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顿悟:捕捉灵感的艺术 » 顿悟:捕捉灵感的艺术全文在线阅读

《顿悟:捕捉灵感的艺术》|找一个搭档练习顿悟聆听|

关灯直达底部

在众多练习顿悟倾听的有效方法中,其中之一就是找个搭档。在一对一的顿悟聆听练习过程中,双方相互了解,完全融入,其效果是一般谈话难以达到的。

以下介绍的是一些简单的练习,你可以与一位朋友或同事对练,也可以用我们的“顿悟之道在线学习”网站(TAOI Online Learning)进行练习。我们发现,在与我们同事一起工作时,你可以轻松掌握顿悟之道的方法。换言之,你会发现,招募一个伙伴与你一起练习要比你自己一个人练习的效果好很多。遇到这种情况,你需要通读以下部分,学会如何展开两人之间的对话,然后跟你信任的搭档进行练习,但你要有思想准备,别人可能不像你那么了解练习的要领。

练习

心无旁骛地聆听

概述

该项练习的目的就是训练你在与搭档练习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人。

准备阶段

首先,两人一起回顾练习部分的目的,就是让聆听者在聆听时尽可能摆脱个人的思维活动。练习前,抽一点时间讨论你们对于顿悟术语和新的想法的认知,这将使练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自然而然就会把你带入顿悟的状态。最后,你们需要花点时间互相向对方描述一下自己感受到的顿悟心境,只有这种心境到来时,你们才会感受到。这个重要的过程主要用来引导你无意识的心理高效发展的方向。

实战阶段

两个角色(一个说话者,一个聆听者)。先选择说话者,让聆听者控制时间。

说话者用3分钟时间来描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个话题可以是任何主题,如女儿的足球比赛、近来喜欢的电影或新开的饭店。这个练习最好不要采用说话者本身不喜欢的话题。相反,说话者应把重点放在自己想得到顿悟的最近一笔生意或个人问题上。听话者应心无旁骛地仔细聆听。也就是说,聆听者在倾听过程中产生的有关话题的旧想法或联想都应该毫不留情地予以抛弃,而回到顿悟聆听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聆听者既要慎言,也要静心。许多人都认为这很难做到。

双方都要注意谈话的氛围。如果彼此的好感渐行渐远,其中一个人要予以提醒,以便他们重新回归良好的氛围。

当3分钟时间一到,讲话人应让聆听者花几分钟时间回答以下问题:

● 它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感觉?

● 你可以保持多久的内心平静?

● 如果你陷入自己的思考中,会发生什么?你如何找到回去的路(如果要找的话)?

在这个练习中,你可能会遭遇尴尬的冷场。不要气馁,第一回合出现这些情况实属正常。很快你就会发现,冷场实际上有助于激发顿悟聆听,从而给新想法的到来留下空间。

转换角色,使你们有机会体验不同的角色。最后,你能更好地掌握这种方法,从而心无旁骛地聆听。当你在本章提到的其他练习中获得进步时,你会发现很容易就能掌握这种聆听之法。

分散注意力和抛弃旧想法

在某个时刻,我们几乎不可避免地在头脑里进行一场自身的对话。在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尽力将其搁置一旁,然后再让大脑回到之前的空白状态。这种头脑的内部对话会阻碍顿悟的发生。你会轻易就被新的想法所左右,偏离自己原本的思路。如果你发觉自己正处在这种情况下,赶紧叫停,并且心无旁骛地回到聆听的状态。这样似乎具有挑战的意味,但我们总会重蹈覆辙。当电话响起时,想象你正与某人处于激战之中,你会抄起电话与另一头的人吵架吗?当然不会。你会转变自己的思维,自动地、也是无意识地做出转变。另一个例子是,如果你刚处理了一通麻烦的电话,你也会这样做。你的肾上腺素还在飙升,而你此时的脾气是火爆的。你在接电话时可能就已经大发雷霆。在将要开始安排大厅里的下一个议程时,你只需一会儿,深吸一口气,你的火气便渐渐消失了。当会议开始时,你可能会提及自己有些紧张,然后为自己此刻的烦躁而致歉。

