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在现今科技高度发达、物质极其丰富的社会的人们来说,古老的中医理论和方法几乎淡出视野。然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崇尚和回归,传统的中医学,尤其是中医的饮食养生理论再一次焕发出它不可掩盖的光芒。人们对食物的关注,也从亘古蛮荒、茹毛饮血时代的果腹充饥,上升到当下既追求食物的色、香、味、美,更注重食之有益。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大家都知道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淮南子·修务训》上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知避就,就是懂得百草的基本性能及有毒无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因此,很多学者也把这看作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思想——“药食同源”的最早缘起。自燧人氏之后,人类学会了用火,开始进入熟食时代,烹调加工技术逐渐发展起来,食物与药物开始有了分化。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它创立了食物五味的概念、与五脏相关的理论、食物五类的划分原则以及药食配制的原则与禁忌。《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味,这里主要指食物。食物也和药物一样,具有辛、酸、甘、苦、咸五味,它们与五脏有着相应的关系。也就是说,五谷(麦、黍、稷、稻、豆)与五畜(鸡、羊、牛、马、彘)均有其性味特点,分别与五脏功能相关,比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味酸……其畜鸡,其谷麦。”中医理论认为,相应性味的畜谷对脏腑具有促进和维护作用。
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五味合于五脏,也就可能损伤、损害五脏。《素问·五脏生成篇》具体论述了“五味之所伤”:“多食咸,则脉凝涩而变色”(伤心);“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伤肺);“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伤肝);“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伤脾);“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伤肾)。由于五脏与五味的相应,又可以通过五味之间的生克制化来治疗调整病态,所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等。而五味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所谓“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运用时当扬长避短,以免贻害。《黄帝内经》还特别提到,治病要“调食和药”,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在《黄帝内经》诞生的时代,帝王宫廷中也出现了文字记载最早的医官——“食医”,《周礼·天官志》明确规定了食医的职责是调配帝王的“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可见,食医既是掌管食物的医官,也要懂得运用具有预防治疗作用的膳食为帝王调摄健康。从《周礼》强调的“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可知药与食结合是当时治病养生的重要流派。《礼记》中提到的药食调配的四时运用原则,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是对“药食同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记载了一些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物品。《山海经》中则有一些更加详尽的描述,比如“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梨,其叶状如荻而赤华,可以已疽”;“幼鸟,其状如凫,赤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这些描述说明当时将膳食用于预防保健、改善体质已取得了很多实际经验。
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共载药365种,依药物功用和使用目的,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可见,《神农本草经》所列的上品药材既是药物又是食物。而汉代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其中很多方剂,比如白虎汤用粳米、百合鸡子黄汤用鸡蛋、黄芪建中汤用饴糖等,都是药食同用的范例。
生于晋唐时代的药王孙思邈,针对当时炼丹流弊的危害,力主食养。在他所著《千金要方》第二十六卷中专门论述食养食治,共涉及食治原料162种。他创制了很多食治名方,提出了很多食养食治原则,认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药能怡神养性以资四气”,“君父有病,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集药学之大成的明代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几乎记载了所有人们作为食物的谷肉瓜果蔬菜种类,并列举了它们的功能作用。同时,也论述了其他多种本草的养生食用功能。
综上所述,所谓的“药食同源”,即传统中医的饮食养生理念中,食物不仅有提供能量、提供营养的作用,而且对维持身体健康,调整身体状态,纠正机体非正常情况,有着重要而复杂的作用。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与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药物和食物,没有截然的界限,因此,只有合理饮食,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话说饮食调理
