛弃”程度高的人,虽然期望与对方交往,但是对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拒绝和欺骗;而“回避亲密”程度高的人,则是更追求独立自主,喜欢我行我素的生活,不愿意与他人发生依恋关系。

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可以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格:

1.安全型人格 ——既不忧虑被抛弃,又不回避亲密。 这种人在儿童时期,通常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安全依恋型”。他们很容易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而且能够安心地信赖与被信赖。既不会无缘无故地吃飞醋,又不会节外生枝地考验对方。在两性关系中,这种“安全型人格”,是最为理想和健康的。

2.痴迷型人格 ——高度忧虑被抛弃,但是不回避亲密。 他们很乐意与情侣有亲密关系,但总是担心对方并不愿意付出同样多的感情,所以就比较容易吃醋。好比林黛玉,不管贾宝玉如何赌咒发誓,都不能完全放心。跟这种人相处,一定要时刻小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触到了逆鳞。

3.疏离-回避型人格 ——不忧虑被抛弃,同时回避亲密关系。 这种人不怎么跟人来往,但也能自得其乐。和这种人日常打交道是比较轻松的,但是如果要谈恋爱,那你必须同样也是个自得其乐的人。

4.恐惧-回避型人格 ——既害怕被抛弃,又回避亲密关系。 这种人是最为纠结的,因为他们既渴望爱情,又忍受不了真实的恋爱关系,近也不行远也不行,所以就显得戏特别多。我们一般说的在爱情里特别“作”的那种人,基本上都有这样的心理问题。

而在情侣关系中,两个“安全型人格”在一起是最完美的,两个“疏离型人格”在一起也可以井水不犯河水,两个“痴迷型人格”在一起,能把日子过成你侬我侬的琼瑶剧。最可怕的情况是,一个“回避型人格”和一个“痴迷型人格”在一起。前者对亲密有恐惧,总想保持距离,而后者却总是担心被抛弃,穷追不舍,导致两人总是处于你追我赶的紧张状态。

当然,这并不是说如果你是回避型或痴迷型人格,就注定找不到真爱。事实上,依恋模式只是一个大致分类,很可能每个人身上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安全、痴迷和回避因素。更重要的是,依恋的感受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我们自身经历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者发现,哪怕是那些天性比较脆弱和敏感的婴儿,父母也可以通过更亲密、更多回应的照顾,来影响婴儿对于情感的反馈。也就是说,这个依恋模型可以被改变。对于成年人而言,更是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接纳和调整。比如说,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是怎样的人?2.我如何 对待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3.面对自己心爱的人,我是否会有一些不自觉的心理障碍?

如果有,除了自我调节之外,你还可以坦诚地和伴侣交流,或者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毕竟,只要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愿意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总的原则是:痴迷型的人,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回避型的人,要学会对伴侣负责。

TIPS:

小学问:爱情中之所以有各种“作”,往往都是痴迷型和回避型人格在作祟。认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而不至于陷入相互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