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是维京人在北大西洋最偏远的一个殖民地,仅仅昙花一现,但故事本身非常地吸引人。这可以算是欧洲人第一次在美洲建立殖民地,比哥伦布早了500年,它是许多探险小说钟爱的题材。对本书而言,文兰探险所带来的最重要教训在于其失败的原因。
维京人从挪威出发,在北大西洋航行数千英里,最终抵达北美洲的东北海岸,由于维京船只无法直航到北美去,因此所有前往北美方向的船只都是从北大西洋最西边的殖民地格陵兰起航,不过即便如此,按照维京人的航海标准还是觉得相当遥远。从维京人在纽芬兰的大本营到格陵兰直航距离将近1000英里,但由于维京人航海技术尚不成熟,出于安全考虑,他们顺着海岸线走,所以实际上有2000英里,航行时间为六星期。另外因为只有夏季适合航行,所以去掉从格陵兰到文兰来回海上所花费的时间外,留在文兰用以探险的时间所剩无几。因此维京人在纽芬兰建立了一个用于过冬的据点,以便来年夏天大干一番。
据说文兰探险旅程是由格陵兰的红发埃里克的两个儿子、女儿和女婿组织的(红发埃里克本人曾于公元984年发现了格陵兰岛)。他们此行的动机是探测那里的土地,看看有什么物产,是否适合定居。根据传说所述,他们还带了牲畜一起漂洋过海,由此看来,如果环境适合,他们有长期殖民的打算。后来,当维京人的殖民泡沫粉碎后,他们仍不断造访北美长达300年之久,主要是为了获得木材(这在格陵兰总是属于短缺物资),也可能是为了开采铁矿和铸铁(铸铁需要大量的木头以制成木炭,而木炭在格陵兰也很紧张)。
关于维京人试图殖民北美这一事件,我们有两方面的资料来源:文字记录和考古挖掘的证据。其中文字记录主要包括两个流传了好几个世纪的传说,描述维京人在文兰的发现与探险,传说最后由冰岛人在13世纪用文字记录下来。由于没有其他的证据佐证,学者们认为这些不过是虚构的故事,并认为维京人从没有到过新大陆。直到1961年,考古学家们在纽芬兰发现维京人的遗址,上述结论才被推翻,而关于文兰的传说也被认定为描述北美最早的记录,尽管在故事细节上还存在着一些分歧。这些传说出现在两份不同的手稿中,一份叫《格陵兰的传说》,还有一份叫《红发埃里克的传说》,传说的大部分情节相同,但很多细节有差异。根据故事,维京人从格陵兰到文兰的航行一共进行了五次,前后不到十年时间,每次航行都只有一艘船,除了最后一次用两至三艘。
这两个文兰传说不但简要叙述了维京人在北美造访过的主要地方,还给出了下面这些地方的挪威名字:黑卢兰、马克兰、文兰、雷夫斯布地、斯特澳姆约德和霍普。经过学者们的努力,这些名字所表达的意义最终被发现(例如“此地(马克兰)平坦,森林茂密,丘陵徐徐地伸向大海,他们路过众多拥有白沙的海滩……这片土地因此被命名为‘马克兰’,意为林地”)。现在我们知道黑卢兰显然就是加拿大北极地区巴芬岛的东海岸,而马克兰则是巴芬岛南边的拉布拉多海岸。巴芬岛和拉布拉多海岸都位于格陵兰的西面,狭窄的戴维斯海峡将格陵兰与北美洲一分为二。维京人为了尽最大可能地探访那些未知的土地,因此并不直接穿过北大西洋前往纽芬兰,而是越过戴维斯海峡,到达巴芬岛,然后顺着海岸线一路南行。传说中提及的其他地名被证实为加拿大南部拉布拉多海岸地区,能完全确定的是纽芬兰,其他可能是圣劳伦斯湾、新不伦斯维克和新斯科舍(文兰就在此地),以及部分新英格兰海岸。新大陆的维京人为了寻找更多的宝地四处探险,就像当初在格陵兰的两个峡湾间发现了一片丰美的牧地。
关于维京人在新大陆的经历,还有考古学的资料可供分析。尽管考古学家们做了大量的搜寻工作,目前只有一个维京人的据点被辨认并挖掘出来,该遗址位于纽芬兰西北岸的兰塞奥兹草原。通过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考古学家们推断这一据点建立于公元1000年左右,与传说中红发埃里克的子女们所领导的文兰探险的时间相吻合。兰塞奥兹草原被认为是传说里的雷夫斯布地,那里有八栋建筑被保留至今,其中包括三所住房,最多可容纳80余人;有一个铁匠铺,岛民们在此炼铁、打制造船用的铁钉;还有一个木匠房和几处修船的场所,但没有农舍和农具。
据传说所述,雷夫斯布地不过是维京人过冬以方便来年夏天探险的落脚点,他们随后在文兰发现了有用的资源。考古学家们在兰塞奥兹草原的考古点挖掘出两个并非产自纽芬兰的野生胡桃,这一个细小但重要的发现证实了传说里的情节。在公元1000年前后气候温和的几百年中,离纽芬兰最近的胡桃树产地位于圣劳伦斯河谷的南部,这一地区也接近传说所描述的野葡萄生长地。可能因为这些葡萄,所以维京人将文兰地区命名为“酒乡”。
在传说中,文兰富含格陵兰所欠缺的资源。文兰最大的优势在于相对温和的气候,纬度较低,夏日生长季比格陵兰长,青草茂盛,还有冬季和暖,这一切使得整个冬天牛群都可在室外放养,维京人因此不必在夏季忙着准备冬天喂牛的干草。文兰森林茂盛,木材丰富,纽芬兰还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鱼类资源,当地产的三文鱼比格陵兰的还要肥美,野生动物的种类也数不胜数,有鹿、驯鹿和在此繁殖的鸟类与它们的蛋。
尽管维京人将宝贵的木材、葡萄和动物毛皮运回格陵兰,但航海最后还是终止,他们在兰塞奥兹草原的据点也被遗弃。考古学家们在兰塞奥兹草原的挖掘成果令人兴奋,并证实了维京人确实比哥伦布更早到达新大陆。但是,这一挖掘成果也让人失望,因为维京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除了一些可能被他们丢弃或遗失的小玩意,像99根断掉的铁钉、一根完整的铁钉、一枚铜针、一粒磨石、一个纺锤、一粒玻璃珠和一枚织针。由此证明,他们并不是仓促离开,而是经过长期的计划,把所有工具和有价值的东西都带回格陵兰。今日,我们知道北美是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发现的最大也是最具价值的土地,即使他们只接触了很小一片地方,但足以深深地吸引他们。那么维京人为何要放弃文兰这块富饶的土地呢?