前面提到合理饮食才是养生之道,那么如何调理饮食,使之助益养生呢?饮食调理在中国养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悠久的历史。唐代孙思邈不仅在《千金要方》中设有《食治》一卷,记载了不少用于治病的食物,而且特别强调“夫为医者,当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瘥,然后命药”。历代均有不少爱好养生者乐于此道,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独特养生原则和非常实用的食物调理方法。
调和五味。中医把所有的食物概括为辛、苦、甘、酸、咸五种味道,并相应地分析了各种性味食物对人体所起的不同作用。饮食调理养生法就是要人们充分考虑到食物的上述特性,谨慎地调节自己的饮食,既要使食物适合个人的口味,又要保存其性味,使食物中的营养能够被身体充分吸收和利用,以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注,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的养生目的。
三因施膳。所谓“三因施膳”,就是指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灵活采取相应的饮食调理措施。(这部分内容将在后面章节中详述)
饮食有节。所谓“节”,就是指“节制”与“节度”,它要求饮食的时间有规律,饮食的种类要合理搭配,饮食量要严格控制。《素问·生气通天论》告诫人们:“高粱之变,足生大丁。”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其作《类经》中这样解释:“高粱即膏粱,肥甘也。足,多也。厚味太过,蓄而为热,其变多生大疔。”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就是多食久食膏粱厚味,也就是肥腻肉食,就会导致邪热内积,火毒炽盛,必然诱发痈疽疔疮之类的疾病。那么是肥腻肉食不好吗?当然不能这样以偏概全,但是,不加以节制地摄取,势必导致疾患的发生。
食无偏嗜。《生气通天论》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比如,有的人特别爱吃甜,特别是糖。而糖易使人发胖,导致衰老加快,也易引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正如《内经》中所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转为消渴。”因此,合理的膳食必须是荤素搭配合理,各种营养成分兼备,这样才可能使饮食起到养生而不害生的作用。
少吃增寿。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一书明确阐述了饮食数量与养生长寿之间的必然联系,大胆地提出了“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的观点。至于食量究竟控制在什么程度最为适宜,明代御医龚廷贤认为应该是“食唯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寿世保元》)最为恰当。
清淡增寿。唐代百岁道士轩辕集在回答唐武宗李炎关于长寿秘诀问题时,曾特别强调“薄滋味”。所谓“薄滋味”,一方面是指饮食不宜过咸,《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薄滋味”另一层涵义是主张以素食为主。元代养生家朱丹溪对素食更是推崇备至,专门著有《茹淡论》一书论述素食的好处。
饮食禁忌。元末明初的百岁养生家贾铭在《饮食须知》中提出“饮食藉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丛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的饮食禁忌原则。
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在古代,药又被称作“毒”,这里的“毒”指的是药物的偏性,如寒热温凉、酸苦辛咸等,使用得好当然能治病,但若把握不好,反倒招灾引祸。所以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古代许多医学家都提倡“祛邪用药,补养用食”。食补就是通过调整平常饮食种类和方式等,以求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五谷杂粮、大米白面,这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无数食品里遴选出的性味最平和而营养最丰富的“良药”,它治的正是人类如何生存这个大“病”。由于食物良好的食养、食疗效果及性、味、归经之分,所以,古代医家经常把食物的功用与药物等同。例如,牛肉作为食品能补脾胃,益气血,古代医家就把牛肉的功效与中药黄芪划上等号。《韩氏医通》称:“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羊肉甘温,益气补虚,名医李东垣认为:“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将羊肉之功与人参并列;《五杂俎》云:“海参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曰海参”;民间俗称鹌鹑为“动物人参”,并将乌骨鸡的功效比作党参等。采用日常食品养生、保健,既避免了药物的偏性,又使身体强健,寿命亨长。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孟诜一生活了92岁。他从年轻时就喜好医药,后来更精研食疗与养生术,他曾对人说:“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他搜集了241种兼具医疗作用与营养价值的食品,编成了我国第一部食疗学的专著《食疗本草》。书中囊括了日常生活中的米谷瓜果、山珍野蔬、畜肉禽蛋、鱼虾海产,可谓品种齐全。
食补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补养虚衰之体,二是补充人体缺乏的某些营养成分,达到祛病延年,养生益寿的目的。作为食补、食疗的饭菜、果品、肉食等,不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等成分,食用后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要求,还含有能够直接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能提高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所以是“固本之道”。食补作用和缓,既可保护胃气,一般又没有副作用,不需要懂得太多的医学知识,容易掌握;另外服食方法多样,炖、煮、蒸和煲汤,任凭自己的口味,在进行滋补调养的同时,还可享受美味佳肴。因而食补深受人们的喜爱,“药补不如食补”的名言也被历代传诵。