有位经理深陷在一桩非常麻烦的官司中。他发现,自己一直都在处理这个官司,并且对对方的行为感到愤怒,同时也十分关心自己将如何进行辩护和报复。一天晨练时,他再次为这桩诉讼陷入冲动的情绪中,一整天都因为此事而感到烦躁不安。他有意识地排斥有关诉讼的所有想法,迫使自己忘掉一切烦恼,以免毁了散步的心情。但不到两分钟,他再次沉陷在这种情绪中不能自拔。他又一次下定决心,放下有关诉讼的所有想法。然而几分钟后,他又一次陷入这种情绪中不堪其扰。这种模式反反复复,每次他都付出更多的心力,不让自己被头脑中烦人的自说自话所诱惑。随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开始享受着生活和晨练带来的极好的感觉。20多分钟过去了,他再也没有想起有关诉讼的事了。

直到今天,他也没弄清自己脑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也许那些不必要的想法还没完全驱逐干净,但与此同时,头脑中出现的短暂明晰就如同海面航行的大船缓缓靠岸,他看见了越来越宽的陆地,而他看到的陆地范围在一次次反复靠岸中不断扩张。无论情况如何,他所做的严格训练似乎都是出现短暂明晰的原因之一。他通过每次短时间清理大脑而记住了这种获取平和状态的可能,哪怕这种可能只是转瞬即逝。从那时起,尽管他的头脑中频频回溯那些有争议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已经不能以同样的方式禁锢他的思想。在这件事发生若干年后,这个人有时还会被卷入思想风暴之中,但他知道,这些事在本质上都是暂发性的,所以他不再受其禁锢。

顺便说一句,糟糕的想法并非是唯一使人分心的事。我的朋友特里安就告诉过我,一些新的想法同样会让你心神不宁。

有时,我即使真的费了很大心力去听,也全身心地投入到谈话中,但还是经常会被新的想法弄得心神不宁。在我独自在河边散步或安静地听有声读物时,类似这种场景就越发清晰。当想法突然一个接一个涌进脑海时,我已经放下了书本。它们通常是新的想法,也与我一直以来思考的东西相关。那么,既然来的是件来之不易的好事,尽管耳中的耳机还在播放有声读物,但我再也听不进去。当新的想法中止,我的思路又回到了书本上。这时,我不得不重新播放有声读物,因为我根本没有听进去前面的内容。当我独处时,发生这种情形的确令人兴奋,感觉妙不可言;但如果这种情形发生在谈话场景中,结果就不见得是这样了。

聆听新的想法与读书、看戏、听音乐并没有什么区别。

你要遵守自己定下的有关聆听的规则。在顿悟聆听的过程中,你不必过多地反复聆听,而只需自然地、毫无干预地聆听。这就像躺在沙滩上心无旁骛,而后某个想法到来,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如果因为分心而烦躁不安,那么你会更加心事重重,还会陷入一场有关分心的、混乱的自我对话。你另外一个选择则是任由波浪从身边经过,回到阳光下美丽的沙滩,快乐地活在当下。

练习

获取新的想法

概述

在开始顿悟聆听练习时,你常常会感到茫然无助,疑惑重重。不要紧,我们会向你释疑解惑,但最后需要说明:为了让新的想法到来,你应该学会聆听。在练习过程中,切勿在意是否会有顿悟产生。你只要时刻留心新的想法,顿悟就会到来。如果只是一心想得到顿悟,实质上你是在绞尽脑汁刻意为之,这将妨碍顿悟的出现。相反,应该轻松引导新的想法的到来,并期望其中会有顿悟的到来。你越是有意识顺从于新的想法的未知指引,就越有可能听到顿悟到来的脚步。你可以参考我们的网站“顿悟之道在线学习”。

