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全文在线阅读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矿产公司间的差异

关灯直达底部

上述对金属矿产公司的描述,可能会带给人错误的印象,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的矿产公司都是如此。事实并非这样,也有一些金属矿产公司或其他矿产公司在环保方面做得比较好。如果我们能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就可以从中获得不少经验。下文我将简要讨论六个例子,其中包括煤矿开采、蒙大拿埃纳康达铜业公司现状、蒙大拿的铂钯矿、新近开展的矿物开采与可持续发展项目,还有力拓矿业集团和杜邦公司。

煤矿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冲击可与金属矿开采相比。相形之下,石油开采的影响则要轻微一些。由于煤矿的年产量巨大,煤矿开采产生的废物要比金属矿开采来得多,前者每年产生的废物是金属矿开采中金属矿废物总量的3倍以上。因此,煤矿开采涉及的面积很大,有时甚至要将岩床上方的土壤层都挖掉,倒入河中。当然,有时也能挖到10英尺厚、长达数英里的纯煤层,这样废物就很少,与煤的比例大约是1比1。而上文提到铜矿开采产生的废物与铜的比例是400比1,金矿开采产生的废物则是金的500万倍。

发生在1972年的布法罗克里克煤矿尾矿坝崩塌2悲剧唤醒了煤矿开采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就像埃克森·瓦尔迪兹号北海漏油事件对石油业造成的警戒意义。而金属矿开采业虽然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可怕的灾难,第一世界居民由于没有亲眼看到,所以此类事件无法向那些金属矿产公司敲响警钟。美国政府在布法罗克里克事件的刺激之下,于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对煤矿开采制定出比金属矿开采更为严厉的管制条例,要求煤矿公司严格实施开采计划,并交纳保证金。

对于政府的管制,煤矿业最初的反应是将其视为灾难。但经过了20年,这种情绪慢慢淡化,煤矿业也逐渐习惯那些管制条例。(当然,我并不是指煤矿业都是好的,而是认为他们比20年前来得规范。)一个原因是大部分(但并非全部)煤矿不在美丽的蒙大拿山区,而是位于平地,因此环境恢复较为容易;而且煤矿地区的环境整治也要比金属矿开采地区更为快捷,通常煤矿公司在停止运营的一两年内,就能把矿区的土地整治完毕。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的社会将煤视作必需品(就像石油那样,而黄金则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煤和石油的用途何在,但是很少人知道如何使用铜,因此煤矿公司便可能将环境清理费用转移到消费者的头上。

有关煤矿业的反应,背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供应链短且透明。煤总是直接由煤矿公司或通过一个中间商送到发电厂、钢铁厂等主要的用煤企业。大众很容易得知那些企业的煤是来自爱护环境的煤矿公司还是破坏环境的公司。石油的供应链更短,放眼望去,也就那么几家大型石油公司:雪佛龙德士古、埃克森美孚、壳牌和英国石油等,即便油田相距甚远,但这些公司到处都设有加油站,卖汽油给消费者。因此,埃克森·瓦尔迪兹漏油事件发生后,愤怒的消费者就可能迁怒于埃克森的加油站。黄金则大为不同,它开采出来后,要经过一系列漫长的供应链,最终才抵达消费者的手中。当中涉及的环节有精炼厂、仓库、印度的珠宝制造商、欧洲批发商和珠宝零售商等。请看看你手上戴的黄金婚戒,你肯定不知道这金子来自何处,不知道它是去年开采的,还是已经贮存了20年,不知道是哪家公司开采的,对那家公司的环境政策也一无所知。铜的情况还要复杂,因为生产过程中多了一道冶炼程序。在你买车或买电话的时候,甚至不会意识到你也在买铜。漫长的供应链使得铜矿公司和金矿公司无法利用消费者来转移矿场的清理费用。