然而,食补也具有局限性,谷肉果菜等食物本来就是我们一日三餐常吃之品,补益力缓,虽也有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但其偏性要弱得多,对于有明显虚弱症状或有疾病的人,如要进补,还得用力峻、效专的药补,否则难以奏效。当然药补的难度大,需要辨证施治,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补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作用较强,食补营养价值较高。故药补和食补各有特点和功效,可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因此,笼统地说“药补不如食补”也有其片面性。药食应当相互配合,食借药威,药助食性,相得益彰,这样补益功效才会更强。
需要提示的是,在进行食补的时候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适应个人特点
由于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形体差异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的不同,对膳食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进行食补不能千篇一律。同样的食物对一些人可能效果显著,而对另一些人可能适得其反。例如,牛奶对大多数人是理想的营养食品,但少数人因体内缺少乳糖酶,食后就会出现不适及腹泻;食用同量的桂圆肉,有人食后能安眠,有人则上火失眠;蜂蜜虽然滋补,但患有湿疹、疥癣的湿热偏重之人食之,反会使病情加剧,难以痊愈。体虚之人进行食补时,要注意区别阳虚还是阴虚,阳虚宜多选用羊肉、狗肉等进补,而阴虚则宜食龟肉、鳖肉、蛤蜊肉等滋阴食品。
不过,现代都市人的体质却不能以寒热、虚实简单划分,有的人从表现看两种体质兼而有之:体形较胖容易上火,但是吃点生冷的东西就拉肚子;还有的人体形偏瘦明显脾胃虚弱,但又十分火大。这主要是现代都市人,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导致体质的多样化,但是每个人的体质都会表现出主要症状,食补时应以主要症状作为依据。
2.根据所患疾病的性质、症状表现选食
按照中医理论,食疗过程中应遵循寒者温之、热者凉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比如说,属“寒凉”性的病症,就应当选择“温热”性的食物去调整它,否则就会雪上加霜;“温热”性的病症,适宜选用“寒凉”性的食物去平衡它,否则就会火上浇油。再如有胃病的人,一般来说不宜喝绿茶,因为从中医角度讲,绿茶性寒,对胃寒、胃溃疡者不利。而红茶属于发酵茶类,茶多酚含量较低,刺激性弱,有暖胃益脾的作用,所以脾胃虚寒的胃肠疾病患者最好饮用红茶,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饮用甘温的红茶是最适宜的。
3.注意饮食的性味
食物的性,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食物的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一般寒凉食物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适合于春夏季节或患温热性疾病的人食用,如谷物、绿豆、赤小豆、梨、橙子、豆腐等;而温热食物则有温中、补虚、祛寒的作用,适合于秋冬季节或患虚寒性疾病的人食用,如韭菜、羊肉、龙眼肉、黄鳝等。
不同味的食品也有不同作用。辛能宣散滋润、疏通血脉、运行气血、强壮筋骨、增强机体抵抗力,常用食品有葱、姜、蒜、胡椒、花椒以及各种酒类等;甘能补益和中、缓急止痛,常用食品有大枣、糯米、龙眼、苹果、荸荠、甘蔗、蜂蜜、白糖等;酸有收敛固涩作用,与甘味配合能滋阴润燥,常用食品有食醋等;苦能泄火燥湿坚阴,与甘味配合有清热利尿、祛湿解毒的作用,如苦瓜、茶叶等;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如海产品、猪心、龟肉等。
4.因时因地灵活选食
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的不断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中医学认为饮食顺应四时变化,能保养体内阴阳气血,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春季气候温暖,阳气生发,宜饮食清淡,可多吃些荠菜粥等菜粥;夏季气候炎热,多雨湿重,宜食甘凉之物,如绿豆汤、荷叶粥、薄荷汤、西瓜、冬瓜等;秋季气候转凉干燥,宜食温润的食品,如山药、百合、莲子等;冬季寒冷,食品宜温热,可食八宝饭、涮羊肉、桂圆枣粥等温补机体精气。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各异,北方多寒,南方多火,西部多燥,东部多湿,这种地理状况也影响人们的饮食健康。比如,东南水乡湿润之地,宜多吃清淡利湿之物,如冬瓜、赤小豆、瓠子;西部干燥地域,可常吃养阴生津的新鲜蔬菜瓜果。再以蜂蜜为例,在北方多食有延年益寿之功,而在南方,却不适合长期食用。因为蜂蜜虽好,但滋腻生湿,正如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所言:“西北高燥,食之有益;东南卑湿,多食则害。”
话说药食两用
作为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是“药食同源”的最早缘起,它反映了原始人类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区分可食物来维持自己生活需求的过程,通过试用、口尝,然后相互分享经验,累积数代人的实践和智慧,人类渐渐认识了自然界的植物,并且根据它们的特点来加以利用。有些味道不好,或者不适合日常食用的,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可口营养无明显偏性、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就称为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就被称为“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甜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