聆听新的想法具有一定的意向性,但正如大多数有意识的行为一样,它并非一件很费力气的苦活,与读书、看戏、听音乐并没有什么区别。

准备阶段

在此项练习中,你需要寻找一位搭档,与你一起顿悟聆听。首先,你需要学习一遍基本规则,明确此项训练的目的,也就是尽可能产生更多新的想法,以及关注伴随顿悟到来的感觉。练习前,与你的搭档花点时间相互探讨一下各自对顿悟术语和新的想法的认知。这是个不错的主意,能让你自然而然地就进入顿悟状态。最后,再与搭档花点时间聊聊各自对于顿悟心理状态的感受,为更好地感受到顿悟的到来打下基础。

实战阶段

设定两个角色(说话者和聆听者)。其中一位作为开始说话的人、聆听者来控制时间。

第一部分

说话者向聆听者描述最近可能给自己带来顿悟的一笔生意或一个个人问题。规定时间是2分钟,说得太多会妨碍练习的进度。当聆听者聆听时,要先放空自己的头脑,做到心无旁骛。也就是说,与此话题有关的无论是旧想法还是新想法,聆听者都必须放下,而必须把心思放到顿悟聆听上。

第二部分

这个部分中,说话人要继续进行一项“获取新的想法”的练习,规定时间为3分钟,说话者要尽己所能,只能陈述自己头脑里出现的有关情形的新的想法。这意味着将会出现长时间的冷场,而后就只剩下人们的三言两语。这似乎显得有些不太正常,不像一个正常的谈话过程。说话者的规则也非常简单:要么陈述一下对于这个话题的新的想法;要么就心无旁骛地聆听,获取一个过去从未有过的想法。

在第二部分练习过程中,聆听者要做到心无旁骛地聆听,并感受新的想法所带来的冲击。这个新的想法可以是说话者提及的某种东西,也可以是从未听过的新鲜事物。无论是何种情况,人们都会铭记在心。如果说话者说到的某件事打动了聆听者,聆听者就应该大声道出(“哇,听起来真够新鲜的!”)。这样做会鼓励说话者,然而在大多数情形下,聆听者应当保持沉默。

对于搭档双方来说,尤其不能忽视谈话过程中的气氛,因为一旦有人意识到气氛糟糕,经过其中一人的提醒,他们便可以回到原先好的氛围中。

第三部分

一旦说话者完成了3分钟的“获取新的想法”之后,他们就要相互交换一下对于这种体验的感受。说话者和聆听者都应该相互讨论一下自己领悟出的新的想法。

这三个部分组成了“获取新的想法”的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如果你喜欢,你们还可以交换角色并重复练习。

铭记心间

练习结束后,对于新的想法究竟为何物,人们大致会有一个很好的认知,也已经培养了自己心无旁骛的聆听能力。这里重新描述一下这个情形:你正在心无旁骛地听人说话,而且感觉对方平静、温和、深思熟虑以及不采用批判的态度,你欣赏他的言语。当他说起新的事物时,你也会有同感。也许这不算顿悟,但你们都感到新鲜。你至少能感觉到它与老生常谈有所不同,这些言辞背后隐藏的东西会影响到你。从这点来说,你感到刚才的说话内容使自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选择避之不谈、回归平静的心态,会再度出现新的想法,你也能从中受益。这种事会贯穿整个练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们之中必定有一人会获得真实的顿悟。

练习

新的想法和顿悟辅导

概述

这个练习建立在前两个练习的基础之上,有两个目的:首先,使说话者在自己热衷的事上获得新的想法;其次,让聆听者学会辅导和帮助说话者获得更多新的想法。请浏览我们的网站“顿悟之道在线学习”的演示。

准备阶段

在此项练习中,你需要再次找个搭档,这次是聆听和辅导新的想法方面的练习。首先,通读一遍基本规则,并明确本节训练的目的。在开始之前,也请你花点时间与对方互相描述一下各自对于顿悟心理状态的认知,以便在其到来时注意到。