蒙大拿矿场环境破坏问题历时已久,而埃纳康达铜业公司以前在比尤特下游的矿场已有人承担环境清理责任。这是因为埃纳康达铜业公司被财大气粗的大西洋富田石油公司买下,后来大西洋富田石油公司又把这个矿场卖给规模更大的英国石油公司。埃纳康达矿场的清理成果最能体现金属矿开采业和石油业处理环境废弃物的差异。大西洋富田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发现他们除了买下埃纳康达矿场外,还背上了棘手的环境整治问题。最终他们知道,只有面对问题,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若一味推卸责任只会对自己更加不利。事实上,大西洋富田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并非很干脆地一下子就掏出几十亿美元用于环境清理。起初他们也设法推卸责任,比如否认矿场废弃物污染环境、买通当地的大众团体、拒绝采用政府方案而是用比较省钱的方式来解决等。他们已经投入不少钱,显然不想继续把钱砸在整治矿场环境这个无底洞中。但他们是大公司,不可能单单为了推卸蒙大拿矿场的环境清理责任就宣告破产,最后他们知道一直拖延下去也不是办法,只好想办法解决问题。

斯提尔华特矿产公司经营的铂矿和钯矿让人看到蒙大拿矿场美好的一面。斯提尔华特矿产公司不但和当地环保团体签订睦邻协议(这在美国矿产业界可属头遭),而且给他们提供经费,欢迎随时到矿场参观。他们邀请当地一个名为“鳟鱼无限”的环保团体前往矿场附近的波尔德河进行检测,看鱼类是否受到矿产开采的影响。该公司与矿场周围的社区签订的睦邻协议是长期的,公司承诺如果当地环保人士和居民能接受他们,不反对他们采矿,那么他们愿意提供就业机会,供应电力,还帮助建设学校,加强公共设施。显然,这个协议让公司、环保团体和社区三方面都受益。然而,在蒙大拿诸多矿产公司中,为何只有斯提尔华特一家公司这么做?

这涉及好几个因素。首先,斯提尔华特矿场拥有的矿产资源价值连城。除南非以外,全世界只有这个矿场出产大量的铂和钯(多用于汽车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由于矿脉很深,估计至少还能开采100年,也许更久,因此适用长期开采计划,而非通常那种捞一把就跑的方式。此外矿产深埋于地底下,不像露天矿坑,会给地表带来许多问题。而且矿物中含有的硫化物很少,大部分的硫化物都随着金属析出,因此酸性硫化物问题微乎其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要比铜矿和金矿来得小,清理环境的费用也要少得多。1999年,斯提尔华特公司新总裁比尔·内妥斯走马上任。他以前在汽车制造业(使用矿产最多的行业)工作,而非传统矿产业出身,因此没有一般矿产公司的那种态度。与此同时,他还体会到矿产业的公共关系相当糟糕,因而下定决心寻求长远的解决之道。最后,斯提尔华特公司管理层于2000年签订了前文提到的睦邻协议,因为当时总统大选在即,他们担心提倡环保的阿尔·戈尔会当选,而蒙大拿州长选举的赢家也可能是反商业人士,因此斯提尔华特公司唯有签订睦邻协议才有最大机会为自己买一个稳定的将来。换句话说,斯提尔华特的管理层通过与当地居民协商,为公司争取到最大利益。然而,美国其他大多数矿产公司则利用其他手段为公司谋取最大利益,如逃避责任、雇用说客或反对政府政策,还有干脆宣告破产等。

1998年,世界上最大的几家跨国矿产公司的高层终于开始意识到全世界的矿产业都在渐渐失去运行的“社会执照”。因此他们发起了一个名为“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计划,针对矿产业可持续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并请著名环保人士(国家野生动物协会会长)来指导这一计划。虽然他们希望能够和更多的环保团体合作,可惜由于矿产公司长期以来声誉不佳,所以遭到环保团体的拒绝。2002年,该研究组织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可惜大多数矿产公司都没有采纳。