中药与食物的共同点是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它们的不同点是,中药的治疗药效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劲大”,用药正确时,效果突出,而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疗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
但不可忽视的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却天天都离不了。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地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并不亚于中药的作用。因此正确合理地调配饮食,持之以恒,会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学会药食两用,呵护美好人生
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而吃与人的关系最密切。所谓“病从口入”,不仅涉及饮食的卫生,还包含有如何吃,吃什么的问题。像许多民谚提到的“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鱼生火,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平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都说的是饮食与养生、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而通过我们前面的论述,大家已经知道,食物中有很多是药食两用,说它是食物也可,说它是药物也没错。2002年2月,国家下发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其中涉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共87种。这些物品,常被人们作为食物食用,又兼具很高的药用价值。作为一个关注自身健康的普通人,如果你能粗略地掌握它们的功能,并加以运用,相信这些原本有着峻烈外衣的药食两用之品,会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只要搭配得当,就会像润物的春雨一样给人的身心无穷的能量和营养,滋养我们的身体。
真的会是这样吗?当然可以。因为最了解你身体的人是你自己,最知道你病痛感受的人也是你自己,如果你能对药食两用之品用心加以精研,那你真的可以做自己的保健医生,而省去很多求医问药的辛苦。这里不妨举几个例子: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辙,历史上有名的“三苏”之一,年少时身体十分虚弱且疾病不断,不是恶心、呕吐、拉肚子,就是感冒、发烧、咳嗽。虽三天两头服药,却疗效甚微。在其30刚刚出头时,旧疾未愈,又添新恙,只觉整天心慌、气短、头晕,到处求医诊治,身体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苏辙心想:求人不如求己。于是干脆找来医书,开始自学。他聪明过人,又勤学好问,没费太多功夫,便对《神农本草经》中数百种中草药的性味、功用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了。其中,他发现茯苓这味药药性十分平和,“久服可安魂养神延年”,正好对自己的病症。于是,他买回一些茯苓,坚持天天服用。果然不出一年,以前那些十分难缠的痼疾都神奇般地消失了,身体更是一天强于一天。后来他还把这段经历写进自己的文章里,并推荐人们用茯苓祛病延年。
下面的这个例子说的是九世班禅的故事。抗日战争前夕,九世班禅曾在杭州宣扬佛法,在灵隐寺主持盛大法会。班禅因吃不惯当地斋菜,患了肠炎,拉肚子。地方当局举荐西医替他治疗,孰料“打针治疗后反而呕泻加甚”。恰逢沪上名医陈存仁与丁福保等同游西湖,顺道谒见班禅,并为他开出了疗疾的药方。谁知班禅坚持不再服药,陈存仁想了半天,想出一个法子,就是让班禅只喝大枣汤,班禅欣然从之。因为多日未进饮食,班禅深觉枣汤味香气馥,连服数盅后便呼呼入睡,两日后呕泻全止。班禅大喜,赠与陈存仁几方哈达和数卷佛经。
说完名人的例子,再说说我们身边普通人的例子。新生儿湿疹恐怕是每位新手妈妈都遭遇过的事,这个药膏,那个药水的有时候抹了也不顶事,还要担心宝宝会不会受药物中激素的影响。如果你略知药性,去药店买上一点儿金银花,煎汤煮水给宝宝洗澡,恐怕几天之后,又红又痒的湿疹就没了。不仅如此,酷暑时节,给宝宝喝点儿金银花露,也能清热解暑,防治痢疾。
初春时节,有很多老年人喜欢挖一种叫做婆婆丁的野菜,说是煮粥凉拌能败火,这种野菜的药名叫做蒲公英,虽然不名贵,却是至贱而有大功,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特效药物。常吃还能维持正常视力,防治角膜炎、眼结膜干燥、夜盲症,并能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到了夏天,人们采集草丛里的马齿苋,取其嫩茎叶,焯水凉拌,或是炒熟食用,或用来煲汤,既可清润肺燥,有益脾胃,又具清香甘醇之味。而这貌似普通的马齿苋,可是明代宫廷的长寿菜,也是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的良药。将新鲜马齿苋捣敷,或单用干马齿苋研末调敷,治疗急性或慢性肌肤感染,或久不愈合者,包括顽固的慢性下肢溃疡,即民间所说的“老烂腿”,都算得上是“简、效、廉”的好方法。要是哪家的小孩得了痱子,把马齿苋捣烂敷上去,效果立竿见影。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药食两用,实在有太多的奥妙可寻,它于平淡处见神奇,看似普通,却能在关键时刻显出它的不凡。它们通常并不名贵,甚至道边山野信手拈来,但这并不影响它治病救人的疗效。它治病的机理虽然复杂,但施用起来却是简便易行。用之疗疾,效速愈佳;用之养生,持久而和缓。
当你把精力投入到投资、炒股,想着法儿地让钞票增值时,不妨在案头也放上这样一本小书,每天在你拥挤的时间表里抽出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点点儿时间,看一则药食两用的文章,然后存储在你的记忆中,哪怕只有个印象也好。待到需要的时候,它就像火花一样,从你的头脑中迸射出来。它既装点了你的食谱,又呵护了你的身体,让你有精力和体力去实现诸多的人生梦想。
当我们感慨抗生素的泛滥,合成药的屡试不效,何不学着用天然的药物兼食物来卫护我们的身体,做自己的保健医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