实战阶段

有两个角色(说话者和聆听者),选择其中一人作为开始说话的人。说话者开始说话,聆听者控制时间。

第一部分

说话人用2分钟时间描述自己热衷的事以及希望获得的新的想法或顿悟。聆听者在聆听时要做到全神贯注。

第二部分

说话人现在有4分钟时间继续进行“获取新的想法”的练习,来更加深入了解自己所需。聆听者作为说话者的教练,需要再次尽己所能做到心无旁骛地聆听。

这两部分形成辅导新的想法和顿悟练习的一个完整循环。如果喜欢,你们可以在此交换角色并重复练习。

铭记在心

首先,当你作为聆听者或教练时,你要与说话者保持密切的关系,并且要认真对待让说话者感到对立或任何可能对其造成压力的事。你要鼓励说话者按自己的意愿去发现一个全新的观点,经常询问说话者的想法也很正常(“这是一个原有的想法还是新的想法呢?”)。当你被别人所说的打动时,你要承认这非常有用。你可以提供一个最真实的新的想法,但在通常情况下,教练只是起到提点的作用。

不要过问情形的有关内容和细节,过多地关注说话者的内容会妨碍你寻找顿悟的能力。你可能已经背熟了说话者提供给你的所有事实,甚至可能为其提供了建议或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然而,要是这样的话,你很可能就不会获得顿悟了。

不要以你的理解去解读说话者的意思,否则,你会忽略说话者的感觉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顿悟。顿悟聆听练习要求你聆听并关注说话者话语背后隐藏的信息。他真正想传达的是什么?谈话的感觉与其内容同样重要。

不要提供任何相关的建议。你不需要思考如何解决说话人的问题,不管你的点子如何高明,也不要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你可以在训练结束之后再将其拿出来分享。你在试图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有意识地借鉴记忆,试着把脑中支离破碎的东西拼凑在一起。或许,更重要的是,你一直被束缚在自己搭建的框架之中。你需要走出那个框架,不要再提供外行的和毫不相干的新想法,它可能正是那个触发你搭档灵感的重大顿悟。

如果说话者在记忆思维中停滞不前,你可能需要轻轻打断他。比如,你可以说:“等等,吉姆。”你还能找到其他一些有用的说辞:“再给我提供点新的想法。”“你还有什么其他看待此问题的方法?”“你还有什么问题?”“我很想知道你此刻在想什么?”我们经常习惯地说:“如果你现在没在想正在思考的问题,那你在想什么呢?”

尽管你没有刻意聆听说话者所说的内容,但你经常能意识到,说话人陈述了某些看似互相矛盾的东西。如果你问到了这个矛盾,说话者也能看出这种差异,也许这就是他无法找到解决方法的根源所在。通常,人们遇到的挑战不在于现实的情形中,而在于如何认识这个问题上。或者,你可以拾起那些在你看来还未得到解答的线索,通过重新思考这些线索,说话人能有新的联想,并遵循新的想法进行思考。

暂且想象自己是聆听者或教练,你的搭档正在花几分钟时间报告自己所处情形的具体细节。在他描述这个问题是多么难以解决且复杂时,你却对他描述的细节或内容心不在焉。你脑子里没有记住他所描述的内容,而只记住了他的挫败。当你直言这个事实时,你的搭档却感到莫名的释然。他会说:“吉,你是对的,谢谢你明白我的心思。”你们之间的默契又提升了,他的心也安定下来。谈话的主题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聆听者可能会问:“哎,那你如何看待这个挫折呢?”我们希望出现什么来弥补他所遇到的挫折,如果足够幸运,他或许会获得一个解决初始问题的持久顿悟。

在很大程度上,大多数谈话管理都依赖于谈话的内容和目的。我们的一个同事坐下来,以这样的方式与他的孩子一起联想、全神贯注地聆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任务就是陪伴孩子,而并不是寻找顿悟。当他接到一个客户有关生意上遇到具体麻烦的电话时,他此时的目标就是寻找顿悟。只要用心聆听,他就能根据当时所触发的新的感受和相关认识来设计谈话和问题。