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无果禅师在寺中修行十年,却一无所得。于是,他便决定出外游学,以期佛法精进。
无果禅师走遍名山大川,见了无数得道高僧,终于有所精进,然而依然达不到无物无我之境,未免内心有些焦躁。
这一日,行脚当中,禅师得知当地有一位颇有名望的年长居士,便急忙去拜见,以期有所收益。
那居士见了禅师,便问他从哪里来,已经到了什么境界。禅师谦虚有礼,报了来处,之后说于佛法虽有所悟,但总觉境界不到,所以来见居士,希望能有所指点。
居士听了禅师的话,以为禅师佛法不精,不禁有些轻视。他开口说道:“我早已得道,已入无物无我之境。不信你看我这住处,虽然华丽,但我内心宁静。你要多加努力,才能得道。”
禅师谦虚说道:“我自觉法力不够,不敢享乐,生怕堕入魔道,荒废了修行。”
那居士呵呵一笑,说道:“万事在心不在物,似我内心如止水,自然可享受荣华。且身处荣华而获得内心安宁,本身就是一种修炼。你的道法不对,自然无所成。”
禅师深以为是,称谢离开。然而,他却发现,这一番交谈乱了他的心,从此再无宁静,不知该如何修为好了。后来无果禅师遇到一位得道高僧,便将那居士的话去请教,高僧听后大怒。呵斥道:“荣华处自然可以修行,但你那居士,到底想要的是荣华还是修行?”
这一句,震得无果禅师愕然无语,继而恍然大悟。
原来,那居士本与法道无关,不过借法道来掩盖享受之心罢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凡事不可轻言轻信,要懂得对比和发现。如果只相信一家之言,并将之奉为圭臬,那么离被骗也就不远了。那时候,善良的尊者也会变成恶徒的帮凶,而且,越是善良、忠厚的尊者,给恶徒的帮助会越大。因为他把他的那份真诚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同时,虔诚的佛徒也会堕入魔道,且越是乐于轻信的,就堕入越深。
这世上没有统一不变的道理,也少有能应对一切的理念。想要变得更加聪慧,就要懂得比较,从更多的渠道了解信息,加以整理和比较,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否则,自当后悔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