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当地大量的印第安人对维京人心怀敌意,两个群体之间无法建立友好的关系。据传说所述,维京人第一次与印第安人碰面时,对方有9人,维京人杀了其中8个,还有一人逃脱了。这可不是建立友谊的好开端,果然,一大群印第安人随后划着小船,向维京人纷纷放箭,并射死维京人的首领,红发埃里克的儿子索瓦德。索瓦德临死前,一把拔出箭感叹道:“我们发现了一片富饶的土地,可惜无福享受。”
下一支登陆北美的维京人曾与当地的印第安人建立了贸易关系(维京人用衣服和牛奶与印第安人换取动物毛皮),但由于有一个印第安人为了偷武器被维京人所杀,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在交战中许多印第安人被杀,维京人清楚更大的麻烦等着他们。如《红发埃里克的传说》的佚名作者所言,“维京人随即意识到,虽然这片土地能带给他们一切,但也会让他们生活在当地土著持久的威胁与攻击之下,因此他们准备回到自己的故土格陵兰。”
自从格陵兰的维京人将文兰留给印第安人以后,仍时不时去印第安人较少的拉布拉多海岸偏北处,在那里砍伐树木,开采铁矿;其证据是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印第安的考古遗址发现了一些如熔铸的铜铁和山羊毛织成的毛线等明显带有维京人印识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在拉布拉多南边数百英里外缅因海岸的印第安遗址发现了一枚挪威的银币,这枚银币大约造于1065年至1080年,正值“沉默的奥拉夫”国王2统治时期。印第安人将其当中穿孔,用来做饰物。这个缅因遗址是个大型的贸易村落,考古学家们挖掘出许多来自拉布拉多、新斯科舍、新英格兰和宾夕法尼亚等地的石头和工具。这枚银币可能是维京人造访拉布拉多时遗失的或用于贸易交换,后来经印第安人的贸易网络来到缅因。
关于维京人持续不断地造访拉布拉多的记录在冰岛1347年的编年史中也能找到,一艘载着18个人的格陵兰海船从马克兰返乡途中被海风吹离航道,最终到达冰岛。该编年史只是简述了一下事件,好似太过平常,不值得浪费篇章,“今年的新闻是每年夏天都造访马克兰的船只有一艘中途抛锚,索伦·凯迪斯多德将一大壶奶倒在她的农场,比约尼·波拉森死了一头羊。这就是今年所有的新闻,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总之,文兰殖民地的失败是因为格陵兰殖民地本身太小,缺乏木材和铁矿,远离欧洲与文兰,没有多少可以远航的船只,没有财力组建庞大的探险船队。驾驶着一两艘船来文兰的格陵兰岛民与人数众多的新斯科舍和圣劳伦斯湾被激怒的印第安人们相比人数悬殊太大,没有任何优势。公元1000年,格陵兰殖民地可能只有500人,因此兰塞据点的80个维京人意味着格陵兰精锐人力的巨大不足。最后欧洲殖民者于16世纪又返回北美,试图侵略这块土地,他们来自欧洲最富有、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年派遣的舰队也比中世纪维京人的船只大得多,武器装备充足。但当第一批英国和法国殖民者登上马萨诸塞、弗吉尼亚和加拿大时,头一年就因饥饿和疾病死了将近一半人。所以对于只有500人的格陵兰,又远离贫穷的宗主国挪威,无法征服北美就不足为奇了。
于本书而言,文兰殖民地存在不到十年便夭折所带来的重要意义在于它部分预言了450年后格陵兰殖民地的崩溃。维京人在格陵兰的殖民时间长过文兰是因为格陵兰离挪威更近,殖民初期也没有遇上满怀敌意的土著。文兰面临的两大问题,即地理位置偏远和与当地土著关系紧张,格陵兰也同样有,只是没那么严重。如果没有印第安人,格陵兰人可能会克服生态问题,发展壮大,而文兰维京人也会生存下来。这样一来,文兰的人口便会急剧增长,1000年后维京人将遍布整个北美,我这个21世纪的美国人也可能会用类似于现代冰岛或法罗语的古挪威语写这本书,而不是英语。
————————————————————
注 释:
1.什一税,欧洲基督教会利用《圣经》中有农牧产品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向民众征收的一种宗教捐税。——译者
2.奥拉夫三世,1066—1093年在位。——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