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全文在线阅读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雕刻、搬运和竖立

关灯直达底部

复活节岛民到底是如何在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完成雕刻、搬运和竖立石像等任务的?因为没有欧洲人亲眼见过,也无相关文字记录,所以我们无从了解真相。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猜测:岛民的口头历史(特别是关于如何竖立石像)、遍布于采石场处于各个完工阶段的石像,以及近期各种运输方式的科学试验。

在拉诺拉拉库采石场,我们可以看到面目尚不清晰的石像半成品,四围是约两英尺宽的狭窄刻槽,工匠们用的玄武岩石镐也在采石场上。最多的半成品莫过于初具雏形的石像,面孔向前,后背仍与长长的山壁相连。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头、鼻子和耳朵雕刻出来,然后是手臂、手掌和束带。当石像背部与山壁的相连处被凿开后,大功算是告成,可以准备运输出去。整装待发处于运输阶段的石像此时还没有眼窝,要等它被运到阿胡处,竖立起来后才会被雕刻出来。1979年,索尼亚·郝阿和瑟基欧·拉普·郝阿在一座阿胡附近挖掘到一只由白珊瑚和红火山灰烬制成的眼睛。其后,类似的眼睛碎片又相继被发现。如果将眼睛安装到石像身上,它看上去一定会熠熠生辉、威风凛凛。由于这种眼睛挖掘到的不多,可见当初制作时数量就不大,平日由祭司保管,只有在庆典时才拿出来嵌进眼眶。

从采石场搬运石像的道路现在仍可辨别,为避免上山下山时浪费力气,这几条路都是按照等高线修建的。最长的一条从拉诺拉拉库一直通到西海岸的阿胡,长约9英里。尽管搬运如此巨大的石像在我们看来犹如天方夜谭,但是无独有偶,许多其他史前时代的人类也曾搬运过巨石,例如英国的巨石柱群、埃及的金字塔、墨西哥的特奥蒂瓦坎、印加和奥梅克等,我们可以从中推寻出一些方法。现代学者曾通过亲身搬运石像来测试关于复活节岛石像运输的各种理论,发起人托尔·海耶达尔的理论可能有误,因为他在搬运途中损坏了用来测试的石像。其后做试验的科学家们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把石像竖起来拖着走,有的则放平了再拖,有的用木橇,有的不用木橇,有的将滚轮上油,有的不上油,还有人在滚轮中间加上固定的横杠。在我看来,最具说服力的是乔·安妮·冯·提尔伯格的观点:复活节岛民可能将舟梯改装后用来搬运石像。这种舟梯在波利尼西亚群岛通常被用于运输沉重的木材,他们在森林里将树木砍伐下来,捆绑成独木舟的形状,然后将其拖到海边。“舟梯”由两根平行的木轨组成,当中是许多固定的木头横杆。我曾在新几内亚地区见过这种舟梯,长至一英里多,可从坡林延伸到百英尺外的海岸;岛民们在森林里将巨树砍倒、掏空,用于制造独木舟。我们知道夏威夷人用舟梯运输的独木舟最重的和复活节岛普通的摩艾差不多,所以这种观点看上去比较合乎情理。

乔·安妮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找现代的复活节岛民制造了一架舟梯,然后把石像平放在木橇上,再用绳索将木橇拖拉到舟梯上。她发现50到70个人每天工作五个小时,每次用力拖拉让木橇前进5码,这样只需一个星期就可以把平均大小为12吨重的石像搬运到9英里外。乔·安妮和复活节岛民们发现运输的关键在于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划独木舟那样。以此类推,搬运像帕罗这般巨大的石像可能需要一组500人的团队,这对有一二千人口的复活节岛部落来说绝非难事。

岛民们向托尔·海耶达尔阐述了自己的祖先是如何将石像竖立在阿胡之上。他们对那些从不肯屈尊请教的考古学家深感愤怒,于是不用起重机便竖立起一尊石像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之后不少科学家都纷纷作过相关试验,例如威廉姆·穆罗埃、乔·安妮·冯·提尔伯格和克劳迪奥·克里斯提奥等人,越来越多的信息慢慢浮出水面。原来岛民们先在广场和平台前方修建了一条徐徐上升的石头坡道,然后将石像平放,石像底在前,慢慢往上拖拉,一旦底部抵达平台,他们就用木头将头部撑高一二英寸,然后在下面塞石头,一点一点把石像竖立起来。那些修建坡道所用的石头最后还可被用做阿胡的侧翼。普卡奥大概是在竖立石像的同时被戴到头顶上去的。

在整个过程中,最危险之处在于石像由倾斜转为直立时很可能因矫正过度而倒向另外一边,为了降低风险,岛民们会将石像与平台之间的角度稍微小于直角(比如87度,而非90度),这样石像略有些前倾地立在平台上,不会有向后倒的危险。随后岛民们通过在石像底部调整石块,小心谨慎地将石像完全垂直竖立。但是在这个最后阶段,悲剧还是有可能发生,就像岛民试图在阿胡汉伽特坦加上竖立一尊比帕罗还高大的石像时,惨遭失败。

搭建石像和平台这样的大工程,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给工匠和搬运工。大约要喂20个工匠一个月,另外可能还要提供粮食作为薪酬。搬运和竖立石像需要50到500人不等,也要供他们吃喝。由于他们做的是强度极大的体力活,因此胃口比常人要大。除此之外,拥有阿胡的部落必定会有一场盛宴庆典,运输过程中途经他人领地,免不了又是吃吃喝喝。最早考古学家以工作量和燃烧的卡路里来计算粮食消耗量,但是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石像只是整项工程的极小部分,而阿胡平台的重量是石像的20倍,所有修建平台所需的石头全部需要运进来。乔·安妮·冯·提尔伯格的丈夫简是一位建筑师,主要负责在洛杉矶建造现代化高楼时计算从中需要多少台起重机与升降机。他们夫妇对复活节岛上的工程做了初步计算后认为,按照阿胡和摩艾的数量与体积,在建造之风最鼎盛的300多年间,粮食需求量比复活节岛总人口的需求量要再多出25%。这一计算解释了克利斯·史蒂文森所提出的在兴盛发达的300年间,复活节岛通过采用内陆高地耕作,来收获更多的粮食。

然而,我们还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石像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粮食,还需要许多又粗又长的绳索(由坚韧的树皮制成)才能让50到500个人拖拉重达10吨到90吨不等的石像;此外,还要很多粗壮的大树被做成木橇、舟梯和横杆。但是当罗泽维恩等欧洲人陆续造访复活节岛时,岛上根本看不到多少树,零星几棵又小又矮,最多不超过10英尺高。在波利尼西亚群岛中,复活节岛可算是不毛之地,那么那些用来做绳索和木材的树木到底上哪儿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