英国矿产业巨人力拓矿业则是一个例外,由于首席执行官和英国股东的大力支持,公司决定采纳一部分建议。当然,布根维尔岛潘古纳铜矿留下的伤痛记忆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力拓矿业曾在那里因环境问题被迫斥巨资。上文提到,雪佛龙石油公司在北海油田开发工程招标中脱颖而出。同样地,力拓矿业也因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而获得不少商业优势。位于加利福尼亚东南部死亡谷的力拓矿业硼砂矿区是美国境内环境清洁维护做得最好的矿区。力拓在环保方面的努力,终于得到蒂梵尼珠宝公司的青睐。蒂梵尼珠宝公司的商店外曾有环保人士高举标语抗议金矿开采造成氰化物外泄,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因此,这家珠宝公司在选择黄金供货商时加入环保方面的考虑,力拓集团由于近年来在环保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因此脱颖而出。蒂梵尼珠宝这种动机和上文提到的雪佛龙德士古石油公司一样,而前者更深入的考虑是希望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维持员工的素质和士气,当然还涉及公司的经营理念。

最后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例子是总部位于美国的杜邦公司。这家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钛金属和钛合金买主,把钛用于油漆、飞机引擎、高速飞机和航天工具等。大部分的钛都是从澳大利亚沙滩上的金红石提炼而来,金红石含有近乎纯粹的二氧化钛。杜邦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非金属矿开采公司,他们得向矿产公司购买金红石。由于杜邦公司所有的产品上面都印有自己的商标,包括含钛的油漆涂料等,他们当然不希望供应钛的矿产公司不注重环境保护,因而牵累自己的声誉。所以杜邦公司与公益团体合作,制定了买家协议和供应商行为准则,要求澳大利亚的钛供应商都来维护环境。

蒂梵尼珠宝公司和杜邦公司的例子说明普通消费者对石油公司比较有影响力,对煤矿公司或多或少也能施加点压力,这是因为大众直接向石油公司购买汽油,也直接付费给使用煤炭发电的电力公司。因此,一旦发生重大漏油事件或煤矿事故,消费者知道该找谁算账。然而,消费者和金属矿产公司相隔较远,即使消费者知道某家金属矿产公司破坏环境,也无可奈何。以铜矿为例,即使消费者想间接抵制含铜制品也不大可能,因为大多数人甚至连自己买的哪些商品含铜都不清楚。不过,消费者还是可以向蒂梵尼珠宝公司、杜邦公司等金属的大买家施压。这些大公司必然知道供应金属的矿场地点,在环保方面哪家较为积极。消费者的这种影响力量,在木材业和水产业上表现得更为突出。环保团体也开始利用这种策略来对付金属矿产公司,他们意识到与其跟金属矿产公司对抗,不如从金属的大买家入手。

虽然政府和大众都认为从长远来看环境保护还是划算的,但短期内,为了环境的维护、清理和复原,矿产公司还是得花一大笔钱。这笔费用应该由谁来承担?过去政府法规过于宽松,导致矿产公司得以规避清理环境的责任,社会大众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之下,只好以纳税方式共同承担这笔费用。与此同时,矿产公司董事会却通过投票给自己发放大笔红利,随即宣告破产,把清理环境的烂摊子留给所有纳税人,这实在令人愤怒不已。现在我们应该好好思考这个现实的问题:矿产公司现在以及以后的环境清理费用,该由谁来承担?

事实上,目前的矿产公司普遍没什么利润,消费者很难指望矿产公司再拨出经费来整治环境。我们希望矿产公司做好环境清理工作,这是因为采矿造成的恶果将由我们来承受,例如矿场表土无法再利用、饮用水有毒和空气污染等。即使采用最清洁的方法来开采煤矿和铜矿,仍然无法避免污染问题。如果我们要使用煤和铜,就必须意识到环境清理费用对于金属矿产公司而言根本无法避免,属于成本的一部分,就好比矿产公司一定要购买挖土机和冶炼炉一样。所以,金属成本加上环境清理费用,自然都由消费者来承担,石油业和煤矿业均是如此。遗憾的是,金属的供应链太长,而且大多数矿产公司长期以来声誉不佳,是破坏青山绿水的刽子手,因此导致消费者不愿为矿产公司的环境清理费用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